山西人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人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位于黄河怀抱里的山西,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多种历史因素,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定位,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凝固,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山西饮食文化也有着自己的一定特色。
那么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呢?山西人的饮食习惯是什么呢?
太原,晋中为主,兼收南北之长,选料精细,切配讲究,以咸为主,酸甜为辅,菜肴具有酥烂、香嫩、重油、重味的特点。
山西面食最著名,品种多,吃法别致,风格各异,成品劲道,无不滑利爽口,余味浓长,山西面食可成宴,从头到尾不重样。
山西人喜食杂粮,干稀饭结合,主粮、杂粮调剂食用,花样很多,南北各异。
晋北寒,喜食热量高的莜面、玉米、土豆。
副食萝卜、豆腐、腌菜。
忻州晋中以高粱、玉米、酸菜。
晋南对小米饭、馒头、饼子有浓厚兴趣。
山西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盐份损失很大,山西过去吃饭少食蔬菜,全凭盐、醋相佐口味重,从生理上需要盐份,山西晋中人喜早上喝汤饭的特点,也是补充身体水份
的原因之一。
晋南人吃饼,干食。
山西人爱吃盐,醋习惯来历久已,同当地的水土特征、自然气候和多数人以杂粮为主的生活条件有关。
贫乏的餐桌上,全靠盐、醋调味,艰苦的劳作之后靠盐补充身体,如山西林县地区现在仍然吃面以:盐、醋、酱油吃面。
山西人喜吃醋,醋用量很大,山西水碱性大,加上以杂粮如莜面、高粱、玉米、土豆等等高热、耐消化的食品,醋帮助消化,山西人被称为“老醯”,山西人无论面条、包子、饺子、馅饼、炒菜(大部分)都离不开醋。
否则,做出的饭不香。
山区有的居民以酸汤代替酸菜的习惯,以前山西山区的百姓穷,买不起醋,只能以酸汤做菜。
山西人家家要做醋,醋壶、盐并不离桌。
山西人喜欢吃咸菜,大部分自己腌,萝卜、豆角、大白菜等等都能腌,在山西吃咸菜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口味有酸,有咸的,口感较脆,山西人腌咸菜要用粗盐,据说粗盐腌制的好吃。
到目前,山西每到秋季有一段时间专供粗盐,山西一家人一顿饭吃下一两个大头菜是常有的事,咸菜到了冬季,春季是餐桌上主要的下饭菜。
咸菜喜食口感较脆的,如将白萝卜切成条经晒制几天后,用盐、蒜籽一同腌,腌好用花椒油炝食,喜食辣椒的放点辣椒。
口感脆有嚼头,蒜香味浓。
老汤腌菜,有的农家一年四季腌菜,夏不起虫,冬不结冰,腌出的菜味道可口。
还有腌酸菜,腌芥辣丝等等。
还必须一提的是腌西红柿酱,山西人爱吃面,吃面必须有调和,而夏季西红柿又吃不完,价格便宜,于是有人想出腌西红柿,到了冬季,炒西红柿酱浇面条,味道很好。
这是家家户户必须腌制的。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冬天吃西红柿已不是新鲜事。
山西人对一些辛辣的葱、姜、蒜的用量相当可观,老百姓很喜欢吃,这是炒菜、炖肉必不可少的佐料,晋南人喜食辣椒。
山西境内有名的有:榆次长凝紫皮蒜、巴公大葱、代县辣椒、河津韭菜、平顺花椒。
生姜则主要由外地运入。
山西人早餐喜喝“和子饭”。
汤饭口味咸,只放盐、香油。
外地人对此颇有微词,但山西人对它也情有独钟。
山西人喜欢吃花椒油、凉菜、热炒、调馅都用花椒油调制。
山西五台山的花椒,大红袍,质量很好。
山西人吃油喜食豆油、麻油、菜籽油等植物油,食用动物油较少,食用油量较大。
山西人还非常喜欢吃末成熟的玉米、小米、毛豆等,用清水煮熟,叫尝秋,这其实是日时粮食不济时的应急办法。
山西人喜欢吃带馅的饺子、包子、馅饼、锅贴等等,口味咸鲜,少吃甜食。
山西人吃肉是指猪肉,称“割肉”。
炒、炖、蒸为主,要求软、烂。
鲜咸山西人吃羊肉,各地区又不相同,大同地区,喜食羊肉的本身味道,下料不宜重,而太原地区吃羊肉味道较浓,绝不能有羊膻味。
山西人在炒菜主食上(除甜食外)较少放糖,不喜欢吃大甜的
食品,即使吃也只是一少部分。
山西人吃牛肉主要是酱牛肉和炖牛肉两种,要求肉类肥不能腻,瘦不能柴。
山西人吃鱼肉:带鱼、鲤鱼红烧、干烧、糖醋,这是肉类的几种常见的吃法,当地人非常喜欢吃。
随着时代的进步,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口味在发生变化。
蔬菜的比例在加大,要求口感脆嫩,原汁原味,清淡爽口,海鲜类也开始喜欢吃一些味清淡的鱼,吃法也从色重、油重、味重的红烧,糖醋向原汁原味的清蒸、清炖转变。
在主食上,糕点、点心、大米饭的比例在加大,午餐吃面的习惯也在不断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