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4
历史毛概 (带答案) 概论第4章
![历史毛概 (带答案) 概论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1eef9302ccbff121dd36836a.png)
第四章总分:0一、单选题(共 30 题,总 0.0 分)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是()正确答案:A(难度:较难)A、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办法B、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C、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办法2、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正确答案:D(难度:一般)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特别指出,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正确答案:B(难度:一般)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对抗性矛盾D、阶级对立的阶级4、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正确答案:B(难度:较难)A、“第一次结合”B、“第二次结合”C、“第三次结合”D、“第四次结合”5、1956年4月,毛泽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深刻论述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这篇讲话是()正确答案:B(难度:一般)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C、《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D、《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6、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是毛泽东()的讲话。
()正确答案:C(难度:较难)A、《论十大关系》B、《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限期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讨论和执行情况报告中央》7、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正确答案:C(难度:较难)A、刘少奇B、毛泽东C、陈云D、周恩来8、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正确答案:B(难度:一般)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有理、有利、有节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答案:B(难度:较难)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0、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方针()正确答案:C(难度:一般)A、统筹兼顾B、民主集中制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百家争鸣11、《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正确答案:B(难度:一般)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既反保守、有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12、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
世界经济概论 第4章 国际贸易.ppt
![世界经济概论 第4章 国际贸易.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65146ef18583d0496459d7.png)
贸易保护主义有两大特点:其一,更多用 法律制度和行政干预。其二,逆全球化而 动,甚至不顾世界贸易组织所确定的国际 贸易准则。
3.刺激世界经济复苏需要世界各国市场更加 开放。
2020/3/5
33
三、“购买美国货条款”的实质及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四章 国际贸易
2020/3/5
1
本章大纲
案例引导 金融危机影响下东莞的玩具厂为 何大量倒闭?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 第二节 中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案例剖析 中国如何在后危机时代化“危”
为“机”?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3/5
2
商品贸易不仅是一种使国家之间交往具 有意义的值得称誉的活动,而且,如果某些 规则得到严格遵守的话,它恰恰是检验一个 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
等原因而上升。这种在最后阶段出现的现
象被称为“规模报酬递减”或“规模不经 济”。
2020/3/5
19
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其本身生产规 模的扩大而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由于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 使企业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交 易成本下降。
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面对诸如贸易条件
恶化、出口的不稳定性、普遍存在的幼稚 工业以及贸易利益的不合理分配等严峻问 题。很自然地,发展中国家便会采取内向 型的贸易战略和干预性的贸易政策以避免 来自外部经济的不利影响。
2020/3/5
30
(三)解决就业
信息安全概论-4 授权与访问控制技术
![信息安全概论-4 授权与访问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e6b11e76edb6f1afe001f4b.png)
• 此时,授权是指资源的所有者或控制者准 许别的主体以一定的方式访问某种资源,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是实施授权的 基础,它控制资源只能按照所授予的权限 被访问。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对资源的 访问进行了控制,才使得权限和授权得以 存在,但是,在特定的访问控制基础上, 可能存在不同的授权方式。
• 在信息系统中,资源主要指信息数据、计 算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资源等,在访问控 制中,通常将它们称为客体,而“访问” 一词可以概括为系统或用户对这些资源的 使用,如读取数据、执行程序、占用通信 带宽等,这些“访问者”通常被称为主体 ,而有的实体既可以作为主体,也可以作 为客体,如计算机程序,因此也常用实体 统一指代客体和主体。
• (1)传统DAC策略
• 传统DAC策略的访问权限的管理依赖于所有对客体 具有访问权限的主体。明显地,自主访问控制主要 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 资源管理比较分散。 • 用户间的关系不能在系统中体现出来,不易管理。 • 不能对系统中的信息流进行保护,容易泄露,无法
抵御特洛伊木马。
11
• HRU、TAM、ATAM策略
•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人员就对自主访问控 制进行扩充,提出了客体所有者自主管理该客体 的访问和安全管理员限制访问权限随意扩散相结 合的半自主式的HRU访问控制模型。1992年, 为了表示主体需要拥有的访问权限,HRU模型进 一步发展为TAM(typed access matrix)模型。 随后,为了描述访问权限需要动态变化的系统安 全策略,TAM发展为ATAM(augmented TAM) 模型。
5
访问控制策略是在系统安全较高层次上对 访问控制和相关授权的描述,它的表达模 型常被称为访问控制模型,是一种访问控 制方法的高层抽象和独立于软硬件实现的 概念模型。
概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概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8e4b9089ec3a87c24028c456.png)
鉴于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
毛泽东指出,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经济
建设的重点,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 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这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安 全,实现国家富强所必须的,是毫无疑义、必须肯定 的。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
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
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 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
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
个人的关系,生产两大布类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
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
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综少奇、周 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 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 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的设想。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 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 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 抗性矛盾。我们必须严 格区分这两类性质不同 的矛盾。
毛泽东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 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的内容是 不同的。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时期,一 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 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 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 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 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
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欢迎您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
重要思想成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
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概论第四章
![概论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90d080b6c77da26925c5b024.png)
“三改”的必然性
个体经济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 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 的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国大 工业品的市场。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 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 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体现了发展生产 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 化是“主体”,是目的,即是说,要把发展先进的生 产力放在优先和首要的地位,这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 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稳步提高;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两翼”,是手段,两翼丰满,主体才能腾飞,也就 是说,社会主义改造并不是出于抽象的社会主义信念, 而基于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个任务的实际需要,是适应 当时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是为实现社 会主义工业化扫清道路和创造条件的。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及这次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 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 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 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 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 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 遗留的任务。
没收官僚资 本,建立社 会主义性质 的国营经济
在完成土地 改革以后的 农村,及时 地开展互助 合作运动
在调整工商 业中,广泛 发展初级形 式的国家资 本主义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从反对买办资产阶级 的意义上说,是民主革命的任务;从反对官僚资产 阶级的意义上说,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开展互助合作运动:这些互助合作形式,不仅帮 助广大农民克服困难,增加了生产,改善了生活, 而且在防止农村资本主义自发趋势,引导农民向社 会主义方向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调整工商业的工 作,是属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范畴,是党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进行利用、限制、改造的一个重要步骤,促 使资本主义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发挥积极作用,限制 其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4](https://img.taocdn.com/s3/m/8026253b5727a5e9856a616b.png)
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第二,唯物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
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同认识方法是一致的,其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第三,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原理,要求我们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把握好事物的“度”。
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于事物的飞跃;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
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
如果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必将一事无成。
建筑概论第4章
![建筑概论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038913b0c77da26925c5b05b.png)
第四章民用建筑构造4.1 基础一、地基与基础2、地基——与基础相接触,承受基础下面压力的土壤层。
地基不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
地耐力——地基在稳定条件下,单位面积所能承受荷载的最大值。
持力层——在建筑物基础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
下卧层——在持力层以下的部分。
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化学加固法是否有地下室,建筑物设有地下室时,基础要地基的地质构造和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影响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严寒地区冻土深度的影响: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d LΔ≥)2~1(刚性基础非刚性基础(柔性基础)能力都很大的材料建造的基础。
筏式基础板式基础梁板式基础管道穿地下室、90、115、175)53mm4903652401781155349墙37墙24墙18墙12墙6墙二砖墙一砖半墙一砖墙3/4墙半砖墙1/4墙原则:横平、竖直,错缝搭接。
(室内首层地面和室外地面之间的一段墙体)。
1:2水泥砂浆勒脚(或剁斧石勒脚)石材勒脚咬口按设计要求定≥300墙身受潮示意沿墙流淌雨水雨水雨水上溅地下潮气地下潮气水平防潮的位置墙身防潮层的位置(a)(b)防潮层防潮层透水材料不透水材料防潮层不透水材料位置适中防潮层不透水材料位置过低防潮层不透水材料位置过高±0.00-0.06150mm 勒角墙体水平防潮的做法水平防潮的做法水平防潮的做法水平防潮的做法(1)散水散水600~1000mm散水做法明沟地导向集水口,流向排水系统的小型排水沟。
明沟做法预制水磨石窗台板钢板网苯板保温滴水拉结筋墙(a)平拱(b)半圆拱圈梁不连续时的处理过梁圈梁>2h >1000h顶部、楼层或门窗过梁处设置圈梁。
钢筋砖过梁4-6皮砖≥50号砂浆4φ6~4φ8楼板支撑在圈梁上圈梁与楼板浇筑成一体起粘结和初步找平作用;起进一步找平作用;5~12mm楼板层的基本组成面层附加层结构层(楼板)顶棚(直接抹灰)(a)面层结构层(楼板)附加层顶棚层(吊顶)(b)(a)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b)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钢衬板承重的楼板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过程:在施工现场支模→绑钢筋→浇筑混凝优点: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可适用各种结构缺点:但模板用量大、工期长,施工受季节性影适用:在楼板平面较复杂,孔洞较多,不具备预钢衬板组合楼板是利用凹凸相间的压型簿钢板做衬板与现浇混凝上浇筑在一起支撑在钢梁上构成的整体型楼板。
大学物理概论第4章-热力学student
![大学物理概论第4章-热力学student](https://img.taocdn.com/s3/m/6b49e0d99e3143323968936d.png)
dV
VA
等温方程: pV C2
Vdp pdV 0
A
等温
V
dp pA dV VA
结论:绝热线在A点的斜率大于等温线在A点的斜率。
例4 有8×10-3 kg氧气,体积为0.41×10-3 m3 ,温度
注意:功和热量都是过程 量,而内能是物态量,通 过做功或传递热量的过程 使系统的物态(内能)发 生变化。
热功当量:
1 cal = 4.186 J
焦耳用于测定热功当 量的实验装置。
4-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描述
热力学第一定律: 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守恒 定律。
Q (E2 E1) W
p4 p3 1atm
V4
V3 2
3.69 103 m3
T4
V4 V3
T3
450K
p/atm
3
2
1 V
V1 V4 V3
等体过程:
W1 0
Q1
E1
m M
5 2 R(T2
T1) 1248 J
等温过程: E2 0
Q2 W2
m M
RT2
ln
V3 V2
823 J
Q 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 表示系统所做的功, E 表示系统内能的增量。
热力学第一定律微分式: dQ dE dW
符号规定:
1. 系统吸收热量Q为正,系统放热Q为负。 2. 系统对外做功W为正,外界对系统做功W为负。 3. 系统内能增加E为正,系统内能减少E为负。
第一类永动机: 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但可以 连续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
不变,热量变为什么?氢的T,V各为多少?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4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4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e408e9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b.png)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4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职位分析是指对组织中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进行系统细致的分析和梳理的过程。
通过职位分析,可以确定每个职位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等胜任素质,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基础和依据。
胜任素质模型是指将职位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等胜任素质进行梳理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的模型。
通过胜任素质模型,可以明确每个职位所需的胜任素质,为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等提供参考。
职位分析和胜任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职位分析和胜任素质模型的意义和作用。
职位分析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招聘提供基础:职位分析可以明确每个职位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等胜任素质,为招聘制定招聘标准,从而确保招聘到适合职位要求的人才。
2.为培训提供依据:通过职位分析可以了解到每个职位的培训需求,为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员工的胜任素质和工作表现。
3.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职位分析可以明确每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为制定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公正、客观和科学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4.为薪酬管理提供依据:通过职位分析可以了解到每个职位的工作要求和岗位价值,为制定薪酬体系和薪酬标准提供依据,从而实现薪酬与职位价值的对应关系。
胜任素质模型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岗位所需胜任素质:通过胜任素质模型可以明确每个职位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等胜任素质,从而为招聘和培训提供依据,确保员工具备胜任该职位的条件。
2.评估员工胜任程度:通过胜任素质模型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量化员工的胜任程度,从而实现对员工胜任程度的客观评估,为绩效评估和薪酬管理提供依据。
3.促进员工发展:通过胜任素质模型可以了解到每个职位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等胜任素质,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参考,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从而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
社会学概论要点 (4)
![社会学概论要点 (4)](https://img.taocdn.com/s3/m/dddba8fa9ec3d5bbfc0a741f.png)
一、单项选择题1、二级社会化指的是()。
A、基本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正向社会化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 得分:3.0 分【答疑编号11000439,点击提问】解析: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参见教材P95。
2、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即个人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通常称为自觉改造。
A、发展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主动再社会化D、强制性再社会化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 得分:3.0 分【答疑编号11000442,点击提问】解析: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主动再社会化,即个人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通常称为自觉改造;二是强制性再社会化,一般是通过特别机构和特别途径强迫进行。
参见教材P96。
3、社会化的第一要素是()。
A、学校B、家庭C、社区D、大众媒体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 得分:3.0 分【答疑编号11000453,点击提问】解析: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
参见教材P99。
4、伙伴群体特殊性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在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社会化B、在无意中社会化C、基本上按照自己的兴趣社会化D、教给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 得分:3.0 分【答疑编号11000455,点击提问】解析:学校教给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参见教材P99。
5、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观察学习B、角色扮演C、知识积累D、无意获得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 得分:3.0 分【答疑编号11000457,点击提问】解析:个人是怎样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的呢?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观察学习,二是角色扮演,二是知识积累。
参见教材P102。
6、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
A、个人B、团体C、家庭D、角色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D 得分:0.0 分【答疑编号11000463,点击提问】解析:角色是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4、5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4、5章)](https://img.taocdn.com/s3/m/b75e0e056c175f0e7cd137e2.png)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途径有两个: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1、暴力剥夺农民土地;2、暴力掠夺货币财富(利用国家政权进行殖民掠夺)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历史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1、统一性表现在二者是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2、具体劳动反映人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首先,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
两者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无价值,自然也就成不了商品;而价值是使用价值进行量的比较的基础,离开价值的使用价值也不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
其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对立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指同一个商品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不可能兼得,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而要获取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这就是说,对于一个商品生产者或购买者来说他不可能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两者只能取其一。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的本质就是在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
4工程监理概论试卷四
![4工程监理概论试卷四](https://img.taocdn.com/s3/m/3b1f99172af90242a895e549.png)
考试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目的是( )。
A.控制工程项目目标B.对工程项目进行规划、控制、协调C.做好信息管理、合同管理D.协助业主在计划目标内建成工程项目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委托( )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
A.具有相应资质条件B.信誉卓著C.具有法人资格D.专业化、社会化3.建设工程监理行为的主体是( )。
A.工程监理企业 B.建设单位C.承建单位 D.建设行政主管单位4.下类人员中,( )可能没有取得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
A.监理企业负责人 B.监理企业技术负责人C.总监理工程师 D.专业监理工程师5.同时适用于平行承发包、设计或施工总分包、项目总承包模式的委托监理模式是业主( )。
A.按不同合同标段委托多家监理单位B.按不同建设阶段委托监理单位C.委托一家监理单位D.委托多家监理单位6.建设工程监理目标是项目监理机构建立的前提,应根据( )确定的监理目标建立项目监理机构。
A.监理实施细则 B.委托监理合同C.监理大纲D.监理规划7.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D.质量监督机构8.工程质量控制中,应坚持以()为主原则。
A.公正 B.预防 C.管理 D.科学9.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验收。
A.监理单位 B.建设单位 C.质量监督机构 D.施工单位10.根据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程序规定,项目监理组织开展监理工作的第一步是( )。
A.制定监理大纲B.制定监理规划C.确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D.签订监理合同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不得分;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1.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下列( )条件必需具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32a5a9f8c75fbfc77db273.png)
专题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判断题。
(共10题)1.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选择一项:对错2.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选择一项:对错3.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选择一项:对错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选择一项:对错5.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选择一项:对错6.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7.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选择一项:对错8.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选择一项:对错9.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选择一项:对错10.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
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项选择题。
(共5题)1.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
从而,()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选择一项:A. 封建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奴隶社会D. 原始社会2.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等思想观点。
选择一项:A. 政权机构B. 宗教C. 政党D. 法庭3.()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选择一项:A. 社会改革B. 通过罢工,缩短劳动时间C. 社会革命D.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4.张衡,发明了地球仪和地动仪;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金融市场学概论 (4)
![金融市场学概论 (4)](https://img.taocdn.com/s3/m/87d7a89f65ce0508763213d3.png)
无风险贷款对投资组合选择的影响
对于厌恶风险程度较轻,从而其选择的投 资组合位于DT弧线上的投资者而言,其投 资组合的选择将不受影响。
RP
T
O
D
A
C
P
无风险贷款对投资组合选择的影响
对于较厌恶风险的投资者而言,将选择其无 差异曲线与AT线段相切所代表的投资组合.
RP
T O
D
A
C
P
无风险借款对有效集的影响
RP
T A
C
D
P
无风险借款对投资组合选择的影响
厌恶风险程度较轻的投资者将选择其无差 异曲线与AT直线切点所代表的投资组合
RP
O’ D
T
O
A
C
P
无风险借款对投资组合选择的影响
对于较厌恶风险从而其选择的投资组合位于CT弧线上 的投资者而言,其投资组合的选择将不受影响。
RP
D O
T
A
C
P
在允许无风险借贷的情况下,有效集变 为一条直线,该直线结果无风险资产点A并 与马科维茨有效集相切
组合的效力在于组合中的证券相互间不 完全正相关
系统性风险的衡量
可以用某种证券的收益率 和市场组合收益率之间的β系数 作为衡量这种证券系统性风险的指标
β i =σ
im
/σ
m
2
由于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多样化投资来抵消, 因此一个证券组合的β系数βi等于该组合中各 种证券的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重为各种证 券的市值占整个组合总价值的比重Xi
非系统风险 总风险 系统性风险 组合数量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两个假定
不满足性
投资者在其他情况相同的两个投资组合中进行选择时,总是 选择预期回报率较高的那个组合
公司概论第4任务-浅谈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公司概论第4任务-浅谈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fb489521a5e9856a5612607b.png)
浅谈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现代企业都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使企业资源与经营管理人员达到最优的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益,为所有者带来最大的利润。
因为,所有者不一定懂经营,而资产只有运动起来才可能增值,那么谁能来完成这个滚动资产增值的任务呢,那就是经营者——也就是所有者(股东)聘用的经理(总裁),或者说我们常常听说的CEO,这些经营人员有丰富的经济知识和营销能力,但却不掌握资产,公司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制度,为那些不懂经营却想为自己掌握的资产寻找增值机会的人以及懂经营却没有资产的人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契机,从而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资源、人力的最优化配置。
至于缺点自然是经营者有可能利用其经营管理有关资产的有利地位谋私利,从而损害所有者的权益。
但从总体上来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最优模式,利大于弊。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合皆各有利弊,抽象地谈其优劣实难分其高下,只有和经营能力结合起来,考察二者结合的诸种具体方式的优劣,其高下方能立现。
对所有者选择经营方式也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分两权合一、两权分离两种情况,经营能力可分为强、弱两种情况,两相结合可有四种具体方式,即:(1)两权合一而经营能力强;(2)两权合一而经营能力弱;(3)两权分离而经营能力强;(4)两权分离而经营能力弱。
这四种具体结合方式中。
首尾二方式处于优劣两个顶端,中间二方式则处于中间过渡状态,且二者谁优谁劣也不固定,但却是所有者面临的最现实的两种选择方式。
两权合一而经营能力强是最优结合方式,是所有者亲自经营自己的产业而自身经营能力又很强。
此时经营积极性高又无需另行负担经营成本,效益最好。
两权分离而经营能力弱是最劣结合方式,是所有者将自己的产业委托给无能的经营者经营。
此时,经营无能己使企业蒙受巨损,又需向经营者支付报酬,更使企业雪上加霜。
它是所有者委托不得人而造成的既成事实,而非其有意安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4411ff0df78a6529647d53f5.png)
扩大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也 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它与普通商品 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 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作用使商品生产 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 能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是固定地充
•
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 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 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 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 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所有制是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 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 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在权出发去认识。 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 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 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 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 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 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 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 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在这里,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 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家,资本 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 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 的剩余价值。
•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 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 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 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认识。
建筑概论完整4精选ppt
![建筑概论完整4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62bab5ddccda38366baf12.png)
第四讲 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
设备:供暖、给水、排水、燃气、空调、电气等系统 各工程门类独自设计,但建筑师必须了解每个 门类,与其他专业协调。
精选ppt
第四讲 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
3. 技术构成基本要求: 适用、坚固、经济、美观
适用:满足人的空间需要
坚固:建成后不因外来原因倒塌或损坏、考虑
其耐久性、
第四讲 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
1. 建筑物质技术性含义: 存在形式是物质的 构成手段是物质的 使用方式是物质的
第四讲 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
2. 主要物质技术构成: 结构、材料、设备 结构 和材料:土筑 石构、木构 钢筋混凝土 楼板 梁 基础 地基 薄壳、折板、网架、悬索 结构技术的发展以材料和施工技术为基础
经济:从整个建筑生命周期考虑
建造
运营
维护
美观: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要
精选ppt
古建筑屋顶系列4:硬山
古建筑屋顶系列4:硬山
硬山:是汉族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屋面以中间横向正 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 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 蔓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常用于中国汉族民间居住建筑中。
古建筑屋顶系列4:硬山
精选ppt
古建筑屋顶系列4:硬山
精选ppt
古建筑屋顶系列4:硬山
精选ppt
古建筑屋顶系列4:硬山精选ppt古Fra bibliotek筑屋顶系列4:硬山
精选ppt
精选ppt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革命问题需从自己的内部解决,但又要在世界革命 的进程中予以认识。
中国当下战争的问题,取决于党的领导。
看待事物要用全面的眼光,既区分里外,又相互联系
2、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 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中国的问题仍然是阶级的问题 官兵要平等,军事要民主。
习题
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按照事物 的本来面目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要求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理论与 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出现新的挑战、新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发 展、新的特点。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 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实现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我们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实际出发 ,还要切实加强建立健全各种制度。
哲学发展简单脉络
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概念、对象不断变化 知其大概、掌其脉络、析其形势、体其用意、辨其功用
世界是什么 神定的 先验的 唯心的 机械的 决定的
社会是什么
可知的 人生是什么
实践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唯物的
辩证的
发展的
问题解答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背景:苏联的决定性影响
脉络:中国革命的实践
辩证法是最高的规律。
二、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
辩证法
一切都是相对的
永恒的相对,暂时的绝对
二、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
矛盾论
两种宇宙观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1、两种宇宙观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 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
看待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懂得事物之间、事物内部都要
发生变化
3、矛盾的特殊性
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务的特殊本质。
中国的问题有自己的情况。 战争的问题需要在战争中学习。 我们要打人民战争。
看待事物要立足于其自身的矛盾运动,要懂得事物的特殊
性,又要寻得其与他事物的一般性
4、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富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
习题
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按照事物 的本来面目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要求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理论与 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 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理论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形势:中国革命的现实
用意:在理论与现实 中构建符合需要的理论
功用:统一思想 、指导行动、确立权威
问题解答
如何坚定理想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生存的动力、认同的动力
如何考试
概念清楚
结构(关系)清楚 表述规范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和发展过程
反围剿:战争是力量的对比,要采取适合于自身力量的方法
6.
处理事物要掌握尺度,既有打破平衡也有动态平衡
二、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
矛盾论
一切来源于客观:两种宇宙观 客观有规律:矛盾的普遍性 客观可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客观可区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客观会变化: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客观变化的途径: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所谓精髓,指的是能使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这一理论 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阶段的理论成果 ,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
,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创造性理论 ,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 精髓,提出了。。。。,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 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
军队的问题要解决谁领导的问题。 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工作要检查,不检查就得不到落实。
处理事物要抓住主要矛盾,渐次推动
5、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 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和发展过程
大跃进的失败:生产方式要适合于实际情况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和发展过程
GDP主义:发展目标要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的四层含义
面向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 承认事实:理论联系实际。 遵循规律:实事乃是客观,是即规律,要求得客观的 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 实践检验:唯有实践能检验真理。
本质、核心、归宿、目的;前提;态度、
要求、结果
实事求是是目的,解放思想是前提,与时
俱进是结果
习题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归宿
E.实事求是是解放解放思想的目的
习题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掌握矛盾论的方法
1. 2. 看待事物要用全面的眼光,既区分里外,又相互联系 看待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懂得事物之间、事物内部都要 发生变化 3. 看待事物要立足于其自身的矛盾运动,要懂得事物的特殊 性,又要寻得其与他事物的一般性
4.
5.
处理事物要抓住主要矛盾,渐次推动
处理事物要立足矛盾转化,相互推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4讲 矛盾论与实事求是
问题解答
如何理解马列主义
主义:关于社会历史的整套理论。思想:关于社会历史某一重要 方面的理论体系。理论:关于某一阶段社会历史的方法和观点。 在立场上,提倡人的解放和平等;在方法上,提出社会历史在运 动中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观点上,认为只有通过建立公平 的社会关系 ,改造人的思想,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和平等。 哲学发展脉络
以斗争求团结,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以时间换空间,争取战争的主动。
改造二流子、日本战俘、战犯
处理事物要立足矛盾转化,相互推动
6、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的一切形式。
统治阶级非要你把他赶下台来,没有自己愿意下来的。 区分敌我矛盾。
处理事物要掌握尺度,既有打破平衡也有动态平衡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科学中的实事求是
从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中得到的启发
我们的常识未必是准确的 我们的常识是发展的 常识的发展,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二、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
辩证法
西方的哲学传统:心物二元,方法论与认识论 东方的哲学传统:心物一体,天人合一之道 在西方,辩证法由认识论起源;在东方,辩证法即是 一切之道。 辩证法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是世界本质与人类 认知共同遵守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