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课程改革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对比》课程改革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英汉对比》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本学年针对《英汉对比》课程只讲一些枯燥的英汉各自语言特征,罗列一些翻译手段、方法并附以例句加以说明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课程改革。

本次改革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方面,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总结
经过不断的探索,本学年的《英汉对比》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把教学内容进行了筛选和嫁接,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差别和互译规律。

使学生不仅学习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特征,也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翻译练习。

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实践平台,也为学生日后的学位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原有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积极搜集、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教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

同时,为了充实完善英汉对比课的内容,增加了翻译实践内容的介绍和练习,在英汉对比理论指导下讲说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们反映效果良好。

《英汉对比》课程不仅摆脱了之前枯燥无味的内容设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总结
本学年的教学方法改革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突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强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本学年,《英汉对比》课程上课时实行讲解与演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每堂课对上课目的、上课内容进行简单讲解之后,老师进行英汉语言的异同对比讲解;老师进行讲解与演示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形式包括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团队辩论。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实现将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以课
堂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课堂活动为中心;将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总结
本学年为了强化课程组教师队伍的基础理论功底,提高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例如:
1.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

包括与其他学校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师多沟通交流,了解彼此的先进经验等。

例如本学年利用西南交大专家来我校交流的机会,积极与西南交大外院的院长请教学习,促进了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提高。

2.导师制度。

本学年具有副教授职称的马晓颖老师与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张妍结成“帮带”的对子,具体承担培养任务,指导张妍教师备课、授课、科研、业务进修等。

帮助张妍老师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虽然,本学期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点进步,但是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的方面还需要更新教学方法、理念,进一步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