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考点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届中考化学《生活中常有的化合物》
考点汇总
2016届中考化学《生活中常有的化合物》考点汇总主题四生活中常有的化合物
考点整合
命题点一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
特点酸溶液中的阳离子全都是H+碱溶液中的阴离子全都是 oH-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是酸根离子化学性质
①可溶性酸能使指示剂变色①可溶性碱能使指示剂变
色 -
②与开朗金属反响生成盐和氢气
-①与某些金属反响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
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响生成盐和水
②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响生成盐和水 - ④与碱发生
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③与酸发生中和反响
生成盐和水
-
⑤与某些盐反响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④与某些盐
反响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②与某些酸反响生成另一种
盐和另一种酸
③与某些碱反响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④与某些盐反响生成另两种盐
例 1.( 2014?吉林长春)剖析以下反响,回答相关问题。

① 2oH+co2=2co3+H2o
②2NaoH+co2=Na2co3+H2o
③ca(oH)2+co2=caco3 ↓ +H2o
(1)由上述反响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响的规律是都
生成和水。

(2)依据上述规律,写出 Ba(oH)2 与 co2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3)用 co2 鉴识 NaoH和 ca(oH)2 两种溶液时,能察看
到明展现象的是溶液。

【分析】(1)由上面三个反响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响
生成盐和水,(2)由上面的三个反响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
响生成碳酸盐和水,因此氢氧化钡与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
钡积淀和水;(3)由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响生成碳酸钙
白色积淀,现象显然。

【答案】( 1)盐(或碳酸盐)( 2) Ba(oH)2+co2=Baco3 ↓+H2o(3) ca(oH)2
命题点二复分解反响发生条件及注意事项
1.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互换成分,生成物中有积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响才能够发生。

2.注意事项:
(1)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响都为复分解反响。

(2)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响应注
意:反响物的类型发生条件
酸 +碱→盐 +水酸和碱一般都能发生反响;有水生成
酸 +盐→新酸 +新盐盐除了 BaSo4、Agcl 等外,酸一定可溶;生成物中要有积淀或有气体或有水
碱 +盐→新碱 +新盐两者都可溶;生成物中要有积淀或气体
盐 +盐→两种新盐两者都可溶;生成物中要有积淀
例 2. ( 2014?四川攀枝花)以下各样溶质的溶液混淆后
无明展现象的组是()
A.Hcl 、 Na2co3、 2So4
B.No3、 H2So4、 Nacl
c .cl 、 AgNo3、 HNo3
【分析】 A 项 Hcl 和 Na2co3 反响产生气泡。

B项 No3、H2So4、Nacl 三种物质都互不反响,无明展现象。

c 项 cl 和 AgNo3反响生成氯化银的白色积淀,氯化银又
Ba(oH)2 和Fecl3 不溶于稀硝酸,反响后有白色积淀生成D

反响生成氢氧化铁的红褐色积淀; Ba(oH)2 和(NH4)2So4 生成硫酸钡的白色积淀,
【答案】 B
命题点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变关系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发生反响,“→”表示物
质间存在转变关系。

例 3.(2014?黑龙江哈尔滨)以下图中的六个圆A、B、c、D、 E、 F 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 A 与 c 反响能生成两
种积淀, B 为氧化物, c、 D、E、F 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E 中溶质可用于生
产清洗剂。

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用两
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响,六
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响及转变关系以下图。

请利用初中化学知
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中标出六种物质 ( 或溶质 ) 的化学式。

( 2) c 与 F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3) E 与 F 反响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分析】蓝色溶液 A 是硫酸铜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积淀的物质 c 是 Ba(oH)2 。

氢氧化钡发生反响生
成的氧化物B,应是碱反响后生成的水。

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可用于生
产清洗剂的 E 物质是碳酸钠。

能与氢氧化钡发生反响的 F 物质是稀硫酸, D 物质是氢氧化钠,可由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
应实现转变。

c是 Ba(oH)2 、F 是稀硫酸酸碱发生中和反响生成硫酸钡积淀和水。

E 物质是碳酸钠与稀硫酸 (F 物质 ) 发生复分解反响生
成二氧化碳气体,可察看到有大批气泡产生。

【答案】(1)(2)Ba(oH)2+H2So4==BaSo4↓ +2H2o(3)( 溶液中)产生(大批)气泡_
命题点四相关酸、碱、盐的研究实验
例 4.(2014?广东佛山)在做盐跟盐反响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 与Na2co3 溶液的反响,第二组学生进行 Bacl2 与 Na2So4溶液的反响。

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所有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
缸中。

浊液中白色积淀物质是 ____和____。

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研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 Nacl 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 ______;
猜想②: Na2So4;
猜想③: Na2co3;
猜想④: Na2co3、 Na2So4
【实验研究】
若现象 a 只有白色积淀,则猜想建立;若现象 a 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可能建立;若现象 b 产生白色积淀,然
后加稀硝酸积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则猜想__建立,若积淀所有不溶解,则猜想__建立。

【分析】Bacl2 与 Na2co3 发生复分解反响生成碳酸钡白
色积淀和氯化钠; Bacl2 与 Na2So4发生复分解反响生成硫酸
钡白色积淀和氯化钠。

废液缸浊液中白色积淀物质是BaSo4 和 Baco3。

【提出猜想】滤液中除氯化钠外,还有上述两个反响中
过度的物质,依据题中各猜想可知,猜想①应为过度的
Bacl2 。

【实验研究】若在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白色积淀,表
明滤液中含有Bacl2 与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钡积淀,猜想①成立。

若加入稀硫酸只产生气泡产生,表示滤液中含有Na2co3 与硫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猜想③④建立。

若在滤液中加入Bacl2 溶液产生白色积淀,再加稀硝酸积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表示溶液中含有Na2co3、Na2So4,与氯化钡反响生成碳酸钡和硫酸钡积淀,此中碳酸
钡积淀溶于硝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猜想④建立。

若积淀全
部不溶解,表示滤液中只有Na2So4,猜想②建立。

【答案】 BaSo4Baco3Bacl2 ①③④④②
真题试练
一、选择题
1.( 2014?山东临沂)以下物质敞口搁置一段时间
后,质量增添但溶质成分没有改变的是( c)
A .氢氧化钠溶液B.石灰水
c.浓硫酸 D.浓盐酸
2.(2014?四川成都) 以下反响不属于复分解反响的是(A)
A.B.
c.
D.
3.(2013?云南玉溪 ) 复合肥能够为农作物供给多种营养元素,以下化学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B)
A.ca(H2Po4)2
B.No3
c.2So4D.co(NH2)2
4.( 2014?湖南襄阳)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
生活中常有的三种物质。

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
水显碱性,食盐水的 pH=7。

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摆列,正确的选项是( B)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5.( 2014?甘肃兰州)为了保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体不一样器官的体液拥有不一样的酸碱性。

依据下表可知,在
正常状况下( 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A.人体的唾液必定呈酸性
B.人体的胆汁必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D.酚酞溶液可精准测得以上体液的pH
【点拨】人的胆汁和胰液的 pH 都大于 7,呈弱碱性。

而唾
液则从弱酸性到弱碱性。

酚酞试液只好测定溶液能否显碱性,不
可以测定溶液的 pH。

6.( 2014?云南曲靖模拟)以下各组离子在 pH=1 的溶液
中能大批共存的是(D )
A .Na+、 cl- 、oH-B.+、 ca2+ 、co32-
c .Ag+、 Na+、cl-D .No3- 、 g2+、 cu2+
【点拨】 A 选项中 oH-在 pH=1 的溶液中不可以大批共存;
B选项中 co32- 在 pH=1的溶液中不可以大批共存; c 选项中 Ag+、cl- 不可以大批共存。

只有D 选项切合要求。

7.( 2013?云南曲靖)以下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变在
必定条件下不可以完整一步实现的是( B)
A.gcl2→ g(oH)2
B.Fe → Fe2o3→Fe(oH)3
c.co2H2co3
【点拨】 B 选项中 Fe2o3 不可以一步转变为Fe(oH)3 。

8.(2013?云南普洱 ) 以下图,过度的某无色溶液能分
别与四种物质发生反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
A.溶液 X 必定是稀盐酸
B.溶液 X 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c.X 与铁反响后,生成浅绿色溶液和氢气 D.
黄色溶液中溶质是 Fecl2
9.(2014?云南大理下关模拟) 某同学为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恰巧中和时,取少许反响后的溶液于试管
中,分别用不一样试剂进行实验。

以下实验方法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c)
实验序号所用试剂现象及结论
A铁粉有气泡产生,则稀盐酸过度
BpH 试纸测得pH﹥ 7,则氢氧化钠溶液过度
c酚酞溶液溶液为无色,恰巧中和
10.( 2014?云南全省模拟联考)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经过一步反响就能实现以下图转变的是
(A)(注:反响条件和其余物质已省略)
【点拨】 B 选项中丁物质铁,不可以转变为此外三种物质;
c 选项中丁物质NaoH,不可以能转变为丙物质No3; D 选项中丁物质水,不可以转变为甲物质、乙物质。

二、填空与简答
11.( 2014?黑龙江龙东)现有碳酸氢钠、葡萄糖、氢
氧化铝、硫酸等物质,选择适合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是H2So4。

(2)能为人体供能的物质是 c6H12o6。

(3)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成分之一的是NaHco3。

(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碱是Al(oH)3 。

12. ( 2014?陕西)某班同学为考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

剖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 A 组试管中都产生 H2。

若要制得较纯的 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由是 __盐酸有挥发性或盐酸会挥发出
氯化氢气体或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_。

( 2) B 组试管中实验现象同样,该现象是__红色 ( 或红棕色 ) 固体渐渐减少,溶液变为黄色_。

( 3)写出 c 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__NaoH+Hcl=Nacl+H2o 或 2NaoH+H2So4=Na2So4+2H2o。

(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表现酸的通性的是 ___D(填字母序号)。

13.( 2013?云南曲靖)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酸、碱、
盐的性质实验后,经初步办理后,废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他们对废液进行
了以下检测:
(1)取废液察看,呈无色、均一、透明状,则该废液
中必定不含硫酸铜。

(2)向废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了白色积淀,再
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积淀部分溶解,则该溶液中必定含有
硫酸钠、碳酸钠。

(3)对可能存在的物质重取废液进行以下操作,证了
然该物质必定存在:
流程图中 A 为硝酸钡;①中产生白色积淀的化学方程式
为: Ba(No3)2+Na2So4=BaSo4↓ +2NaNo3
Ba(No3)2+Na2co3=Baco3 ↓ +2NaNo3。

三、实验与研究
14.( 2014?湖北鄂州)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
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掉了盖瓶盖.关于该溶液能否变质,小组内小明同学认为有两种可能: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 2:该溶液所有变质
(1)小组同学议论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请你增补出
猜想 3:该溶液部分变质.
(2)为了考证猜想 3,小红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请你帮他达成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1 .取样,向此中滴加过度的cacl2(或 Bacl
2 )溶液,过滤产生白色积淀猜想
3 建立
2.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3)研究启迪:氢氧化钠一定密封保留.
15.( 2013?云南大理八地)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
上按以下图次序摆放着 6 瓶不一样的无色溶液(以下图:
A、 B、 c、 D、 E、F 代表对应的溶液)。

此中 E 溶液的试剂瓶标签损坏.为此,他们做了以下研究:
【提出问题】 E 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断】依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
则, E 溶液不行能是①(填序号)。

①酸;②碱;③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 溶液;猜想Ⅱ:Na2co3 溶液;猜想Ⅲ: Na2So4溶液;猜想Ⅳ: Nacl 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考证“猜想Ⅱ”能否
正确,设计并达成以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比较比色卡,pH> 7 有无色无味气
体产生有白色积淀产生
实验结论猜想Ⅱ正确
【剖析与推理】
①达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Ⅰ” 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Ⅰ”不必定正确,他的原由是碳酸钠和
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

②何刚同学认为只要要达成“实验二”即可得出“猜想
Ⅱ”正确的结论,你认为该说法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原由是因 NaoH溶液变质也会产生 Na2co3。

③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
式Na2co3+Bacl2=2Nacl+Baco3 ↓。

【反省与评论】经过议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一”存在
显然操作错误,该错误是把pH 试纸浸入待测液;察看发现D、
E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塞,使用橡胶塞的原由是碱性物质易与
玻璃中的 Sio2 发生反响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同。

【点拨】【初步判断】药品是依据酸碱盐次序摆放的,
该试剂瓶左边是碱类物质右边是盐类物质,该物质应当是碱或
许盐类物质,该物质不行能为酸;
【提出猜想】该试剂中含有钠元素,若为碱,则为氢氧
化钠;若为盐,则为碳酸钠或是硫酸钠或氯化钠等;
【设计并实验】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响产生碳酸钡白色沉
淀和氯化钠,现象为:有白色积淀产生;
【剖析与推理】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pH > 7,没法判断;②含有碳酸钠时会和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
碳,其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 ↑
+H2o;因氢氧化钠易变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会生
成碳酸钠,判断该溶液是碳酸钠不稳当;③碳酸钠和氯化钡
反响产生碳酸钡积淀和氯化钠;
【反省与评论】使用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当用
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不该当浸入待测液中;因碱
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 发生反响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
合在一同。

实验室盛放NaoH 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可以用玻璃塞。

16.( 2014?广东广州)粗盐中除 Nacl 外还含有 gSo4 以及泥沙等杂质。

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以下: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泥沙。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
是: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过滤时引流;
第三次:蒸发时搅拌;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四、剖析与计算
17.( 2014?山东临沂)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
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方便此后使用,他对其浓度进行了测定。

取 20.0g 此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
为 7.3%的稀盐酸,并随时对反响后的溶液用 pH 计(一种测定溶液 pH 的仪器)测定溶液的 pH,所得数据以下表: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溶液的
试回答:
⑴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9.8g 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_氢氧化钠、氯化钠 ___。

⑵计算所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 20.0g 此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PH=7.0 时恰巧反响。

NaoH+Hcl=Nacl+H2o
4036.5
x7.3%× 10g
x=0.8g
所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0.8g ÷ 20.0g ×100%=4%
答:所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

【点拨】剖析上表数据可知: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9.8g 时,溶液的Ph=11.8 ,显碱性,溶液中必定存在氢氧化
钠和反响生成的氯化钠。

酸碱正好完整反响时,耗费稀盐酸10.0g ,其溶质质量分数为7.3%,依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又知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0g ,从而求出所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