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编程之基础进阶(第二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编程基础(P43)
3.1 PLC的基本结构(P43)
从结构形式上PLC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大类。
不论哪种类型的PLC,其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P43)
电源
输出接口
存
储
CPU
器
外围接口
输入接口
编程设备
1.CPU 2.存储器 3.输入输出电路 4.编程装置 5.电源 6.外围接口
1. CPU(P43)
CPU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 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 和控制总线构成。此外,还有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 关电路。
CPU中的控制器控制PLC工作,由它读取指令, 解释并执行命令。工作的时序(节奏)则由振荡信号 控制。
CPU中的运算器用于完成算术或逻辑运算,在控 制器的指挥下工作。
思考
3.3 存储器及其寻址 (P47)
3.3.1 CPU的存储区
S7 CPU的存储区包括三个基本区域,即装载存储 器,工作存储器RAM和系统存储器RAM。
装载存储器
动态装载存储器RAM 可保持装载存储器EEPROM
工作存储器RAM 用户程序,如逻辑块、数据块
过程映像I/O表
系统存储器RAM
位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 局域数据堆栈、块堆栈
系统存储器还提供临时存储器(局域数据堆栈, 即L堆栈),用来存储程序块被调用时的临时数据。访 问局域数据比访问数据块中的数据更快。用户生成块 时,可以声明临时变量(TEMP),它们只在执行该 块时有效,执行完后就被覆盖了。
系统存储区的地址区(P48)
地址区
说明
输入过程 映像I
输入映像区每一位对应一个数字量输入点,在每个扫描周期的开始,CPU对输 入点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值存于输入映像寄存器中。CPU在接下来的本周期各 阶段不再改变输入过程映像寄存器中的值,直到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 段进行更新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 期间,CPU按照存在I/O映象区的运算结果,刷新所有对应
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
才是PLC的真正输出。
(P46)
P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工作特点
所有输入信号在程序处理前统一读入,并在程序处理过程 中不再变化。而程序处理的结果也是在扫描周期的最后时
(P46)
一 个 循 环 扫 描 周 期
启动组织块 上电后执行一次
循环监视时间开始
读取输入信号状态, 并存储在输入映像区
执行OB1程序 包括中断程序
将输出映像区状态写 到实际输出设备
(P46)
循环程序执行
启动块 (OB 100) 上电后执行一次
循环监视时间的开始
从模块读信号状态,并保存到过程映象区 (PII)
4. 编程装置
(P45)
编程装置是用来对PLC进行编程和设置各种参数的。
5. 电源
可编程序控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或24V直流电 源。内部的开关电源为各模块提供5V、±12V、24V 等直流电源。小型PLC一般都可以为输入电路和外部 的电子传感器(如接近开关等)提供24V直流电源, 驱动PLC负载的直流电源一般由用户提供。
(2)只读存储器(ROM)
ROM的内容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它是非易失 的,它的电源消失后,仍能保存储存的内容。ROM一 般用来存放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程序。
(3)可电擦除可编程序的只读存储器(EEPROM或 E2PROM)
它是非易失性的,但是可以用编程装置对它编 程,兼有ROM的非易失性和RAM的随机存取等优点, 但是将信息写入它所需的时间比RAM长得多。 EEPROM用来存放用户程序以及需要长期保存的重要 数据。
计数器C 用计数器地址(C和计数器号,如C20)来存取当前值和计数器状态位,带位操 作数的指令存取计数器状态位,带字操作的指令存取当前值
局部数据L 可以作为暂时存储器或给子程序传递参数,局部变量只在本单元有效
数据块DB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存放中间结果,或用来保存与工序或任务有关的其它数据
3.3.2 CPU中的寄存器(P48)
PLC的工作特点
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情况,就是多处理器结构的 PLC,在循环过程中要分配给智能摸板命令和采集信 息,智能摸板是自身带CPU具有特殊功能的摸板,智 能摸板的循环和主CPU的循环是并行进行的,但主 CPU要向智能摸板发送命令和采集信息。 在循环过程中,遇有跳转指令时(包括无条件和条 件跳转),会改变循环的方向。
6. 外围接口
(P45)
通过各种外围接口,PLC可以与编程器、计算 机、PLC、变频器、EEPROM写入器和打印机等连 接,总线扩展接口用来扩展I/O模块和智能模块等。
3.2 PLC工作原理(P45)
PLC采用循环执行用户程序的方式,称为循环扫 描工作方式。
一个循环扫描过程周期可分为输入采样、程序 执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P46) 扫描工作方式对程序执行的影响
I0.1代表外部的按纽,当按纽动作后,左面的程序只需要 一个扫描周期就可完成对M0.4的刷新,而右面的程序要经 过四个扫描周期才能完成对M0.4的刷新。
在扫描周期极为短的情况下(100ms),无时序配合要 求,感觉不到这两段程序执行的的差异。
在有时序配合的情况下,这种差异要引起注意。
PLC使用以下几种物理存储器:
(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用户可以用可编程序装置读出RAM中的内容,也 可以将用户程序写入RAM,因此RAM又叫读/写存储 器。它是易失性的存储器,电源中断后,储存的信息 将会丢失。
RAM的工作速度高,价格便宜,改写方便。在 关断PLC的外部电源后,可用锂电池保存RAM中的用 户程序和某些数据。锂电池可用2~5年,需要更换锂 电池时,由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出信号,通知用户。现 在部分可编程序控制器仍用RAM来储存用户程序。
(8)响应中断和各种外围设备(如编程器、打印机等) 的任务处理请求。
2. 存储器(P44)
PLC的内部存储器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 序及数据存储器。
系统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系统工作程序(或监控程 序)、调用管理程序以及各种系统参数等。系统程序相 当于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能够完成PLC设计者规 定的各种工作。系统程序由可编程序控制器生产厂家 设计并固化在ROM(只读存储器)中,用户不能读取。 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主要存放用户编制的应用程序 及各种暂存数据和中间结果,使PLC完成用户要求的 特定功能。
区中的相应单元内。 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
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 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 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 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 读入。
(P46)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中断堆栈、中断缓冲区
(1)装载存储器(P47)
装载存储器可以是RAM或FLASH EPROM,用于 存储用户程序和系统数据(组态、连接和模块参数 等),但不包括符号地址赋值和注释。部分CPU有集 成的装载存储器,有的需要用微存储器卡(MMC)来 扩展,CPU31xC的用户程序只能装入插入式的MMC 中。断电时数据保存在MMC存储器中,因此数据块的 内容基本上被永久保留。新型免维护S7-300 PLC是唯 一的装载存储器。
CPU 循环
执行OB1中的程序 (循环执行)
事件 (日期时间中断、硬件中断等) 调用其他 OB,FB,FC
块OB 1
把过程映象输出表(PIQ) 写到输出模块
输入 模块
A I 0.1 A I 0.2 = Q8.0
输出 模块
(P46) 一个扫描周期中与用户有关的三阶段
输入采样阶段 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
STL程序中的数据块可以被标识为“UNLINKED” (与执行无关),它们只是存储在装载存储器中。可 以用系统功能SFC20“BLKMOV”将它们复制到工作存 储器。
复位CPU的存储器时,RAM中的程序被清除, FLASH EPROM中的程序不会被清除。
(3)系统存储器(P48)
系统存储器是CPU为用户程序提供的存储器组 件,被划分为若干个地址区域。使用指令可以在相应 的地址区内对数据直接进行寻址。系统存储器为不能 扩展的RAM,用于存放用户程序的操作数据,例如过 程映像输入、过程映像输出、位存储器、定时器和计 数器、块堆栈(B堆栈)、中断堆栈(I堆栈)和诊断 缓冲区等。
(1)累加器(ACCUx):32位累加器是用于处理字 节、字或双字的寄存器。S7-300有两个累加器ACCU1 和ACCU2,S7-400有4个累加器ACCU1~ACCU4。 (2)地址寄存器:2个地址寄存器作为指针用于寄存 器间接寻址。 (3)数据块寄存器:DB和DI寄存器分别用来保存打 开的共享数据块和背景数据块的编号。 (4)诊断缓冲区(故障诊断) (5)状态字寄存器:状态字是一个16位的寄存器,用 于存储CPU执行指令的状态 。
(4)在PLC进入运行状态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 条读取指令,并分析、执行该指令。
(P43)
(5)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数据,并存入指定的 寄存器中。
(6)按程序进行处理,根据运算结果,更新有关标志 位的状态和输出状态或数据寄存器的内容。
(7)根据输出状态或数据寄存器的有关内容,将结果 送到输出接口。
下载程序时,用户程序(逻辑块和数据块)被下 载到CPU的装载存储器,CPU把可执行部分复制到工 作存储器,符号表和注释保存在编程设备中。
(2)工作存储器(P47)
工作存储器是集成的高速存取的RAM存储器,用 于存储CPU运行时的用户程序和数据,例如组织块、 功能块、功能和数据块。为了保证程序执行的快速性 和不过多地占用工作存储器,只有与程序执行有关的 块被装入工作存储器。
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在扫描 每一条梯形图时,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逻 辑运算,逻辑运算的结果存于映象区。
上面的逻辑运算其运算结果会对下面的逻辑运算起作用; 相反,下面的逻辑运算其运算结果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 才能对上面的逻辑运算起作用。
(P46)
输出刷新阶段
CPU中的寄存器参与运算,并存储运算的中间结 果。它也是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工作。
(P43)
作为PLC的核心,CPU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CPU接收从编程器或计算机输入的程序和数据, 并送入用户程序存储器中存储。
(2)监视电源、PLC内部各个单元电路的工作状态。
(3)诊断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对用户程序进行编 译。
输出过程 输出映像区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数字量输出点,在扫描周期的末尾,CPU将输出 映像Q 映像寄存器的数据传送给输出模块,再由后者驱动外部负载
位存储区M 用来保存控制继电器的中间操作状态或其他控制信息
定时器T
定时器相当于继电器系统中的时间继电器,用定时器地址(T和定时器号,如 T5)来存取当前值和定时器状态位,带位操作数的指令存取定时器状态位,带 字操作的指令存取当前值
PLC与计算机的不同
PLC与普通办公用计算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PLC 的程序是自动循环执行的,而普通计算机是按照命令执 行程序,程序结束后等待新的命令.后一种工作方式称 异步工作方式.因此,对PLC说来循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概念.大部分PLC采用这样的循环方式,程序一开始,扫 描和采集输入摸板上各输入变量的数据,然后转移到中 央存储器的数据区(有时称为便笺式存储器或输入映像 区),接着执行用户的应用程序,把逻辑运算的结果送 到便笺式存储器的输出映像区,最后将输出映像区的值 送到输出摸板去控制具体的物理过程.在处理完输出转 移后,要进行通信程序处理,来完成编程命令或监视命 令.然后又回到循环的起始点,扫描和采集输入摸板.
3. 输入输出电路(P44)
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简称为I/O模块,是联系外部 设备与CPU的桥梁。
输入输出模块除了传递信号外,还具有电平转换 与隔离的作用。此外,输入输出点的通断状态由发光 二极管显示,外部接线一般接在模块面板的接线端子 上,或使用可拆卸的插座型端子板,不需断开端子板 上的外部连线,就可以迅速地更换模块。
段统一输出。其工作特点是将一个连续的过程分解成若干
静止的状态。
PLC仅在扫描周期的起始时段读取外部输入状态,该时段 相对较短,抗输入信号串入的干扰极为有利。
这种方式对于高速变化的过程可能漏掉变化的信号,也会 带来系统响应的滞后。为克服上述问题,可利用立即输入
输出、脉冲捕获、高速计数器或中断技术。
3.1 PLC的基本结构(P43)
从结构形式上PLC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大类。
不论哪种类型的PLC,其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P43)
电源
输出接口
存
储
CPU
器
外围接口
输入接口
编程设备
1.CPU 2.存储器 3.输入输出电路 4.编程装置 5.电源 6.外围接口
1. CPU(P43)
CPU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 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 和控制总线构成。此外,还有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 关电路。
CPU中的控制器控制PLC工作,由它读取指令, 解释并执行命令。工作的时序(节奏)则由振荡信号 控制。
CPU中的运算器用于完成算术或逻辑运算,在控 制器的指挥下工作。
思考
3.3 存储器及其寻址 (P47)
3.3.1 CPU的存储区
S7 CPU的存储区包括三个基本区域,即装载存储 器,工作存储器RAM和系统存储器RAM。
装载存储器
动态装载存储器RAM 可保持装载存储器EEPROM
工作存储器RAM 用户程序,如逻辑块、数据块
过程映像I/O表
系统存储器RAM
位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 局域数据堆栈、块堆栈
系统存储器还提供临时存储器(局域数据堆栈, 即L堆栈),用来存储程序块被调用时的临时数据。访 问局域数据比访问数据块中的数据更快。用户生成块 时,可以声明临时变量(TEMP),它们只在执行该 块时有效,执行完后就被覆盖了。
系统存储区的地址区(P48)
地址区
说明
输入过程 映像I
输入映像区每一位对应一个数字量输入点,在每个扫描周期的开始,CPU对输 入点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值存于输入映像寄存器中。CPU在接下来的本周期各 阶段不再改变输入过程映像寄存器中的值,直到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 段进行更新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 期间,CPU按照存在I/O映象区的运算结果,刷新所有对应
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
才是PLC的真正输出。
(P46)
P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工作特点
所有输入信号在程序处理前统一读入,并在程序处理过程 中不再变化。而程序处理的结果也是在扫描周期的最后时
(P46)
一 个 循 环 扫 描 周 期
启动组织块 上电后执行一次
循环监视时间开始
读取输入信号状态, 并存储在输入映像区
执行OB1程序 包括中断程序
将输出映像区状态写 到实际输出设备
(P46)
循环程序执行
启动块 (OB 100) 上电后执行一次
循环监视时间的开始
从模块读信号状态,并保存到过程映象区 (PII)
4. 编程装置
(P45)
编程装置是用来对PLC进行编程和设置各种参数的。
5. 电源
可编程序控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或24V直流电 源。内部的开关电源为各模块提供5V、±12V、24V 等直流电源。小型PLC一般都可以为输入电路和外部 的电子传感器(如接近开关等)提供24V直流电源, 驱动PLC负载的直流电源一般由用户提供。
(2)只读存储器(ROM)
ROM的内容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它是非易失 的,它的电源消失后,仍能保存储存的内容。ROM一 般用来存放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系统程序。
(3)可电擦除可编程序的只读存储器(EEPROM或 E2PROM)
它是非易失性的,但是可以用编程装置对它编 程,兼有ROM的非易失性和RAM的随机存取等优点, 但是将信息写入它所需的时间比RAM长得多。 EEPROM用来存放用户程序以及需要长期保存的重要 数据。
计数器C 用计数器地址(C和计数器号,如C20)来存取当前值和计数器状态位,带位操 作数的指令存取计数器状态位,带字操作的指令存取当前值
局部数据L 可以作为暂时存储器或给子程序传递参数,局部变量只在本单元有效
数据块DB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存放中间结果,或用来保存与工序或任务有关的其它数据
3.3.2 CPU中的寄存器(P48)
PLC的工作特点
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情况,就是多处理器结构的 PLC,在循环过程中要分配给智能摸板命令和采集信 息,智能摸板是自身带CPU具有特殊功能的摸板,智 能摸板的循环和主CPU的循环是并行进行的,但主 CPU要向智能摸板发送命令和采集信息。 在循环过程中,遇有跳转指令时(包括无条件和条 件跳转),会改变循环的方向。
6. 外围接口
(P45)
通过各种外围接口,PLC可以与编程器、计算 机、PLC、变频器、EEPROM写入器和打印机等连 接,总线扩展接口用来扩展I/O模块和智能模块等。
3.2 PLC工作原理(P45)
PLC采用循环执行用户程序的方式,称为循环扫 描工作方式。
一个循环扫描过程周期可分为输入采样、程序 执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P46) 扫描工作方式对程序执行的影响
I0.1代表外部的按纽,当按纽动作后,左面的程序只需要 一个扫描周期就可完成对M0.4的刷新,而右面的程序要经 过四个扫描周期才能完成对M0.4的刷新。
在扫描周期极为短的情况下(100ms),无时序配合要 求,感觉不到这两段程序执行的的差异。
在有时序配合的情况下,这种差异要引起注意。
PLC使用以下几种物理存储器:
(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用户可以用可编程序装置读出RAM中的内容,也 可以将用户程序写入RAM,因此RAM又叫读/写存储 器。它是易失性的存储器,电源中断后,储存的信息 将会丢失。
RAM的工作速度高,价格便宜,改写方便。在 关断PLC的外部电源后,可用锂电池保存RAM中的用 户程序和某些数据。锂电池可用2~5年,需要更换锂 电池时,由可编程序控制器发出信号,通知用户。现 在部分可编程序控制器仍用RAM来储存用户程序。
(8)响应中断和各种外围设备(如编程器、打印机等) 的任务处理请求。
2. 存储器(P44)
PLC的内部存储器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 序及数据存储器。
系统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系统工作程序(或监控程 序)、调用管理程序以及各种系统参数等。系统程序相 当于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能够完成PLC设计者规 定的各种工作。系统程序由可编程序控制器生产厂家 设计并固化在ROM(只读存储器)中,用户不能读取。 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主要存放用户编制的应用程序 及各种暂存数据和中间结果,使PLC完成用户要求的 特定功能。
区中的相应单元内。 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
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 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 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 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 读入。
(P46)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中断堆栈、中断缓冲区
(1)装载存储器(P47)
装载存储器可以是RAM或FLASH EPROM,用于 存储用户程序和系统数据(组态、连接和模块参数 等),但不包括符号地址赋值和注释。部分CPU有集 成的装载存储器,有的需要用微存储器卡(MMC)来 扩展,CPU31xC的用户程序只能装入插入式的MMC 中。断电时数据保存在MMC存储器中,因此数据块的 内容基本上被永久保留。新型免维护S7-300 PLC是唯 一的装载存储器。
CPU 循环
执行OB1中的程序 (循环执行)
事件 (日期时间中断、硬件中断等) 调用其他 OB,FB,FC
块OB 1
把过程映象输出表(PIQ) 写到输出模块
输入 模块
A I 0.1 A I 0.2 = Q8.0
输出 模块
(P46) 一个扫描周期中与用户有关的三阶段
输入采样阶段 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
STL程序中的数据块可以被标识为“UNLINKED” (与执行无关),它们只是存储在装载存储器中。可 以用系统功能SFC20“BLKMOV”将它们复制到工作存 储器。
复位CPU的存储器时,RAM中的程序被清除, FLASH EPROM中的程序不会被清除。
(3)系统存储器(P48)
系统存储器是CPU为用户程序提供的存储器组 件,被划分为若干个地址区域。使用指令可以在相应 的地址区内对数据直接进行寻址。系统存储器为不能 扩展的RAM,用于存放用户程序的操作数据,例如过 程映像输入、过程映像输出、位存储器、定时器和计 数器、块堆栈(B堆栈)、中断堆栈(I堆栈)和诊断 缓冲区等。
(1)累加器(ACCUx):32位累加器是用于处理字 节、字或双字的寄存器。S7-300有两个累加器ACCU1 和ACCU2,S7-400有4个累加器ACCU1~ACCU4。 (2)地址寄存器:2个地址寄存器作为指针用于寄存 器间接寻址。 (3)数据块寄存器:DB和DI寄存器分别用来保存打 开的共享数据块和背景数据块的编号。 (4)诊断缓冲区(故障诊断) (5)状态字寄存器:状态字是一个16位的寄存器,用 于存储CPU执行指令的状态 。
(4)在PLC进入运行状态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 条读取指令,并分析、执行该指令。
(P43)
(5)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数据,并存入指定的 寄存器中。
(6)按程序进行处理,根据运算结果,更新有关标志 位的状态和输出状态或数据寄存器的内容。
(7)根据输出状态或数据寄存器的有关内容,将结果 送到输出接口。
下载程序时,用户程序(逻辑块和数据块)被下 载到CPU的装载存储器,CPU把可执行部分复制到工 作存储器,符号表和注释保存在编程设备中。
(2)工作存储器(P47)
工作存储器是集成的高速存取的RAM存储器,用 于存储CPU运行时的用户程序和数据,例如组织块、 功能块、功能和数据块。为了保证程序执行的快速性 和不过多地占用工作存储器,只有与程序执行有关的 块被装入工作存储器。
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在扫描 每一条梯形图时,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逻 辑运算,逻辑运算的结果存于映象区。
上面的逻辑运算其运算结果会对下面的逻辑运算起作用; 相反,下面的逻辑运算其运算结果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 才能对上面的逻辑运算起作用。
(P46)
输出刷新阶段
CPU中的寄存器参与运算,并存储运算的中间结 果。它也是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工作。
(P43)
作为PLC的核心,CPU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CPU接收从编程器或计算机输入的程序和数据, 并送入用户程序存储器中存储。
(2)监视电源、PLC内部各个单元电路的工作状态。
(3)诊断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对用户程序进行编 译。
输出过程 输出映像区的每一位对应一个数字量输出点,在扫描周期的末尾,CPU将输出 映像Q 映像寄存器的数据传送给输出模块,再由后者驱动外部负载
位存储区M 用来保存控制继电器的中间操作状态或其他控制信息
定时器T
定时器相当于继电器系统中的时间继电器,用定时器地址(T和定时器号,如 T5)来存取当前值和定时器状态位,带位操作数的指令存取定时器状态位,带 字操作的指令存取当前值
PLC与计算机的不同
PLC与普通办公用计算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PLC 的程序是自动循环执行的,而普通计算机是按照命令执 行程序,程序结束后等待新的命令.后一种工作方式称 异步工作方式.因此,对PLC说来循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概念.大部分PLC采用这样的循环方式,程序一开始,扫 描和采集输入摸板上各输入变量的数据,然后转移到中 央存储器的数据区(有时称为便笺式存储器或输入映像 区),接着执行用户的应用程序,把逻辑运算的结果送 到便笺式存储器的输出映像区,最后将输出映像区的值 送到输出摸板去控制具体的物理过程.在处理完输出转 移后,要进行通信程序处理,来完成编程命令或监视命 令.然后又回到循环的起始点,扫描和采集输入摸板.
3. 输入输出电路(P44)
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简称为I/O模块,是联系外部 设备与CPU的桥梁。
输入输出模块除了传递信号外,还具有电平转换 与隔离的作用。此外,输入输出点的通断状态由发光 二极管显示,外部接线一般接在模块面板的接线端子 上,或使用可拆卸的插座型端子板,不需断开端子板 上的外部连线,就可以迅速地更换模块。
段统一输出。其工作特点是将一个连续的过程分解成若干
静止的状态。
PLC仅在扫描周期的起始时段读取外部输入状态,该时段 相对较短,抗输入信号串入的干扰极为有利。
这种方式对于高速变化的过程可能漏掉变化的信号,也会 带来系统响应的滞后。为克服上述问题,可利用立即输入
输出、脉冲捕获、高速计数器或中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