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庆-古代汉语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Ⅱ》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也是核心课、必修课。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由于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古代汉语实际上指的是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

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与后来历代学者仿古作品中所形成的语言;二是自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它们与现代汉语比较接近,因此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前者。

Ancient Chinese is relative to modern Chinese. Since oral language can not go beyond the limits of time and space, ancient Chinese actually refers to the written language recorded. There are two systems in ancient Chinese: one is the written language of ancient Chinese based on the spoken language of pre Qin Dynasty and the language formed in the imitative works of ancient scholars in the later dynasties; the other is the oral records gradually formed since Wei and Jin Dynasties, which are close to modern Chinese. Therefore,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the former.
2.设计思路
古代汉语课程既属基础理论课,又属工具课。

一方面它要较为系统地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阐述有关语言规律,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提高语言理论素养。

另方面它还要在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作品的基础上,培养运用古籍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本课程的双重性质,首先在理论体系上分为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五个部分。

同时,为了充分提高学生古书阅读的能力,各种古代和近现代学者编纂的语文工具书也是需要了解的。

而以上这些理论的运用,都必须配以大量的文选作为辅助。

总之,本课程的学习要充分注意三个方面的结合,即:文选与理论的结合、课上与课下的结合、古代和现代的结合。

学习古代汉语不仅是为了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优秀文化,同时也是为现代服务。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源”和“流”的关系,两者既矛盾又同一。

在平时研究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其差异,也要关注其沟通,这样才能起到利用已知认识未知的作用。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古代汉语》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基础,同时是《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
(一)专业教育目标
本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工具性特征,专业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包括汉字构造、形体演变的知识,一定数量常用汉字的造字原理及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基本语法知识、语音知识及演变的主要规律;常用工具书的性质、主要内容、编排方式和使用方法;古书注解的基本类型、常见术语等;
第二,阅读大量先秦文献经典,给古书加上正确的句读,准确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政教育目标
《古代汉语》这门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应该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应将其融入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爱国主义精神、个人修养美德、教育教学思想、民族自信心等人文精神元素与专业理论有机结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本门课程主要思政教育目标为:
第一,提高个人修养文化美德。

“古代汉语”教学由文选和通论两部分构成。

其中,文选部分有不少古代作品凸显出个人修养文化美德。

通过教学,让学生从古人身上的美德获得道德修养的提升。

第二,培养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习反映古人对自己理想信念的坚守及爱国主义精神的文章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良好精神风范。

第三,传承古代先进教育教学思想。

从《论语》和《礼记》中选取体现古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篇章,传承和借鉴其对现代社会教与学的指导价值。

第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通论的学习,让学生扩展知识空间,加深对中国博大历史文化的了解,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学习要求
1.最低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并熟悉教材内容,并通过查找资料自行解决某些方面的问题;
(2)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源头上了解并掌握文选中的重点字词、基本理论;积极参与讨论,为课题解决出谋划策;
(3)课后:整理复习所学,有意识地扩大文献阅读数量及范围,并在其过程中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问题;或独立或合作地完成相应作业。

2.进一步学习指导
文选部分除了要用心学习教材中的篇章外,还可以从头至尾精读其中的一部儒学或诸子百家经典,也可以选择其中几部中的感兴趣的部分來扩充。

为了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最好选用有注疏的且不加句读的原文。

理论部分可以先读现代名家撰写的带有综述性质的论著,大体了解此阶段内某一方面的成就,然后按文索骥进行专题式浏览和研究。

四、教学进度
五、参考教材与参考书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2008年
2.沈祥源主编《古代汉语辅导及习题集》,崇文书局,2014年
3.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4.王宁等《古代汉语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5.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汉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6.张世禄主编《古代汉语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7.荆贵生主编《古代汉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8.高小方编著《古代汉语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9.李国英、李运富主编《古代汉语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董志翘、杨琳主编《古代汉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
11.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14年
12.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
13.黄德宽编著《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二)统考方式:统一
(三)课程综合评分方法
七、学术诚信
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它不仅代表着品行、道义和责任,更体现着一个人内心的自重与尊严。

假如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出现直接盗取抄袭他人成果而不加标注、一份作业或报告用于不同课程、找他人代替出勤、作弊等不良行为,一经查出且确定属实,将会按照学校规定取消本课程的成绩,并给予相关处分。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