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哪项不是动物卵细胞形成与精子形成的不同之处( ) A.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形成两 个次级精母细胞 B.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 两个精细胞 C.卵细胞的形成不经过变形,精细胞要经过变形 D.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的时期不同
D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一 个精原细胞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A 正确;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 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两个精细胞, B 正确;卵细胞的形成不经过变形,精细胞要经过变形形成精子,C 正确;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的时期相同,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的间期,D 错误。]
⑦H(h)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 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方法规律:曲线判断方法
3.每条染色体中 DNA 含量的变化
对上图曲线的解释:
A→B
B→C
减数分裂 对应时期
MⅠ 全 过 程 M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 间
和 MⅡ前期、 期
MⅡ中期
有丝分裂 对应时期
间期
前期和中期
6.× 一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四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 产生一个卵细胞。
合作探究 攻重难
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
1.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产生生殖细胞时。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 细胞减少一半。
1 个卵细胞、 3 个极体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 )
2.精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
3.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
4.精子所含染色体数与次级精母细胞相同。
()
5.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初级卵母
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
相同点 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
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场所
睾丸
卵巢
细胞质
不
均等分裂
主要是不均等分裂
分裂
同
子细胞 1 个精原细胞→4 个精 1 个卵原细胞→1 个卵细胞
点
数目 子
+3 个极体(消失)
是否变形
是
否
1.已知某种细胞有 4 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 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 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D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 分离平均移向细胞两极。如图,A、B 项所示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的次级性母细胞图像,细胞中无大小、形态相同的同源染色体,A、 B 均正确;C、D 所示图像为减数分裂结束形成的生殖细胞,D 项图 中含有大小、形态相同的同源染色体,故 D 错误。]
2N→N(减半)
有联会现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 着丝点分裂,染
染色体主要行为 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 色单体分开
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染色单体
无(0)→有(4N)→有(2N)
有(2N)→无(0)
同源染色体
有(N 对)
无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在间期染色体复制,在减数第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而产生了 几组相似的概念,下面结合图示对这几组相关概念加以辨析。
甲
乙
(1)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①同源染色体概念: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如图甲中 A 和 B,C 和 D 为同源染色体。 ②非同源染色体概念:形状和大小一般不相同,来源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通过列表法比较减数第一次分 1.说出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等
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异同、精子 基本概念。(重点)
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 2.描述精子的形成过程。(重、难
2.通过识图、绘图法分析减数分裂 点)
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 3.比较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
④BC(bc)段表示间期 DNA(染色体)的复制,核 DNA 含量加倍, 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⑤DE(de)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配到两 个子细胞中,每个细胞内核 DNA 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⑥ff′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 但是核 DNA 含量不变。
(2)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 如图乙中 1 和 2、3 和 4、5 和 6、7 和 8 为姐妹染色单体;而 1 和 3、4、5、6、7、8 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和四分体。 ①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4 条染色单体。 ③相互关系: 同源染色体―复―制―、――联―会→四分体 ④数量关系:1 个四分体=1 对同源染色体=2 条染色体=4 条 染色单体=4 个 DNA 分子。
(1)图甲是什么细胞?含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提示:初级精母细胞;两对同源染色体。 (2)图乙是什么细胞?含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其子细胞的名称是 什么? 提示: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卵细胞和极体(或第二 极体)。 (3)图丙可能是什么细胞? 提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归纳总结]
1.减Ⅰ和减Ⅱ过程的比较(假设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 2N)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染色体间期是否复制
复制
不复制
分裂过程中 细胞名称
性原细胞→初级性母 次 级 性 母 细 胞 ( 或 极
细胞→次级性母细胞 体 )→ 精 细 胞 或 卵 细 胞
(或极体)
(或极体)
着丝点变化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数目变化
2N→N(减半)
N→2N→N
DNA 数目变化
2N→4N→2N
行为的变化特征。
自主预习 探新知
一、与减数分裂相关的概念 1.减数分裂的概念
有性生殖
成熟生殖
1次
2次
减半
一、与减数分裂相关的概念
2.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四分体
形态和大小:一般 相同
(1)同源染色体来源:一条来自
父方 ,一条来自
母方
行为:减数分裂中进行 配对
(2)联会: 同源染色体 两两配对的现象。
精子的形成过程
[问题探究]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分配到两极的两组染色体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
提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配到两极的两组染色体之间是同源 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形态大小相同的子染色体。
2.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
有丝 分裂
减数 分裂
图注
1.如图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 DNA 分子数的变 化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E 段表示有丝分裂,FL 段 表示减数分裂
B.CD 段和 GH 段染色体数目都相等 C.GH 段都存在染色单体 D.最后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和核 DNA 分子数都是体细胞 的一半
C→D MⅡ 后期
后期
D→E MⅡ 末期
末期
4.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曲线变化
5.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 DNA 数量变化曲线的变式—— 直方图
直方图实质上是坐标曲线图的变形,反映染色体、核 DNA 或染 色单体数量的变化。在直方图中,染色体和 DNA 的含量不可能是 0, 但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所以直方图中表示的某结构 如出现 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如图所示:
细胞中。
()
6.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所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个数比
为 1∶1。
()
提示:1.√ 2.× 精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通过减数分裂形成 成熟的生殖细胞。 3.√
4.×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加倍, 此时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为精子中染色体数的二倍。
5.×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初级 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
细胞分裂图像和曲线分析
1.鉴别细胞分裂图像的常用方法 (1)前期的鉴别
(2)中期的鉴别
(3)后期的鉴别
2.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 DNA 含量的 变化
(1)曲线变化
(2)曲线分析 ①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核 DNA 分子含量的变化不是完全平行 的,因为复制后的染色体数目没加倍,而 DNA 分子含量已加倍。 ②在间期 DNA 复制之前(AB 段和 ab 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分裂之后(FH 段和 fh 段),染色体∶DNA=1∶1。 ③在间期完成 DNA 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 之前(CF 段和 cf 段),染色体∶核 DNA=1∶2。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 后期
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__同__源__染_色__体___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并移 向细胞两极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2)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后期
图示
特点
_着__丝__点_排列在赤道板 _着__丝__点___分裂,__姐_妹__染__色_单__体__分开,
(3)不要认为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都相同,实际上男性的两条 性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不同,但二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为同 源染色体。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也有细胞周期 B.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C.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精(卵)原细胞只可进行减数分裂 C [减数分裂是指在原始生殖细胞(如动物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 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如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 细胞分裂两次,使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精(卵)原 细胞自身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四条染色单体 。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及细胞名称的变化 (1)场所: 睾丸 。 (2)细胞名称的变化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2.染色体的变化
(1)减数第一次分裂
时间 图示
相关变化
间期 ↓
染色体 复制 ,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有丝分裂)
前期 ↓
中期
同 源 染 色 体 联 会 形 成 _四__分__体__ , 同 源 染 色 体 的 ___非_姐__妹__染_色__单_体____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
上
并移向细胞两极
三、卵细胞的形成 1.场所: 卵巢 。 2.过程
三、卵细胞的形成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精子形成过程
场所
睾丸
细胞质分裂方式 是否变形
_均__等__分__裂__ __变__形__
一个精原细胞
结果
↓
4 个精子
卵细胞形成过程 卵巢
_不__均__等__分__裂__ 不变形
一个卵原细胞 ↓
2.如图表示某细胞正在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有关该图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有 4 个四分体 B.有 4 对同源染色体,8 条染色单体 C.1 和 2、1 和 3 之间均可能发生交叉互换现象 D.减数分裂完成,每个子细胞中只有 2 条染色体 D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 2 个四分体,A 错误; 细胞内 A 和 B 为同源染色体,C 和 D 为同源染色体,有 2 对同源染 色体,B 错误;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 错误;减数分裂完成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每个子细 胞中只有 2 条染色体,D 正确。]
易错提醒:同源染色体的三个认识误区 (1)不要认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实际上有丝分 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只是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不形成四分体, 也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 (2)不要认为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实际上减数第 一次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 源染色体。
B [分析曲线变化可知,AE 段核 DNA 分子数一次加倍一次减 半,应表示有丝分裂;FL 段核 DNA 分子数一次加倍,连续两次减 半,应表示减数分裂,A 正确;CD 段包括有丝分裂前、中、后期, 细胞内染色体数量为 8 条或 16 条,GH 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 内染色体数目为 8 条,存在染色单体,B 错误,C 正确;最后形成的 精细胞中,染色体和核 DNA 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