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语言转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 系曲阜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 目《 构主义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研究》 项 目批准号 : 0 4 ) 建 (  ̄ 5 7 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
点研究基地 2 0 06年度重大研究项 目“ 基础教育内涵性均衡发展研究”项 目批准号 :6d 8 0 1的系列研究成果之 一。 ( 0j801) j 李方安 , 曲阜师 范 大 学 教 师、 育 学 博 士 ( 阜 , 7 15 。 主要 研 究 领 域 : 育 理 论 和 教 师 教 育 研 究。E—ma : 教 曲 236 ) 教 i l
和情 境性等 特点 , 因此 , 口头 语言 很 可 能稍 纵 即逝 ,


作文教 学中语言转化的类型
也可能具有较高的创造性 , 同时还可能降低作文的
作文 教 学 中大致 存 在着 三 种语 言 转化 类 型 : 从 写作 的内部 机制 来看 , 在 着 内部语 言 和外 部 语 言 存 的转化 ; 写作 的策 略来 看 , 在着 口头语 言和 书面 从 存 语言 的转 化 以及被动语 言 向主动语 言 的转 化 。下 面
试分述 之 。
收 稿 日期 :0 9 1 1 2 0 年 月 3日
难度 。 书面语 言则具有 系统性 、 深刻 性 、 范性等特 规
点 , 面语 言能 够提供 作者 视觉线 索 , 可能会 出现 书 但 低水 平 的重 复 加工 现 象 。可 见 , 口头语 言 和 书面语 言各 自具有 自己 的优 势 和弱 点 , 能够 利用 它们 的优 势, 同时又尽量 回避 它们 的不足 之处 , 对提高作 文 将
写作 能 力是 学 生 良好 语 文 素 养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也是语 文教学 的一 个重 要 目标 。许 多 教 师在 作 文教学上花 费了 大量 的时 间和 精力 , 而 效 果却 不 然
1 内部 语 言和外部 语 言的转化 .
内部语言 可 以等 同思维 。外 部语 言主要有 口头
学中, 教师单方 面注重 如何 教写作 , 而忽视 了学 生写
也 主要指思 维与 口头语 言和 书面语言 之 间的相 互转
化。
内部语 言 ( 维 ) 口头 语 言 和 书面语 言 之 间是 思 、

种相互影 响 和相互 促进 的关 系。思维是 写作 的基
作 的内在心理 机制 的探 究 , 结果事倍 功半 。再者 , 还 有作 文教学策 略 和方 式 、 方法 的不适 当等 方 面 的原 因。鉴 于此 , 文试 从 语 言转 化 的角度 分 析 写作 的 本 内在机制 和教学 策 略 , 以期对 提 高 作 文教 学 效果 有
f gni 0 @yho om.n a al 0 6 ao .o c。 n 2
李方安 : 作文教学中的语言转化
3 9
质量大有裨益 。
和组织 ; 狭义而 言 , 作文 图式指写作 主体 已经具有 的 与当前 写作 主题 和 对 象 有 关 的 知识 和组 织 。换 言 之 , 文图式 即是 关于写 作 的认 知结构 , 作 它不是静 态 不变 的 , 而是动 态 可 变 的。原有 的作文 图式 对写 作
语言 和书面语 言 , 口头 语 言 主要 以说 、 、 等方 式 讲 唱
表达 , 面语 言 主要 以写 、 书 画等 方式 表 达 。当然 , 外 部语 言还大量 表现 为 肢 体语 言 , 里 主要 讨 论前 两 这 种外 部语言表 达方式 。内部语 言和外 部语言 的转 化
尽 如人意 。仍 然存 在很 多学生作 文无话 写 、 主题 、 无
第 6卷
第 6期
让 赦 盲
J u N fS h oigS u i o m o c o l tde n s
Vo . . . I6 No 6
20 0 9年 6月
J n .0 9 u e2 0
作 文教 学 中 的语 言转 化
李 方安
摘 要: 写作 实际是 一个语 言转化 的过程 , 中包含 内部语 言和 外部 语 言的 转化 、 其 口头语
言, 主要在 于这 些学 习形 式所 获 得 的知 识还 未 内化
言和 书面语 言的转化 以及 被动 语言 向主动语 言 的转化 三种 类 型 ; 建构 良好 的作 文 图式是作 文
教 学的 内在机 制 ; 言转化 的思想在作 文教 学 中的具 体应 用体现在 “ 、 、 ” 结合 、 语 思 说 写 相 分层指
导和读 写循 环等写作 策略上 。 关 键词 : 文教 学 ; 言转化 ; 文 图式 ; 作 语 作 写作 策略 中图分类 号 : 6 3 2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0 5 2 2 2 0 )6 0 8 4 G 2 . A 1 0 —2 3 (0 9 0 —0 3 —0
具有促 进或 限制 的作用 , 在写作 的过程 中, 通过 同化 和顺应两 种作用 机 制 , 原有 的作 文 图式 将会 得到 精
3 被动语 言 向主动语 言的转化 . 阅读 、 听讲 、 记忆 和再 认等所 获得 的知 识是被动
的, 这些都 可 称作 被 动 语 言 , 所 以称 之 为被 动语 之
所裨益 。
础, 口头语 言 和书面语 言则是 外显 思维 的工具 , 内部 语言 和外 部语 言 的转 化存在 一个 思维 与语 言表达 能 否一致 的问题 。总之 , 写作 的过 程应该是 思维 、 口头 语言 和书面语 言之 间不 断互 动 生成 的过 程 。
2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转化 . 口头语 言在表 达上具 有 即时性 、 随意性 、 跃性 跳
无新意 的问题 , 使 许 多教 师认 为写好 作 文 不是 教 致
出来 的。造成这种 情况 , 既有写 作本 身特点 的原 因 , 也不乏对 作文 教学 误 解 的 因素 。具体 而 言 , 先是 首 写作本 身具有创 造性 高和更 多涉及 策略性 知识 的特 点 , 而使 作 文教 学存 在较 大难 度 。其次 , 从 在作文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