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
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超过4.3亿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9.5亿千瓦,每年平均增长1亿千瓦左右,位列世界第二。
到2010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达到43万公里,变电容量19.6亿千伏安,分别是“十五”末的1.7倍和2.4倍,电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扭转了“十五”末期电力紧张的局面,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电力行业电源结构不断优化,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5年累计超过3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达到18.5%左右。
2010年,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电力规模继续增大,结构有所改善,质量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我国发电量4141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3%,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41923亿千瓦时。
2010年全国电力建设完成投资7051亿元,其中电源投资3634亿元,电网投资3410亿元。
2010年新增发电设备容量9127万千瓦,年末全国发电设备容量为96219万千瓦。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基本建设将继续保持较大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城市和农村配电网投资的力度将逐步加大。
加大电网建设投资,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实力,为今后大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也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重要举措。
目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市场广阔,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充足,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强劲。
而国家一系列扩内需、调结构的措施,将使我国有望保持经济稳步增长,从而拉动电力需求的增长。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电子技术、电工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控制检测与仪表、系统工程、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工程应用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以电厂热工自动化为特色,主要培养方向有:(1)电力企业信息化与节能优化技术;(2)复杂系统建模、控制与仿真;(3)新型仪器、自动化装置与系统;(4)智能机器人。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电力工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基础、热工理论基础、电厂热力设备及运行、工程流体力学、自动控制原理、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过程控制系统、分散控制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过程计算机控制、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软件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和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电力系统就业,也可在机械、船舶、化工、核工业、计算机等行业的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内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施工、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