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CT图解讲座1
颞骨断层解剖与CT-1水平位
![颞骨断层解剖与CT-1水平位](https://img.taocdn.com/s3/m/124112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4.png)
04
颞骨断层解剖与CT-1水平位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颞骨骨折的CT-1水平位表现
总结词
颞骨骨折在CT-1水平位上通常表现为线性低密度影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影,周围可能伴 随软组织肿胀。
详细描述
颞骨骨折是常见的颅骨骨折类型,CT-1水平位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骨折的位置和形 态。在CT图像上,骨折线呈现为低密度影,有时可伴随有碎骨片的移位。周围软组织 可能出现肿胀,使得骨折部位周围呈现高密度影。这种表现在CT-1水平位上尤为明显,
案例三:颞骨炎症的CT-1水平位表现
总结词
颞骨炎症在CT-1水平位上通常表现为骨质 增生、骨髓腔密度增高或骨质破坏。
详细描述
颞骨炎症是颞骨的一种常见病变,可由感染、 免疫等因素引起。在CT-1水平位上,颞骨 炎症的表现多样,包括骨质增生、骨髓腔密 度增高或骨质破坏等。这些表现有助于医生 初步判断颞骨炎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此外, 增强扫描还可能发现炎症区域的强化表现, 进一步支持炎症的诊断。
CT-1水平位在颞骨断层解剖中的应用
CT-1水平位在颞骨断层解剖中主 要用于观察颞骨内部结构的形态
和毗邻关系。
通过调整CT扫描的参数,可以获 取不同层厚的图像,以更好地观
察颞骨内部结构的细节。
CT-1水平位在颞骨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帮助 医生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为
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在颞骨相关疾病的诊断中,颞骨断层解剖与CT-1水平位将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随着颞骨断层解剖与CT-1水平位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颞 骨相关手术中的应用也将逐渐增多,为手术导航和精准治 疗提供支持。
颞骨断层解剖与CT-1水平位的研究方向
颞骨正常CT解剖(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颞骨正常CT解剖(医学讲座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af2a2319e8b8f67c1cb9f7.png)
1.上半规管 2.外半规管 3.面神经管后膝 4.面神经管乳突段 5.面神经管前膝 6.面神经管鼓室段 7.鼓室 8.茎乳孔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1.砧骨体 2.窦入口 3.乳突窦 4.砧骨短脚 5.鼓后棘 6.锤砧关节 7.锤骨头 8.锤骨柄 9.岩鼓裂 10.鼓前棘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1.乳突气房 2.外耳道 3.颞颌关节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1.上半规管 2.后半规管 3.上半规管 4.总脚 5.弓下管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二、冠状面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1.耳蜗 2.颈动脉管 3.岩枕缝 4.鼓室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1.Prussak间隙 2.耳蜗 3.颈动脉管 4.岩枕缝 5.面神经管膝部 6.鼓室盾板 7.锤骨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1.岩乳管 2.上半规管 3.外半规管 4.锥隆起 5.颈静脉窝 6.总脚 7.面神经管第二 膝 8.鼓室窦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1.枕大孔 2.面神经管乳突 段
3.舌下神经管 4.后半规管 5.颈静脉结节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三、斜矢状位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1.前庭水管 2.乳突气房 3.乙状窦 4.内耳道 5.颈动脉管 6.颈静脉窝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1.上半规管 2.后半规管 3.前庭水管 4.乳突气房 5.乙状窦 6.总脚 7.耳蜗 8.镰状嵴 9.颈动脉管 10.单孔 11.颈静脉窝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上半规管 2.前庭 3.外半规管 4.后半规管 5.前庭上神经管 6.面神经管迷路段 7.耳蜗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医学讲座培训课件)
1.耳蜗 2.锤骨柄 3.鼓膜 4.面神经管 迷路段 5.面神经管 鼓室段
颞骨CT影像解剖讲义
![颞骨CT影像解剖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8b3c6c0f524ccbff0218417.png)
咽鼓管 eustachian tube
• 鼓室(高)——鼻腔(低) • 差1.5-2.5cm 儿童水平 • 长3.5-3.9cm • 外1/3骨性-内2/3软骨 • 维持中耳气压平衡
横断面
• 颈内动脉水平部 • 面神经管乳突段 • 乳突蜂房 咽鼓管 • 鼓膜张肌半管 • 鼓膜张肌腱 鼓室 • 耳蜗底周 鼓岬 • 耳蜗导水管
冠状面
• 面神经鼓室段 • 内听道 镰状嵴 • 鼓室盖 耳蜗 鼓岬 • 砧骨长脚 镫骨 • 前庭 前庭窗 • 鼓室盾板 弓状隆起 • 上、外半规管 • 岩鳞隔
冠状面
• 面神经鼓室段 • 内听道 岩鳞隔 • 鼓室盖 耳蜗 • 前庭 前庭窗 • 鼓室盾板 弓状隆起 • 上、外半规管
颞骨CT影像解剖
横断面 冠状面 矢状面
横断面
• 翼管 蝶鳞缝 颧突 • 颈内动脉上升部 • 面神经管乳突段 • 乳突蜂房 颞颌关节 • 卵圆孔 破裂孔 斜坡 • 乙状窦 外耳道
乳突气化分型:
• 气化型:气房较大,其内骨间隔较薄 • 板障型:气房较小,但较均匀 • 硬化型:几乎无气房 • 混合型:以上2型或3型任意存在
横断面
• 内听道 总脚 • 三叉神经节压迹 • 面神经膝部 • 面神经迷路段 • 后、上半规管
横断面
• 内听道 总脚 • 三叉神经节压迹 • 后、上半规管 • 弓形下窝
横断面
• 后、上半规管 • 弓形下窝 • 岩乳管
横断面
• 上半规管 • 鞍背
冠状面
• 面神经膝部 • 面神经鼓室段 • 岩枕缝 • 耳蜗 • 颈动脉管 • 颞下窝
横断面
• 内听道 耳蜗 • 锤骨头 砧骨短脚 • 锤砧关节 • 锥隆起 鼓室窦 • 面神经隐窝 • 后半规管 岩尖
颞部局部解剖图谱
![颞部局部解剖图谱](https://img.taocdn.com/s3/m/92c8ce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8.png)
颞部炎症
颞部炎症是指颞骨和颞部软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颞部炎症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发热和局部压痛等。
颞部炎症的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免疫系统疾病和外伤等 。
颞部炎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 疗等,具体取决于炎症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颞部肿瘤和囊肿
颞部肿瘤和囊肿是颞部的占位 性病变,可导致压迫症状和其
对抗病原体。
颞部淋巴管的分布和走行
颞部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收集颞部组织中的淋巴液, 并将其输送到淋巴结进行过滤和处理。
颞部淋巴管在皮下组织中呈网状分布,与血管伴行,沿途收集淋巴液。
颞部淋巴管最终汇入颈部的淋巴结,通过颈静脉将处理过的淋巴液回流 至血液循环系统。
颞部淋巴回流的特点和作用
颧骨位于面部两侧,与鼻骨、 上颌骨和下颌骨等其他面部骨 骼相连,形成面部的中下部分 。
下颌骨和颧骨的生长和发育对 于面部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 用。
颞部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颞部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是一个复 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遗传、营养、环境和激素等
。
在婴幼儿期和青春期,颞部骨骼 的生长速度较快,而在成年期则
支配面部表情肌肉,如眼睑闭合、嘴角上翘等。
耳颞神经
供应颞部皮肤感觉。
三叉神经下颌支
支配咀嚼肌和下颌运动。
颞部血管和神经的分布和走行
• 颞部动脉、静脉和神经在颞部区域有特定的分布和走行,通过 了解它们的分布和走行,可以更好地理解颞部手术的操作要点 和风险,以及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
05
CATALOGUE
关。
顶骨和枕骨
顶骨位于颅骨顶部,呈扁平状,与额 骨、枕骨和颞骨等其他颅骨相连。
顶骨和枕骨的生长和发育对于头部和 颈部的姿势以及大脑的发育具有重要 影响。
颞骨断层解剖与CT-1水平位PPT课件
![颞骨断层解剖与CT-1水平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a027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a.png)
谢谢观看
颞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颞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是针对颞骨肿瘤 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良性肿瘤和恶 性肿瘤。
手术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减少复 发的可能性,并尽可能保留颞骨的结 构和功能。
手术方法包括全颞骨切除术、部分颞 骨切除术和肿瘤摘除术等,具体手术 方式应根据肿瘤的性质、位置和大小 等因素来确定。
手术后可能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等辅 助治疗,以进一步杀死癌细胞并减少 复发的风险。
颞骨感染的手术治疗
颞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 疾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
起的。
手术方法包括脓肿引流术、病 灶清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应 根据感染的类型、位置和程度
等因素来确定。
手术的目的是彻底清除感染病 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并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 燥,按时服用抗生素药物,并 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感染得 到控制和治疗。
06
颞骨疾病的康复与护理
颞骨肿瘤的康复与护理
颞骨肿瘤的康复
颞骨肿瘤的康复主要包括心理康复和生理康复两个方面。心理康复主要是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减轻焦虑和恐惧,增强治疗信心。生理康复包括手术后的功能训练、理疗和药物
治疗等,以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
颞骨肿瘤的护理
颞骨肿瘤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和康复指导等方面。护理人 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应采 取有效的止痛措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出血等。
颞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颞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颅骨骨折,通常是由于头部受到 外力撞击引起的。
手术的目的是恢复颞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减轻疼痛和 不适感,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颞骨ct阅片演示教学
![颞骨ct阅片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3a106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5.png)
在颞骨CT图像上,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容积计算,以 评估肿瘤或炎症病灶的大小和范围。容积计算有助于评估 病情和治疗方案。
03
颞骨CT阅片实践操作
颞骨CT阅片的步骤与技巧
打开颞骨CT图像
首先打开颞骨CT图像,观察图像质量,确保 没有伪影或干扰。
观察颞骨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观察颞骨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肌肉、血管 和神经等,注意是否有异常。
观察骨皮质和骨小梁
观察颞骨的骨皮质和骨小梁结构,注意是否 有骨折或破坏。
测量病变大小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病变的大小,为诊断和治 疗提供参考。
颞骨CT阅片中常见病变的识别与诊断
颞骨骨折
观察骨皮质和骨小梁是否有断 裂或破坏,判断是否存在骨折
。
颞骨炎性疾病
观察颞骨是否有炎症性病变, 如骨髓炎、颞颌关节炎等。
骨质破坏
在颞骨CT图像上,如果观察到骨 质密度降低或出现不规则的缺损,
提示可能存在肿瘤、炎症或外伤 引起的骨质破坏。
骨膜反应
当颞骨受到炎症、外伤或肿瘤侵犯 时,骨膜可能会发生反应性增生, 表现为骨膜增厚、骨膜下钙化或骨 膜掀起。
骨质增生
在颞骨CT图像上,如果观察到骨质 密度增高或出现不规则的增厚,可 能是由于慢性炎症、肿瘤或外伤引 起的骨质增生。
发现颞骨肿瘤
颞骨CT能够发现肿瘤的存在,并初步 判断肿瘤的性质和范围。
颞骨CT阅片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熟悉正常解剖结构
阅片前应了解颞骨的正常 解剖结Fra bibliotek,以便识别异常 病变。
多角度观察
从多个角度观察图像,包 括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 面,以便全面了解病变情 况。
比较和对照
颞骨正常CT解剖
![颞骨正常CT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c1c6e32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7.png)
颞骨正常CT解剖来源:医学影像俱乐部(一)横断面1颈动脉管 2鼓膜 3外耳道4颞颌关节 5咽鼓管 6鼓室7颈静脉孔血管部 8乳突蜂房1耳蜗 2鼓室 3耳蜗水管4砧骨长脚 5锤骨颈 6外耳道7蜗窗 8面神经管乳突段9颈静脉窝1锤骨颈 2砧镫关节 3面神经管后膝4鼓室窦 5耳蜗 6匙突7镫骨 8锥隆起 9耳蜗水管1内耳道 2耳蜗 3面神经管鼓室段4前庭窗 5锤骨头 6锤砧关节7砧骨短脚 8前庭 9后半规管1面神经管迷路段 2面神经管膝部 3内耳道4前庭导水管 5前庭 6窦入口7外半规管 8后半规管 9岩鳞隔 10乳突窦1上半规管 2后半规管 3上半规管4总脚 5弓下管(二)冠状面1耳蜗 2颈动脉管 3岩枕缝 4鼓室1Prussak间隙 2耳蜗 3颈动脉管4岩枕缝 5面神经管膝部6鼓室盾板 7锤骨1耳蜗 2锤骨柄 3鼓膜4面神经管迷路段 5面神经管鼓室段1上半规管 2岩鳞隔 3外半规管4砧镫关节 5前庭窗 6镰状嵴7前庭 8面神经管鼓室段 9耳蜗1上半规管 2前庭 3外半规管 4蜗窗龛1岩乳管 2上半规管 3外半规管4锥隆起 5颈静脉窝6总脚 7面神经管第二膝 8鼓室窦1枕大孔 2面神经管乳突段 3舌下神经管4后半规管 5颈静脉结节(三)斜矢状面:1前庭水管 2乳突气房 3乙状窦4内耳道 5颈动脉管 6颈静脉窝1上半规管 2后半规管 3前庭水管4乳突气房 5乙状窦 6总脚7耳蜗 8镰状嵴 9颈动脉管10单孔 11颈静脉窝1上半规管 2前庭 3外半规管4后半规管 5前庭上神经管6面神经管迷路段 7耳蜗1上半规管 2外半规管 3面神经管后膝4面神经管乳突段 5面神经管前膝6面神经管鼓室段 7鼓室 8茎乳孔1砧骨体 2窦入口 3乳突窦4砧骨短脚 5鼓后棘 6锤砧关节7锤骨头 8锤骨柄 9岩鼓裂 10鼓前棘1乳突气房 2外耳道 3颞颌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影像学与临床
(一)
迟放鲁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
上海200031
耳部疾病的诊断除了临床体格检查、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外,影像学检查越来越成为诊断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随着CT、MRI 的普及,耳和颞骨影像学检查已成为耳和侧颅底临床常规的辅助诊断项目。
从本期起,继续教育栏目对耳和颞骨影像学的结构、解剖名词及诊断作系统介绍。
首先介绍耳部正常CT 解剖结构,然后介绍耳部、内听道MRI解剖结构。
在了解正常结构的基础上,将介绍和分析耳和侧颅底疾病的影像学特点。
CT对骨和钙化组织显影清晰,可兼顾骨与软组织的显示,在一般耳部疾病的应用中价值较高。
MRI可多轴向成像以提供全面观察;可避免骨质干扰骨管腔内细小软组织结构的显示,而且对软组织特性反映较好,故常用于耳、内听道、侧颅底肿瘤的软组织病变检查。
CT观察骨结构以骨算法扫描最为清晰,如用普通扫描则应加骨窗(扩大窗宽,提高窗平)显示,以利观察细小骨质改变。
耳部CT常用轴位和冠位,本期重点介绍耳部轴位CT检查。
本栏目得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CT室罗道天教授和宋济昌副教授的支持,特此感谢。
耳部轴位又称水平位,病人仰卧,取听-毗线,于外耳孔上方10mm处,可用用130KV、100MA、3-6S、1-3MM层厚和间距用骨质窗位条件,往下连续扫描,要求扫完整个岩锥。
横断面CT对于外耳道前后壁、中耳前后内外壁、听小骨、内耳道前后壁、内耳迷路、面神经膝部和垂直段、乙状窦、静脉孔及颈动脉管等结构显示较清楚。
由于头位的关系,显示的结构有时二侧不对称,需要以同一平面进行对比。
这里仅就典型的层面进行讨论。
图1.-图4.显示岩尖部和上半规管。
图5.起出现内听道。
图6.出现耳蜗顶旋,同时在内听道外侧有一通向上鼓室的通道,是面神经迷路段。
内听道的听神经到达耳蜗为止,前庭神经止于前庭和半规管,唯有面神经向鼓室方向延伸,形成面神经迷路段。
图7.的重要结构为面神经出迷路段后有一膨大区,为膝状神经节,由此向前有一分支为岩大浅神经,向后为面神经鼓室段,此结构呈“T”型,垂直于岩大浅神经和面神经鼓室段的是面神经迷路段。
前庭和后半规管在此层面出现,同时出现颈内动脉的升段。
图8.为典型的前庭层面。
在上鼓室出现锤砧关节,呈冰淇淋(Ice-cream)样结构,前端似冰淇淋的是锤骨头,后方似蛋桶状的为砧骨体。
耳蜗内侧可见面神经鼓室段。
在后半规管的内侧有一与之平行的裂隙,为前庭导水管,一般不超过1.5mm宽。
在较大的前庭腔后外侧,有与之相通的半弧形的水平半规管腔。
图9.耳蜗中旋出现。
颈内动脉管水平部初现,面神经鼓室段向后延伸至水平半规管。
图10.在面神经鼓室段的外侧可见有小的隆起为匙突。
同一平面出现开放的面神经外膝部,又称锥曲部,由于骨壁薄,呈向鼓室的开放状,文献报道此处面神经的自然裸露率达17~37%。
后鼓室显示内侧的鼓室窦(sinus tympani)和外侧的面隐窝(facial recess)。
鼓室内锤骨柄和砧骨长突可见。
图11.平面为典型的耳蜗层面,耳蜗的上中下旋在一个平面共现,耳蜗底旋初现,圆窗龛和其内侧的圆窗间隙清晰。
砧镫关节在此层面出现,可见镫骨板上结构和部分底板。
面神经锥曲段呈椭圆形,是面神经由鼓室段向乳突段上升时被断层斜切所致。
鼓膜张肌管出现于图12.此层面出现外耳道,锥隆起显示明显。
耳蜗导水管为一细缝隙与外耳道方向平行,由外向内(前庭导水管由内上向后外方向).耳蜗仅见宽大的底旋。
从图6到图12,显示耳蜗管腔的情况,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道天. 眼耳鼻咽喉疾病影像学图鉴.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72-522.
2.宋济昌,钱雯. 眼耳鼻咽喉CT诊断图谱.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2. 10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