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4.3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3课时)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学习目标】
1.学会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能根据气候资料归纳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2.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是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造成的。
3.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4.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影响气候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
难点:1.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气候类型。
2.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学法指导】读图、比拟、阅读分析,观察实践。
【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主备人:陈明审核人: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1.根据各地的_______ 和_______等特征,可以将气候划分为假设干类型。
了解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主要是通过当地的、、和_______的季节分配特点来概括的。
2.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有的地区终年炎热多雨;有的地区长冬无夏,终年严寒;有的地区
干旱少雨;有的地区冬季寒冷,降水较少,夏季炎热,雨水集中。
柯本将全球气候分为5个主要气候带,并创立了柯本气候分类法。
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1.图下面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归纳该地区的气候
特征。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该地最冷月均温出现在几月?最热月均温出现在几
月?据此推断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②该地最冷月均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最热月均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据此总结该地的气温特点。
③12~次年2月(冬季)与6~8月(夏季)哪个降水多?据此总结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④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该地的气候特征。
2.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哪种气候类型分布的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
②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你认为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③两极地区都属寒带气候,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读图
4.14,在图中找出热带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4.读图4.15、4.18,判断比尔马、伊基托斯分别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并说出它们的气候特征?
5.中国上海位于31°14' N的亚欧大陆东岸,西班牙马拉加位于36°43' N的亚欧大陆西岸。
根据以下数据,答复以下问题。
年平均气温
①读上表,找出两地的气候分别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分别计算两地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
②两地的降水分别在哪个季节较多,哪个季节较少?哪个地方的年气温变化大?
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变化有什么差异?你更喜欢哪个地方的气候? 为什么?
三、当堂训练,能力提升 1.气候的两大根本要素是〔 〕
2.以下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表达,正确的是〔 〕
3.以下不属于热带气候类型的是 〔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降水量
上 海
气温 〔℃〕 降水量 (毫米)
马 拉 加 气温 〔℃〕
降水
(毫米)
4.根据右图中信息,可以判出该地位于〔〕
5.与图中气温变化和降水量变化相符的气候类型是( )
6.一年之中气候变化幅度最小的地区是〔〕
A.温带地区 B.高山高原地区 C.热带地区 D.寒带地区
7.我们河源的气候气候特点是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降水均匀,四季清楚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夏季炎热枯燥,冬季温和多雨
8.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
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
五、学习反思,查漏补缺
六、拓展阅读
水灾发生时如何自救?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
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l.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爆发山洪。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防止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发生传染病。
严重的水灾通常发生在江河湖溪沿岸及低洼地区,如在家中遇到突如其来的水灾,该如何自救逃生呢?
1.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2.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
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满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
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洪水不断不涨,应在楼上储藏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4.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
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
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
5.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试试木筏能否漂浮,收集食品、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旗帜、鲜艳的床单〕、划桨等是必不可少的。
在离开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含较多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点等,并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
6.在离开家门之前,还要把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关掉,时间允许的话,将贵重物品用
毛毯卷好,收藏在楼上的柜子里。
出门时最好把房门关好,以免家产随水漂流掉。
第二课时
一、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1.造成世界各地气候差异的因素非常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等。
2.纬度位置不同,接受的也就不同。
一般是纬度高,纬度低。
赤道地区,两极地区。
,放热也快,海洋相反。
离海近,内陆。
近海二海风吹不到的地区,降水。
;迎风坡,背风坡。
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1.观察图片“春节期间,广州的花卉场和哈尔滨的冰雕展〞为什么同一时间两地的景观差异如此巨大?
2.比拟孟买和摩尔曼斯克两个城之间的气温和降水差异。
①气温差异:孟买的全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摩尔曼斯克平均
气温夏季
,冬季
,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差异:孟买全年降水,摩尔曼斯克全年降水,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异是由因素所形成的。
3.比拟北纬40°纬线附近的北京、乌鲁木齐、罗马三个城的气温和降水差异
孟买摩尔曼斯克
罗马北京乌鲁木齐
①气温差异:夏季气温高,和气温相对较低;冬季气温低,和气温相对较高。
②降水差异:三个城中,年降水量少,和年降水量多。
这三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异是由因素所形成的。
4.找出山地不同部位的气温和降水差异;
①如A地〔海平面〕气温是20℃,则B地〔海拔约2000米〕气温是℃,
表达差异对气温的影响;
②迎风坡B处,背风坡C处,表达了对降水的影响。
三、当堂训练,能力提升
1.小青从北京到新疆旅游,火车上看到沿途有草原、沙漠的景观变化,这是〔〕。
2.冬季,我国北方的哈尔滨白雪皑皑,而南方的海南岛则花果飘香,气候宜人。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夏季,我国的庐山、峨xx等是避暑圣地,这是〔〕。
4.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枯燥的成因是〔〕。
A.地处高纬地区B.地势高 C.距海远D.地处背风坡
5.以下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青岛避暑胜地——地形因素
B.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球的运动
C. 山前桃花山后雪——纬度因素
D. 海南岛终
年如夏——海陆位置
6.读A、B两地“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答
复以下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__地,读图可
判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地。
属于终年多雨的是
________地,冬季多雨的是________地。
(3)读图可判断A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
五、学习反思,查漏补缺
六、拓展阅读
气象干旱等级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1.正常或湿涝
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
2.轻旱
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枯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缺乏,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3.中旱
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外表枯燥,土壤出现水分缺乏,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4.重旱
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缺乏,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枯槁,果实脱落,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5.特旱
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缺乏,地表植物枯槁、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标准全国通用,具有空间和时间可比性,能较为客观地描述干旱的发生、开展、持续、解除等过程,以及干旱发生程度和范围的等级标准的干旱监测指标。
第三课时
一、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与人们的_____________关系密切。
(2)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对_____________的影响最显著。
(3)气候会发生异常变化,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_________。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_____________会改善局地气候。
(2)_________________会导致局地甚至全球气候的恶化。
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1.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你能举例说明吗?(友情提示:衣食住行,植被等)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①我国南方雨水充分,夏季如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
②夏收、夏种、夏管俗称“三夏〞,尤其夏收是最忙的时候,小麦农机收割跨区作业队,由南向北推进,但在山东则由西部内陆向东部沿海推进。
③油菜在我国分布极广,但油菜花期却不一样,如果去江西婺源看油菜花是3、4月,如果暑假7、8月想欣赏油菜花就去处于同一纬度的青藏高原。
3.人类的生产、生活对气候有没有影响呢?能举例吗?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明确生活处处皆地理,知道地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坚决学好地理的决心。
4.异常的气候现象,往往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请例举异常气候给我们带来的一些自然灾害。
三、当堂训练,能力提升
1.当冰雹这种灾害性天气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马上到户外抢救农作物 B.躲在房屋中
C.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 D.撑伞外出看冰雹中国天气网讯 20xx年11月8日,乌鲁木齐遭到大雪袭击。
为保行车平安,当地民“扎堆儿〞到汽配城更换雪地胎,导致局部店铺加班至凌晨两三点。
据此完成2~3题。
2.此材料反映了〔〕
A.降水对农业的影响 B.降水对工业的影响
C.降水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D.降水对生活的影响
3.能正确反映乌鲁木齐此次降水的天气符号是〔〕
4.空气质量的上下,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的影响〔〕A.气压上下 B.风力大小 C.人类活动 D.距海远近
5.〔20xx福建武夷山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以下行为对空气质量没有影响的是〔〕A.秋收后,村民把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
B.城里的汽车越来越多,尤其是私人汽车
C.许多家庭用煤炉生火做饭
D.电动摩托车的使用
6.以下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A.上学、放学轿车接送 B.衣服尽量手洗,很少使用洗衣机
C.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拔下插头 D.尽量少使用空调
7.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捕食海豹的区域日趋缩小,面对食物短缺,北极熊为填饱肚子只能同类相残〔如图〕。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距太阳越来越近 B.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C.各地的夏季变得越来越长 D.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废热
8.20xx年12月国家环保部将PM2.5〔可入肺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以下措施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的是〔〕
A.家庭用煤炉做饭 B.植树造林
C.增加私家车的数量 D.农民燃烧秸秆
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
五、学习反思,查漏补缺
六、课后作业
练习册
七、拓展延伸
春季农业防御寒潮技术措施
春季冷空气寒潮往往强度强,降温幅度大,天气变化剧烈,对农业生产将带来严重危害,需要抓紧落实各项防御的技术措施。
1.春花作物防寒措施。
渍害是春花作物丰产的主要障碍。
要抓紧清理田内“三沟〞和田外渠道,撬泥培土于作物根部,压草保温护苗,降低地下水位。
对早播出苗的春马铃薯、春大豆,要在覆盖地膜根底上搭好小拱棚,严防冷风进膜。
对大棚蔬菜,可在大棚边沟、中沟、畦面覆盖干稻草保温降湿,夜晚密闭棚膜,防止冷空气入棚损伤作物。
及时采收、抢收局部蔬菜,防止受冻,保障蔬菜供给。
各类作物受冻后,要根据冻害程度和苗情,及时追施适量速效氮肥和钾肥,每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5千克,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加强小麦赤霉病、蔬菜根腐病、基腐病、灰霉病、叶霉病等病害防治,及时去除病害植株和枝叶、花果,抓紧病虫监测预报,备足对口农药,进行科学防治。
2.茶桑果防寒措施。
要加强春茶管理,尽可能将已萌发、好采摘芽叶采摘下山。
同时,采取茶园铺草,将杂草、稻草、修剪枝等覆盖茶园,也可用遮阳网等覆盖蓬面。
冻害发生后,程度较轻的,进行轻修剪,清理蓬面,尽量保持采摘面;对受害较重的则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甚至台刈。
同时,及时喷施叶面肥,促进茶芽萌发及新梢生长。
桑园要抓紧开沟排水,御寒期不要剪梢,以免受冻后影响生长。
果园要及早采取熏烟防寒、灌水覆草培土、树干涂白、
水果套袋等方法,提高果树防寒抗寒能力。
如遇冻害,在施速效氮肥根底上实行根外追肥,也可采取浇水等方法,延缓果树开花。
3.畜禽业防寒措施。
及时赶回舍外放养的羊、牛、土鸡等畜禽。
关好畜禽栏舍门窗,辅上垫草,防止畜禽受冻受凉。
有条件的,可采用供暖设施,确保畜禽活动环境适宜。
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喂高能量精饲料,提高畜禽抗寒能力。
注意畜禽舍通风换气,对畜禽舍、运动场及用具做好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