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要素
作者:蔡开智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0年第15期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建立在維护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层上,并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利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大后的多次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实际上是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一、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公平和正义是劳动人民群众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和目标。
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希望和相信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切实维护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公平的社会。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正义的社会。
有了社会的正义,才会有社会的公正,有了社会的公正,才会有社会的公平。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社会关系和社会各阶层成员利益关系协调融洽的社会。
社会资源合理共享,社会利益和财富合理分配。
贫富差距得到合理控制,两极分化得到有效防止,共同富裕得到积极实现,人民群众大团结和各民族大团结得到永久性巩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得到持久性增强。
二、维护与实现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然而,邓小平还有一个与此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重要战略构想,就是从20世纪末开始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公正,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公正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民众的心情才能够舒畅,社会各阶层成员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才能协调融洽,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会充分发挥,民众活力、经济活力、社会活力、民族活力、国家活力才能够充分激活。
只有在公平的机会和公平的规则下参与正当竞争,社会各阶层成员在思想和心理上才容易接受具有差异性的竞争结果和合理适度的贫富差距,才能够有效地减少由结果的差异和贫富的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避免因此产生的对社会的不满与怨恨,才能够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化解社会危机,保持社会稳定和谐。
当前,维护与实现公平和正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出发,合理调整社会各阶层成员利益分配格局,稳妥解决社会各阶层成员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矛盾凸现的焦点问题。
三、维护与实现公平和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社会历史经验教训告诉人们:社会利益分配不公正、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问题,是产生阶级、阶级矛盾、阶级剥削、阶级压迫、阶级对抗的总根源,一旦激化到不可调和的严重程度时,必然会引发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社会动乱。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民主与法制尚不健全,尤其是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出现了诸多社会利益分配不公正问题。
首先,是腐败、暴富问题。
人民群众对不公平意见最大的是权力腐败、非法暴富及行业垄断这三个突出的焦点问题。
一些公务人员滥用职权,与不法分子串通勾结,大搞权钱交易、权财交易和权色交易,把手中的权力变成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谋取私利、损公致富的工具;一些不法分子靠不公平的机会,钻政策、体制和法律的漏洞,巧取豪夺大肆侵占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将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社会公众资产窃据为私有资产;一些部门和单位靠行业垄断,将国家政府控制的资源和巨额投资的利益回报转化为行业部门单位的垄断财富。
这些人或靠特权或靠不公平机会或靠不正当手段暴发暴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其次,是政策失衡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五十多年包括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一方面是大多数劳动人民群众做出的贡献,付出的代价远大于他们所得到的报酬,而他们的大部分利益则被一小部分人利用不公平机会、不正当手段和途径,巧取豪夺窃据为私有。
另一方面是一小
部分人以不正当甚至以非法手段和途径暴发富后,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和法律责任远小于他们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损失与危害。
财富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
贫富差距的拉大和生活水平的悬殊,政策调控和法律调节上的相对滞后,已经导致了大多数劳动人民群众心理上的失衡。
而民众心理上的不平衡,则容易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无差距的社会,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共同富裕,在程度上,不是均平富也不是同等富裕,而是保持适度合理差距的富裕。
有差距,才会有竞争和发展的活力;在进程上,不是齐头并进、同步富裕,而是有先有后,是一个不断赶超不断超越的发展变化过程。
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应当保持种和谐相处,互利互惠关系,而不是一种恶性竞争关系,更不能形成利益对抗关系。
每个社会阶层利益的实现,都不能以损害其他阶层的利益为代价。
特别是处于优势主导地位阶层的利益增进,不能以侵害处于弱势被动地位阶层的利益为前提。
先富强势群体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富而思源,帮扶和援助贫困弱势群体,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贫富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