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肺炎克雷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F(F)、鸟氨酸脱羧酶试验(-)
•定种:吲哚(-) •编码鉴定 •血清学鉴定
•氧化酶试验: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 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最终呼吸酶。具有氧化 酶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 型细胞色素C将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或盐酸四 甲基对苯二胺氧化成红色或蓝色的醌类化合物。 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与假单胞菌的鉴别,前 者为阴性,后者为阳性。奈瑟菌属、莫拉菌属 细菌也呈阳性反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IA(克氏双糖铁)克氏双糖铁斜面培养基,用酚 红作指示剂,在酸性时呈黄色,碱性时呈红色,培 养基中的葡萄糖含量仅为乳糖或蔗糖的1/10,若细 菌只分解葡萄糖而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产酸使 ph降低,因此斜面和底层均先呈黄色,但因葡萄糖 含量较少,所以生成的少量酸可因接触空气而氧化, 并因细菌生长繁殖利用含氮物质而生成碱性化合物 中和,使斜面部分又变成红色;底层由于处于缺氧 状态,细菌分解葡萄糖所生成的酸类一时不被氧化 而仍保持黄色。若细菌分解葡萄糖、乳糖产酸产气, 斜面与底层均呈黄色,且有气泡。细菌产生硫化氢 时与培养基中的硫酸亚铁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 主要用于鉴别肠杆菌科细菌。 back
质量保证
1、检验前质量保证 检验申请 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2、检验中质量保证 人员 试剂 培养基 设备 检验过程
3、检验后质量保证 检验结果的审评和报告 检验后标本的处置
back14?kia克氏双糖铁克氏双糖铁斜面培养基用酚红作指示剂在酸性时呈黄色碱性时呈红色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含量仅为乳糖或蔗糖的110若细菌只分解葡萄糖而不分解乳糖分解葡萄糖产酸使ph降低因此斜面和底层均先呈黄色但因葡萄糖含量较少所以生成的少量酸可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并因细菌生长繁殖利用含氮物质而生成碱性化合物中和使斜面部分又变成红色
标本:尿 培养基:血平板、MAC(EMB、SS、XLD)
KIA、MIU、葡萄糖蛋白胨水、 枸橼酸盐培养基、 鸟氨酸脱羧酶培养基及对照管
试剂:革兰染液、荚膜染液、V-P试剂、
吲哚试剂、95%乙醇溶液
器材:孵育箱、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
基本特性
•直接涂片,镜下观察。
•接种:在镜下观察细菌的大致形态及其数 量,直接将标本用接种环蘸取后接种在血平 板、MAC(EMB、SS、XLD)上,进行培养。
•革兰染色:挑取可疑菌落涂在干净的玻片上 自然晾干,用结晶紫(1液)覆盖细菌初染 1min,清水冲洗干净玻片再滴加革兰染液(2 液)媒染1min,清水冲去表面的染液,用95﹪ 乙醇(3液)脱洗约30s(以乙醇不再有颜色为 好),最后用稀释的复红(4液)复染30s。自 然晾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形态。 •荚膜染色
制片
1.载玻片准备:玻片先在95%乙醇中去除油污,再在火 焰上烧去粘附的乙醇,待冷,做好标记。 2.涂片:在洁净无油腻的玻片中央放一小滴蒸馏水(或 用接种环挑1-2滴水),用无菌的接种环挑取少量菌种与 水滴充分混匀,涂成极薄的菌膜,涂布面积约1cm2 。 3.干燥:涂片在室温下使其自然干燥,也可以小心地在 酒精灯上高处微微加热,使水分蒸发,但切勿紧靠火焰 或加热时间过长,以防标本烤枯而变形。 4.固定:手执玻片一端,有菌膜的一面朝上,通过微火 三次(手指触摸反面不烫手为宜),待玻片冷却后再进 行染色。
1.染色:玻片置于玻片搁架上,加适量(以盖满菌 膜为度)草酸铵结晶紫(或石炭酸复红染液)于菌 膜部位,染色1-2min。 2.水洗:斜置载玻片,在自来水龙头(或洗瓶)下 用小股水流冲洗,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 止。
3.干燥: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吸去涂片上的水,用 吸水纸时切勿将菌体擦掉。 4.镜检:用高倍镜和油镜观察并绘细菌形态并绘图 于记录表中。
•温育:37 ℃ 孵育18-24小时。
•观察菌落形态:血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 灰白色、不溶血、光亮的大菌落,相邻菌落易 于融合,粘液状,若用接种针蘸取呈长丝状拽 起;MAC上形成乳糖发酵产酸的菌落,即红色 或粉红色、较大、浑浊、凸起、有光泽的粘液 型菌落(EMB上是大、粘稠、红色、易溶于一 片的菌落,SS上是红色或粉红色、或具有粉红 中心的无色菌落,XLD上呈不透明黄色的菌 落)。
•MIU(动力、吲哚、尿酶)培养基为尿素、蛋白胨 成分的半固体培养基,指示剂为酚红。具有色氨酸 酶的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加入 吲哚试剂后,培养基上层的吲哚试剂会变红;具有 尿酶的细菌能分解尿素产氨,使整个培养基变碱呈 红色;有动力的细菌沿穿刺线扩散生长。
back
•O/F(氧化、发酵)不同细菌对不同的糖分解能力 及代谢产物不同,这种能力因是否有氧气的存在而 异。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须有分子氧参 与的,称为氧化型,氧化型细菌在无氧环境中不能 分解葡萄糖。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可以进 行无氧降解的,称为发酵型,发酵型细菌在有氧或 无氧的环境中都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葡萄糖的细 菌称为产碱型。利用此实验可以区分细菌的代谢类 型。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菌的鉴别,前 者均为发酵型,而后者通常为氧化型或产碱型。
back
注意事项
1、标本采集时要用无菌尿杯收集,条件允许时可采集二 次晨尿或尿三杯的中尿进行细菌培养。 2、标本接种等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 3、制片采取标本时要选取优势菌落进行涂片,涂片时要 适量挑取细菌,涂开并使其均匀分布在载坡片上。 4、染色时要正确掌握染色的时间和染液的顺序,洗脱时 要根据涂片厚薄灵活掌握,并要尽量淋洗干净,以免复 染效果不佳。 5、镜检时要等染片晾干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以免油镜 观察用的香柏油会溶解标本。 6、生化试验时参照SOP文件进行操作。
back
•I(吲哚):有些细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 与对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生成红色化合物玫瑰吲哚。主要用于肠杆菌科 细菌的鉴定。 •M(甲基红):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可进一步分解为 甲酸、乙酸等酸性物质,不再继续分解,故培养基pH在4.5以下,加入甲基 红指示剂后呈紫红色(阳性)。有些细菌将分解葡萄糖产生的酸进一步转 化为醇酮等非酸性物质,使培养基pH在6.2以上,加入甲基红试剂成橘黄色 (阴性)。一般用于肠杆菌科各菌属的鉴别。 •Vi: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可进一步脱羧生成乙酰甲基 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环境下被氧化成二乙酰,后者与蛋白胨中的精 氨酸所含的胍基起作用,生成红色胍缩二乙酰,为VP试验阳性。若培养基 中胍基含量少,加入少量含胍基的化合物如肌酸肌酐,可加速其反应。一 般用于肠杆菌科各菌属的鉴别。 •C(枸橼酸盐)枸橼酸盐培养基中不含任何糖类,枸橼酸盐为唯一碳源, 磷酸二氢铵为唯一氮源。如果细菌能利用铵盐作为唯一氮源,并能利用枸 橼酸盐作为唯一碳源,在枸橼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并分解枸橼酸盐为碳酸 盐,使培养基变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由绿色变为深蓝色,为枸橼酸盐 利用实验阳性。若细菌不能利用枸橼酸盐为碳源,则细菌不能生长,培养 基不变色。 back
•镜下形态:G-杆菌,卵圆形或球杆状细菌,长 成双排列,有荚膜,无鞭毛。(如有需要,可 进行荚膜染色,染色后菌体呈卵圆形或球杆状, 成双排列,菌体外绕以明显的荚膜长较菌体宽 2-3倍。)
生化鉴别
•定科:氧化酶试验(-)、IMViC(- - ++) •定属:KIA(AA+ -)、MIU(- - +)、
back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具有氨基酸脱羧酶的细菌,可 分解氨基酸,使其脱掉羧基,生成胺和二氧化碳, 称为脱羧反应;并使培养基变碱,可用指示剂显示 出来。最常用的氨基酸有三种,L-赖氨酸脱羧形成 尸胺,L-鸟氨酸脱羧形成腐胺,L-精氨酸脱羧形成 精胺。本实验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
back
•(吲哚):有些细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 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与对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 生成红色化合物玫瑰吲哚。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 的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