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深圳市罗湖区桂园中学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深圳市罗湖区桂园中学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小刚所连的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的电路图。

通电后发现不能正常工作。

下面几个措施中可能引起危险的是()
A.拆掉开关S2,两条导线连在一起B.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C.拆掉插座甲,两条导线连在一起D.拆掉灯泡丙,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扬州六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0℃B.电动自行车的一般行驶速度为40m/s C.500mL瓶装饮料的重约为50N D.一杯水对桌面压强约1000Pa
3.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构成甲、乙两个装置,在相等的时间里分别把不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绳端的拉力相等。

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装置所提物体的重力相同
B.甲、乙装置的额外功相同
C.甲、乙装置绳端拉力的功率相同
D.甲、乙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
4.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弹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
B.用液体氢作为发射火箭的燃料
C.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
D.用胶木作为制作热水壶手柄的材料
5.如图所示,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可以提高行车安全,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L1立即亮起:再闭合S2车前大灯L2也亮起.符合这一情况的电路图是()
A.B. C.D.
6.溧阳平桥石坝,没有使用钢筋混凝土,靠浆砌石建成,近年来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如图所示为溧阳平桥石坝的切面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右侧水面低,A和B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C>p B D.p A=p C<p B
7.春暖花开,小华同学家中的一株君子兰盛开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花朵红色,是因为花朵吸收了红光
B.叶子绿色,说明叶子的光合作用最需要绿光
C.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这株君子兰,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D.花间的阴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8.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风能C.天然气D.核能
9.如图所示,矩形线圈两端作为转轴置于支架上,与小量程电流表连接,线圈下面放置磁体。

把小风车固定在转轴上,风吹风车转动,电流表指针偏转。

四个实验中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A.B.
C.
D.
10.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用到负压救护车,负压救护车内外气压不同,使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能够有效避免更多的人感染。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负压救护车车内气压高于车外大气压
B.车轮胎表面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刹车后,因为不再受力,车最终会停下来
D.救护车上的医生用手机与急救中心联系,手机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11.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关系”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对象都是容器中的液体
B.都要控制吸热液体的质量相同
C.都要控制吸热液体的种类相同
D.都要通过温度计上升的示数比较吸热的多少
12.如图所示为一款“智能照明灯”的电路,灯L天暗时自动发光,天亮时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1R为定值电阻,2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强度而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2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B.当光照强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减小
C.当光照强度减小时,电磁铁的磁性减小
D.若将1R换成阻值稍大的电阻,可缩短灯L的发光时间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敲鼓时,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敲鼓时,鼓面振动越快,响度越大
C.敲鼓时,听到的声音由鼓槌的振动产生的
D.敲鼓时,远处的人听到鼓声是由空气传播的
14.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B.录音磁带和 VCD 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C.光导纤维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传递信息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5.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
D.宇宙中天体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16.刷卡机已经普遍应用于银行、商场等,当银行卡有磁条的一侧经过刷卡机的卡槽时,刷卡机的检测感应器(相当于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图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B.
C.
D.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
C.如果在凸透镜左前方放一近视眼镜,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D.凸透镜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适当调节光屏位置可得到等大倒立的实像
1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少
D.存在温度差的两个物体接触会发生热传递,与内能多少无关
19.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
..的是
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硬度C.良好的导电性D.较好的延展性20.第一个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安培
C.奥斯特
D.焦耳
21.下面四幅图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图是在表演“手影戏”,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
传播
B.中图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反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此时还是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如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玻璃杯中只有一条小鱼,从水面上方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
一些
22.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0g
B.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10cm/s
C.沐浴时让人感到舒适的水温约是50℃
D.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B.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4.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光纤通讯是依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和陶瓷都属:于导体
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25.如图甲,迅速下压活塞,玻璃筒底部的棉花燃烧,图乙是热机的某一冲程,关于这两
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乙是热机的压缩冲程
B .图甲和图乙的能量转化情况相同
C .图甲中如果没有棉花,实验结论仍然成立
D .随着技术的进步,图乙热机的效率能达到 100%
二、实验题
2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设电源电压不变,灯 L 的规格为“24V 24W ” 且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0Ω 1A ”, 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

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R 1 且保持不变,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操作如下:当闭合开关 S 、S 1、S 4,断开开关 S 2、S 3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1,电压表的示数为 U 1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P 1。

当只闭合开关 S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2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P 2。

将电压表反接,当只断开开关 S 4时,电压表示数为 U 2。

已知 P 1=6.75W ,P 2=4.5W ,U 1∶U 2=5∶8。

则:
(1)灯 L 的电阻为______Ω; (2)当只闭合开关 S 时,电压表的量程为06V ,且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值为_______W (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27.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402A Ω”,灯泡规格为“12 V 24 W ”。

闭合开关S 、S 1,断开S 2,当变阻器的1/4阻值连入电路时,灯泡正常发光。

(1)求电源电压。

(2)闭合开关S 、S 2,断开S 1,当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位于某一位置时,在AB 间接入电阻1R ,电流表的示数为1I ,电阻1R 消耗的电功率1P ;保持滑片位置不动,在AB 间接入电阻2R ,电流表的示数为2I ,电阻2R 消耗的功率为2P ,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 。

若12:2:1I I =,121W P=P =。

求总功率P 。

(3)当在AB 间接入电阻3R (3R 是如图乙所示的a R 和b R 之间任意取值的电阻),闭合开关S 、S 2,断开S 1,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流表选择0~0.6 A 量程,电压表量程足
够大),将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均出现过0.4 A,求电压表示数的化范围。

28.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杯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牛奶的体积为_____cm3;牛奶密度为______kg/m3;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

29.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根据上面的你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作用是使竹筷能保持在______方向。

(2)密度计是利用浮沉状态中的______状态工作的。

(3)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_____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5)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结果用已知量表示,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ρ水)。

30.下面是小刚同学测量木块密度的实验:
(1)请你将“测量木块密度”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再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可使天平平衡,说明游码刚归零时,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_____(填“左”或“右”)侧;
②如图甲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为_____g;
③小刚将木块放入装有40cm3水的量筒中,用细铁丝将木块向下压(忽略铁丝体积),使其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为_____cm3,该木块的密度为_____kg/m3。

实验后,发现木块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分析实验过程发现,利用该方法测量的木块密度会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另一组的小明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质量为m的木块的密度时,他忘记了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但是他记下来将木块放入量筒中漂浮时,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1,用细铁丝将木块向下压使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2.那么,小明测量木块的密度应为
ρ=
_____(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3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在斜面一侧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长刻度尺,刻度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将该位置作为释放小车的位置。

打开录像机的录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录像。

通过播放视频可以确定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视频显示,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0.20m刻度处,用时1s,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2)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5次的位置,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s和对应时间t 如下表所示,表中第三行数据作为对应时间的平方。

s/m00.050.200.450.80
t/s00.50 1.00 1.50 2.00
t2/s200.25 1.00 2.25 4.00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小车运动的s﹣t2图象。

(__________)
②经分析可得,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的平方t2的关系式是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拆掉开关S2,两条导线连在一起,插座丁与插座甲串联,不会引起危险,不符合题意;
B.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灯泡乙与插座甲串联,不会引起危险,不符合题
意;
C .拆掉插座甲,两条导线连一起,闭合S 3,形成通路,灯泡乙发光,不会引起危险,不符合题意;
D .拆掉灯丙,两条导线连在一起,当开关S 1闭合时,将发生短路,会因电路中电流过大,易引起火灾,符合题意。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扬州六月为暑季,其平均气温肯定在25℃以上,故A 不符合题意;
B .电动自行车的一般行驶速度为10m/s ,故B 不符合题意;
C .500mL 瓶装饮料的质量大约为
3343110kg/m 510m 0.5kg m V ρ-==⨯⨯⨯=
其所受重力
0.5kg 10N/kg 5N G mg ==⨯=
故C 不符合题意;
D .茶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约是30cm 2,茶水和杯子的总重大约是3N ,则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2
1000Pa 310m 3N F G p S S -=
===⨯ 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
2n =甲,3n =乙
因为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1
F G G n
=
+动 所以
2G F G =-甲动,3G F G =-乙动
又因滑轮重力相等,绳端的拉力相等,故
G G <甲乙
故A 错误;
B .不计绳重及摩擦,额外功就是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因为滑轮重力相等,提升的高度相等,所以根据W Gh =可知,甲、乙装置的额外功相同,故B 正确;
C .因为
2s h =甲,3s h =乙

s s <乙甲
所用时间相等,故
v v <甲乙
绳端的拉力相等,故根据
W Fs P Fv t t
=
== 可知,甲、乙装置绳端拉力的功率
P P <甲乙
故C 错误;
D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所做的额外功是相同的,由于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所以甲装置的有用功要小于乙装置的有用功,根据
W W W W W η=
=
+有用有总
有额
可知,甲、乙装置的机械效率是不同的,故D 错误。

故选B 。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利用了橡胶弹性好,耐磨性强的特点。

故A 符合题意;
B .用液态氢作为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是利用单位质量该燃料放出的热量多。

故B 不符合题意;
C .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利用了塑料绝缘性强的特点,可以保证用电安全。

故C 不符合题意;
D .用胶木制作热水壶的手柄,利用的是胶木的导热性差,人提着手柄不会烫手。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均不亮,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两灯泡都亮,再闭合S2时,L1不亮,故B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近灯光L2亮,再闭合S2时,日间行车灯L1亮,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日间行车灯L1亮,再闭合S2时,近灯光L2亮,故D符合题意.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找出三点的水深,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进行比较压强大小。

水的深度是指某点到水面的距离,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A和C两点水深相等,C的深度小于B的深度,
根据p=ρgh得,水的密度相等,所以水在A和C产生的压强相等,水在B点产生的压强最大,p A=p C<p B。

故选D。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花朵红色,是因为花朵只反射红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所以呈现红色,故A错误;
B.叶子绿色,是因为叶子只反射绿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所以呈现绿色,故B错误;
C.我们能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这株君子兰,是由于光射到君子兰上时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C正确;
D.花间的阴影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所以应选B。

9.D
解析:D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风吹风车转动,电流表指针偏转,有感应电流产生,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

A.磁环是利用了磁极间的作用来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此图中有电源,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故B不符合题意;
C.此图中有电源,通电直导线周围有磁场使小磁针发生偏转,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此图中没有电源,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指针摆动,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可知负压救护车车内气压低于车外气压,故A不正确;
B.车轮胎表面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 正确;
C.刹车后,因为车受到阻力的作用,所以车最终会停下来,故C不正确;
D.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不正确。

故选B。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前者研究的对象是容器中的液体,而后者研究的是电阻,故A错误;
B.物质吸热升温现象与电流的热效应实验都与液体质量有关系,故都要控制吸热液体的质量相同,故B正确;
C.前者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故应控制液体的种类不同,故C错误;
D.应通过温度计上升的示数变化来比较吸热的多少,故D错误。

故选B。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要使灯L在天亮时自动熄灭,电流需增大达到一定数值,衔铁被吸合,灯L所在电路断开,灯L自动熄灭,则可知天亮时光照强度增大,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光敏电阻2R的阻值减小,所以,2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故A正确,A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于2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光照强度增大时,2R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2R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故B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当光照强度减小时,2R的阻值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则电磁铁的磁性减小,故C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于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不变,衔铁被吸合的电流不变,根据
U
R
I
可知,衔铁被吸
合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不变,若1R换成阻值较大的电阻,则2R的阻值变小,此时光照强度增强,即在天很亮时才自动关闭。

由此可见,将1R换成阻值较大的电阻,可延长灯L的发光时间,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敲鼓时,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高,故A错误;
B.敲鼓时,鼓面振动越快,音调越大,故B错误;
C.敲鼓时,听到的声音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敲鼓时,远处的人听到鼓声是由空气传播的,故D正确。

故选D。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录音磁带利用了磁性材料,但VCD光碟利用的是光电效应,故B错误;
C.光导纤维利用了激光的反射来传递信息,故C正确;
D.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1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比原子小的带负电微粒),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卢瑟福最早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即原子的核式结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而整个宇宙中有无数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所以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银行卡有磁条的一侧经过刷卡机的卡槽时,刷卡机的检测感应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其原理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A.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电动机原理图,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有电源,闭合开关,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故C
不符合题意;
D.如图电路中没有电源,当闭合开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由图知,物距u=30cm,像距v=15cm,根据成缩小实像的条件可知u>2f,f<v<<2f,解得7.5cm<f<15cm,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如果在凸透镜左前方放一近视眼镜,近视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像的位置会向右移动,故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凸透镜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物距减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会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多个因素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A 错误;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了或者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含有,故B错误;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气缸内气体做功,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故C错误;D.热传递发生在有温度差的两个物体之间,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与内能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较巧是指它的密度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坚固是指它的硬度大,故B不符合题意;
C.良好的导电性显然不是一个家庭阳台需要具备的,故C符合题意;
D.易于加工是指它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有联系的人;故选C.
【点睛】
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4)当从上面看水中的物体时,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并且从物体射来的光线进入观察者的眼睛,人眼逆着光线看,就看到了此时的物体。

【详解】
A.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会在不透明物体后边留下影子,图中手影就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物体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但不是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小猫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则小猫看到鱼的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一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斤鸡蛋的数量大约是10个,即500g鸡蛋大约是10个,那么一个鸡蛋质量约是
50g,A项不合题意;
B.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是1.1m/s,不是10cm/s,B项不合题意;
C.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会达到50℃,C项不合题意;
D.经验证明,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还有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故A 错误.
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不断吸热内能增大.所以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不一定不变.故B错误.
C.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不能说含有热量.故C错误.
D.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故D正确.
24.D
解析: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