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整理的的记叙文的14个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说现在“得语文者得天下”,而要在语文中获得好成绩,就必须要在阅读和写作还有日常积累下功夫。
这些都是长期的一个累积,那么在语文中有没有一些技巧呢?其实是有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语文记叙文的有关答题技巧。
1、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文的顺序
记叙文的顺序有三种,分别是顺序、倒叙和插叙。
在使用的过程中,他们分别都能起到其他起不到的效果。
①、顺序
顺序不仅仅可以体现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空间方位上面也是一样的。
其优点是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这是记叙文的主要手法,不过也有缺点,就是不利于制造矛盾点和制造悬念。
②、倒叙
倒叙的优点是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增强表现力和生动性。
③、插叙
这是对主要情节进行补充,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
3、表现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4、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5、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
6、常见的修辞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设问等。
而“对比”即是表现手法,也是修辞手法。
7、表现手法
对比、象征、欲扬先抑、伏笔、衬托、托物言志等。
8、分析标题的意义
可以从内容上、主题上、线索上分析,有些时候,也可以起到有设置悬念的作用。
9、关键词的有含义
题目中一旦出现考察关键词的含义,一般就从这个方面来说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注意其深层含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
10、关键句子的作用
关键句子的作用一般有五个。
①点名题旨;
②描写方法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承上启下的句子。
在表达的时候,将方法记住,答题的时候就不用慌,对上就行。
11、分析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细节、其他人的衬托
1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写作对象、时代背景等;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④体现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
⑤突出深化主题;
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感染力。
13、修辞的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突出缩写对象某某特征;
排比:增强语势,长于抒情,更具表现力;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增强印象;
反复:强调、抒情强烈;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语:增强讽刺意味,更深刻、更有力度。
14、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的“某某”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写出了人物/事物“某某”的特点/形象,(或交代了人物“某某”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或表现了人物“某某”的心理/心情,或揭示了人物“某某”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某某”的思想感情(或揭示了文章“某某”的主题)。
其实,虽然说记叙文的阅读理解是有套路的,但是,答题的时候,除了写这些得分点以外,语句通顺,标点符号等等也在考察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