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规模养殖大有可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蟒蛇规模养殖大有可为”
在海南东盛弘蟒蛇研究所里,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女研究生赵静,被人工养殖蟒蛇所吸引。
本报记者陈德雄摄
本报记者陈成智
“我是搞基础理论、搞分类学的,在这里看到的一切让我改变了态度,今后我也想和海南高校合作,以蟒蛇养殖基地为平台,招收养殖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明年就开始招生。
”
78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成都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尔宓日前在海南文昌东盛弘蟒蛇科技有限公司蟒蛇养殖基地考察后对记者说。
赵尔宓是我国著名的两栖爬行动物学专家、两栖爬行动物学领域国际知名学者。
“海南养殖蟒蛇是成功的”
年近八旬的赵尔宓院士身子非常硬朗,“5·12”大地震时他在成
都,地震发生后他穿着背心从三楼住所跑到操场避震,行动迅速果断。
赵尔宓此次来琼,是应海南师范大学邀请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并给海师大学子作学术报告。
听说海南有个3万条规模的蟒蛇养殖基地,赵老特意到访。
他先后到东盛弘蟒蛇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文昌东阁、南阳的两处养殖基地,参观了蟒蛇孵化室、幼蛇饲养室和成蛇饲养室,与东盛弘蟒蛇研究所所长、海南大学张立岭教授和在研究所学习的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赵静愉快交流,详细听取公司当前养殖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思路介绍。
参观结束后,赵尔宓对本报记者说:“海南人工规模化养殖蟒蛇是成功的。
我是搞基础理论的,原来觉得搞养殖没什么很大意义,今天看到养殖场规模很大、管理很科学,公司注重提升科技含量,专门成立研究所聘请教授,引入了在读的研究生参与研究,而且很有成果,这一下子打动了我。
现在看来,搞养殖也很有意义。
”
鼓励人工养殖蟒蛇
蟒蛇全身都是宝,目前市场需求巨大。
据粗略统计,我国仅生产二胡每年就需蟒蛇皮干不少于3万条。
如果没有规模养殖支撑市场需求,野外捕蛇行为就很难杜绝。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赵尔宓有一个鲜明的观点:人工养殖规模的扩大,并不等于另一些人会收手不抓野外的蛇,因为养殖尚且需要成本,而野外捕捉是不需要成本的,只要有利可图就有人抓。
赵尔宓说,通过人工养殖,提高物种的数量和质量,对捕获野生动物来说压力就会减小,但还不能够完全避免野生动物受到伤害。
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扩大养殖规模,充分供应市场,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打击力度,重罚重惩,让试图违法者不敢轻易抓,抓了也卖不掉。
这样才能实现保护目的。
赵尔宓表示,海南有这么大的规模化蟒蛇养殖基地,今后他培养的学生可以将这里作为实习基地,如果学生表现不错,公司也可以选择录用,这样也实现了研究和生产挂钩。
“海南的同志在蟒蛇养殖基地里给我准备一间50平方米的工作室就可以了,我今后经常来。
”赵老打趣说。
建蟒蛇保护区条件优越
建设蟒蛇自然保护区,在赵尔宓看来是加强保护的重要环节。
“海南具有发展人工规模化养殖和建设蟒蛇自然保护区的优越条件,要很好的发挥和利用。
”赵尔宓说。
赵老分析说:“海南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蟒蛇生殖繁衍,山区多,山区市县人口少,受外界干扰少,建设蟒蛇自然保护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小。
海南中部山区生态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因此,在海南建设蟒蛇自然保护区,具有我国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条件。
”
蟒蛇养殖潜力巨大
东盛弘蟒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探索“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模式,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文昌乃至周边市县农民致富。
赵尔宓认为,蟒蛇养殖只要有市场就有发展前途,现在市场不是饱和了,而是供应不上,东盛弘现有3万条蛇存栏规模,数量还远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将来扩大规模,养殖品质上去了,蛇的斑纹更好了,价格更具竞争力了,还可以实现出口。
总之,蟒蛇养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赵尔宓说,规模养殖蟒蛇如果单纯是公司行为,需要很大的地方、盖很多厂房、添置很多设备、配备很多人,如果一部分没有多少土地可以耕种的农民参与进来,对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很有好处,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赵尔宓还对海南现有蟒蛇养殖提出了建议:有条件的话把饲养室设计得更漂亮些;饲料仍需进一步提高,做到既降低成本又营养丰富;在选择优良品种上下功夫,培养更健康、蛇皮花纹更漂亮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