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
要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和毫升,学会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的大小,从而更好地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长度、面积单位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
间观念。
但体积单位与长度、面积单位有很大的区别,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这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挑战。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和毫升,学会单位之间的换
算,能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和毫升,学会单位之间的换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理解单位之间的
换算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升和毫升的量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个
杯子里水的体积。
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概念。
2.认识升和毫升: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闻味
等感官体验,认识升和毫升的大小。
3.单位换算:讲解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
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4.应用拓展: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体积单位知识解决问题。
如:一个鱼缸的容量是2升,现在要放入一条500毫升的鱼,鱼缸是否足够?
5.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教师进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定义:升、毫升是体积单位,表示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
•换算关系:1升 = 1000毫升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鱼缸容量、饮料购买等。
八. 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结束后,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2.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升和毫升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应用能力。
3.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促进课堂互动。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对升和毫升单位有更深入的理解。
知识点儿整理:
1.体积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体积单位是用来表示物体占据空间的大
小的单位,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有本质区别。
2.升和毫升的定义: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升和毫升是体积
单位,其中1升等于1000毫升。
3.单位换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方法,能够灵活运
用换算关系进行计算。
4.单位换算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单位换算的规律,如由高级单位化低
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5.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计算鱼缸的容量、选择合适的容器等。
6.空间观念的培养: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能正确地判断物体的体积大小。
7.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方式,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8.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购买饮料、计量液体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9.体积单位的换算表:制作体积单位的换算表,方便学生查阅和记忆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0.换算错误的分析:分析学生在单位换算中常犯的错误,如忘记乘除进率、单位写错等,引导学生注意避免这些错误。
11.升和毫升的量具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各种升和毫升的量具,如量筒、容量瓶等,学会正确使用这些量具进行测量。
12.量具的使用方法:讲解量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测量液体的体积。
13.量具的清洗和保养:教育学生使用量具后要进行清洗和保养,以保证量具的准确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14.单位换算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体积单位换算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化学实验中计量药品的体积等。
15.单位换算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体积单位换算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如建筑工程师计算建筑物的体积等。
16.体积单位与其他单位的关系:讲解体积单位与其他单位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关系,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单位进行计算。
17.体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创新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新用途,如制作简易的液体过滤器等。
18.学生互评的意义:让学生了解互评的意义,通过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19.教学反思的方法:教育学生学会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20.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让学生了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以上知识点儿整理涵盖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升和毫升的知识。
同步作业练习题:
1.选择题:
(1)1升等于()毫升。
A. 1000
B. 100
C. 10
D. 1
(2)下列哪个容器可以用来测量液体体积?()
A. 尺子
B. 电子秤
C. 量筒
D. 计算器
2.判断题:
(1)2升等于2000毫升。
()
(2)1000毫升等于1升。
()
3.填空题:
(1)1升等于______毫升。
(2)500毫升等于______升。
(1)1000
(2)0.5
4.计算题:
(1)一个鱼缸的容量是2升,现在要放入一条500毫升的鱼,鱼缸是否足够?
(2)一瓶饮料的容量是500毫升,如果要将其倒入一个容量为1升的杯子里,需要倒几次?
(1)鱼缸足够,因为2升等于2000毫升,大于500毫升。
(2)需要倒两次,因为500毫升乘以2等于1000毫升,正好等于1升。
5.应用题:
(1)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瓶1升的果汁,已经喝掉了300毫升,还剩下多少毫升?
(2)小华用一个容量为2升的水壶烧水,水开了之后,他发现水壶里还剩下100毫升水,他一共烧了多少毫升水?
(1)还剩下700毫升,因为1000毫升减去300毫升等于700毫升。
(2)他一共烧了1900毫升水,因为2升等于2000毫升,减去剩下的100毫升等于1900毫升。
6.拓展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换算成升和毫升分别是多少?
(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7厘米,高是12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换算成升和毫升分别是多少?
(1)长方体的体积是400立方厘米,换算成升是0.4升,换算成毫升是400毫升。
(2)圆柱的体积是6188立方厘米,换算成升是6.188升,换算成毫升是6188毫升。
以上同步作业练习题覆盖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训练,学
生可以巩固对升和毫升的理解,并提高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练习题的难度,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