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鱼及七鳃鳗的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文昌鱼及七鳃鳗的观察
头索动物是一类终生具有发达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等特征的无头鱼形脊索动物。
头索动物分布很广,遍及热带和温带的浅海海域。
头索动物的脊索不但终生保留且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方,故称头索动物。
又因本亚门动物都缺乏真正的头和脑,所以又称无头类。
我国厦门、青岛等地所产的文昌鱼为头索动物的典型代表。
文昌鱼为典型的脊索动物的缩影,同时又区别于脊椎动物,具有一系列原始性特征,表现在:无脊椎骨、无头、无脑、无成对附肢、无心脏,终生保持原始分节排列的肌节,以分节排列的肾管排泄等等。
因而,从比较上看,文昌鱼是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在胚胎发育方面,文昌鱼在一些方面与棘皮动物及半索动物相似,另一方面又与脊椎动物一致,说明文昌鱼在两大类动物中处于过渡居中地位。
所以,对文昌鱼的形态结构和胚胎发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在理解和说明动物界系统发展的许多问题中,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文昌鱼、柄海鞘、七鳃鳗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观察,认识和理解脊索动物门的三大特征,了解所代表的各亚门的区别。
二、材料与用具
文昌鱼,栖海鞘,七鳃鳗的浸制标本,文昌鱼的整体装片和过咽部横切面装片,文昌鱼整体解剖及过咽横切模型。
放大镜、显微镜等。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外形观察
1.体形:文昌鱼身段半透明,左右侧扁,两端尖出,长梭状,形似小鱼,但无头与躯干之分。
身体前端腹面有触须。
体前部约2/3段,背面较窄,腹面较宽。
2.肌肉:透过皮肤可见身体两侧的肌肉,其肌节呈“〈”形排列,两肌节之间较透明的部分为肌隔。
★有多少个肌节?★两侧肌节排列互相对称吗?★这在文昌鱼的运动中有何作用?
3.生殖腺:成熟的文昌鱼标本透过皮肤可见身体两侧肌节腹方,各有一列方形结构,即生殖腺。
雄性生殖腺呈乳白色,雌性生殖腺呈淡黄色。
★共多少对?
4.鳍和腹褶:观察文昌鱼背侧,沿背中线有一纵行低矮的皮肤褶,为背鳍,背鳍向后沿尾部边缘扩展成为尾鳍。
尾鳍在腹面向前延伸后1/3处,此为肛前鳍。
肛前鳍前方,身体腹面两侧有1对纵行皮肤褶,即为腹褶。
5.腹孔和肛门:在腹褶和肛前鳍交界处有一孔,即腹孔或围鳃腔孔。
肛门位于尾鳍和臀鳍交界处,偏左侧。
(二)整体装片与咽部横切面制片观察:取一文昌鱼整体染色装片和咽部横切面装片,分别置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下,先观察标本的前端。
⑴口笠与前庭:身体前端腹面,有一由薄膜围成的漏斗状结构,为口笠;口笠的内腔称前庭。
⑵触须、轮器与缘膜触手:口笠边缘成排的须状突起,为触须。
前庭底部内壁伸出的由纤毛构成的精心数条染色较深的指状突起,为轮器;底壁为一环形膜,缘膜中央的孔为文昌鱼的口;口周围有许多短突起,为缘膜触手。
但在整体装片上所看到的缘膜为垂直状,其中央的口也看不到,而要通过缘膜触手的位置来加以判断。
★上述这些结构各有何功能?
⑶咽:移动装片,观察口后方有宽大的咽。
咽侧许多染色深的背腹方向斜行的棒状物为鳃隔,两鳃隔之间的空隙为鳃裂。
咽外部被一大腔环绕,此腔为围鳃腔。
鳃裂开口于围鳃腔,围鳃腔以腹孔与外界相通。
⑷肠:为咽后的一条直管,前端较粗大,后部渐细,末端以肛门开口于身体左侧。
在肠管前部腹面向前右方伸出一盲囊,称肝盲囊。
★肝盲囊有何功能?肝盲囊后部的肠管,有一段染色深的区域,称回结环,是消化作用最海中的部位。
⑸脊索:为紧靠消化管背方的身体最前端。
★这与文昌鱼的生活方式有何关系?
⑹神经管:位于脊索背方的一条较细的纵行长管,比脊索稍短。
其前端有一黑色斑点,称眼点,但无礼堂作用管侧壁上有一纵列黑色小点,称脑眼,有感光作用。
3.横切面切片观察:取经过咽部的横切面切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⑴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表皮位于身体最外层,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
真皮为表皮之下极薄的一层胶状物质。
⑵背鳍:为背中央的突起部分,内有卵圆形的鳍条切面。
⑶肌节:肌节的横断面呈方圆形,位于身体的背部和两侧,背部的较厚,近腹侧渐薄。
肌节之间有肌隔分开。
★为什么在一个横切面切片中有许多肌节?身体腹侧左右腹褶之间,还有薄层横肌。
★横肌有何作用?
⑷神经管:位于背鳍条腹方,背部左右肌节之间,其横断面呈卵圆形或梯形;管中央的孔为神经管腔。
文昌鱼的神经管腔并未完全封合,背中线留有裂隙。
⑸脊索:位于神经管腹方,横断面呈卵圆形,较粗大,其周围有较厚的脊索;脊索鞘向背方延伸包围了神经管。
⑹咽:为脊索腹方呈长椭圆形的一个大腔。
咽壁染色深的部分为鳃隔,因鳃隔呈斜行排列,所以在横切面上可见到许多鳃隔。
两鳃隔之间的空隙即鳃裂。
咽的背中线处有一深槽,为咽上沟,腹中线处也有一深槽,为内柱(咽下沟)。
★咽上沟和内柱在文昌鱼咽内收集和运送食物方面有何作用?
⑺围鳃腔:为围绕咽部的空腔。
⑻体腔:横切面上能见到的体腔仅为围鳃腔背方两两侧各一不规则的空腔,及内柱下的狭小空腔。
⑼肝盲囊:位于咽的右侧,为一卵圆形的中空结构。
⑽生殖腺:位于围鳃腔两侧,形大而着色深的结构。
如是精巢则呈条纹状;如是卵巢则呈块状,细胞核大而明显。
(三)尾索动物亚门:柄海鞘的观察
柄海鞘的成体营固着生活,一般固着在海底岩石或浮木上,幼体是自由生活的。
柄海鞘体呈长椭圆形,外被以坚韧的被囊。
身体基部有一柄用以附着于其他物体上,另一端有2个相距不远的孔:位置较高的一个入水孔,另一个是出水孔。
幼体形似蝌蚪,体前端有附着突起后部具侧扁的尾,尾的中轴为脊索。
(四)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东北七鳃鳗
七鳃鳗是营半寄生生活的脊椎动物,我国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一带河流中均有出产。
取七鳃鳗浸制标本,置解剖盘内,观察其外部形态。
体呈长圆柱形似鳗,皮肤沉没无鳞。
身体可分头、躯干和尾3部分,但头下躯干无明显分界,尾侧扁。
1.鳍:体后部有2个背鳍和1个尾鳍;两背鳍分离,但第二背鳍与尾鳍背侧相连续。
鳍内有细长平等的软骨支持无偶鳍原形尾。
2.口漏斗:为关部前端斜向腹面开口的一个大形杯状结构。
其边缘有很多乳头状突起,称唇触指。
内壁具有褐色的角质齿,基部有一突起即舌。
舌上也有角质齿。
3.单鼻孔:位于头背面正中央,与嗅囊相通。
鼻孔后方皮肤上有一小椭圆形色稍淡的斑点,此处皮下有松果眼。
4.眼:1对,位于头部两侧,无眼睑,覆盖有一层半透明的皮肤膜。
5.外鳃孔:为位于眼后方的7个椭圆形的孔。
6.肛门和泄殖突:在体后部约1/4处,即躯干与尾部交界处的腹中线上有一肛门。
紧接肛门后方有一小乳头状突起,为泄殖突,泄殖孔开口于此突起上。
四、作业与思考
1.绘一文昌鱼经过咽部的横切面图,注明各部结构的名称。
2.通过对文昌鱼、柄海鞘、七鳃鳗的观察,说明脊索动物门中三个亚门的共性与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