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植要点与提升产量的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development of feed and forage | 饲料与牧草开发
116 ·2022.11
益。

牧草种植的经济效益公式为:经济效益=价格×
(单产×面积)+补贴-成本,如若农户或者企业通过种植牧草或者生产牧草来获得经济效益,必须保证市场上存在牧草供应小于需求。

伴随着畜牧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牧养殖数量增加,相应的牧草需求增加。

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维护,颁布并实施关于天然草原保护的政策及立法,使野生牧草开发程度有限,牧草需求大于供应。

又因为我国颁布实施牧草种植的扶持政策、优惠政策,农户或者企业生产牧草是非常可行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我国养殖业更好地发展。

2 牧草种植要点
总结分析近些年畜牧养殖业发展实际情况,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牧草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又因为我国加大自然草原的保护力度,禁止过度开发利用,导致野生牧草资源难以满足畜牧养殖需求,需要人工种草,以便生产营养价值较高的高质量、高产量牧草。

需明确牧草种植要点及提高产量技术,科学合理种植牧草。

2.1 播种材料及土壤耕作准备
首先选择优质品种的种子,为后续牧草良好生长创造条件。

牧草品种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现实条件。

对不同品种的牧草予以了解,基本上牧草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其适应性较强,但如若当地自然环境并不是非常适合牧草生长,导致牧草产量不高。

为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需要农户基于当地的光照情况、降雨情况、季节变化情况、区域地理环境等方面来挑选最为适合的牧草品种。

以云南省新平县为例,适合种白三叶、黑麦草、红三叶、苜蓿等[2]。

在确定牧草品种的情况下应慎重挑选种子。

农户应秉持着适宜当地自然环境、抗病能力较强、高产优质的基本原则来选种,尽可能地保证所选种子纯度较高、颗粒饱满、整齐一致、生活力较强、健康无害。

为避免牧草栽培的过程中发生病虫害,需要在采购牧草种子的情况下对其予以消毒处理。

根据牧草品种容易感染的病虫害而选用适合的消毒产品进行处理,如苜蓿等牧草生长的过程中可能感染菌核病、菟丝子病等,可用盐水渍洗种子。

如豆科牧草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感染轮纹病、赤霉病、黑杆穗病等,可采用1%的石灰水浸洗种子。

2.2 土壤处理
土地是种草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只有高质量的土地才能使牧草吃得饱(养料供应充分)、喝得足(水分充分供应)、住得好(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站得稳(根系伸展开、机械支称牢固)。

土地准备的优劣关涉牧草种植的成败。

鉴于土壤环境会给牧草生长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决定牧草质量和产量能否提高。

需要
农户慎重对待土壤处理,做好场地清理与土地平整,主要是为了便于耕作、播种、灌溉、排水、施肥、打药及收获等作业。

应清除土壤表层妨碍机械作业、影响牧草生长的岩石、树桩等。

一般清理深度为35 cm 左右。

规划设计中未予保留的乔、灌木等亦应清除掉。

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削高填洼,平整土地。

低洼处填方时应考虑填土的沉陷问题。

细土的沉降系数约为15%。

填方时可采取镇压措施,或填土超出设计高度。

还要观察和了解土壤情况,根据牧草栽培需要来展开针对性的、有效的施肥及松土作业。

为能提高土壤养分,选择适合的肥料,将其洒在土壤中;利用适合的机械设备或者其他方法进行翻土和松土作业,保证土壤松软、潮湿;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如若土壤碱性较强,需采取适合的方法加以处理,以便土壤呈现中性状态或者弱酸状态。

2.3 科学合理地播种
科学合理地进行牧草播种,需要注意控制播种时间、播种方式及播种密度等方面,促进牧草良好生长。

从以往云南省人工种草实际情况,牧草播种时间分为春播、夏播及秋播,具体在哪个时间段内进行播种作业,则基于牧草生长习性及当地自然环境变化情况而定,最好在温度适宜、土壤水分充足的时期播种。

通常情况下是在土壤温度上升到种子发芽所需的最低温度、墒情好、杂草少、病虫害未爆发的时期播种最为适宜。

目前可选用的播种方式有多种,如条播、撒播、穴播、带肥播种及犁沟播种等。

农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牧草生长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为适合的播放方式。

如若想要保证种子发芽良好,田间管理方便,可选择条播方式,按一定行距开窄条沟、无株距播种,其中行距的设计应根据种植目的及牧草品种来进行,为达成营养体生产的目的,可将行距控制在15~30 cm 。

为达成种子生产目的,可将行距控制在45~90 cm 。

如若种植的牧草株型较大,可将行距控制在50~60 cm 。

也可采用带肥播种方式,先将肥料撒入土壤,深度在4~6 cm ,在其上播种即可,带宽通常为12~15 cm ,带距30~45 cm 。

而采用撒播的方式是比较省力的方法,但是同一区域、不同位置上的种子数量可能不均匀。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种植面积广、前期栽种时间比较短的情况。

如若采用穴播的方式,则需要农户提前在种植地挖掘坑穴,并且注意合理控制坑穴的深度、直径及间距,之后将种子埋入坑穴,进行覆土操作。

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但是能满足精细化栽种工作的要求,如果栽种时间比较宽裕,一般在优质牧草种植阶段,种植人员都会优先选择这种栽种方式。

播种密度设计不合理,给牧草生长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如若播种过密则会导致牧草生长过程中难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