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培训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愿者培训教材之袁州冬雪创作
一、志愿服务的概念
“志愿者”(英语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称号,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酬报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人.在西方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志愿者是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好处或强制法律驱使的人们的尽力”,其目标在于改进社会,提供福利.
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酬报,基于知己、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忙的人.
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志愿者行动叫做义务工作.在台湾,志愿者称为“志工”.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则将“义工”(“志愿者”)定义为在不为任何物质酬报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力的人.同时将义务工作定义为:“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酬报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的服务.”
《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第二条规定:志愿服务是指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青年志愿者是指热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青年.
广而言之,志愿者是指任何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及精力,在不追求任何物质酬报的情况下,从事社会公
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前进而提供服务的人.(志愿者的广义概念)
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酬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前进而提供的服务.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从事志愿工作是慈善为怀、乐善好施的表示,把志愿工作当作一种单方面的施予;认为志愿工作只是为了减轻专职人员的工作负担,把志愿者当作“便宜休息力”;认为只有那些不愁衣食及有大量空余时间的人,才有资格或才会参与志愿工作.其实,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前进的才能,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前进的义务及责任.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力和心灵得到知足,因此,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忙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间隔,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抵触,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也就是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观点,是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形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包含了对自己的动机、意图的验证与评价.
为了更好地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该对自己的体魄、欲求、动机、意图、思想、感情、智力、个性特点有所认知.但要提醒的是自己自己更容易受到自己的认知框架的影响和制约,正如俗语说“傍观者清,当局者迷.”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应该询问一下自己身边的朋友,更全面的认识自己.
(一)、关于对自身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认知
参与心理是社会人士要求成为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维系志愿者在机构中参与志愿活动的思想支柱,所以志愿者自己必须对参与心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归纳起来,对志愿工作的参与心理有以下几种:
1、帮忙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这类朋友喜欢参与帮忙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而对于其它的活动,就已经不太感兴趣了,例如交流活动、培训活动、宣传活动等,这类志愿者大多喜欢默默地展开工作;
2、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这类朋友积极面临和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不竭的关注的深入懂得,可以会对社会问题有很多的意见,在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容易发生受挫折的心理;
3、尽公平易近责任,回报社会:
这类朋友认为自己既然是社会中的一员,那就应该尽一个公平易近的责任,对于志愿工作的要求就不会高,而是积极参于,尽力完成;
4、希望发挥一己所长:
这类朋友多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一般要求参与能发挥自己专项所长的志愿服务,而对于分歧错误应的服务一般不感兴趣;
5、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这类朋友要求在志愿者服务或志愿者活动中可以体现出自身价值,希望可以得到大家或社会得认同;
6、学习新技能:
这类朋友对于一些培训活动特别感兴趣,希望可以参与志愿者活动学习到一些新的技能;
7、善用业余闲暇时间:
这类朋友对于时间的操纵观点比较重视,活动中对于一些如迟到等华侈时间的现象特别反感;
8、扩宽社交圈子:
这类朋友只要是有能见到新面貌机会的活动都感兴趣,有时注意力不在志愿服务上,而可以转向了志愿者或其他人身上,志愿活动后会积极坚持与人接洽;
9、取得他人的认知和赞许以及在群体中的位置:
这类朋友希望有机会来表示自己,得到他人得认知称赞等,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能来争得到带领者的脚色;
10、丰富经历,自我成长:
这类朋友比较重视体现活动的趣味履历,容易对一些人或事情发生眷恋或回味情绪,对于失败挫折难以放开;
11、培养组织才能及带领才干:
这类朋友对机构管理活动的兴趣较浓,对于培训课程兴趣也较大;
12、寻求新刺激及扩宽生活体验:
这类朋友对于有难度的活动都会积极参与,但常常忽视某些重要问题;
13、为未来工作准备;
这类朋友可以注重有利于自身工作的人事关系的建立;
14、感觉义务工作有意义:
这类朋友比较重视工作的意义所在,对于某些意义较小的志愿工作就有可以不肯参与;
15、赶潮流,追时尚:
这类朋友喜欢新潮事物,自觉跟随,见到有同学朋友或其他人去做志愿服务,自己也赶去凑热闹玩新鲜;
16、出于对志愿服务的好奇:
这类朋友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有机会看服务对象是怎样
的,如智力掉队儿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等,或者感觉这一项服务内容较有新意,希望自己有机会去体验一下.
以上所述,是作为志愿者参与或不参与服务时所思索的因素.如果能弄清楚自己的真正动机,颠末细心思考而做出决议的话,这才是明智及有意义的行为.研究者通过一定的研究所得知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有以上数种,其统计来历成果可以与当地的志愿者参与动机有多少的出入,不过,这其实不重要,它只是一个鉴戒而已!研究者们对于普通人为何参与志愿活动停止了研究,同时也对于某些朋友为何不参与志愿活动作了一定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的一些成果:
1、没有空余时间参与:
2、以自我中心,对其他的人和事情不感兴趣去关注:
3、对无酬报的工作不感兴趣:
4、认为做志愿者的意义不大:
5、不知道怎样参与志愿工作:
6、对志愿工作概念恍惚,不懂得其性质:
7、认为志愿工作是青年人的活动;
8、认为志愿工作是消闲玩意:
9、没有信心去应对志愿工作及服务:
10、志愿服务种类及性质不适合自己的选择:
11、认为志愿者是为人作便宜休息力,地位不被重视,怕他人讲闲话:
12、怕志愿工作太投入会影响学业、功课或家庭生活:
13、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甚至有很多人反对:
14、怕接触到一些让自己哀痛或坚苦忧?的人和事情:
当有了一定的参与动机后,这种动机会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咧?它会使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表示和参与取向出现一些分歧的情况:再者,这样也可对任用志愿者起到一定帮忙,协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前,先懂得自己的期望及需要,以免有所失望. 作为志愿者组织机构必须对众多的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及可以有的表示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挑选志愿者时应多加注意和重视和培养,否则,会为组织机构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影响自身的发展.
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其实是其价值观一个正面的反映,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现实问题,于是他选择通过做志愿者来测验测验处理一下;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人和事需要帮忙,于是他选择了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他认为要帮忙的人可以得到一点帮忙.
价值观引导着个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千差万此外价值观或回报源于每个人对价值的主观评判纷歧样.同样,每位志愿者成员的内涵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着他们去做很多对社会、他人有意义的事情
三、志愿者的价值观
价值观引导着个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这千差万此外价值观或回报源于每个人对价值的主观评判纷歧样.同样,每位志愿者成员的内涵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着他们去做很多对社会及他人有意义的事情.
志愿者的价值:
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组织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个人从他一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他就已经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他就必定要同周围的人发生接洽,这是谁也不克不及破例的事情.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维和行为对增进人类好处有多大贡献.”
佛祖释迦牟尼问其一位弟子:“一滴水怎么才干不会干涸?”弟子半天答不上来.释迦牟尼告诉他:“将它放入大海里去.”
这段简单的对话揭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总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总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具有生命力,才干发挥其聪明才干,实现其自身价值;反之,个人如果脱离了社会,即使有再大的力气,也会象水滴一样干涸.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当你把爱心奉献给他人的时候,你也收获了爱的果实.所以志愿者对社会而言:
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外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寒流.
建立和谐社会
义务工作,是提供社交和互相帮忙的机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前进
社会的前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尽力.义务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前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志愿者的个人价值
奉献社会
志愿者通过参与义务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一尽公平易近责任和义务.
丰富生活体验
志愿者操纵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展自已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义工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提供学习的机会
志愿者在参与义务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忙人以外,
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带领才能.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增强对僧团的懂得和认识
志愿者的组织价值
承受个人化服务
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
帮忙融人社会,增强归属感
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忙寺院扩展与人的交流,增强僧团对人、对社会的懂得.同时,志愿者以身心财物的布施和供养,帮忙寺院对世间的认识,从而建立其出世修行和入世度人的信心.
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其实是其价值观一个正面的反映,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现实问题,于是他选择通过做志愿者来测验测验处理一下;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人和事需要帮忙,于是他选择了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他认为要帮忙的人可以得到一点帮忙.
但是有某些时候,志愿者团体中的分歧的价值观,分歧的参与动机是需要停止一定的调控,否则,团体中的各位志愿者会意见纷歧,影响团体的运作和团结.处理的方式是什么?培训课程就是其中一种,也算是比较好的一种.
培训是调控各个志愿者参与动机的方法之一,希望可以
做到使某些志愿者可以转变自己不完善得动机,配合整个团体的运作!
所以,在志愿服务中提出和推广这些价值是组织者和志愿者组织的首要责任.
但是有某些时候,志愿者团体中的分歧的价值观,分歧的参与动机是需要停止一定的调控,否则,团体中的各位志愿者会意见纷歧,影响团体的运作和团结.处理的方式是什么?培训课程就是其中一种,也算是比较好的一种. 培训是调控各个志愿者参与动机的方法之一,希望可以做到使某些志愿者可以转变自己不完善得动机,配合整个团体的运作!
所以作为志愿团体的志愿管理人员应该在新会员入会后,组织好一个适应自身团体的基础(入门)培训,如果没有这样的培训的团体,我个人就感觉新参与的成员应该思索一下这个团体的运作情况以及是否应该留下来.强调志愿者组织的目标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有组织性的志愿者团队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去体现他们平常的方针、成就、共同意见和行为.
当一个队伍没有他们一致的价值观,那末这个队伍将会变得难以带领;会因为意见分歧而难以展开工作.因此,组织者将必须花更多精力来管理这支队伍,除非她或他想仔细地调理各个志愿者之间在协调的价值观以及整个团队的纷乱的价值取向.
所以,在志愿服务中提出和推广这些价值是组织者和志愿者组织的首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