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成功体验-延河中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成功体验
----上海市延河中学体育工作自评报告上海市延河中学建于1964年,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0多人,在近年来的办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要求,学校努力把体育工作有机地融入学生各种素质培养之中,结合体育课标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教研活动。

严格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健身活动带来的愉悦、享受体育的趣味。

结合实际,我校对贯彻落实体育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体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引领,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

1、通过制定发展规划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地位
学校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健全人格、健睿头脑、健强身心、健康情趣”作为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其中“健强身心”是指养成学生的健身习惯和健康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

以“丰富学校体育健身课程学习内容”为着眼点,进行体育健身操、健身游戏活动的校本开发,增强体育课和体锻课的趣味性,保证学生锻炼强度;针对雾霾、阴雨天气,进行室内游戏和健身活动内容开发;积极完善校本体育课程项目——武术课程;根据学生兴趣需求和学校场地资源,引进其他体育健身类项目;与拓展培训机构合作,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培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2、加强体育工作宣传形成体育工作机制
学校在行政会上向中层以上干部传达和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认识体育专项督导检查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和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组织体育教师学习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明确,中学生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中学阶段打好身心基础,不仅是孩子们健康生存所必需,更对促进他们智力、心理发展和思想品质起着激励、净化和升华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气质、性格,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教职工大会进一步宣传,不占用体育课,保障学生健身权益,在全体教职工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学校成立了以朱俊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校长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体育组、总务处、卫生室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

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整体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体育工作,并把体育工作业绩列入年终考核内容和每月常规考核内容,使之步入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之路。

确保了日常体育教学工作和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及体育拓展课程落实到位,在培养学生健身习惯,逐渐形成一技之长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学校也建立了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学生体育工作网络,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宣传,为同学们的寒暑假、双休日体育锻炼开放学校体育场地,引入社会体育资源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内容和项目。

我校积极有序地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办学社会效益,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并且我校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以良好的健身设施条件和严密的组织管理,做好居民进校健身的各项工作,保证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顺利实施。

二、落实要求,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涵
1、落实课程课时要求
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和《上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等文件精神,严格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的要求,确保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的足时开设,并在常规管理中落实。

我校将体育课、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整体计划,把活动时间排进课程表,确保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

按国家规定我校每周3节体育课,我校在预备、初一、初二分班开设了1节体育拓展课,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每天早上的早操、两次眼保健操,以及“年级阳光大体锻活动”的开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落实。

这些活动全体体育教师都积极参与,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普及率超过95%。

学校严格落实时间保障。

任何教师、任何学科都不得挤占,并作为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定期进行检查督促,若因天气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在室外进行
活动时,改为室内活动;学校严格落实制度保障。

广播操和眼保健操, 每周学校都以级为单位进行评比,政教处将两操纳入德育量化评分要求。

建立了领导督查制度。

学校着力落实人力保障。

足额配备体育教师,适应学校早操、体育课、体锻课、体育拓展课程的需求,保障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着力落实安全保障。

体育课(课外活动)如组织或指导不当,可能给学生身体或心理上带来创伤,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恐惧或兴趣淡化,严重的话会阻碍学校体育工作下一步的开展。

因此,体育安全工作不容忽视,例如我校早操、大体锻活动,学生从教室到指定活动场地,全程都有老师看护,退场时,由班主任或代理班主任负责学生集合、退场,保障整个活动安全有序;每学期体育教师都对体育设施、器材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体育设施、器材能安全使用,并且管理员每个月都定期对体育设施和器材进行检查维护,消除安全隐患,对维护维修有困难的及时报学校有关部门。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
学校利用体育节,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团队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体育活动的吸引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体育竞技水平同步提高。

学校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组织运动员积极参与区阳光体育联赛的各项比赛,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满足学生多元健身需求,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

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

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每次体育活动的开展都在校园网、学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宣传和展示,增强学校体育运动的影响力。

学校进行积极参与初中体育多样化的课程改革,加强体育健身操、健身游戏活动的校本开发,增强体育课和体锻课的趣味性,保证学生锻炼强度;针对雾霾、阴雨天气,进行室内游戏和健身活动内容开发,积极完善校本体育课程项目——武术课程,根据学生兴趣需求和学校场地资源,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澳式橄榄球俱乐部合作,引进“澳式足球”项目,开拓学生体育运动的视野,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专业性,学校还与体育专业的拓展培训机构合作,每年两次定期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培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的教育,成立学生红十字救护社团,开展安全与救护培训。

学校还加强体育器材设施的安全管理和监测,增强师生安全防范的意识与技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三、完善保障,确保人力物力投入
1、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队伍是关键。

我校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记录;资料有积累。

分管领导定期检查。

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学生、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学校领导定期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

学校整体设计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并分年段实施,作业有记录、有评价。

学校要求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

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因地制宜上好每堂体育课。

学校主要抓好五方面的工作:①抓备课和教案检查;②抓课堂常规纪律;③抓安全教育;④抓听课评课⑤抓锻炼实效。

学校积极推荐学校体育教师参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育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体育教师加各项市、区体育教育教学专业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每学期在体育教研组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严格课堂的组织与管理,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

同手注重体育教师岗位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从出勤、教案执行情况、课外活动、参赛等多项指标进行评定,强化体育教师的工作责任心。

2、保障经费投入和设施更新
学校校区总面积12346平方米,建筑面积7952平方米,绿化面积2622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4999平方米。

学校的活动场地基本达标,各类体育器材配备
达标,现有体育教师3名,随着今年学生人数和班级人数的增加,学校把引进体育老师纳入教师招聘计划。

学校确保体育经费的投入和合理使用,确保体育教师的工作待遇,体育教师组织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的工作量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内容。

四、加强管理,健全考试评价制度
实施体育考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促进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心和重视,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考试是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生学习体育的基本任务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的落实完成情况一种检测,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的组成部分。

学校在考试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常态化、易行化”的要求,设立考试领导小组、督察组和工作组,明确职责,确保体育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体育教师通过学生“储星银行”项目,对于课堂体育运动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赋星,学生积累的星星通过“储星银行”换取实物奖励,这种过程性评价、及时性评价有效地激励了学生参与课堂体育运动热情,培养了学生运动兴趣和健身习惯。

五、护航健康,落实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学校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在校舍已经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设置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室,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领导小组、成立了测试组、宣传组、场地器材组和数据组,明确分工和职责,有序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不断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全校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学校体育教师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不断探索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提供参考数据,通过汇总、统计和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了解和掌握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发展和变化趋势,建立和完善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建立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学校每年对学生开展体检工作,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等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并利用午会广播宣传近视的预防,并让班主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不良用眼的行为习惯进行纠正。

学校每年按照安全饮水要求清洗饮水的过滤设施,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卫生厕所达到国家标准。

六、主要的经验与成效
“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观念深入全校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心中,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运动会,运动会上展现了全体师生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有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用实际行动实施素质教育。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量身制定学习训练计划,在体育课课体锻课进行分层教学和训练,在了解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个规律来减少伤害事故发生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训练度,让学生尽快学好技术,形成技能,在考试中部分学生也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

整合社会资源,引进社会力量,丰富体育活动。

学校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橄榄球俱乐部合作,引进“澳式足球”项目,开拓学生体育运动的视野,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专业性,学校还与专业的拓展公司合作,开展丰富的体育拓展活动,扩大了学生的体育活动空间,丰富了学生体育活动形式。

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形成了体育校本化课程“截拳道”,学校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深受学生喜爱,校武术队多次在区体育比赛中获奖。

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目前学校体育教师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体育教学与活动的需求。

学校已经把体育老师的招聘纳入招聘指标,计划2018年引入体育教师1名。

2、学校缺乏室内体育场馆,下雨天、雾霾天,只能在开展室内教学活动,对学生耐力训练和运动技能的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希望修建学校室内体育场馆。

3、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实施体育工作的本领。

4、进一步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提高体育工作质量,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不当之处,请指正。

上海市延河中学
2017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