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认识图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材分析】
1.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面的观察抽象概括出来的。

这样安排好处有三:①能充分利用旧有知识,②能体会面与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③能得到比较标准的平面图形。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通过对已学过的图形进行折叠、拼合自己制造出来的,三角形是用正方形纸对折得到的,平行四边形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合成的。

这样安排的原因有二:①有这两种图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的实物不多,学生不易观察到;②自己制造出图形来,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能激发探索热情。

教学中应作两种不同的处理: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数学活动线索:找出体——观察面——想象形——画图形——给名称——找实例。

这种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

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数学活动线索:折纸或拼图——制造出新图形——给名称——画图形——找实例。

这种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2.安排了大量的围图形、画图形、折纸、剪纸、拼图等操作内容。

“想想做做”中有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用一个正方体或一个长方体画几个图形再比较,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用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拼图形。

练习四中用小棒摆图形,用正方形、长方体纸对折,从长方形纸上折剪正方形,把长方形折剪成平行四边形,剪纸拼图等等。

其目的是通过操作加深对图形的直观认识,感受图形的变换与联系,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时注意三点:
①准备好操作材料,让学生充分活动,体验感受。

②要循序组织活动。

虽然都是操作活动,但也有难易之分,教材按由易到难,
前为后用的原则安排操作的顺序。

例如先在钉子板上围,再在方格纸上画,围能使学生看到图形的顶点在哪里,画时就好在方格纸上确定图形的顶点。

再如P22第3题用正方形对折两次,其中一次是沿对角线折,第4题就安排学生用长方形纸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要沿对角线折,后者操作的难度比前者大得多,在受到前者的启发后进行。

③不要拔高教学要求。

不要求讲图形各部分的名称,不要讲图形的边角特征,只要直观认识图形,即看到图形或属于这种图形的实物的面能说出图形名称;能从各种图形中识别出某种图形(P18③、P22②);提到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想象出它们的形状,并能用适当方式(举实例,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等)表示出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过程与方法: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培养空间观念。

难点: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受这些平面图形及其变换。

关键: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课时划分】
1.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1课时
2. 练习四1课时
第1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3月17日)教学内容:书本第16~18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在拼一拼,画一画,围一围,折一折等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形与体、形与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树立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物体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难点:使学生操作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形与体、形与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师生同时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钉子板,橡皮筋,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 谈话:今天先参观一下我的家,这是我家的儿童房。

1)看一看,搭的是什么?
2)仔细观察,用到了哪些积木,你能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吗?
教学时不一定要求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主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知,并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

学生先在小组里充分讨论,再动手分一分。

小组交流是怎样分的,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2.引导: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木。

请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积木,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表面,再跟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积木,摸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
全班交流:让学生拿着积木,先摸一摸它的面,然后说一说感受。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的面长长的、平平的;正方体的面方方的、平平的;圆柱的底面圆圆的、平平的,侧面是弯弯的。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积木的形状。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8分钟)
1.师:小朋友,你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面都记下来?
小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图。

2.(展示学生描画的图形。

)这几个小朋友各是用什么样的积木来描的?描的是它的哪个面呢?描出了什么图形?
在交流中认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师板书。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都是我们数学图形王国里的平面图形。

现在你能指着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些面,说一说他们分别是什么图形吗?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师:其实,在生活中,这些图形已经和小朋友见过面了,仔细观察这张图(出示插图),你认识图中画的分别是什么吗?说说这些物品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图形?
师:在我们周围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呢?
(先同桌两人说说,再汇报。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找出正方形,主要是为了避免逻辑混乱,如果先找出长方形,那么当学生把正方形也当做长方形时,就无法加以区分了)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钉子板,介绍钉子板。

提问:你能将刚才认识的三种图形在钉子板上围出来吗?
(2)动手试着围一围。

(3)讨论:能在这样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校对。

指出: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线都是直直的,而圆是弯弯的,所以围不起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用三种颜色涂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并分别数出它们的个数。

及时作出规定,以便组织下一步的交流。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这个长方体,你能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1)用正方体上的面画正方形时,用彩笔在所画的面做记号。

(2)用一个正方体比着画能画出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呢?你还有什么发现吗?用一个长方形最多能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师:这个长方体,你能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1)用正方体上的面画正方形时,用彩笔在所画的面做记号。

(2)用一个正方体比着画能画出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呢?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种平面图形?回家后在家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形贴图
正方形贴图
平面图形三角形贴图
圆贴图
作业设计:
1.数补第11页。

2.观察、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图形。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练习四(3月18日)
教学内容:书本第19~20页1—6题、思考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2.在折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经历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难点:在折一折、搭一搭、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的纸若干,教学光盘,剪刀。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今天啊,我们继续来研究它们上一堂练习课。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1.完成第1题。

用6根小棒摆三角形,每边应摆2根;摆长方形,长每边2根,宽每边1根;用8根小棒可以摆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3、2、2。

提问:怎样才能把图中的每种图形的个数数准确?
2.完成第2题。

提问:谁知道什么是对折两次?
帮助学生弄清怎样才是对折两次,鼓励不同的折法。


提问:正方形纸对折两次一般有哪几种折法?各折出什么图形?
3.完成第3题。

(1)理解题意
(2)学生操作。

(3)交流不同的折法并展示。

4.完成第4题。

师: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折的?
5.完成第5题。

提问:用一张长方形纸,怎样才能折出一个正方形?请小朋友试着折一折。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折的?(不追问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为什么这样折就能折出一个正方形?
6.照样子接着画。

谁来说说每组的排列规律?按规律接着画图形。

6. 动手做。

师:瞧,这是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拼成的一幅幅画,漂亮吗?你知道它们分别用了哪些图形?
出示其中一幅图。

提问:这个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各有多少个吗?
师:你想成为小小设计师吗?请你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片若干,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片,好吗?
思考题
重点帮助学生发现图中由两个小长方形所拼成的大长方形。

然后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数出另外两个图形中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个数。

三、全课总结。

师:谁来说说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其实我们现在只认识了图形王国中的一小部分,图形王国中还有很多图形等着我们去认识呢。

作业设计:
1.完成数补第13页。

2.用数学书第99页的图形拼成一副美丽的图案。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贴图教学反思:
(3月19日)插入1课时继续学完练习四,同时完成数补两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