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坊传人蒋爷阅读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纸坊传人蒋爷
孙丹
北宋真宗年间,富阳竹纸就被选作御用文书纸和科举考试用纸,享有“十件元书纸考进士”的美誉。

经过数百年传承,富春大地上涌现出许多能工巧匠和擅长纸品生意的商人。

其中蒋爷的名气最响亮,不仅因他造纸技艺精湛,更因他深谙经商之道。

蒋爷出生在清末一户造纸世家,十八岁跟着父亲学手艺。

摸着薄如蝉翼的竹纸,蒋爷满是皱纹的脸上便洋溢出丝丝得意,好像是酿造出一坛坛入口醇香、回味悠久的好酒。

过完七十大寿,蒋爷生了场重病,眼力和体力大不如以前,做纸的七十二道工序不能一一亲力亲为了,只能在一旁瞅上几眼,但关键环节,蒋爷仍然亲自出马。

纸好,首先原料要好。

遴选上好的青竹,蒋爷绝不含糊,算计着日子。

待到小满前一天,天还没亮透,蒋爷便带人上了山。

来到竹林,蒋爷两眼一瞥,在竹上画一个红圈,工人便用斧子将竹子砍下。

整整几天,蒋爷满山跑遍,那精气神不像是重病初愈的古稀老人。

砍下的竹子经过工人断青、削青、拷白、浸坯、断料后,便要淋料了。

这料,蒋爷已备齐,早早存放在石槽里。

每年一开春,蒋爷叫上帮工,推出一辆独轮车,车两侧放两只大大的木桶。

每到一户人家,蒋爷上前敲门,户主打开门,笑着把蒋爷迎进屋,上座,敬茶,递烟。

蒋爷抿一口茶,抽一口烟,看着户主到内房拎出一只尿桶,“咣咣”倒入木桶。

很快,蒋爷放下茶杯,从口袋摸出一个铜板,搁在桌上,拱手告辞。

“蒋爷,不瞧瞧?”帮工小声提醒。

蒋爷头一摇,手一摆:“都是厚道人家,不会耍滑,下一家。


有一年,蒋爷特意叫上年幼的儿子。

儿子嫌臭嫌脏,不愿去。

“小子,别瞧不起。


蒋爷正色告诫,“这尿作用大着呢!”
经翻滩洗净的白料,工人捆扎后放入尿桶,每页用人尿淋浸,使纤维软化。

这样做出来的纸,防虫蛀,防渗墨,这正是富春竹纸的秘方。

纸坊需要大量纯尿,不能有污物,且要陈尿,沉淀半个月以上。

自家留存尿不够用,就去村里收尿。

庄户人家一般屎尿都当肥料使用,舍不得他用。

多年来,蒋爷为人爽直,价格公道,十里八乡哪家不曾受过蒋爷的恩惠?只要蒋爷来,没二话。

淋好尿的白料,横放堆叠成篷,用干草垫底盖顶围裹密封,发酵两个礼拜后,放入清水浸泡半个月,榨去水分,经过掰料、舂料变成稀薄竹浆,即可抄纸。

抄纸最考验手艺,蒋爷打着赤膊亲自示范。

蒋爷双手拿起竹帘放入竹浆,竹帘是用极细的竹丝为经,丝线为纬,手工编织而成。

蒋爷轻轻晃动,使竹浆均匀沉淀,形成一层膜,称为湿纸。

蒋爷把竹帘放到纸架板上,轻轻揭起竹帘,湿纸就留在板上。

蒋爷一次次重复,滤出厚厚一沓纸,榨干水分,煏弄烘晒后,纸张厚薄均匀,不差毫厘。

以前,蒋爷祖上做好纸,雇条船,通过水路,运送到上海、苏州等地售卖。

蒋爷当家后,开了家“富春纸坊”。

蒋爷自幼爱好书画,当街铺开自家竹纸,挥毫写字作画,就是一出活广告。

画像栩栩如生,字迹力透纸背,纸色洁白,质地柔韧,闻之有竹子清香,久藏不腐不蛀,深受文人墨客喜爱,订购者络绎不绝。

那年,蒋爷出了趟远门,半个月后回到家,翻看账本,眉头紧锁,叫来儿子问话。

“前日,钱塘吴员外定购500刀纸?”
儿子点头。

“全是一等品?”
“糊弄谁?”蒋爷厉声道,“出门前盘点过,一等品存货只有480刀。


儿子站着,低头不语。

“掺了二等品吧?”蒋爷抬起头,两眼像利刃刺向儿子。

“爹,客人要得急。

”儿子上前一步,红着脸轻声说,“咱家一等和二等的纸,外表相差无几,作了字画,过二十年才有差别,不碍事。


听闻此话,蒋爷铁青着脸,起身从货架上抽出一张纸,揉成团,扔在地上,让儿子捡起展开。

“客人的信任,就像这张纸,你揉皱了,抚得再平,也恢复不了原样。

”蒋爷一字一句缓缓道。

“纸分等级,人品也分等级。

生意人,诚信为本,切不可欺。


蒋爷叫上儿子连夜乘船赶去客人那里,追回了二等纸,道了歉,退了款,赔了一笔钱。

客人大为惊讶,非常感动,当场表示“一旦用纸必选富春纸坊”,之后逢人便赞,成为一段佳话。

儿孙们谨记着蒋爷训示,将蒋爷书写的“戒欺”二字装裱后悬挂于店堂正上方。

经过苦心经营,富春纸坊延续百年,久盛不衰。

(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蒋爷”活动提供了社会背景。

B.儿子在交付吴员外订购的五百刀纸时,故意把二等品掺进一等品中,以次充好。

C.“纸坊传人”“小满前一天”“每年一开春”等说法,使小说具有了传统文化色彩。

D.“纸分等级,人品也分等级。

生意人,诚信为本,切不可欺”一句,点出了主题。

【小题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在写蒋爷“摸着薄如蝉翼的竹纸”“丝丝得意”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带给读者独特的艺术感受。

B.小说写蒋爷重病,“眼力和体力大不如前”,后面又写“整整几天,满山乱跑”,看似矛盾实则凸显了他的形象特点。

C.小说插叙了蒋爷祖上做好纸并售卖的情节,与前面蒋爷家世和跟随父亲学手艺的情节相照应,使情节严谨合理。

D.这篇小说以情节曲折见长,详略得当,小说用第三人称视角叙事,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

【小题3】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蒋爷”这人物形象的。

【小题4】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戒欺”的理解,以及其在文本和现实中的意义。

答案解析
【小题1】B【小题2】D【小题3】
(1)正面描写。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如:语言描写,文中蒋爷儿子所说的话,很好的体现了他教子有方、讲诚信的形象特
点;动作描写,文中蒋爷抄纸一段的描写,“双手拿”“轻轻晃动”“放”“轻轻揭起”一系列动作,展示出他精湛的技艺。


(2)侧面描写。

通过对户主、客人的描写,从侧面衬托蒋爷为人爽直、讲诚信的形象特点。

(3)对比手法。

将蒋爷与帮工、儿子做对比,凸显其人物形象。

【小题4】理“戒欺”,就是诚信为本,切不可欺。

①故事中,“戒欺”使得富春纸坊延续百年,久盛不衰。

②现实中,“戒欺”讲诚信,才能行稳致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