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听课笔记刘国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听课笔记刘国学
【错误1】将自信直接附加到孩子身上,但这并不能让孩子学习到乐观,反而会起反作用。

掌控行为是学龄前儿童形成乐观心态的关键。

孩子从出生起,就在学习掌控行为,掌控行为的建立可以帮他们建立起面对困难不退缩的习惯。

比如,六岁的汤姆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不如姐姐,爸爸安慰他,夸奖他做得好,还和他一起做了一个很漂亮的火箭。

这种错误起反作用,父亲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当事情发展到不符合自己希望时,就得自我放弃,等别人解救你,反而是在教孩子无助。

失败并不可怕,习惯性无助才可怕。

父亲应该说实话,姐姐小的时候做的东西也是如此,等汤姆长到姐姐现在这么大也可以做好的。

家长需要的不是鼓励孩子感觉满意,而应该教他们表现满意的方法,使孩子获得掌控的能力。

杰西发现一岁的儿子总是会钻到角落的通道里,每次使出吃奶力气爬进去后都会高兴欢呼,似乎在宣称那是他的领地。

杰西没有阻止孩子探索,会在一个安全环境里,给他制造新的挑战。

【错误2】用永久性、普遍性、个人化的解释风格批评孩子,这会使孩子习得悲观模式。

当发现孩子犯错时,要着重于特定和暂时性的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和能力。

如果今天批评孩子懒惰而不是批评他不够努力,那么孩子不但会相信他是懒惰的,还会相信他的失败是永久的,不可
改变的。

孩子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父母讲的话,还吸收父母讲话的方式,帮助孩子避免习得性无助,首先父母先拒绝悲观。

在生气时,批评别人或解释原因时,也会影响孩子。

比如爸爸大声关门是因为他心情不好,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把不好事情发生的原因,限定在特定的因素里。

【ABCDE法则】A代表不好的事,B代表人对这件事的想法,C代表人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的行为也就是后果,D代表反驳,E代表激发。

第一步教导孩子不要相信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第二步通过记录识别自己的ABC,然后反驳自己,找出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第三步,化解灾难,根据最坏的情况、最好的情况和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分别制定反攻计划。

当孩子把这套反驳自己的技巧学会,并熟练运用,就会形成一种自动思考的方式。

他可以在思想妨碍做事时,立即反击,获得一种对悲观的免疫力,用乐观作为武器,应对人生中的挫折和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