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要太过精明露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人不要太过精明露骨
做人不要太过精明露骨
人要聪明,但不要精明。
人有天资超颖并没有错,关键看怎么利用。
圆融自己能方能圆,出世必定八面来风。
圆滑是精明过头,亏什么不能亏自己,处处得罪人。
人的一生,没有谁事事得意,处处风光。
告诉自己,淡然一些,看开一点,生活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淡然而简单,你会愉快。
没人知道,痛苦会在哪个时段出现,也没人清楚,烦恼会在哪个地方出现。
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我们应做的,就是珍惜拥有。
不管今后遭遇多大的困难,不论以后碰到多少的不快,我们都应真诚相处,坦诚相待。
人生在世,就算世界给我们再大的苦难,我们也相互扶助,即使人世叫我们承受再多的艰难,我们也彼此关心。
因为,我们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感情,能超越亲情,越过亲人。
没有一种快乐,是专为我们设计的,没有一种痛苦,是单为我们预留的。
这个世上有多少种心情,就有多少种开心,有多少种不幸,就有多少种酸痛。
大有大的欢欣,小有小的酸心,没有谁能避开伤痛,独享欢欣,也没有谁一世悲痛,没有欢欣。
做人不能太过精明,做事不能太过认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任何事情,都要适宜,做人需要精明,但不能太过精明,太过精明,处处不会让人,时时都要抢先。
做事需要认真,但不能太过认真,太过认真,样样不能容人,事事不能包容。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容人之时就是宽人之处,让人之情就是容人之心,为人处事,适宜最好。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做人可谓精明,依仗贾母的宠爱和自家背景,上欺下压、左右逢源。
“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令众人生厌,郁郁而死。
可见,做人不能精明过头。
人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过于精明的人只会惹人讨厌。
明代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中说:“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意思是说,大聪明的人,对小事必模糊不清;大糊涂人,对小事必定会仔细观察。
可见,真正聪明的人,不会事事精明,时时精明露骨。
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有很多。
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庄著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处世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称许过,可是在下面两件事上的神通广大,实在是没有第二个人可比。
这才是“真人不露相”的典范。
对于这样的老好人谁会防范呢?他因此而得以在无声无息中做了这两件大事: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英宗的手突然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
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
”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担任大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很奸邪,反复无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
韩琦有一天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参政赵概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
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琦一定有自己的办法。
”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
”韩琦说完拿出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要是换上另外的爱耍弄权术的人,任守忠会轻易就范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也相信韩琦一贯诚实的说法,不会怀疑其中有诈。
所以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做人的谋略,大智若愚
的人总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另一个晋代人谢万,是谢安的弟弟。
曾经和蔡系争一个座位,蔡系把谢万从位子上推了下去。
谢万慢慢站起来,拍拍衣服,边坐回座位上边说:“你差点儿弄伤我的脸。
”蔡系说:“本来就没有考虑到你的脸。
”后来两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们。
韩琦、谢万之流都是通晓人情世故,善于处世之人,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受侮受损的一方都没有为自己的难堪的损失而大发其怒,记恨于心,相反地,都表现出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
结果得到了大家的敬重,也使伤人者感到无地自容。
大智若愚,从一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
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很高的修养。
所谓愚,是指有意糊涂。
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
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
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客观的经验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过于“精明”,太精明会遭人讨厌。
因为人与人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是心的交流,如果做人过于精明,就不能在交际方面获得人心。
对人,不必精明;对朋友,傻点最好。
交际中的“精明”容易把应该纯朴真挚的关系,人为地弄复杂,使人感到刁钻奸滑,敬而远之。
这样精明的结果,只能以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而告终。
做人精明露骨,实则是一种小聪明。
要想成为一个处世高手,就应该铭记这一道理:做人要聪明,但不要精明,不可精明到露骨。
否则,自己就是孤家寡人了......
感悟:待人处世虽然有特定的规则可以遵循,但是,因时、因地、因境、因场合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每个人都明白,待人处世是一门很难的学问,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在待人处世的过程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然而,我们往往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人际关系不和谐而陷入苦恼和惆怅的境地。
待人处世是一门学问,它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待
人处世的好坏常常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文/单眼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