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团_《制作贺卡》第一课时_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制作贺卡》第一课时
佛山市顺德区明德小学吴宗团
一、教案背景
学生:小学四年级。

学科:信息技术。

课时:第二单元第二课《制作贺卡》第一课时。

准备:检查、调试计算机,保证连上互联网;《贺卡》作品评价量规表。

二、教学课题
学生通过贺卡的欣赏、设计与制作等环节,培养在互联网上搜索、筛选及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图文布局、平面设计能力,培养感恩之心、关心他人之心。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制作贺卡》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研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修饰文字、在文章中插入图片、编排文档等基本方法之后的一节综合实践课。

它承前启后,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初步的综合技能和良好的创作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一系列的基本操作学习和训练之后,已具备在百度上搜索、下载图片的能力,还具有一定图文编辑、排版能力,所以在学习的进度上,相信学生能较快掌握本课的基本技能;在艺术方面,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差异较大,需要教师采用分层教学和多元评价等教学策略。

3、课时分析
《制作贺卡》教学安排共2个课时:第1课时主要是学习基本技能和技巧,第2课时主要是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欣赏。

4、三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拟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掌握word图文编辑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学习与创作贺卡活动,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平面设计的综合能力、创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以及感恩之心、关心他人之心,达到技能、情感双收的目的。

5、教学重、难点分析
页面的纵向、横向及边框设置,分栏效果,找到合适的背景图,是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基本内容,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而它们的艺术设置,如色彩如何搭配,位置如何摆放,大小比例等布局设计,这些就是教学的难点。

(1)教学重点:页面的纵向、横向及边框设置,分栏效果,怎样找到合适的背景图。

(2)教学难点:图文排版,布局设计,如何让贺卡更美。

四、教学方法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采用“创设情境——任务驱动——激发动机——实践探究”等教学方法,以任务和问题驱动学生探索与实践,从而掌握本课的方法与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先创设情境,然后提出任务,让学生自主实践,采用探究学习法去尝试,教师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整理信息,并进行创意加工,帮助他们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最后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再评,归纳总结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始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要注意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个别辅导和不同难度要求。

本课要求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感知、体验——接受任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评交流”的学习流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完成自己的任务来提高信息素养。

在交予学生任务前,通过呈现评价量规给学生,展示评价结构和标准,使学生可以在多种要求下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随时提示、引导学生,甚至可以要求学生在互联网上找寻答案,当然也可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这样多途径、多层次的支架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升、思维的训练以及互助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
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交流评价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思路: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② 讲解重点、点拨难点;③学生自主探究;④作品自评、组评、点评;⑤布置作业,拓展技能。

根据这样一个教学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课的开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特此设计如下的导入:
贺卡是人们在遇到喜庆的日子或事件的时候表示问候的一种卡片。

人们常在生日、圣诞、元旦、春节、母亲节、父亲节等日子送贺卡。

从你出生到现在,你觉得谁疼你最多,爱你最深?你一定想对他(她)说一句感恩的话吧?如果不好意思说,那就亲手做一张电子贺卡,在一个特别的日子送给他(她),好不好?(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怎样制作贺卡呢?我们用【百度·图片】搜索一下别人的作品,来参考一下:
引出今天的课题:制作贺卡。

2、讲解重点、点拨难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背景,否则就只能盲目尝试。

所以,本人演示讲解了贺卡中“艺术字、文本框与其他文档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指明:一张贺卡一般由背景、艺术字、文本框组成,其中使用“图片”做背景,使用“艺术字”写题目,利用“文本框”写贺语。

并指出"格式设置"命令在各自的工具栏中。

以此来为学生的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提示、引导。

在寻找“图片”做背景时,要求学生学会提炼关键词进行搜索,这是准确、快速查找资源的关键。

尝试在【百度·图片】中,分别输入关键词“贺卡背景”、“背景图片”进行搜索,看看有什么不同。

输入“贺卡背景”进行搜索,搜索结果比较满意:
输入”背景图片”进行搜索,范围过大,搜索结果太泛:
小结:关键词提炼要贴切,范围适中,避免范围过大导致搜索结果泛滥,难以找到合适的资源。

3、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在创设情境,明确了教学任务,出示作品评价量规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对以下途径得以解决:1、互联网搜索;2、同学之间的互助;3、教师的指导。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

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助学习慢的同学。

4、作品展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再评价三结合。

每件作品对学生来说,都是胜利的果实。

所以,在随机展示作品时先让学生自己说说他的构思和评价。

然后选择小组代表来评价,最后老师再作一个点评。

学会自主评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自主发展。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可谓是一举多得。

而且,不会只让学生说“好”和“不好”,而是要说出好在哪里,实现
主题的多元化,评价结果的多样化。

所以,事先设计好作品评价量规。

让学生的评价是有“理”可循,让他们互相提出建议,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以小组的形式评出本组制作最好的贺卡,然后汇总作一个作品展示,让每一个小组的同学都感受到一份成就感。

5、布置作业,拓展技能。

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将会大大延续课堂的时空界限。

因此,在完成本课任务后,继续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最近谁快生日啦?制作一张生日贺卡送给他(她)吧!今天,同学们回家后,可以运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制作一张生日贺卡送给他(她),并祝他(她)生日快乐,他(她)一定会很开心的,也一定会感谢你的心意。

六、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 1、借助百度多方位的搜索,让学生随时都能获得帮助,包括技巧、资源等。

2、在任务开始前,呈现给学生评价量规,让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按哪些标准去完成任务,避免任务的随意性。

3、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具有正面性和鼓励性,较全面地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

4、互联网搜索是一个极佳的教学手段,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通过它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和效率。

附:《贺卡作品评价量规表》
《贺卡作品评价量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