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路径在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路径在成人腹股沟斜疝诊疗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临床路径在成人腹股沟斜疝诊疗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9780e80d0d233d4b14e69f0.png)
【 图分 类号1 4 3 6 中 R 7 .
【 文献标 识 码】 B
【 文章编 号] 0 6 9 9 2 1 ) 1 2 0 2 1 0 —1 5 (0 1 0 —0 1 —0 表 1 两 组患 者住 院天 数和 住 院费及 抗 生素 费用 的比较 ( 士s x )
一
医学 信 息
蠹
蒙
21年1 第2卷 第1 o1 月 4
… …… …… … …… . ; .… 蒹 … …… …… 甍 . j … …… ! i .
高 血 压 患 者 护 理 干 预 效 果 分 析
龙 秋 香
【 要】目的 : 讨 高血压 患者 的护 理 干预 方法 及 效果 。方 法 : 取 2 0 摘 探 选 0 6年 6月 ̄2 0 年 6月 至我 院 门诊确 诊 的 高血压患 者 1 0倒 为研 究对 象 , 09 2 对该 组患 者进行 护 理干 预 , 施有基 本 的 高血 压知 识 宣教 , 措 心理 疏导 , 药护理及 运 动指 导 。观察 该 组 患者 实行 干预 前 后 的 平 均动 脉 压和 精 神状 态 用 评 分 。结 果 : 该组 患者 实施护 理干预 后 平均 动 脉压 较 干预 前显 著 下降 , P< O 0 且 焦虑 、 .5 抑郁评 分 也较 治 疗前 显著 下 降 , P< 0 0 ・结 果 : 高血 .5 对 压 患者 实施护 理干 预有 助 于减 轻其 不 良心理反 应 , 降低 血 压 。 【 键 词】 关 高血 压 ; 理 干预 ; 果 护 效 【 中图 分类  ̄ ] 4 3 5 -R 7. 【 文献标 L  ̄] q B 【 文章 编号】 O 6 9 9 2 1 ) l 0 1 - 0 1 0 —1 5 (0 1 O - 2 1 1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8dd297ad02de80d5d8408b.png)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护理中的应用。
在研究中采用到对照实验的方法,将60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30人。
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
对观察组的患者的护理则根据临床路径进行。
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将记录结果进行比较。
观察内容包括:病人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病人治疗期间的住院时间长短以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内容。
结果发现,观察组中病人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期间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P<0.05)。
由此可见,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临床路径;腹股沟疝;护理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的诊疗模式,护理团队的成员均由医院内部人员组成。
临床路径护理团队根据不同患者手术或所患疾病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诊疗模式,经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同意后,在患者住院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都采用该模式进行治疗[1]。
临床路径的方案制定以医学理论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手段加以强化[2]。
在国外医疗领域中,临床路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应用范围也局限在几种特定的疾病护理中。
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手段,临床路径已经在实践应用中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3]。
1 临床资料1.1选择标准:研究患者必须为单侧腹股沟疝患者,仅患有一种疾病,没有急诊嵌顿、绞窄疝等相关疾病的症状。
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其他急性病症。
随机抽取2014年1~6月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2014年7~12月的另外3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保证两组人员无关变量上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成立临床路径小组,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一套包含治疗方法、住院项目检测、宣传指导、护理、饮食和出院计划等多方面的诊疗护理方案。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诊治及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诊治及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8423352e53a580217fcfe36.png)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诊治及护理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2-17T14:52:03.9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作者:杨杰黄圣莲王玉平[导读]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腹股沟疝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外科疾病,据文献报道[1],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3.6%,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杨杰黄圣莲王玉平七台河市中医医院,黑龙江七台河 154603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方法:将40例腹股沟疝行择期手术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腹股沟疝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比较两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人均费用、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腹股沟疝手术病人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腹股沟疝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外科疾病,据文献报道[1],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3.6%,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路径是由医院内的一组成员(该组成员包括医生、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等),根据某种疾病或手术制定的一种医护人员同意认可的诊疗模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按照该模式来接受治疗[2]。
临床路径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疾病的治疗和管理[3]。
我院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疝围手术期中,效果满意,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入组标准:2013年1~12月我科收治的40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排除急诊嵌顿、较窄疝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参照1997年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定的临床路径10项标准,即医疗措施、评估、检查和化验、活动、治疗和护理、饮食、宣传指导、监测、出院计划、治疗护理结果制定临床路径表,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每日标准医疗、护理计划。
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357f7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8.png)
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不伴有梗阻或坏疽者)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有明确体征:腹股沟区可复性包(肿)块。
患者一般无特殊不适。
长时站立或出现包块较久时偶伴局部胀痛和牵涉痛。
分为腹股沟斜疝与直疝。
2.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位于腹股沟韧带上内方,疝块外形呈梨形或椭圆,经腹股沟管途径突出;3.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人,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疝块外形呈半球形,基地较宽,由直疝三角突出;4.排除鞘膜积液、腹股沟淋巴结等其他疾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一周岁以内婴儿,可暂不手术;2.儿童腹股沟疝仅做疝囊高位结扎(可腹腔镜下修补);3.成人腹股沟疝需使用人工材料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式或腹腔镜)。
(四)标准住院日为96-144小时。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腹股沟疝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已在门诊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经手术医生评估适合经行且经患者同意的病例,可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已完成。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尿、大便常规;(2)血生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三系、丙肝、梅毒、艾滋病);(3)腹部、泌尿系及腹股沟B超、心电图及正位胸片;2.必要时行BNP、肺功能、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立位阴囊B超及胸、腹部CT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可选用二代头孢类,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手术前1小时。
(完整版)疝气中医临床路径
![(完整版)疝气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6e0d638910a6f524cdbf857d.png)
疝气(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成人)腹股沟疝(斜疝或直疝、单侧)。
一、疝气(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疝气(TCD编码:BWV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斜疝或直疝、单侧)(ICD-10:K40.2,K40.9)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或无张力(补片)修补术(ICD-9-CM-3:53.0-53.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1)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纳差和便秘等症状。
2)病人站立时肿块突出,平卧时肿块缩小或消失。
3)腹股沟区彩超有助于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1)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平卧时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B超提示腹股沟区含肠管性包块。
2.证候诊断参照《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
疝气(腹股沟疝)临床常见证候及诊断:肝郁气滞证:多为小腹或阴囊肿胀疼痛,结滞不舒,缓急无时,常因忿怒、嚎哭过度劳累而发作,舌淡,苔薄,脉弦。
寒气凝结证:结块在阴囊,肿硬而冷,牵引睾丸疼痛,喜暖畏寒,苔白腻,脉弦紧。
中气下陷证:肿块时大时小,劳累时加重,面色萎黄,动则气短,头昏,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f2f7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7.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1-04T07:56:44.24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月19期作者:何凤琴[导读]何凤琴1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甲乳疝整形外科;江苏南京21000)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于围术期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方法:对照组为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结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观察组较对照组更短(少),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63%,对照组为13.16%,P<0.05。
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通过在围手术期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提升其认知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并可和谐护患关系。
关键词:腹股沟疝;手术;临床护理路径;价值腹股沟疝是指患者腹腔当中脏器由于腹壁薄弱或者腹内压升高等进而突出于皮下,使患者腹股沟区产生肿块,并伴随一定的疼痛症状,该疾病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十分常见,常见的疾病类型有直疝和斜疝。
目前对于腹股沟疝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如常用的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多数患者通过规范化的手术治疗能够获得痊愈,且术后复发率较低[1]。
然而手术运用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的心理压力较高,影响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术后康复,所以需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服务工作。
临床护理路径旨在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在患者入院后提供规范化的护理服务,进而确保护理服务质量。
以下将分析对于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1.1临床资料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76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8例,男32例/女6例:年龄43~86岁,均值为(62.6±1.5)岁;体质量52.5~83.6kg,均值(65.5±1.3)kg;直疝11例,以及斜疝27例。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5da424ead02de80d4d840ab.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手术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股沟疝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费用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率对比显示,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股沟疝;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临床护理路径为护理人员针对某种疾病进行监测、治疗而制定的严格工作模式,根据准确时间而安排的护理计划,从而减少康复时间延迟,避免资源浪费,减少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1]。
近年来,随着护理制度的不断改善,临床护理路径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目前新型护理方案[2]。
本组研究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护理,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男性108例,女性42例,年龄10月龄~75岁,平均年龄(35.3±5.4)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腹股沟疝诊断标准[3],与本组研究配合;排除出凝血障碍;心、肾及肝功能不全者。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护士长作检查评估,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具体措施见表1。
1.3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评价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bb8131684254b35effd3478.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评价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我院2014-2016年期间住院部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对照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进行科室常规护理,观察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则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比较两组手术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效的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股沟疝;围手术期护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临床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腹股沟疝手术是临床中常见的类型,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预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医疗护理服务中的新理念,通过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方法,形成的高效、科学、合理的护理新模式,临床护理路径旨在促进护士主动护理和患者主动参与,共同完成治疗和护理的目标[2]。
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2016年期间的8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抽取其中的4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从我院在2014-2016年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在征求科室同意和患者在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的签字后,进行临床基线资料的收集,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46/34,年龄范围在26-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2±3.51岁,文程度:本科以上文化水平者32例,大专文化水平者29例,高中文化水平者11例,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者8例。
两组患者均为单侧腹股沟疝、排除有急性嵌顿和绞窄疝患者,排除有心血管和肝肾严重疾病患者,排除精神和意识有障碍患者,排除临床研究资料不全面者。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诊治及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诊治及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37d777af1ffc4ffe47ac29.png)
并发症 发生率、患者 的满意度 进行 比较 研究。结 果
观察组住 院时 间明显较对 照组短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临床 路径 在腹股沟疝的诊治及护理 中应用
( P < 0 . 0 5) 。观察组 的并 发症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 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观察组对治疗和护理 的满意度 明显高于对 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结论
效果较 好 ,并发症发生率低 ,患者 满意度 高 可在 临床 中广泛应用 。 [ 关键 词 ]临床路径 ;腹股沟疝 ;护理 ;诊 治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3 7 6( 2 0 1 6) 2 1 — 0 1 7 8 — 0 2
满意度较高 。现报道如下 。
介绍 ,手术 中监 测患 者的生命 体征 ,对 手术后 伤 口的注意 事项进 行嘱 咐。再次 ,在 心理 上消除 患者 的紧张情绪 ,树 立患 者的信 心。最后 , 在 饮食 上按照饮食 路径 作 出合 理的
染和 发热 ,没有 严重 的需要住 院治疗 的并发症 时可 出院。 在两 组在治疗 至 出院后 ,对 住院 时间 、并发症 发生 率 、患
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对照组 采用 常规 的诊 治与护 理方法 , 根 据患 者的症状 2 . 1 两 组住 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和严重程 度选择 治疗 的方法 ,对 手术 的患者进行 必要 的护 理 ,监测 患者 的生命体 征 ,叮 嘱患者及 家属手 术后 的注意 观察组住 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 ,差异有统计 学的意义 ( P < 0 . 0 5)。观察组的并发症 发生率 6 . 5 %,显著低于对 照组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2b2afe6e009581b6ad9eb07.png)
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作者:刘咨含邓云模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2期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满意度情况。
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临床路径腹股沟疝效果评价临床护理路径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内护理实践模式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
它是现代的、多专业合作的、能保证质量的、有效的临床护理服务【2】。
我科从2012年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与大家共勉。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8月以来患者80例,20-70岁,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均系我科住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存严重内科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1.2.1治疗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按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表单进行治疗护理。
主要内容:住院第1天: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上级医师查房并指导诊断及制订治疗方案、伴随疾病会诊,介绍病房环境、入院护理评估、进行心电图、胸片、静脉采血;住院第2日:上级医师查房、评估确定手术方案、完成术前准备、签署各种同意书、备皮、心理护理、向家属及病人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住院第2-3日:手术、完成手术及术后病程记录、向家属及患者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确定有无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术后活动、夜间巡视;住院第4天: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检查有无并发症、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完成病程、病历书写、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术后心理、生活及活动指导;住院第5-7天: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是否出院、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及拆线日期、指导患者术后康复锻炼。
1.2.2 评价标准及方法 1.并发症发生率;2.满意度调查;3.平均住院天数。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记数资料采用t检验,p2 结果两组病人并发症、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日比较见下表13 讨论3.1强化了护理程序,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临床护理路径是适应新形势的一种崭新护理模式,它的功能是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3】。
疝气中医临床路径
![疝气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928ee9de9b6648d7c0c7461d.png)
疝气(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成人)腹股沟疝(斜疝或直疝、单侧)。
一、疝气(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疝气(TCD编码:BWV01)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斜疝或直疝、单侧)(ICD-10:,)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或无张力(补片)修补术(ICD -9-CM-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 版)1)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纳差和便秘等症状。
2)病人站立时肿块突出,平卧时肿块缩小或消失。
3)腹股沟区彩超有助于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 年)1)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平卧时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B超提示腹股沟区含肠管性包块。
2.证候诊断参照《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 版)。
疝气(腹股沟疝)临床常见证候及诊断:肝郁气滞证:多为小腹或阴囊肿胀疼痛,结滞不舒,缓急无时,常因忿怒、嚎哭过度劳累而发作,舌淡,苔薄,脉弦。
寒气凝结证:结块在阴囊,肿硬而冷,牵引睾丸疼痛,喜暖畏寒,苔白腻,脉弦紧。
中气下陷证:肿块时大时小,劳累时加重,面色萎黄,动则气短,头昏,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 版)、《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 年)。
1.非手术治疗: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2.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选择腹股沟疝修补术或无张力(补片)修补术。
中医临床路径在成年男性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临床路径在成年男性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12bfbdb0717fd5370cdc0c.png)
He b e i J T C M。 D e c e mb e r 2 0 1 6 . V 0 l 3 8 . N 0 . 1 2
l 8 1 9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2 6 1 9 . 2 0 1 6 . 1 2 . 0 1 5
析[ J ] . 中国肛肠病 杂志 , 2 0 1 l , 3 1 ( 9 ) : 6 7 . [ 1 5 ] 王明祥 , 孙轶 飞 , 王 根会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混合 痔 术后 肛 缘 水 肿 4 0例 临 床 观 察 [ J ] . 河 北 中医,
.
[ 1 2 ] 贵照旺 , 郑 超伟 , 魏旭 凤 , 等. 中药 熏洗外敷 治疗 混 合痔术后肛缘水肿 1 0 7例 临床观察 [ J ] . 江苏 中医
住院费用也往往使患者难以承受 。中医临床路径
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 , 使用中医手段减少 医疗费用 , 加快 患者康复 , 缩短住院时间, 节约医 疗成本 , 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2 0 1 3 — 0 1 — 2 0 1 4— 0 2 , 我们采用 中医临床路径方法护理成年
2 组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行用药或检查者 ; ⑤正在参加其他类型试验患者 。 1 . 3 护理 方法 1 . 3 . 1 对照组 予无张力疝修补术 , 做好充分术
前准备后 ,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 沿腹外斜肌的
用药 指南 [ M] . 重庆: 重庆 出版集 团 重庆 出版社 ,
2 0 0 9: 6 4 6 .
药, 2 0 1 1 , 4 3 ( 6 ) : 4 3— 4 5 .
腹股沟疝治疗临床路径的实践研究
![腹股沟疝治疗临床路径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05d97fa417866fb84a8e36.png)
高兴 华 郑 春 宁 姜 永胜 齐加 芹 5 玲 r 4 孙 少川
【 要】 目的 摘 研究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治疗实践 中 的应用 。方法 临床路 径组 和对照组腹
股 沟疝患者各 8 , 0例 临床路径组采用临床路 径医疗护理方 法 , 照组采 用传统 医疗护 理方法 。分别 对 统计其住 院天数 、 院费用 、 住 术后并发症 、 患者满 意度 等临床资料 ,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临床路
【 关键词 】 疝 , 腹股沟 ; 临床路径 ; 医疗护理模式
The sudy a t nd a tc o lnia pa hw a n he t e t e n i l pr c e f c i c l i t y i t r a m nt of i gu na he n a. ri G AO - a, hu
C r s o d n uh r U S a — h a E ma l u s 1 6 o r p n ig a t o :S N h o c u n, - i:s n c 9 5@ 1 6 c r e 2 .o n
【 bt c】 O jcv T uyh plao e li l a w yC )i t etetfn A s at r bete os d e pctn fh ic t a( P n h ta n o i i t t a i i o t cn a p h er m —
g i a h r i.M e o s T e C r u a 0 c s s i e c n rlgo p h 0 c s s l i a ah a un l e n a h t d h P go p h d 8 a e l t o t r u a 8 a e .C i c lp t w y wh e h o d n me ia n u sn t o s w r p l d i P g o p a d t d t n l d c la d n ri g me h d n C n dc la d n ri g me h d e e a p i n C r u n r i o a me ia n u sn to s i O — e a i t l r u .T e c ii a d t ft e h s i ld y ,h s i h r e ,c mp ia in n aifc in o e p — r op og h l c l a a o o p t a s o pt c ag s o l t s a d s t a t ft a n h a l a c o s o h t ns a d o h rci ia a a i P g o p a d c nr l r u e e su i d a d a sait a n y i w sma e i t n t e l c l t n C u n o t o p w r t d e n tt i l a s a d . e n d r og sc al s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bf5ab0f6bd97f192379e914.png)
四肢 , 药物难 达 ” 嘲 , 所 以可局部使 用 中药泡洗 控制感 染 、 促进
创 面愈合 。 而茶 叶性 凉、 味甘苦 , 茶 叶中的主要化 学成 分有 茶多
酚等 , 而儿茶 素类 是茶多酚最 主要 的有效成分 , 茶 叶中的儿茶 素类化合 物对金黄 色葡 萄球菌等 多种病原 细菌具 有较强 的抑
『 7 ] C h e n X u e , Y i Yo u j i n , L i u H u a j i n , e t a 1 . A n t i — o x i d a n t f u n c t i o n o f t e a
制作用 , 起 到除臭祛腐 的功 能嘲 。另外 茶叶水为温水 , 不但使患
■ 汐固目嘧露
3 讨 论
1 0 7 -1 0 8.
糖尿病 足是糖尿病综合 因素 引起 的足部疼痛 、 皮肤感染致 深部溃疡 、 肢端坏疽等病变 , 糖尿病足感染后的病原菌中以金黄 色葡萄球菌常见 。 中医认 为糖 尿病 足患者的治疗原则为 “ 给邪 出路” “ 祛 腐生肌 ” , 因为患者肢 端血液循 环较差 , 中医谓 “ 发 于
( 3) : 3 5 — 3 6 .
愈合 , 使患者早 E t 康复 。
参考文献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3 — 0 7 )
【 1 ] 胡坤. 中药 泡 脚治 疗 糖 尿 病 足 的护 理 叨 . 当代 护 士 , 2 0 1 2 , 2 0 ( 4 ) :
临床护理路径在 腹股 沟疝手术患者 中的应用效 果探讨
死处 理效果 比低浓度组好 , 正 如唐裕芳 等 报 道茶叶提 取物增 多除臭率就增 高。因此 , 对糖 尿病 足患者采用茶叶水泡洗时 , 可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3405f1551810a6f5248650.png)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对 进 行 手 术 治 疗 的 腹 股 沟 疝 患 者 实施 临 床路 径 护理 的效 果 。 方 法 : 选 取 近 期 射 阳 县 中 医 院收 治 的 9 8例腹 股 沟疝 患 者 作 为 研 究对 象 。对 这 些 患者 均 使 用 无 张力 疝 修 补术 进 行 治疗 。 根据 这 些 患 者入 院 的 时 间将 其 分为 对 照 组和 观 察 组 。对 对 照组 患 者进 行 常规 护 理 ,对 观 察组 患 者 进行I 临床路径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情 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 满意 率 高 于对 照 组患 者 ,其并 发 症 的发 生 率及 病 情 的复 发 率均 低 于 对 照组 患 者 ,其 术 后住 院的 时 间短 于对 照组 患者 ,差 异均 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O . 0 5) 。 结论 : 对 进 行 手 术 治 疗 的腹 股 沟疝 患者 实 施 I 晦床 路 径 护理 可促 进 患 者 快 速 康 复 ,提 高 其对 护理 服 务 的满 意 度 ,降低 其 并 发 症 的发 生 率及 病 情 的 复发 率 。
【 关键 词 】 临床路径护理 ; 腹 股 沟抽 ; 手 术
[ 中 图分 类号]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7 6 2 9 一( 2 0 1 7)1 3 — 0 1 4 9 — 0 2
我 国腹 股 沟疝 的发 病 率 约为 3 . 6 %。 临床 上主 要使 用 手 术 的方法 治疗 该病 …。但 该病 患者 经手 术治 疗后 易发 生并 发 症 ,且 病 情 容 易 复发 。因 此 ,护 理 人 员需 通 过 科 学 有 效 的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0691222700abb68a882fb4c.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从我院腹股沟疝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30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和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状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高达96.67%、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高达100.00%同对照组患者的70.00%和76.67%相比,P<0.05。
结论:在对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护理临床上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临床效果在临床上,腹股沟疝是指患者腹股沟区出现缺损现象,进而使腹腔内脏器通过该缺损处突出体表而出现的疾病。
部分患者不需治疗可自行痊愈,但多数患者需通过手术治疗痊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
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特从我院腹股沟疝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23例,女7例;患者年龄为7—50岁,平均年龄(28.32±1.14)岁;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患者年龄为8—49岁,平均年龄(29.01±1.22)岁。
对6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对患者饮食和活动等进行相应护理,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基础知识等。
1.2.2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在患者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认真核查其病理和体检状况,同患者进行积极交流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为其介绍医院环境、主治医生、治疗方法和相关准则等,有效稳定患者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临床路径在成人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路径在成人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58cee3f53968011ca20091c2.png)
临床路径在成人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成人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自2014年01月—2015年01月收治的140例行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
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
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成人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路径;腹股沟斜疝;效果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现对我院140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措施的观察对比,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的是本院2014年01月—2015年01月收治的140例成人腹股沟斜疝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其中男128例,女12例,年龄22~91岁,平均62.6岁。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
选择标准:单侧腹股沟斜疝,无嵌顿、绞窄等情况,行择期手术;有其他基础疾病及并发症,但不影响本次手术治疗实施的。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程度、手术方式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由科主任、主治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实验小组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根据腹股沟斜疝疾病的临床特点,参考现有的护理常规,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手段为纵轴,制成日程计划表。
临床路径应用在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的价值
![临床路径应用在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af20ae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65.png)
临床路径应用在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的价值施选梅【摘要】目的探讨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诊治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86例作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88%,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10【总页数】2页(P184-185)【关键词】腹股沟疝;临床路径;围术期;价值【作者】施选梅【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湖北潜江 433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腹股沟疝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高发,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案,由于手术中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相关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在围术期需要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来降低并发症率并提升治疗效果[1]。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全新模式的标准临床护理模式,通过实施临床路径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及预见性,通过计划性的制定护理方案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更好地提升护理效果[2]。
本文将针对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诊治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共计86例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各组均43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
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患者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57.6±0.4)岁;斜疝患者32例,直疝患者11例;病程时间3~16个月,平均(6.4±0.4)个月。
疝气中医临床路径
![疝气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8e93833e87101f69e3195e4.png)
疝气(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成人)腹股沟疝(斜疝或直疝、单侧)。
一、疝气(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疝气(TCD编码:BWV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斜疝或直疝、单侧)(ICD-10:K40.2,K40.9)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或无张力(补片)修补术(ICD-9-CM-3:53.0-53.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1)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纳差和便秘等症状。
2)病人站立时肿块突出,平卧时肿块缩小或消失。
3)腹股沟区彩超有助于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1)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2)病人站立时,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平卧时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
3)B超提示腹股沟区含肠管性包块。
2.证候诊断参照《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
疝气(腹股沟疝)临床常见证候及诊断:肝郁气滞证:多为小腹或阴囊肿胀疼痛,结滞不舒,缓急无时,常因忿怒、嚎哭过度劳累而发作,舌淡,苔薄,脉弦。
寒气凝结证:结块在阴囊,肿硬而冷,牵引睾丸疼痛,喜暖畏寒,苔白腻,脉弦紧。
中气下陷证:肿块时大时小,劳累时加重,面色萎黄,动则气短,头昏,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谢建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成人腹股沟疝、股疝修补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华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
1.非手术治疗: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禁忌手术者,可使用医用疝带。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柳芳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柳芳](https://img.taocdn.com/s3/m/431354339b89680202d8255b.png)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柳芳发表时间:2015-11-13T16:07:06.0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作者:柳芳[导读] 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小儿外科腹股沟疝虽无致命危险,且通过手术尤其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柳芳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小儿外科 410000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42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210例)与对照组(21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模式开始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组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观察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合格率、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情况。
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股沟疝;手术;应用效果腹股沟疝虽无致命危险,且通过手术尤其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而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模式以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等对于提高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及医院医疗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
本文旨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收集我院经手术治疗的42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经手术治疗的42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210例)与对照组(210例),临床护理路径组中男122例,女88例,年龄10岁-76岁,平均年龄(42.73±13.25)岁,其中有63例为直疝,35例复发疝,77例斜疝,另外35例为双侧疝;对照组中男115例,女95例,年龄11岁-77岁,平均年龄(43.26±13.52)岁,其中有70例为直疝,42例复发疝,70例斜疝,另外28例为双侧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临床路径在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目的:通过对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在住院期间实行中医临床路径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探索一种能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方法,为中医临床路径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日随机抽100例患者,分为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研究组和未进入中医临床路径的对照组,对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均优于未进入中医临床路径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对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具有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的效果,并且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最终有效提高患者的医疗满意度。
标签: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效果评价临床路径的目的是在保证和改进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医疗费用,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日,节约医疗成本,使治疗获得最佳效果[1]。
成人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将成人腹股沟疝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在成人腹股沟疝中,手术后及时介入针灸、理疗等中医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2]。
而缩短住院天数和降低医疗费用是临床路径的两个显著特征[3]。
结合中医治疗的临床路径设计,既能控制治疗效果,规范诊疗操作,又可显著达到临床路径设计初衷的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制定的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2年版:依据病史、症状(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包块,即站立时出现,平卧后可回纳或消失)和查体确定诊断。
当诊断不明确或有困难时可辅助B 超、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帮助诊断[4]。
纳入标准:本研究将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纳入研究范畴,(1)腹股沟疝患者年龄55~85岁;(2)符合中医临床路径的诊断标准;(3)患者签订了知情同意书;(4)患者的资料都登记齐全。
排除标准:本研究将以下患者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1)患者同时患有心、脑、肝等严重性疾病;(2)患者为过敏体质,对药物过敏;(3)患有肾血管病、尿路梗阻疾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且未能良好控制患者;(4)患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病、绞窄性腹股沟病及双侧腹股沟病患者的患者;(5)患者有精神疾病、或者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6)没有按照规定用药,临床资料不全等影响最终疗效判断的患者,不同意进入临床路径及依从性差的患者;(7)出院后无法联系到的患者。
将2013年6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日随机抽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
其中研究组男44例,女6例,年龄55~84岁,平均(69.0±8.1)岁;对照组男45例,女5例,年龄55~84岁,平均(67.8±8.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2年版治疗方法,常规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治疗,术后对症治疗,直至术口愈合出院[4]。
研究组同样采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治疗,同时严格按我院制定的成人腹股沟中医临床路径进行治疗。
成人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的建立:依据王思成等[5]提出的6个基本原则,查阅相关诊疗指南,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由笔者所在医院医护人员共同制定出成人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
详见表1。
1.3 观察指标本研究采用同期队列的研究方法,将两组分别采集数据,并分别从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相关分析及对比,以详细了解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采集的所有数据都通过Epi Data软件进行录入和管理,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选择α=0.05,并进行双侧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成人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对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9.28±1.12)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43±2.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01,P<0.05)。
2.2 成人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对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由于补片费用因品牌不同而价格差异,所以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均剔除外科网片的费用。
研究组平均住院费(2988.78±114.76)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290.40±169.8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成人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99.6±1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0±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8,P<0.05)。
3 讨论3.1 成人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评价由本研究结果可见,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住院总费用,也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利用有效的中医治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最终提高了患者的医疗满意度。
本研究抽取相应病例,对比了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得出了研究组中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的结论,其主要原因为:成人腹股沟疝中医临床路径严格制定了详细的住院期间每日安排,尽量减少因各种原因而增加的不必要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各种原因增加的不必要的住院诊疗,利用相关的中医治疗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减少了各种相关的诊疗及药物费用。
其次,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
其原因是研究组的患者在住院中对整个诊疗过程的项目条更易理解,增加了整个治疗的透明度,患者的知情权得到尊重,使得患者理解诊疗的目的,能主动配合医护的诊疗,也促进医患双方的互动。
3.2 中医临床路径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展望在临床治疗中,如何介入有效的中医诊疗,是今后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本研究中,腹股沟疝作为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例数多的特点,通过临床路径的设计可以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过程。
由于目前临床上对于成人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措施还是进行手术治疗,但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较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从而影响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腹股沟疝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成人疝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应用中医治疗,可以起到良好作用。
而中医治疗具有效果良好、费用低、患者接受程度高等特点。
比如对于最常见的术后尿潴留,可采用针灸促进排尿,如针刺足三里穴,同时热敷下腹部[6]。
或者应用耳穴压豆,将耳豆贴于所选穴位上,用拇食指按压至有酸、胀、痛等“得气”感[7]。
采用炒热食盐于命门、肾俞、关元穴位热敷,于关元、气海穴用酚妥拉明穴位注射等方法[8]。
术后便秘,可采用穴位按摩促进排便:于术后可在患者腹部天枢穴、关元穴、气海穴按摩,并按揉足三里、三阴交、支沟、合谷、天枢,大横等穴位[9]。
对于疝术后慢性疼痛方面采用电针、针灸理疗配合神经阻滞治疗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10-11]。
疝术后血青肿则可采用改良芒硝敷贴治疗等方法[12]。
由上可见,结合中医的特色治疗,可在节省医疗费用、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本中医临床路径中,中医治疗方面主要作用于手术恢复方面,其缩小了中医治疗的范围,突出了中医治疗的优势,为其他中医临床路径的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作用。
随着科技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应将科学技术与中医中药相结合,进一步挖掘对疾病作用明显,疗效显著的中医治疗项目,采用更有效的中医治疗,进一步增加中医治疗进入路径的内容之中。
良好的临床路径设计可以在辨证施治的指导下有效规范中医治疗,提高医疗品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使得中医更有效的融入现代医学的发展中,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参考文献[1]黄磊,唐健雄.如何更好地开展实施腹股沟疝临床路径[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15(6):600-602.[2]王琳.针灸结合耳穴贴压对老年人疝修补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7):206.[3]董军.临床路径的特点与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6):111-112.[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10):833-835.[5]王思成,韩梅,刘建平.临床路径概要及中医临床应用思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2):1064-1067.[6]王秀霞.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J].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7):79-80.[7]张颖,耳穴压豆治疗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10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7):118-119.[8]王红,池志勇.穴位热敷加穴位注射治疗老年疝修补术后急性尿潴留患者108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6):160-162.[9]汤婷.穴位按摩预防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57.[10]韩济生.针刺镇痛神经化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4.[11]白有海,黄生明.6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治疗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08,38(6):215-217.[12]甘瑞荣,陈玉晶,刘彩霞,等.改良硭硝敷贴治疗法用于预防腹腔镜成人疝术后血青肿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11(2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