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案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二)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三)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课题。

1.一只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产下了许多卵,卵一天天地长大,长出来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蝌蚪)
对: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课题:
1小蝌蚪找妈妈
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设教学目标。

问:从课题你知道什么?
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3.师归纳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们的妈妈去。

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在找的过程中它的形体有什么变化。

学习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同学们还要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思考:
1.小蝌蚪找了几次才找到妈妈?
2.它们都找到了谁?
读后学生回答: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妈妈。

它们找到了:鲤鱼、乌龟、青蛙。

过渡: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段)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三)看图逐段学习理解。

1.观察第一幅图,说图意。

这幅图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这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玩。


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
贴出小蝌蚪的图片。

板书:大、黑、长长
它们在水里怎么游呀?
快活、高兴。

你觉得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我觉得小蝌蚪长得很可爱。


(3)指导朗读。

小蝌蚪长得这么可爱,在水里那么快乐活泼,我们读这一段就应该读出它们可爱、活泼的语气来。

试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它们都在想:我们的妈妈在哪?要跟妈妈学点本领那该多好啊!于是它们下决心找到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妈妈的呢?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自己
有什么变化?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学习方法:读,想,说。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案2
教学准备
课文中各种动物的头像和小蝌蚪变化过程中的不同特征图及字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利用投影出示四幅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片,由教师来引导学生认识小蝌蚪。

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它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有什么变
化?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予以指导。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生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并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请学生来读自己标出的生字并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老师及时予以指导。

3.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13画,第8画右边要出头,第10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

龟:共7画,下边是“”不是“电”。

鼓:13画,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并能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案3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小蝌蚪的变化。

3.增强对科学通话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增强对科学通话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1.读题
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三、探究新知
(一)通课文
1.自由读。

(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
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

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二)习生字
见PPT
会认字
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会写字
两、哪、皮、跳、就、肚、孩、
(三)习课文第一节
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

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案4
师:有一种小动物呀,大脑袋,圆肚子,黑灰身子,细尾巴……长大了,变变变,变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

吃饱了,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生:这说的是小蝌蚪。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4课——《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生齐读课题。

师:小蝌蚪从一出生就没见过自己的妈妈,妈妈长的什么样子?不知道。

妈妈在哪里?干什么去了?也不知道。

它们能找到自己的妈妈吗?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认真看,仔细听,用心想,故事里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播放CAI课件,学生看动画,听故事。


师:故事听完了,谁来告诉我们,你在故事里看到了哪几种小动物?
生:我看到了鲤鱼阿姨和青蛙妈妈。

师:(边贴图,边叙述)美丽的鲤鱼阿姨游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勤劳的青蛙妈妈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生:我还看到了小蝌蚪和乌龟。

师:(边贴图,边叙述)可爱的小蝌蚪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
有趣的乌龟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生:喜欢。

师: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生:想)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

生:可以看拼音认读。

生:可以问同学,或者是问爸爸妈妈。

生:还可以查字典。

师:大家说的都是好办法。

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151页,自己试着读一读这篇课文。

注意,要读准字音。

开始吧!
生自读课文。

师:课文都读完了。

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没有了。

师:那我可得考考你们。

(课件呈现带拼音的生词)请看大屏幕,自己试着认一认。

生自由认读带拼音的生词。

师:谁会认?
邀请学生认读生字,师正音。

师:真聪明!再难一点还能认吗?(课件呈现去掉拼音的生词)
邀请学生认读,师正音。

师:了不起!再难一点还会认吗?(课件呈现不带拼音的单个生字)
学生分组认读。

教师随机指导。

师:看来,老师得出绝招了。

请看屏幕(课件呈现打乱顺序的生字),打乱顺序还会认吗?
学生分男女生比赛认读。

教师随机指导。

师:咱们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认识了所有的生字,和生字都交上了朋友。

咦——是朋友就该互相帮助呀!瞧,这些生字遇到麻烦了(出示拆分过的拼字卡片)。

它们把自己的伙伴弄丢了,成了不完整的生字,这样多难看啊!咱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回自己的朋友,好吗?
生:(情绪高涨)好。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动手玩拼字游戏。

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帮生字找回了所有的伙伴。

真是好样的!这些生字要对你们说声“谢谢”,还说不会忘记你们这些好朋友的,你们也一定要记住它们哟。

生全体再次认读生字。

师:小蝌蚪看到了大家的精彩表现,也想请你们来帮个忙。

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生:愿意。

师:(出示小蝌蚪不同生长时期的图片,打乱顺序呈现)小蝌蚪有几张自己的照片,可是它自己也不知道哪一张是刚出生时的照片,哪一张是小时侯的照片,哪张是长大后的照片了。

你们能帮它把这几张照片,按顺序摆到黑板上的镜框里吗?
生交流讨论。

邀请学生上台摆图。

师: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摆吗?
生:第一张照片是小蝌蚪刚出生的时候——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第二张是小蝌蚪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长出了两条后腿;又过了几天,它长出了两条前腿,这就是第三张照片;接着,它的尾巴变短了,这是第四张照片;最后,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青蛙。

师:摆得对,说得也很好。

你看,小蝌蚪在向你点头微笑了。

鲤鱼阿姨、乌龟和青蛙妈妈看到同学们热心的帮助小蝌蚪,也喜欢上了你们,想跟你们交朋友。

你们想跟他们交朋友吗?生:想!
师:不过呀,它们都说喜欢会读书的小朋友。

鲤鱼阿姨说,谁要是能读好它的话,它就跳舞给他看;乌龟说,哪个同学能读好它的话,下课后就跟他一块儿玩;青蛙妈妈也说,谁要是能读好它的话,就唱歌给他听。

(生开心的笑)说说吧,你喜欢哪一种
小动物,你想读好谁的.话?
生:我喜欢青蛙妈妈,我要读好青蛙妈妈的话。

生:我喜欢乌龟,我要读好乌龟的话。

生:我最喜欢鲤鱼阿姨,因为鲤鱼阿姨很漂亮,我要读好它的话,和它交朋友。

师:行!同学们喜欢谁就读谁的话,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

先自己练习一会儿。

开始吧。

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的动物朋友们等得有点急了。

咱们马上开始吧。

谁先来?
生:我最喜欢青蛙妈妈,我读第五自然段。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蹦到荷叶上。


师:老师发现,你在读青蛙妈妈的话时,一直在微笑,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青蛙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们,很高兴。

师:你真是青蛙妈妈的知心朋友,青蛙妈妈一定会喜欢你的。

不过呀,小蝌蚪有点不高兴了。

他们说自己已经长成了小青蛙了,一天到晚都是蹦蹦跳跳的,请你边读边把小青蛙的动作表演出来行吗?
生边读书边表演“蹬、跳、蹦”。

师:真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青蛙。

还有哪位同学也想表演小青蛙的?(学生情绪高涨,举手踊跃)一起来试试吧!
生全体边读书边表演小青蛙的动作。

生:我想和乌龟交朋友,我来读写乌龟的这一段。

“小蝌蚪游哇游……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读得不够好。

小蝌蚪以为乌龟是自己的妈妈,“连忙追上去”,要读出小蝌蚪很着急的样子。

师:说得非常好。

你能试着去读好这一段吗?
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第三自段。

师:你读得真好。

瞧,乌龟在向你点头微笑了,它一定会喜欢你的。

还有谁想读书?
生:我最喜欢小蝌蚪,我来读写小蝌蚪的这一段。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


师:老师发现你在读这一段话时,一直都在笑,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我喜欢小蝌蚪,而且小蝌蚪也很“快活”。

师:你是小蝌蚪的知心朋友,小蝌蚪也喜欢你。

还有哪些同学想读小蝌蚪的?一起来试试,注意要读出小蝌蚪很“快活”的样子。

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

生:我想第二自然段读给鲤鱼阿姨听,希望她能喜欢我。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师:从你的朗读当中,老师感受到小蝌蚪很有礼貌,鲤鱼阿姨也很有爱心,读得非常好。

刚才,小动物们都欣赏到了你们精彩的朗读,可是它们还觉得不过瘾,还想看你们分角色表演。

下面,就请大家在自己的学习小组里,分角色演一演。

呆会儿,咱们就请最棒的小组上台来表演。

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当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

有的小组在分配角色时,出现了一个角色多人争演,而有的角色却无人问津,学生们为了争一个喜欢的角色各不相让的情况,教学难以进行下去。

教师这时并没有责怪学生,也没有包办分配角色,而是充满爱心地说:“看,小蚂蚁没人理睬,都伤心地流泪了。

你们说,怎么办呢?”学生自然而然的意识到了自己的不是,角色分配问题迎刃而解。


师:让我们来欣赏第三小组的精彩表演。

(给学生分别带上动物头饰)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当导演,读叙述部分的话。

师生全体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

小蝌蚪要采访大家,有哪位
同学能告诉小蝌蚪,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青蛙是蝌蚪变的。

生:我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生:我知道了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

师:大家说得对。

那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时候,是“迎上去”;遇到乌龟的时候,是“追上去”;而见到青蛙妈妈的时候,又是“游过去”呢?师:你是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学生。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咱们请电脑来帮帮忙吧。

(课件演示:小蝌蚪和鲤鱼面对面的游)这应该怎么说?
生:面对面是“迎上去”。

师:(课件演示:乌龟在前面游,小蝌蚪在后面追)这应该怎么说?
生:这是“追上去”。

师:聪明。

(课件演示:青蛙妈妈蹲在原地不动,小青蛙游过去)这应该怎么说?
生:(齐生回答)游过去。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和小蝌蚪、鲤鱼阿姨、乌龟,还有青蛙妈妈都成为了好朋友。

小动物们都舍不得离开大家,你们也一定会想念我们这些小动物朋友的,是吗?
生:我们也舍不得可爱的小动物们。

师:那么,就请大家回家以后,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听,让它们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