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学业质量检测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学业质量检测试卷(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 (共15题;共55分)
1. (4分)2014年10月8日晚,亚洲和美洲地区出现月全食现象:即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没有太阳光直射.读图,完成问题.
月食现象可以作为以下哪个地理现象的证据()
A . 地球的大小
B . 地球的形状
C . 地球的公转方向
D . 地球的自转方向
2. (4分)在童年时期,代谢活动的特点是()
A . 同化作用占优势
B .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相当
C . 异化作用占优势
D . 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没有一定的关系
3. (4分)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水,试管中盛有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并有少量固体存在),在饱和溶液中悬浮着一只塑料小球,现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则试管中的小球会()
A . 上浮
B . 下降
C . 位置不变
D . 无法确定
4. (4分)如图是碳和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反应需几分钟时间。
最能说明这个反应已经完成的实验现象是()
A . 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
B . 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再有气泡冒出
C . 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再出现浑浊现象
D . 装有氧化铜的试管中出现红色物质
5. (4分)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甲图闭合开关,线圈转动,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B . 乙图给导线通电,导线附近磁针发生偏转,电磁铁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C . 丙图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
D . 丁图此实验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
6. (4分)如图所示,乒乓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下列关于乒乓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球拍击球时,乒乓球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
B . 球拍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拍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 . 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 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 (4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闻气味
B . 振荡试管
C . 贮存气体
D . 倾倒液体
8. (4分)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第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这一天的丹相最接近图中()
A . 新月
B . 上弦月
C . 满月
D . 下弦月
9. (4分)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明显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①水和氢氧化钠;②稀硫酸和锌;③稀盐酸和石灰石:
④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固体;⑤水和消石灰;⑥稀盐酸和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⑤⑥
D . ①②③⑤⑥
10. (4分)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
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 .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 .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 .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 .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11. (3分)小金提着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5楼的家里。
下列对此过程中做功和功率的估算,合理的是()
A . 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200焦
B . 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 000瓦
C . 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焦
D . 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4瓦
12. (3分)如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 ”“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 . 4∶1∶2
B . 3∶1∶3
C . 3∶1∶2
D . 4∶1∶3
13. (3分)高等动物的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是通过()
A . 性状
B . 受精卵
C . 精子和卵细胞
D . 胚胎
14. (3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 用铁质容器盛盐酸
B . 用铜质容器盛盐酸
C . 用铁质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D . 用铜质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15. (3分)灯泡L1、L2分别标有“10V、10W”和“9V、5.4W”的字样,若将它们串联使用时,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值是()
A . 10V
B . 9V
C . 15V
D . 19V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共7题;共36分)
16. (6分)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________ ,生物种类________ ,自动调节能力就越________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17. (4分)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
实现了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
(1)如图甲是嫦娥四号的降落相机在软着路过程中拍摄的月球图片,这张图拍摄时距离月面5.5公里,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月球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________,即月坑。
(2)由于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月球背面始终与地球“背对背”,随着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会在月夜降临后陆续进入了休眠状态。
如图乙所示的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中,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图中的________,此时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处于________(选填“月昼”或“月夜”)。
A. B. C. D.
18. (4分)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 A、B、C、D 代表心脏的四个腔,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该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当血液流经肺后,⑥与⑤中的血液成分相比,变化是________,当血液流经肾脏后,④与③中的血液成分相比,代谢废物________的含量明显减少。
19. (6分)如图所示,在 6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2 滴紫色石蕊溶液,(资料:KCl 溶液、CaCl2溶液均显中性)
(1)试管②、⑤溶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将试管⑤倒入试管④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现(填字母序号);
A . 红色
B . 紫色
C . 蓝色
(3)实验后将试管①、②、⑥中的废液倒入大烧杯中,最终只得到红色溶液,则大烧杯的废液中的溶质除了石蕊外,还含有________
20. (6分)右侧三幅图分别运用了什么光学知识?
甲:激光引导掘进方向:________。
乙:小狗照镜子:________。
丙: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________。
21. (6分)为了从镁、铁、铜的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
(1)据此方案,金属A是________。
(2)“操作a”是________。
(3)方案②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2. (4分)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支点左侧30cm刻度处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现欲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向上的力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的作用点应在杠杆支点的________ (选填“右侧”或“左侧”),若该点距杠杆支点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 N.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9分) (共4题;共39分)
23. (9分)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三种电路:
(1)甲同学认为图 2 电路比图 1 电路好,理由是: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图 3 电路比图 2 电路更好,理由是图 3 电路便于多次实验。
(2)乙同学利用图 3 电路(其中电阻 R=10Ω)完成了本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电压 U(伏)电流 I(安)电压/电流
110.1
220.2
340.4
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操作过程中,丙同学发现滑动变阻器损坏,但经过思考后利用图 2 电路最终也完成了多次实验,该同学的做法是________。
24. (12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锡纸中的金属成分(锡纸中以一种金属为主,其它成分对实验无干扰),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
【建立猜想】根据锡纸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并结合金属活动性、价格等因素,猜想其中的金属可能是锌、铁、铝、锡中的一种。
【探究过程】
步骤活动内容收集证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步骤一①查阅资料:金属锌在室温下很脆
②取锡纸反复折叠
锡纸未破损锡纸中金属不是锌
步骤二用磁铁靠近锡纸锡纸没有被磁铁吸引锡纸中金属不是
________
步骤三①取锡纸条放入浓度为20%的盐酸
中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
当观察到
________现象时,取出锡纸条并用蒸
馏水清洗。
②将处理过的锡纸条放入试管中,加
入饱和硫酸锌溶液,静置观察。
②中锡纸条表面无明
显现象
说明锡纸中的金属活
动性比锌弱,则锡纸中
金属不是铝,而是锡
【交流评价】小科对实验结论提出质疑:“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因为铝与硫酸锌反应[2Al+3ZnSO4=3Zn+Al2(SO4)3]生成的金属锌为银白色,与铝颜色相同,因此无法得出结论。
请在不改变反应原理的前提下运用定量方法完善实验方案,并根据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 。
【继续探究】运用完善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初步结论:锡纸中金属是铝。
25. (9分)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
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E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________散失的。
26. (9分)小海从旅游胜地带回一块玄武岩火山石,如图甲所示,他通过多种方法测定这块玄武岩的密度。
(1)方法一: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________,表示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量火山石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火山石质量为 ________g;
③再用排水法测得火山石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算得了火山石的密度。
(2)方法二:
①将装有水的玻璃杯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清零,如图丙:
②火山石用细线绑住悬挂着浸没于水中,电子秤示数为8.6g,如图丁;
③结合方法一中测得的数据,小海算出火山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8、29、30小题各6分,第 (共7题;共50分)
27. (6分)如图是蘑菇的形态示意图,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28. (6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着症状。
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酸锌化学式已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x为________。
(2)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
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________支。
29. (6分)某豆浆机的主要结构有中间部位一个带动刀头的电动机,底部装有电热丝,用来对液体加热煮沸。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豆浆机在标准容量下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时的“P-t”图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如图所示。
型号DJ15R-P3
额定电压220伏
电动机功率220瓦
加热功率1000瓦
标准容量1500毫升
(1)豆浆机中电动机和电热丝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
(选填“串联”或“并联”)
(2)求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耳?
(3)当电动机被卡住时很容易烧毁,若电动机线圈电阻大小为10欧,试求在额定电压下此电动机卡住10秒钟产生的热量?
30. (6分)下图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胚中的________。
(2)上述过程②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是________。
31. (8.0分)“光强”是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科学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
如图甲所示为光敏电阻的实物和元件符号,图乙为某种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的关系图,图丙为小科利用这种光敏电阻所设计的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标有“6V 6W”字样,灯丝的电阻随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光敏电阻接受光强为3坎德拉的光照射时,闭合开关,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0.6A,求此时小灯泡的电阻。
(3)某次实验中测得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5V,光敏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2.25W,求此时光敏电阻接收到光敏的光强。
32. (8分)如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溶液100g,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人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甲乙
(1)试写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C中溶液的溶质化学式为________ 。
(3)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A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3. (10.0分)将体积为0.001m3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待木块静止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其下表面距水面0.06m,已知ρ水=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2)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 (共15题;共5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共7题;共36分)
16-1、
17-1、
17-2、
18-1、
18-2、
19-1、
19-2、
19-3、
20-1、
21-1、
21-2、
21-3、
22-1、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9分) (共4题;共39分) 23-1、
23-2、
23-3、
24-1、
25-1、
25-2、
25-3、
26-1、
26-2、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8、29、30小题各6分,第 (共7题;共50分)
27-1、
28-1、
28-2、
29-1、
29-2、
29-3、
30-1、
30-2、
31-1、
31-2、
31-3、
32-1、
32-2、
32-3、
32-4、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