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谈骨气(限时测试)-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原卷版)

合集下载

2016—2017京改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2课《谈骨气》 (共40张PPT)

2016—2017京改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第2课《谈骨气》 (共40张PPT)

三、理清文章的说理层次,认识议 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理清文章的说理层次。(根据 前面对文章的分析,从整体上认识文 章的说理层次。) 2、概括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根据其 间的关系划分层次。 (1)1-3自然段是引论部分,提出中心 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并对骨 气这一概念加以解释。 (2)4-8自然段是本论部分,以三个典
孙天帅出生在河南南阳一个农民家庭, 高中毕业以后,他到珠海一家外资企业打 工。1995年3月7日下午3点,头天晚上加班 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 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盼到10分钟的工休 时间,工人们太累了,一名身体染病的女 工实在坚持不住,伏在工作台上打起了盹。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韩国女老板顺手操起 一块线路板朝这位女工猛砸过去……紧接 着大发雷霆,吼叫着各生产线管理人员直 身站立举起双手作投降状,然后叫车间工
骨气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这篇文章谈论的话题是“骨气”,作者 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主要观点 是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整体感知课文。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二、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学习 用事实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 1、概括文章中的三个事例。 2、分析这三个事件分别表现了人物的 什么品质。 (1)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元。(富贵 不能淫) (2)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贫贱 不能移) (3)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口。
(1909—1969)
一、整体感知课文。
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嗟来之食:( jiē ) 吆喝:( yāo ) 拘囚:( jū )
一、整体感知课文。
理解词的意思。 富贵不能淫: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使……改变。 威武不能屈:使……屈服。

八年级语文上册 2 谈骨气练习课改版 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2 谈骨气练习课改版 试题

心尺引州丑巴孔市中潭学校谈骨气
一、填空
1、<谈骨气>选自( ),作者〔〕,是〔〕。

著有〔〕〔〕以及历史剧〔〕。

二、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高官厚禄.屈辱
..嗟.来之食暂.时
大声疾.呼拘囚.折磨.富贵不能淫.
三、解释以下词语。

1、气概:
2、嗟来之食:
3、施舍:
4、隐蔽:
5、疾呼:
6、痛斥:
7、拍案而起:
8、横眉冷对:
四、课文引述了那几事例,请你简要的加以概括。

一、以下加点字在词语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移.:坚决不移.移.风易俗贫贱不能移.
B. 疾.:大声疾.呼疾.风劲草痛心疾.首
C. 案.:拍案.而起伏案.疾书有案.可查
D. 畏.:畏.首畏.尾望而生畏.后生可畏.
二、读课文第五、六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中“汗青〞的正确意思是:〔〕
A.竹筒
B.竹子流出的水
C.史册
D.竹筒上的汗水
2、下面的分析中哪一项不恰当?〔〕
A.文中引用文天祥的两句诗,表现了他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B.“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这句话说明文天祥在生死关头顾虑重重。

C.这段文字指出文天祥是古代一位有骨气的英雄人物。

D.这段文字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两种方法来论证全文论点。

3、选段说“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仔细分析文天祥的事例,看看他的哪些情况表达了孟子的话。

4、选段文字属于〔〕论据,证明了〔〕的论点。

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B卷

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B卷

第三单元B卷·综合能力创新一、积累与运用(19分)1.选字填空,将序号填人括号中。

(14分)(1)A.殉 B.询 c.荀 D.徇( )问 ( )私 ( )子()职(2)A.粹 B.翠 C.碎 D.悴憔( ) 苍( ) 粉( ) 纯( )(3)A.侮 B.诲 c.悔欺( ) 后( ) 教( )(4)A.遣 B.谴 C.遗( )责 ( )留派( )2.用成语概括下列句意。

(5分)(1)冷漠不关心。

(2)比喻对事物反应迟钝,情绪淡漠。

(3)微小得不值得一谈。

(4)在工作中挑轻的,躲避繁重的。

(5)好了还力求做得更好。

二、现代文阅读(51分)(一)《谈骨气》(节选)(18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期末考试语 文 试 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请用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 炽.zh ì热 自诩.x ǔ 以讹传讹.é 悲天悯.人 m ǐnB 聒.噪gu ō 着.落zhu ó 如释.sh ì重负 一劳永逸.y íC 观.宇gu àn 豢.养hu àn 茅塞.s è顿开 泰然处.之 ch ùD 殉.职x ùn 稽.q ǐ首 分道扬镳. bi āo 脍.ku ài 炙人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 裨益 弄巧成拙 按步就班 杳无音信 B 狭隘 劫后余生 矢志不移 见异思迁 C 肆虐 大相迳庭 娓娓动听 不言而喻 D 眩目 咄咄逼人 循规蹈距 风度翩翩3、依次填入下面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 )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 )会不由自主地谦逊和( )。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恭听的姿态。

A 因为 所以 孜孜不倦 击节称赞B 只有 才 聚精会神 击节称赞C 只有 才 孜孜不倦 拍案叫绝D 因为 就 聚精会神 拍案叫绝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B、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为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精品】北京课改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谈骨气课前预习训练(含答案)

【精品】北京课改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谈骨气课前预习训练(含答案)

2.谈骨气自主学习主干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事迹.( ) 被俘.( ) 丞.相( ) 吆.喝( )淫.( ) 劝.告( ) 疾.呼( ) 嗟.( )拘囚..( )( ) 禄.( ) 贱.( ) 号召.( )答案:jì fú chéng yāo yín quàn jí jiē jū qiú 1ù jiàn zhào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高官厚.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拍案.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嗟.来之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毫.不在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汗.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厚:多淫:迷惑案:桌子屈:屈服嗟:感叹词移:改变毫:一点儿汗青:史册3.翻译下列句子。

(1)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他动摇。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

( )(2)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 )(3)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一心照汗青。

”( )答案:(1)排比 (2)设问 (3)引用5.下列材料中不能用来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朱自清宁可挨饿也不领取美国人的救济面粉。

八年级语文 《谈骨气》同步练习 北京实验版

八年级语文 《谈骨气》同步练习 北京实验版

初二语文北京实验版《谈骨气》同步练习(答题时间:15分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骨.气()吆喝.()痛斥.()被俘.()2、根据注音写汉字:厚lù()坚jué()拒jué()màn长()气gài ()3、解释词语或加点的字:嗟来之食:施舍:疾.呼:汗青:二、阅读理解:我喜欢这样一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艺术大师徐悲鸿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的确,人不可有傲气。

有了傲气的人,往往会自命不凡,认为自己能干,比别人高出一筹,从而目中无人。

这就是他今后失败的先兆。

有了傲气的人,当成功的时候,赞扬、奉承之词迎面扑来,他就会飘飘然,听不进批评和忠告,辨不清真假与是非,最终还是失败。

对于这种人来说,成功无异成了“毒药”。

但是做到了没有“傲气”还应当有“傲骨”。

什么是傲骨呢?就是应当有志气,有自信心,有顽强不屈的性格。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失败和挫折随时会降临,冷眼、讽刺就会随之而来。

对待这些是唉声叹气地把原因归于“自己天赋不足”,从此一蹶不振呢□还是不怕嘲讽,寻找原因,迎着困难而上?这就要看是否有“傲骨”。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有傲骨,有信心的人,失败后并不气馁,相反,他们会在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

“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对这种人才会灵验。

做人既不能_,又不能妄自菲薄;既能在荣誉面前总结经验,检查错误,又能在冷眼面前一往无前,不卑不亢。

要同时做到这两点是不太容易的。

但对那些十分注重人格修养的人来说,也是完全可以到达的境界。

1、划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2、文中方框里的标点应当是□号。

3、联系语言环境,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不卑不亢”的意思:□□□□□□□。

5、文章的论点是:□□□□□□□□□□□□□。

第2段论证了□□□□□□□□□,第3段论证了□□□□□□□□。

6、成功之所以会成为“毒药”是因为:□□□□□□□□□□□□□。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谈骨气2(学生版)word版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谈骨气2(学生版)word版

人物事件
身份地位
针对情况
社会时期
结论
教师小结:用三个典型事例(事实论据),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证明中心论点。 2.研学:议一议 辩一辩 3.展学:展一展,评一评:(展示评价) 4.巩固检测:查一查,改一改:(修改完善)
四、作业: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①抄写词语 ②思考:这里的叙述有何特点。
一、导入并解读目标
【学习流程】
二、了解论题、论点和论据,知道本文中心论点提出的方法。
1.读学:读一读,断一断 读学知识超市了解论题、论点和论据,知道中心论点提出的方法。
论题是:
本文的中心论点: 2.研学:说一说,明一明
。 提出方法:

三、理解三个事例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证明观点。
1.读学:读一读 填一填
1.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2.论题:是作者在一篇议论文中所要论述的问题。
3.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一个表示明确判断的句子。
4.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大体上有两类:一是事实论据,一是道理论据。
精品初中语文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组别:第 组 号 姓名:
家长签字:
课题
授课时间
课型
精读理解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 了解论题、论点和论据,知道本文中心论点提出的方法。
2. 理解三个事例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证明观点。
环节
1. 解读目标及检测 2. 读学 3.研学 4、展学 5、巩固检测
【知识超市】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试题2017.1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匀称.(chèn)诘.问(jié)镏.金(liú)惟妙惟肖.(xiào)B.归咎.(jiù)绮.丽(yǐ)轩榭.(xiè)长途跋.涉(bá)C.繁衍.(yǎn)荒谬.(miù)嶙峋.(xún)销声匿.迹(nǐ)D.追溯.(shù)伧.俗(cānɡ)藻.井(zǎo)啸.聚山林(xià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制裁藩蓠五彩斑斓束手无策B.琉璃嶙峋雅俗之别周而复始C.劫难惨损草长莺飞风雪载途D.脊椎烦躁天衣无逢变化多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B.元宵节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C.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D.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不少人驻足..观赏,那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B.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C.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D.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5.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分)A.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B.徐先生创作的《荷风千里》这幅画,将古雅的气韵、明快的时代感融合在一起,受到大家的好评。

C.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索。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优选卷 01(解析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优选卷 01(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6-2017学年八年级期末优选卷初中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塞.(sài)寒噤.(jìn)锐不可当.(dǎng)B.绥.靖(suí)仄.歪(zè)怒不可遏.(è )C.地窖.(jiào)箱箧.(qiè)转弯抹.角(mǒ)D.悼.念(diào)疟.疾(nù)阡陌.交通(mî)【答案】B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B.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

C.美国“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获准避难俄罗斯,这令急于抓捕他的美国一愁莫展。

D.习总书记教师节前夕在北师大的讲话,通俗易懂,言简意该,在青年学子中产生强烈反响。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同音字、形近字的辨识。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

B 锐不可当 C 一筹莫展 D言简意赅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面对诗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B.《春望》中“家书抵万金”一句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C.《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两句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D.《爱莲说》中用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豁达大度的美好品质。

【答案】D考点:思想内容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倾听使人_______,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_______,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_______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__________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A.谦虚安宁警醒丰富B.丰富谦虚安宁警醒C.警醒丰富谦虚安宁D.安宁警醒丰富谦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辨析同义词,每组同义词既有相同的语素,又有不同语素,关键在了解共同点的基础上,抓住它们的不同语素,仔细体会其意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优选卷 04(解析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优选卷 04(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6-2017学年八年级期末优选卷初中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俨然(yán )垂髫(tiáo )选贤与能( jǔ)德馨( xīn )B、苔痕(tái )鸿儒( rú)案牍( dú)甚蕃( pán )C、淤泥( yú)亵玩( xiâ)濯洗(zhuó)罔不( wǎng )D、篆章 (zhuàn) 簪子 ( zān) 戍守 ( shù ) 峨冠( guān )【答案】D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我们在蜿蜒的山路上一拐弯,只见一座巨大的白色v形石雕屹立在山坡上。

B.她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坟堆。

C.丰功伟迹!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潦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

B,名副其实C:丰功伟绩D,眼花缭乱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A.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友谊。

B.《芦花荡》中的主人公“老头子”老当益壮、智勇双全、爱憎分明,是个十全十美的人物形象。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结尾一句“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课文中还有一些有些地方运用到了这种修辞手法,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第15课《谈骨气》练习(冀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15课《谈骨气》练习(冀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15课《谈骨气》练习(冀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一、阅读以下文段,回答以下咨询题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专门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夫君。

〞意思是讲,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逼不了,这确实是所谓大夫君。

大夫君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通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专门多如此有骨气的人,我们确实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因此,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晰。

然而,就坚决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那么来讲,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PGN0009B.TXT/PGN>得我们学习的。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A.孟子所讲的话。

B.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C.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D.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2.〝……此之谓大夫君〞中〝此〞指代的是后文分不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来论证,这三者是________关系。

3.文中引用孟子的话有何作用[]A.引用孟子的话,论证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B.引用孟子的话,讲明了〝骨气〞的含义。

C.引用孟子的话,讲明〝富贵〞〝贫贱〞〝威武〞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D.引用孟子的话,讲明中国人民是如何样对待〝富贵〞〝贫贱〞〝威武〞的。

4.第四节中〝这一点〞指的是________,〝这一原那么〞指代的是________5.节选文段共四节,层次分明,试用斜线标示出来①②③④6.〝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

参考答案综合能力训练1.C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拒绝降元,穷人不受嗟来之食,闻一多拍案而起并列3.B4.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坚决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5.①/②/③④6.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对骨气有不同的明白得,一切剥削阶级有本阶级的〝骨气〞,无产阶级也有无产阶级的骨气〔意近即可〕。

1.2.1 谈骨气(课堂训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解析版)

1.2.1 谈骨气(课堂训练)-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解析版)

《谈骨气》课堂训练一、基础知识1.作者吴晗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标题揭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语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移”的意思是_________,“屈”的意思的是____________。

4.第一段文字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二段文字通过引用古语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二、课堂回顾1.从议论文写作角度看,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是一句话独立成段?2.本文的论题:________3.本文中心论点:________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孟子的三句话)或翻译出来均可:________5.概括各段大意段意________6.第一段的作用:________7.文章第二自然段引用孟子的话其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8.阅读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这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法侧重阐述了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中的哪一观点?答案一1.历史学家;2.文章论题3.《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迷惑;改变;屈服4.提出中心论点5.阐释“骨气”的含义6.“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例”二1.开门见山,很具有划时代意义2.骨气3.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4.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

5.第1段: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第2段:用孟子的话阐释骨气的具体含义。

八年级语文谈骨气练习

八年级语文谈骨气练习

谈骨气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PGN0009B.TXT/PGN>得我们学习的。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A.孟子所说的话。

B.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C.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D.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2.“……此之谓大丈夫”中“此”指代的是后文分别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来论证,这三者是________关系。

3.文中引用孟子的话有何作用[]A.引用孟子的话,论证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B.引用孟子的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

C.引用孟子的话,说明“富贵”“贫贱”“威武”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D.引用孟子的话,说明中国人民是怎样对待“富贵”“贫贱”“威武”的。

4.第四节中“这一点”指的是________,“这一原则”指代的是________5.节选文段共四节,层次分明,试用斜线标示出来①②③④6.“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

参考答案综合能力训练1.C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拒绝降元,穷人不受嗟来之食,闻一多拍案而起并列3.B4.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5.①/②/③④6.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对骨气有不同的理解,一切剥削阶级有本阶级的“骨气”,无产阶级也有无产阶级的骨气(意近即可)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6-2017学年八年级期末优选卷初中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浣.妆(huàn)狭隘.(ài)淘汰.(tài)弄巧成拙.(zhuó)B.籼.米(xiān)砭.骨(biǎn)矜.持(jīn)举世瞩.目(zhǔ)C.安谧.(mì)濒.临(pín)眸.子(móu)悲天悯.人(mǐn)D.擎.天(qíng)热忱.(chén)谛.听(dì)拈.轻怕重(diān)【答案】D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提防B. 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锁屑C.不可名状月明风清转弯抹角交卸D.情寓于中独一无二丰功伟绩蹒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形近字、易错字。

A:张皇失措B:琐屑D:情郁于中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另一篇小说《荷花荡》。

B.《核舟记》作者张潮,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C.《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D.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分为瞿塘峡、虎跳峡、巫峡。

【答案】C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目前扬州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B.谁也不能否认瘦西湖隧道的通车不能给扬州市民出行带来便利。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北京课改版语文八上谈骨气作业练习

北京课改版语文八上谈骨气作业练习

练习测试一、阅读课文,找出中心论点,并说明作者写作本文的要紧目的是什么。

二说明文中引述孟子的话,并对下面句中加黑的词作出明确的说明:“富贵不能淫,贫残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文中举了哪些具体事例?这些事例别离表现了如何的精神?四、本文要紧以事实作论据,引述的事例,都用了叙述、议论相结合的手法,但又有所不同,有的先叙后议,有的夹叙夹议。

请你说出这三个事例中叙议是如何结合的?五、用现代汉语说明下面一段文言文的意思。

六、先说明下边加黑的字,再说明词语。

1.高声疾呼2.拍案而起3.嗟来之食4.留取丹心照汉青七、下面是对孟子的三句话的译文,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句后的括号里打“√”1.富贵不能淫A.富贵了不能骄纵。

()B.富贵了不能因之而知施淫威。

()C.富贵了不能迷惑。

()2.贫贱不能移A.贫贱不能四处流浪。

()B.贫贱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

()C.贫贱不能使他迁移它乡。

()3.威武不能屈A.威武的人是可不能屈服的。

()B.不因为自己威武而使他人感觉懦弱。

()C.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八、认真阅读《谈骨气》一文第二、三自然段,判定这两段的段意各是什么,在正确的语法后面打“√”。

1.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是:A.评判孟子说过的那几句话。

()B.阐明什么叫骨气。

()C.说明大丈夫要表现出什么样的英雄气概。

()2.第三自然段的段意是:A.指出有骨气的人是超级多的。

()B.强调咱们先人是有骨气的。

()C.强调有骨气是咱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九、《谈骨气》一文第4—8自然段举了三个事例,能不能改成按时刻顺序来安排(战国时一个穷人、南宋末年的文天祥、现代的闻一多)?为何?十、《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十一、《谈骨气》中引用文天祥的两句诗有什么作用?请抄出全诗并做简要讲解。

练习测试之一答案一、课文的中心论点是:“咱们二、淫:迷惑。

移:改变志向。

屈:屈服。

孟子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不为金钱、地位所迷惑,不因贫困低贱而改变志向,在权势、压力眼前不屈服,这确实是所谓的大丈夫。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谈骨气》练习题北京课改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谈骨气》练习题北京课改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谈骨气》练习题北京课改版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贫贱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要挟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明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秀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详细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需看法清楚。

但是,就锲而不舍地为事先的提高事业效劳这一原那么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气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诚,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屡次派人劝他,只需投诚,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邪气歌»,讴歌了现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顺从压榨,召唤人民继续起来对立。

另一个故事是现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呼喊一声〝喂,来吃!〞这个滋味是不难受的。

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面孔,那个神情,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八年级语文谈骨气 同步练习浙教版

八年级语文谈骨气 同步练习浙教版

谈骨气同步练习作者为什么首先介绍文天祥的诗句?参考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过零丁洋》中最末两句。

写此诗时,文天祥已经兵败被俘,准备一死殉国,但未能如愿。

元军把他送到潮阳见张弘范,文天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拒绝了高官厚禄的利诱,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翌年正月,元军送文天祥经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时,张弘范要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他挥笔疾书《过零丁洋》一诗,此诗集中表现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作者首先引述此诗,旨在歌颂文天祥的英雄气概。

本文为什么要用孟子的话来阐释"骨气"的含义?参考答案:一是孟子的话既全面且深刻,用来诠释"骨气"恰到好处。

二是引用孟子的话有权威性,有说服力。

议论中记叙的方式议论中的叙事,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先议后叙,或者先叙后议,或者边叙边议,请从课文中各举出一个例子来。

1.先议后叙:2.先叙后议:3.边叙边议:参考答案:1.先议后叙体现在整篇文章中。

即先提出论点并进行阐述,然后用"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引出三个事例的叙述。

2、课文第5段先叙述文天祥的事迹,第6段再加以议论。

3、在课文第七段中,记叙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采用了边叙边议的方式。

解释下列各词①骨气:②威武:③坚定不移:④施舍:参考答案①指人的坚强不屈的气节。

②权势和武力。

威,权势。

③形容毫不动摇,变动、改变。

④把财物送给穷人或出家人。

多出于怜悯或迷信的"积德"思想。

解题思路:①"骨气"与"风骨"意思相近,都是指人的刚强不屈的气慨、气节,"风骨"还指诗歌、文章、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雄健有力的风格气派。

②"威武"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除了在"威武不屈"中用原义外,常常作形容词,含褒义,指力量强大,形容威严有力的气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谈骨气》练习 冀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谈骨气》练习 冀教版

谈骨气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A.孟子所说的话。

B.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C.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D.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2.“……此之谓大丈夫”中“此”指代的是后文分别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来论证,这三者是________关系。

3.文中引用孟子的话有何作用[ ]A.引用孟子的话,论证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B.引用孟子的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

C.引用孟子的话,说明“富贵”“贫贱”“威武”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D.引用孟子的话,说明中国人民是怎样对待“富贵”“贫贱”“威武”的。

4.第四节中“这一点”指的是________,“这一原则”指代的是________5.节选文段共四节,层次分明,试用斜线标示出来①②③④6.“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

参考答案综合能力训练1.C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拒绝降元,穷人不受嗟来之食,闻一多拍案而起并列 3.B 4.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 5.①/②/③④ 6.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对骨气有不同的理解,一切剥削阶级有本阶级的“骨气”,无产阶级也有无产阶级的骨气(意近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骨气》限时测试
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
一、基础知识(共17分)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饿人拒绝了“(带有侮辱性的施舍食物)”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2)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地急切地呼吁,以引起人们注意或警觉),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

()
(3)闻一多(猛拍几案,愤然站起身来),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2.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2分)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C.《正气歌》——闻一多
D.《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
E.《谈骨气》——吴晗
3.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2分)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_____。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A.对骨气这个词的理解也不一样
B.骨气的内涵也有所区别
C.对骨气具体内容的理解也大不相同
D.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4.依次填写下面两句括号中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1)有的青年()有理想,()刻苦勤奋不足;有的()很想为理想努力,()不能抓紧一点一滴时间。

(2)你热爱生命吗?()别浪费时间,()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A.①因但也但②所以虽然
B.①虽但却但②那么所以
C.①虽但也但②那么因为
D.①如但也但②所以因为
5.文章开头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6.下列对《谈骨气》一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引用孟子的话,用来解释“骨气”的含义。

B.文中引用毛主席的评价,有权威性,有说服力。

C.本文的说理脉络为: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

D.文中作为论据的三个事例都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在顺序安排上可以随意调换。

7.综合运用(6分)
“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联系下面链接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材料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在同一个蓝天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

材料二:“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

”这是英国诗人库柏的诗句。

……但愿城市化不会把地球上的乡村消灭掉,因为那将意味着消灭了上帝最宝贵的创造。


材料三:人类将会杀死大地母亲,抑或将她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婪,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婪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灵付出代价。

二、阅读诗词,完成各题。

(共23分)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

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
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1.作者引用孟子的话的目的是什么?和同学讨论一下,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骨气呢?(4分)2.课文中3个事例分别从那些角度论证了作者的观点?请你再为补充两个事例(6分)
3.下列语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子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6分)
4.从古至今有许多有许多与骨气有关的名言警句,深受人们喜爱,例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请查阅名人传记或有关的书籍,把这类名言警句抄写下来。

(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