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区2010年九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一模语文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 结庐在人境, 。
(陶渊明《饮酒》) ② 山回路转不见君,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 世有伯乐, 。
(韩愈《马说》) ④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⑥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或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一个闷.热不雨的夏夜,我忽然听到美国著名小提琴家雅沙·海菲兹演奏的小提琴。
那乐曲荡气回肠,一下子把我带入另一番神清气爽的境界。
尤其是乐曲的第二乐章,柔美抒情中带着绵绵无尽的沉思,那音乐主题由小提琴带动不同乐器反复出现,真让人感到面前有一幅动情的画在x úx ú展开,呈现出层次丰富而色彩纷呈的画面。
那乐曲让我深深感受到天是那样蓝,海是那样纯,周围的夜是那样明亮、深su ì、清凉一片而沁.人心脾…… 后来,我知道,这同样是贝多芬的乐曲:《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节选自肖复兴《寻找贝多芬》)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闷.热( ) x úx ú( )展开 深su ì( ) 沁.( )人心脾 (2)联系上下文,说说“荡气回肠”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3)文段中划线句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欣赏乐曲时的美妙感受,请你结合语境,仿照前面的句式,在省略号前面再补写两句。
(3分) 那乐曲让我深深感受到天是那样蓝,海是那样纯,周围的夜是那样明亮、深su ì、清凉一片而沁.人心脾, , …… 3、名著阅读(4分)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
父爱如山,许多文人名家都曾写文章表达对父亲的怀念。
在鲁迅回忆往事的散文集《 》中,就有两篇文章记录了他和父亲之间发生的故事:一篇是《 》,记述了在“我”即将去看迎神赛会的激动时刻,父亲却要“我”先背书的往事,表现了封建的教育思想对孩子天性的压抑和摧残;另一篇是《父亲的病》,令我终身愧疚的事是在父亲临终时, 。
4、综合性学习(12分) 2010年是我国农历的虎年,某班准备就“虎年话虎”为主题,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吧。
(1)请你提供两则带“虎”字的成语。
(2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活动要求每人设计一张关于虎年文化
....的手抄报,请给你的手抄报拟一个报名或报头,如“虎虎生威话虎年”;并设计出其中的两个栏目。
(3分)
(3)一位同学在上网查找资料时,读到了这样一则报道:
“大湄公河流域老虎保护项目”协调员尼克•考克斯介绍,历史上印支虎大量繁衍生息在整个大湄公河流域,但目前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三国的野生印支虎数量都不超过30只,其余的260只则生存在泰国和缅甸交界的山区。
考克斯认为,如果不采取决定性的保护行动,印支虎到下一个中国农历虎年2022年来临时很可能已在柬、老、越三国灭绝。
此外,东南亚另一大野生虎亚种苏门达腊虎的处境也不妙,目前仅剩400只左右,而偷猎和栖息地被侵占仍时刻威胁着它们的安全。
从这篇报道中,你读到了哪些关键信息?(3分)
(4)2010年还是联合国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某同学在读了以上报道之后,想借“虎年效应”向全班同学发起保护野生虎的倡议。
你认为这份倡议书中最主要的内容应该是什么?(4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1分)晨趣
季羡林
一抬头,眼前一片金光:朝阳正跳跃在书架顶上玻璃盒内日本玩偶藤娘身上。
藤娘一身和服,花团锦簇,手里拿着淡紫色的藤萝花,熠熠发光,而且闪烁不定。
我开始工作的时候,窗外暗夜正在向前走动。
不知怎样一来,暗夜已逝,旭日东升。
这阳光是从哪里流进来的呢?窗外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繁茂,仿佛张开了一张绿色的网。
再远一点儿,在湖边上是成排的垂柳。
所有这一些都不利于阳光的穿透。
然而阳光确实流进来了,就流在藤娘身上……
然而,一转瞬间,阳光忽然又不见了,藤娘身上,一片阴影。
窗外,在梧桐和垂柳的缝隙里,是一块块蓝色的天空,成群的鸽子正盘旋飞翔在这样的天空里,黑影在蔚蓝上面画上了弧线。
鸽影落在湖中,清晰可见,好像比天空里的更富有神韵,宛如镜花水月。
朝阳越升越高,透过浓密的枝叶,一直照到我的头上。
我心中一动,阳光好像有了生命,它启迪着什么,它暗示着什么。
我忽然想到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每天早上对着初升的太阳,静坐沉思,幻想与天地同体,与宇宙合一。
我从来没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没有这一份福气。
可是我也感到太阳的威力,心中思绪翻腾,仿佛也能洞察三界,透视万有了。
现在我正处在每天工作的第二阶段的开头上。
紧张地工作了一个阶段以后,我现在想缓松一下。
心里有了余裕,能够抬一抬头,向四周,特别是窗外观察一下。
窗外风光如旧,但是四季不同: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情趣各异,动人则一。
现在正是夏季,浓绿扑人眉宇,鸽影在天,湖光如镜。
多少年来,当然都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过去我竟视而不见呢?今天,藤娘的身上一点儿闪光,仿佛照透了我的心,让我抬起头来,以崭新的眼光来衡量一切。
眼前的东西既熟悉,又陌生,我仿佛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把我好奇的童心一下子都引逗起来了。
我注视着藤娘,我的心却飞越茫茫大海,飞到了日本,怀念起赠送给我藤娘的室伏千律子夫人和室伏佑厚先生一家来。
真挚的友情温暖着我的心……
窗外太阳升得更高了。
梧桐树椭圆的叶子和垂柳尖长的叶子,交织在一起,椭圆与细长相映成趣。
最上一层阳光照在上面,一片嫩黄;下一层则处在背阴处,一片黑绿。
远处的塔影,屹立不动。
天空里的鸽影仍然在划着或长或短、或远或近的弧线。
再把眼光收回来,则看到里面窗台上摆着的几盆君子兰,深绿肥大的叶子,给我心中增添了绿色的力量。
多么可爱的清晨,多么宁静的清晨!
此时我怡然自得,其乐陶陶。
我真觉得,人生毕竟是非常可爱的,大地毕竟是非常可爱的。
我有点不知老之已至了。
我这个从来不写诗的人心中似乎也有了一点儿诗意。
此身合是诗人未?
鸽影湖光入目明。
我好像真正成为一个诗人了。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三日晨
5、季羡林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按照清晰的顺序写出一个清晨带给他的。
(2分)
6、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反复运用一个动词“流”来描写阳光照进室内,照到书架顶上藤娘身上的情形。
请你谈谈对这个词的欣赏。
(3分)
7、文中划线的句子中那种“崭新的眼光”是一种什么样的眼光?在这种眼光之下,作者对于窗
外的风景,又有了哪些新.的发现
..?(6分)
..和感悟
8、文章末尾有一句话“我好像真正成为一个诗人了”,既说“好像”,又说“真正”,是否矛盾,请写出你的理解。
(4分)
9、读完季羡林先生的这篇精致至极的散文,相信你已经被这美轮美奂的文字及其勾勒下的清晨画卷所打动。
你或许在想,今天的自己有没有错过一个可爱而又别具一格的清晨呢?那就写写自己眼里的清晨吧,至少要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60字左右为宜)(6分)
【二】(19分)现代科技如何制造一个“阿凡达”
从现有的技术来看,制造并控制一个“阿凡达”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除了工程学,导演卡梅隆最感兴趣的就是生态学和生物学了,人家可是拍过纯生态记录片《深渊异形》的人哟。
《阿凡达》中出现了大量和生物科技有关的内容,包括基因杂交,大脑远程控制,还有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圈——这些都靠谱吗?
不同物种能基因杂交吗?
在《阿凡达》中,地球人杰克的“阿凡达”是一个混和了他的基因和纳威人两者基因的生物。
片中称这种技术是为了让他能控制“阿凡达”,并且“阿凡达”有着和杰克类似的相貌和个性。
而必须用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才能代替一个人控制“阿凡达”,说明这种基因混合的规模很大。
那么,不同物种间能进行基因杂交吗?
现在,“转基因”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甚至可以把水母的基因转到老鼠的DNA上,培养出“荧光鼠”。
人类也已经通过重新组合基因,造出了完全人工的细菌,并在研究通过方法造出更复杂的单细胞生物。
通过基因工程还可以制造出“畸形昆虫”,比如长两个尾巴的果蝇。
虽然在哺乳动物身上还没有做这样的实验,但是在理论上应该可行。
不过,人类和外星生物的基因是否能够混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大脑远程操纵可行吗?
在《阿凡达》中,杰克用大脑直接控制他的“阿凡达”,并且通过“阿凡达”的感官认识世界。
要让A用头脑控制B的身体,并能够感受到B所感受的一切,首先,要有远程动作控制手段。
现在,外科大夫已经可以把手的动作通过传感器转化为数字信号,控制千里之外的机械手进行外科手术。
下面,就要实现通过头脑信号直接控制机器。
科学家尼克拉利期更是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成功利用猴子的大脑信号直接控制机械手。
下一步,就是要不在大脑里插电极,从外部接收大脑信号,现在这方面的的研究已经开始,从理论上是可行的。
再下一步,就是用电子信号来控制肌肉。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已经能用微型电子装置向昆虫肌肉发送信号,从而遥控昆虫的行动。
也就是说,一个人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大脑信号控制另一个人的肌肉。
不过,让B通过A的眼睛看东西,这可能吗?要实现这一点,第一步是需要把A大脑中的视觉图像提取出来。
因为大脑的运作极为复杂,所以现在还没能做到这一步。
下一步是让人脑能够通过连接到大脑视觉区域中的电子装置来“看”到东西。
独立研究者杜伯利的小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把光学传感器和人类大脑的视觉区域直接连接起来,让盲人能看到有一定信息量的图像。
现在的技术难点是从一个人的大脑中提取图像。
看起来,大脑远程控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现在仍然不能肯定它在现实中是否能实现。
在电影中有一个BUG,杰克需要一台机器收集脑信号、以电子信号的方式传送出去。
他的“阿凡达”在大脑中也应当有一台机器接收电子信号,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这台机器。
《阿凡达》的基本概念——通过一个生物的头脑控制另一个生物的身体在技术上是有可能实现的。
而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圈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但这样一来也就没呈现什么大胆、华丽的想象了。
——节选自2010年3月《探索发现》杂志10、从全文来看,本文在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文中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是。
(3分)
11、文章以疑问句作为标题来阐释本文的两个核心问题,这种形式不仅清楚明了,而且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请从文中找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4分)
12、本文的详略安排十分隐蔽且独具匠心,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5分)
13、文中有三次提到在“理论上”可行,作者为何要如此强调在“理论上”?(3分)
14、正是因为有了幻想,人类才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
可以说,大胆奇特的想象力如同人们的翅膀,使得人们可以在理想与现实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请你也大胆地、幻想出一种未来的设备或技术,说说它的用途,以及它能够实现的依据或可能性。
(4分)
【三】(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出师表》)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
(3)以彰其咎.咎:(4)由是
..感激由是: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7、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在上面的这些文段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言”了哪些事?(3分)
18、《出师表》千百年来最打动人们是诸葛亮在文章中所表达出耿耿忠心,所以民间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不谓忠臣”。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了诸葛亮的忠诚,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你的体会。
(4分)
三、作文(55分)
19、题目:我心底的风景
提示:生活处处皆风景。
春花的绚烂,夏雨的滂沱,秋叶的静美,冬雪的奇艳,是一道道赏心悦目的风景;一首空灵美妙的乐曲,一部震颤心灵的电影,一篇让人动容的文章,是一幅幅令人过目难忘的风景;一个成天忙碌不知疲倦的背影,一双向远处凝望的焦渴的眼睛,一张困境中绽开的明朗灿烂的笑脸,是一幕幕让人心动的风景……你心底有这么一幅镌刻在脑海深
处的美好风景吗?请打开心灵的窗口,以“我心底的风景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记录下你的欣赏、体验和感悟。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