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发表时间:2020-05-19T06:53:51.219Z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19年10月总第174期作者:杨爱红
[导读] 时间总是太瘦,匆匆从指尖滑过。
开学初,便确定了每位老师组内研究课的题目。
——我的语文教学点滴
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街道中心小学271608
语文课堂,包罗万象。
笔锋所及,上达九霄,下抵潜蛟,直至天地间一草一木,尘世中的一颦一笑。
因此,语文教师在构建有效乃至高效课堂时,不免有烟波浩渺,无筏可乘之感。
所以,我们不难想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背后,应该是就餐时一心二用的绞尽脑汁;应该是办公桌前的冥思苦想;应该是同行内的移樽就教;应该是豁然开朗的喜上眉梢;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沾沾自喜。
语文教师的身后定是喜忧参半。
一、锋从磨砺出
时间总是太瘦,匆匆从指尖滑过。
开学初,便确定了每位老师组内研究课的题目。
在七名组内同仁轮番“教唆”下,我毫无招驾之力地将研究课题定为《安塞腰鼓》,一篇被公认为本册教材最具挑战性的文章。
随着陆续地准备、时间的临近,愈来愈感觉到,无法驾驭像黄土高原一样厚重的文章。
但是一个稍渐成熟的人都会相信:事在人为的道理。
于是,我开始了短暂而漫长的思索。
对于这样一篇感情泛滥汹涌、排比反复修辞俯拾皆是的抒情散文,慷慨激昂的出色朗诵,绝对是亮点。
对于此类文章的朗诵,我还是颇有信心的,难就难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虽有气势,但流露更多的是反抗情绪,显然不行;神思者的《故宫的记忆》节奏虽符,但缺乏的是必要的陕北民俗气息。
力求完美而又无法完美,实在是一种痛苦。
无奈下,向百度求助,未果,又大海捞针式的收听《安塞腰鼓》名家朗诵,几段视频播放后仍然没有发现,在放弃努力的同时,本能地点击了下一段朗诵视频,急促而又不失舒缓、激扬而又不失柔情的唢呐声,传入耳畔,感觉告诉我,这绝对是完美的配乐。
熟练下载了这段视频,可新的难题不请自来,我该如何将朗诵的声音去掉,只保留背景音乐?先后快速拨通了两个电话,向精通电脑的朋友寻求技术支援,未果。
再次向百度求助,经高人指点,安装了GoldWave软件,根据操作指南提示,成功消除人声并且顺利降噪,无法忘记那午夜十分的喜悦。
待首战告捷后,背部酸痛、颈项僵硬、十指难屈,痛痛快快伸了几个懒腰,勉强起身,大腿麻木,踉踉跄跄挪到了床边,倒在床上,此刻,尝到的是床从来没有过的舒服。
困倦也阻挡不了思绪纷飞,神经依然在构思、揣摩,最终一点点接近曙光,而我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睡着。
次日,起床,匆忙用过早餐,向往日一样走着熟悉的路、坐着熟悉的车去那熟悉的地方。
紧张忙碌的工作总是因为紧张忙碌而不知觉结束。
下班,依旧坐于电脑前发呆似地思索。
我深信,上帝会眷恋每一个愿意把自己放在青石上,忍受魁梧健壮的铸剑师抡锤敲打的人。
我也深信,任何一个人,只要不再习惯性地随波逐流,你一定能制造出直挂云帆的美丽。
我更相信,任何一个人,只要不去抱怨,埋头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成功便会在那不远处的榕树下乍现。
我们每个人都要坚信:锋从磨砺出。
二、香自苦寒来
第二天,第三节课,七位“教唆”的同仁,如约坐到班级后排,眼神中流露着支持的微笑,准备检阅期待已久的场面。
清脆的铃声制止了所有的嘈杂。
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经常感动于那份尊重。
回敬礼,向学生深鞠一躬请大家坐下。
触摸屏上,出现了一张背景为黄土高源的图片。
引领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陕北黄土高原及陕北人的印象,知识面宽泛的学生蜂拥而上,课堂气氛活跃。
在互动过程中,我把握契机,请同学们欣赏了阿宝演唱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高亢嘹亮的乐音,让学生异常兴奋,当歌曲播放到高潮部分时,我灵机一动,手拍手打起了节奏,并示意学生,学生心领神会后,欢呼雀跃地模仿老师打起了节奏,顿时,现场气氛渐入佳境。
万事开头难,有了这样一个情境导入,基本可以宣告胜利。
嘹亮的陕北信天游,可谓一声入耳,荡气回肠。
学生情不自禁称赞后,我又问学生,陕北还有一项更具代表性、更有震撼力的民间艺术,那就是?为了造势,我有意将这个问题,大声问了两遍。
然后,请同学欣赏了那豪放、火烈的安赛腰鼓,欣赏完毕,学生们按耐不住,纷纷来谈观后感,此后,水道渠成将学生带入配乐朗诵环节。
那让我煞费苦心的背景音乐,在临场中效果比预期还要好,隆隆的腰鼓声,在教室中回荡,牵动着学生朗诵的情绪,学生激情饱满,争抢朗诵,最后都有种意犹未尽之感。
后半堂的分析,因为有了前面的渲染,进展同样顺利。
一堂酣畅淋漓、热血沸腾的语文课,如天幕流星般划过,比起准备的过程真是“小巫见大巫”。
我闻到的只有苦寒后,那晨雾中清新醉人的梅花香。
阅历尚浅、天真无邪的学生们看到的只是老师台上的挥洒自如,看不到的是,每位老师,每堂课身后的苦与乐。
这或许正是老师的伟大之处。
每堂课由准备到上课再到课后的反思,经历过的老师都会有种脱胎换骨的感受,你会在惨遭失败的课后找到前进的指南;你会在摸索中寻找到无法被复制的授课风格;你会在取众家之长后渐觉可与众家比肩。
这就是:香自苦寒来。
我想,每个小有成就的语文教师,人前的光鲜亮丽,必然是身后苦心地经营,必然是“花丛懒回顾”的孤注一掷。
这就是语文教师身后的苦与乐。
苦,苦不堪言;乐,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