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b7f9720ed630b1c59eeb5a7.png)
糖尿病护理常规1、按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一般常规护理。
2、按医嘱严格执行和控制饮食热量,向病人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做到主动遵守饮食计划。
3、注射胰岛素时必须用1m1注射器,注射时间,剂量、剂型需绝对准确,注射部位应经常理更换。
正规胰岛素可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素须在早饭前1小时皮下注射。
正规胰岛素与鱼精胰岛素合用时,必须先抽正规岛素,然后抽鱼精蛋白胰岛素,反之则影响正规胰岛素的速效特征。
4、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出现低血糖反应症状时,应立即抽血查出粮含量,并报告医师,给病人口服糖水或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
5、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时,应加强基础护理,注意安全,及时查尿糖、尿酮、血糖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按医师医嘱正确给药。
6、正确掌握班氏试剂测量尿糖的方法,准确判断其结果。
急性肠炎护理常规1、按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防止体力消耗。
3、根据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等少渣食物,病情重者应禁食。
4、观察、记录粪便性质、颜色及次数并报告医生,保留标本送常规检查或培养。
5、肛门护理,频繁的腹泻常因粪便刺激使肛门周围皮肤红肿、疼痛,每次排便后应用软纸揩试,温水洗净,并涂油保护。
6、如出现脱水症状时,按医嘱补液,防止因严重腹泻造成大量胃肠液损失而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贫血护理常规1、按血液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和富含铁的食物。
3、各种操作宜轻柔,注意口腔清洁,常用含漱剂,严防碰伤,口腔出血时禁用硬牙刷刷牙。
4、熟悉贫血药物治疗,明显缺氧时应及时吸氧,铁剂应在饭后服用,服药时禁饮茶水,以免影响吸收。
口服液体铁剂时用吸管,避免牙龄染黑,射注铁剂后需严密观察反应。
用药后嘱病员多饮水,注射部宜深,且经常更换,必要时热敷。
5、对急性出血和再障引起的贫血,按医嘱输血。
脑出血护理常规1、按神经系统疾病一般常规护理。
2、安臵病人摆舒适体位,让患者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抽吸口鼻内分泌物,卧床休息,头部垫高15-30度尽量少动头部。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acd502ebd64783e09122b73.png)
内科护理常规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难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
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半坐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等。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
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1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6、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
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要进食。
重危患者喂饮或鼻饲。
7、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8、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它标本的采集且及时送检。
9、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0、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1、对于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12、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附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率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4、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715f4f8102de2bd96058830.png)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新病人,作好入院介绍,并立即通知医生,对重危者交接后积极抢救处理。
2、24小时内完成护理入院录,新病人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日二次,连续二天,以后一日一次。
体温37。
5℃以上者每日3次,体温不升或38℃以上4次/日39℃以上6次/日,体温正常二天后每日一次。
病危病人按医嘱及病情需要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3、新病人入院时测体重一次,以后每周一次。
不能测体重时,分别用平车或卧床表示。
4、新病人入院后按医嘱留送大小便标本及其他化验检查,每天记录大小便次数,观察色、量、性状。
三天无大便者应作通便处理。
大便异常者,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5、密切观察病情,有变化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按病情正确记录尿量或出入量。
6、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病人皮肤、头发护理,新病人入院时做好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
7、了解病人饮食习惯,进餐时护士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饮食和进食情况,尤其是治疗饮食及试验饮食落实情况,并做好饮食指导。
自理困难者协助进食。
8、了解病人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的需求,向病人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做好心理疏导,避免一切医源性刺激。
9、所有病人出院前应做好出院指导。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注意定时通风换气,并进行紫外线消毒。
2、病人入院后,接待安置,介绍入院须知,责任护士自我介绍。
3、新病人入院应立即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及时处理。
测体温、P、R、BP,体重,做好记录。
4、按医嘱通知营养室饮食种类。
急腹症未开医嘱前予禁食,并准备胃肠减压,输液等器具5、根据病情确定分级护理,认真执行护理体会,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及家庭情况,对病人心理、生理,社会关系有整体动态的评估。
责任护士24h内完成入院护理病历和出院小结。
6、新病人测体温、P、R 2次/日X2天。
一般病人1次/日。
重危,手术后3天及体温在37.50以上者,3次/日。
380以上者4次/日。
390以上者6次/日。
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后连续测2天,3次/日。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aa29d0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6.png)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章急症护理常规第一节高热护理1.卧床休息。
2.进食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体温过高时应给予流质饮食。
3.高热病人应给予足够的水分;每日摄入量应在3000ml左右。
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4.体温在39℃以上者给予头部冰袋,39.5℃以上者给予酒精或温水擦浴,也可应用退热药物或针刺降温(取大椎,曲池,合谷,十宣等穴)。
5.体温骤降时应予以保温,及时测血压,脉搏,心率,做记录,同时报告医师。
6.注意口腔卫生,每日给予口腔护理3-4次,口唇干燥时涂润滑剂。
7.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大量出汗者,及时更换被单及内衣;注意病人勿直接吹风,以防感冒。
8.过高热出现谵妄,昏迷时加用床档,以防坠床。
9.诊断未明确者,配合医师及时留取大小便,以做常规化验及培养。
第二节休克护理1.设专人护理,分秒必争进行抢救。
2.给予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中凹位),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注意保暖。
3.氧气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代血浆﹑低分子右旋输血准备,并准备生理盐水﹑4.抽血检查血型,按医嘱做好输液﹑糖酐﹑5%葡萄糖﹑抗生素﹑肝素等。
5.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用粗套管针,以利纠正缺水及失血,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根据血压情况按医嘱应用升压药物;血容量补足后维持血压时,应注意升压药物的浓度和输液滴数,以防水肿。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特护记录。
7.对心愿性休克的病人,注意心率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不超过40滴。
8.对过敏性休克病人,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或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9.急性中毒引起的休克病人应迅速洗胃,减少毒物吸收,按医嘱及时应用解毒药物。
内科护理常规3篇-精品
![内科护理常规3篇-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673a0d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3.png)
内科护理常规3篇内科护理常规z(xf内科护理常规心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第二节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3第三节风湿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4第四节高血压的护理常规------------------------------- 5第五节心绞痛护理常规--------------------------------- 5第六节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5第七节心肌炎护理常规--------------------------------- 6第八节心源性休克护理常规----------------------------- 6第九节猝死护理常规----------------------------------- 7呼吸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肺炎的护理常规--------------------------------- 7第二节胸膜炎护理常规--------------------------------- 8第三节气胸护理常规----------------------------------- 8第四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9第五节肺梗死护理常规--------------------------------- 9第六节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常规------------------------- 9第七节支气管肺癌护理常规----------------------------- 10 第八节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10 第九节支气管炎的护理常规----------------------------- 11 第十节支气管扩张的护理常规------------------------- 11 第十一节支气管扩张咯血护理常规----------------------- 11肾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13 第二节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14第四节肾盂肾炎护理常规 ------------------------------- 15第五节急性肾衰护理常规 ------------------------------- 15第六节慢性肾衰护理常规 ------------------------------- 15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消化内科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 16第二节胰腺炎护理常规 --------------------------------- 16第三节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 ----------------------------- 17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一一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护理常规 肝硬化护理常规 ----- 急性胃炎的护理常规 -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0第二节脑出血护理常规 --------------------------------- 20第三节脑血栓形成护理常规 ----------------------------- 20第四节 脑栓塞护理常规 ------------------------------ 21第五节出血性脑中风护理常规 --------------------------- 21第六节高血压脑病护理常规 ----------------------------- 21 免疫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 ---------------------------- 22第二节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 ------------------------------ 22 内分泌护理常规第一节代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3第二节糖尿病护理常规 ---------------------------------- 24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1718181919 胆囊炎的护理常规第四节甲状腺功能减退护理常规--------------------------- 25 第五节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常规------------------------ 25第六节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25心脏内科护理部分第一节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将病危病人病情通知家属。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28563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3.png)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开展优质护理,应用护理程序做好患者的饮食、休息与运动、药物、心理、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
2.按分级护理要求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及时给予评价,做好护理记录。
3.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进行饮食指导。
4.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按时做好晨晚间护理,满足生活需要,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5.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6.做好内科常见疾病和症状的护理以及特殊治疗、检查的护理。
7.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做好各种留置管道的护理,并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引流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8.做好患者的风险评估,包括:Braden评分、防跌倒评分、疼痛评分,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1。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0d1973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7d.png)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2、新入院病人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以后每天测量2次,连续3天;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1次;体温超过37.3℃的病人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者,每4小时测量1次,持续观察72小时;3、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病人按需进食,危重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4、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的变化以及药物作用、不良反应;5、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并送检;6、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便秘病人,遵医嘱绐予轻泻药或进行灌肠等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7、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计划落实;8、根据病人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预防压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安全防护;9、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第二节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一、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应用脱水剂时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应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牙龈出血、尿便颜色等,警惕消化道出血症状,如有呕血、便血及时处理;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7、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 ,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10、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11、做好心理护理 ,限制探视人员;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二、意识障碍患者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瞳孔大小、对光反应;2、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3、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h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4、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反应;二、护理措施1、呼唤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2、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3、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4、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5、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0~45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6、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或更换尿袋时应注意无菌技术;7、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檫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8、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9、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易超过50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10、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平整;每1~2h翻身一次;11、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檫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三、健康指导1、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2、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三、瘫痪护理常规肢体因肌力低下而出现运动障碍称为瘫痪;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质运动区、椎体外系统、小脑、周围神经等均可引起肢体瘫痪;根据瘫痪性质分为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根据瘫痪的部位分为单瘫、偏瘫、交叉性瘫痪、截瘫、四肢瘫、局限性瘫痪;一、护理评估评估病人瘫痪程度、平衡和协调能力,是否伴有感觉障碍和并发症;二、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因突然的生活不能自理,会使病人急噪、对生活失去信心;要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病人多提供治疗及预后的有关信息;要关心、尊重病人,做各种护理时不要产生厌烦情绪;2、保持肢体功能位为防止瘫痪肢体孪缩、关节畸形、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出现,应在瘫痪早期为患肢摆放良好的肢体位置;3、加强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入厕、穿脱衣服、翻身、更换床单等生活护理;教会病人使用呼叫器、便器等设施;4、加强安全护理病人床边要加护栏,防止坠床;病人要穿防滑底鞋,保持地面干燥、平整、无障碍;行走不稳者活动时要有人陪同;伴有感觉障碍的病人,要注意防止烫伤、刺伤,不可用暖水袋,洗漱时要先试水温;5、预防皮肤损伤应每隔1-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1次,避免拉、拽等暴力动作,同时摆放肢体功能位;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现压疮的危险,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还要防止各种管路压在病人身下;6、排尿障碍男性尿失禁病人可用接尿器,女性尿失禁病人使用尿不湿;保持会阴区清洁;尿潴留病人留置导尿;7、肢体功能训练早期进行被动运动加主动运动,结合理疗、按摩、针灸等辅助治疗,使肢体恢复最佳的功能;8、预防深静脉血栓卧床病人加强下肢屈伸运动、足部内外翻运动、下肢肌肉的按摩,尽量不在下肢进行有创操作,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观察有无肺栓塞表现;四、休克患者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20mmHg、SBP降至〈90mmHg以下或较前下降20~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2、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意识状态反映大脑组织血液灌注情况,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3、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花斑、紫绀等表现;4、观察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5、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30 ml/h;同时注意尿比重的变化;6、注意观察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了解患者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7、密切观察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二、护理措施1、取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保持病房安静;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用药;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输液速度,给予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后血压不升时作好配血、输血准备;3、做好一切抢救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行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等监护;4、需要时配合医生尽可能行深静脉穿刺术,以便抢救用药,随时监测CVP;若无条件做深静脉穿刺,应注意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影响,避免皮肤坏死;5、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面罩或麻醉机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及细胞代谢障碍;当呼吸衰竭发生时,应立即准备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对实施机械辅助治疗的,按相关术后护理常规护理;6、留置导尿,严密测量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注意保暖,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8、做好各种管道的管理与护理,预防各种感染;9、病因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按其不同病因进行护理;10、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11、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要将患者的基础疾病、诊治经过、药物准备情况、患者目前情况、特殊医嘱和注意事项等详细进行交接班,每班要详细记录护理记录;三、健康指导1、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感;2、指导患者及家属对诱发休克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3、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诊;五、心力衰竭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严密观察患者的心律、心率、呼吸、BP、神志等的变化,尽早发现各类型的心律失常;2、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症状及有可能诱发严重后果的因素如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心跳骤停等征兆,以便及时抢救;3、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有无副作用的发生;4、观察血气分析、电解质等与疾病相关的各种实验室指标;二、护理措施1、休息及体位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有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急性左心衰时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2、氧疗持续吸氧3~4升/分,急性左心衰时立即予鼻异管给氧氧流量为6~8升/分,病情特别严重可应用面罩呼吸机加压给氧,给氧的同时在氧气湿化瓶内加入50%的酒精吸入,有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如患者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给予间断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兼行间歇正压呼吸IPPB或呼吸末正压呼吸PEEP;3、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补液速度,一般为每分钟20-30滴,以防加重心衰及诱发肺水肿发生;4、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强心剂和扩血管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利尿剂者,应注意低钠、低钾症状的出现,如全身无力,反应差,神经反射减弱,腹胀,尿潴留等;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观察有无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及心律失常等;使用血管扩张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5、遵医嘱准确测量并记录尿量,并注意嘱咐患者不能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6、病情稳定后可鼓励患者做下肢自主活动或下床行走,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7、饮食护理给予低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禁烟酒;水肿较重患者限制钠盐和液体入量;8、皮肤护理伴有水肿时应加强皮肤护理,以防感染及发生褥疮,可用温热水清洁和按摩局部皮肤;9、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三、健康指导1、予以饮食指导,戒烟、戒酒;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诱发因素,指导患者注意劳逸结合;3、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4、指导患者学会自行记录出入量及水肿的变化情况;5、指导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保持心情舒畅;六、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是指Treti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临床上以呕血和或黑粪为主要特征;1、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少量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大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并下肢略抬高,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做好安全防护,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引起晕厥;3、饮食护理活动性出血期应遵医嘱禁食,加强口腔护理,出血停止后,给予无刺激、易消化、温凉流质,逐步过渡为半流质、软食,注意规律进餐;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软食,出血停止后渐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或软食,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4、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尿量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必要时留置导尿,如有头晕、口渴、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紧急处理,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实施各种抢救措施,配合输血等;2观察呕血、黑粪的颜色、量、性状及伴随症状,正确估计出血程度,判断出血是否停止;3动态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尿素氮等;5、用药护理1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准备好急救用品;2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的病人应注意静脉输注速度以及有无恶心、腹痛、便意、腹泻、心悸、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加强巡视,防止药物外渗;6、做好胃镜检查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多主张检查在出血后24-48小时进行;检查前需先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7、心理护理安抚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其有安全感;8、保健指导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生活起居及饮食要有规律,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1、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3、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水;4、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注意观察氧疗效果;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吸痰;机械通气病人做好气道管理;6、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剧烈胸痛、意识障碍咯血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7、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有无血压升高、脉速、肌肉震颤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处理;8、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9、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二、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加强病人休息,注意保暖;3、饮食护理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和,避免刺激性食物;4、病情观察1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注意有无发热征象;2观察咳嗽、咳痰、喘息等,注意痰液的颜色、性状、量、气味的变化;5、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6、根据医嘱正确收集痰标本;7、药物治疗护理观察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8、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及有效排痰,劝其戒烟并预防感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三、肺炎护理常规肺炎pneumonia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实质或间质内的急性渗出性炎症;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胸痛时取患侧卧位,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注意保暖;3、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尽量多饮水;4、病情观察1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如体温骤降,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做好抗休克抢救;2观察咳嗽、咳痰情况,注意痰液的性质、量、颜色并做好记录;5、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6、药物治疗护理1注意观察升压药的效果,根据血压调整输液滴速,防止药物外漏;2应用抗生素前应遵医嘱迅速留取痰,血液及其他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7、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8、健康指导加强体育煅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四、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导致易感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可逆性广泛气道阻塞的症状;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哮喘发作时取强迫体位,并给予支撑物,使之舒适省力;3、饮食护理发作过程中,不宜进食,缓解后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禁食与病人发病有关的食物,如鱼、虾、蟹等;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发作先兆,特别夜间要加强巡视病房,如病人有鼻咽痒、喷嚏,流涕、眼痒等黏膜过敏症状,或胸前压迫感,立即告知医生,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及节律变化;5、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痰栓,必要时做好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准备,配合抢救;7、用药护理应用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时,注意有无心悸、兴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忌用此类药物;应用茶碱类药物时,应控制浓度及滴速,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可引起水钠潴留、血钾降低、消化道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停药反跳等,须加强观察;8、心理护理发现病人情绪波动,应及时进行解释和疏导,以消除不良情绪;9、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喷雾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受凉;掌握发病规律,避免接触过敏源,如某种花粉、粉尘、动物皮毛、鱼虾、药物、油漆等;避免精神刺激;并劝其戒烟;五、支气管扩张护理常规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临床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大咯血时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3、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忌刺激性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大咯血时应暂禁食;4、病情观察观察并记录痰的性状、颜色、气味和量;留取全日痰,观察分层并留取标本送检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5、加强痰液的引流,减轻感染.给予药物祛痰和体位引流;6、大咯血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备好抢救物品,配合做好抢救工作;7、注意口腔卫生,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真菌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畅、新鲜;8、药物治疗护理注意观察止血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特殊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的应用;9、心理护理精神安慰,消除紧张情绪,使其安静休息,指导病人轻轻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咳出;10、健康指导教会病人体位引流排痰,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呼吸道感染,劝其戒烟,加强体育煅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六、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是指在没有创伤或人为的因素下,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取端坐或半卧位,避免用力和屏气;3、饮食护理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4、病情观察观察胸闷、胸痛等,如病人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发绀明显、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速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抢救;5、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6、协助医生行胸腔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准备和配合工作,做好术后观察与护理;7、心理护理精神安慰,消除紧张情绪,安静休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咳药和镇静药;8、健康指导避免剧烈运动,稳定情绪,保持大便通畅,劝其戒烟;七、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简称呼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急性呼吸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慢性呼吸衰竭尚能代偿时,可适当下床活动;3、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不能进食者应用胃管鼻饲流质,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支持;4、病情观察观察呼吸节律、频率和深度的变化以及精神神经症状,如发现病人血压下降、呕吐咖啡渣样液体,并有DIC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5、I型呼吸衰竭根据缺氧程度,可给予低浓度到高浓度吸氧;Ⅱ型呼吸衰竭应给予低流量1~2L/分、低浓度25%一30%持续吸氧;注意观察用氧效果;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积痰,有呼吸道阻塞,窒息严重者做好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7、使用呼吸机病人做好机械通气护理.注意观察疗效;8、药物治疗护理1应用呼吸兴奋药时,注意呼吸频率和深浅度,避免通气过度及不良反应,如有血压升高,心率过快,面肌抽搐、过度兴奋等表现,立即减慢滴速或告之医生停用;2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病人,注意二重感染的可能;3禁用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吗啡;慎用镇静药,以免引起呼吸抑制9、加强皮肤等基础护理,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10、心理护理精神安慰,消除紧张情绪,提供心理支持;第三节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休息与体位1因病情不能平卧者给于半卧位,避免用力和不良刺激,以免发生心力衰竭或猝死;2如发生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2、饮食护理1低脂清淡饮食、禁烟酒;2有心力衰竭者限制钠盐及入水量;3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保持大便通畅;3、病情观察1测脉搏应数30秒,当脉搏不规则时连续测1分钟,同时注意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等变化;2呼吸困难者给予氧吸入;如有肺水肿则按急性心力衰竭护理;3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绀、脉搏骤变、剧烈胸痛、腹痛、晕厥或意识障碍等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4、药物治疗护理应用洋地黄类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应按时按量给予,静脉注射时间不应小于10分钟,每次给药前及给药后30分钟必须监测心率,并注意观察有无耳鸣、恶。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89dfdf310a6f524cdbf8566.png)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所有内科病人,原则上都应卧床休息。
(2)每天常规测试体温、脉搏、呼吸2次,新入院病人每4h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连测4次体温正常,改为常规测试。
体温37.5℃以上者每4h测量1次,如体温在38℃以下,夜间可酌情免试1次,体温正常后,连测3次,再改为常规测试。
体温有突然升高者应复查核对,需密切观察体温者随时测量并记录。
新病人测血压及体重(重症例外)1次,其他按医嘱执行。
(3)按病情实行分级护理,分为特别护理和一、二、三级护理:①特别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要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安排专人24h护理,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备齐抢救用品,随时准备抢救,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地填写重危病人护理记录,并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②一级护理:适用于病危、病重、极度虚弱和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护士每15~30min巡视病人1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地填写重危病人护理记录,并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③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病情好转但仍需卧床休息者;护士1~2h巡视病人1次,观察病情,按护理常规护理,给予必要的生活协助及心理护理,满足病人身心需要;④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的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等待检查的病人。
护士每班巡视病人1次,观察病情,按护理常规护理,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4)病人入院后,按医嘱于次日晨留取大、小便化验标本。
(5)每天下午记录大便1次,有次数增多者通知主管医生进行处理。
3d无大便者,可常规给缓泻剂,必要时可灌肠通便。
(6)每周测体重1次(重症例外)。
(7)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
(8)病人入院后本班内完成卫生处置。
指(趾)甲每周修剪1次。
(9)卧床病人应预防褥疮,并做好口腔护理。
(10)病室应保持整齐、清洁、安静、舒适。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cafe0194b4daa58da1114a9d.png)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章急症护理常规第一节高热护理1.卧床休息。
2.进食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体温过高时应给予流质饮食。
3.高热病人应给予足够的水分;每日摄入量应在3000ml左右。
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4.体温在39℃以上者给予头部冰袋,39.5℃以上者给予酒精或温水擦浴,也可应用退热药物或针刺降温(取大椎,曲池,合谷,十宣等穴)。
5.体温骤降时应予以保温,及时测血压,脉搏,心率,做记录,同时报告医师。
6.注意口腔卫生,每日给予口腔护理3-4次,口唇干燥时涂润滑剂。
7.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大量出汗者,及时更换被单及内衣;注意病人勿直接吹风,以防感冒。
8.过高热出现谵妄,昏迷时加用床档,以防坠床。
9.诊断未明确者,配合医师及时留取大小便,以做常规化验及培养。
第二节休克护理1.设专人护理,分秒必争进行抢救。
2.给予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中凹位),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注意保暖。
3.氧气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4.抽血检查血型,按医嘱做好输液﹑输血准备,并准备生理盐水﹑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5%葡萄糖﹑抗生素﹑肝素等。
5.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用粗套管针,以利纠正缺水及失血,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根据血压情况按医嘱应用升压药物;血容量补足后维持血压时,应注意升压药物的浓度和输液滴数,以防水肿。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特护记录。
7.对心愿性休克的病人,注意心率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不超过40滴。
8.对过敏性休克病人,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或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9.急性中毒引起的休克病人应迅速洗胃,减少毒物吸收,按医嘱及时应用解毒药物。
10.对感染性休克病人,按医嘱用大剂量抗生素和激素治疗。
第三节昏迷护理1.谵妄﹑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栏,以避免坠床;按医嘱给镇静剂,并适当约束病人,以防止外伤,剪短指甲,以免抓伤。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b7a13464a7302768e9939dd.png)
中医内科疾病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
2)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并请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并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三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h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一次。
6.每日测体重、血压1次,或遵医嘱执行。
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 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 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神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 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是指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 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和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一)风温的中医护理多因人体正气虚弱,或过分劳倦,起居不当,感受风热毒邪所致。
以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多痰、烦渴、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涉及心、肾。
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内科专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1fe3127cfc789eb162dc809.png)
内科第三章临床专科护理常规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患者入院应给予热情接待,介绍分管医生、护士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填写各种规定项目,并及时通知医师,协助患者熟悉环境。
二、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通知饮食。
三、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连测3日,体温正常者以后每日测量1次。
如体温在37.5"C以上,每日测量4次,体温在38.5℃以上,每4小时测量l次。
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测l次。
如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应重复测量。
四、新入院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记录,每日记录大便次数。
五、评估各种安全问题,根据情况给予告知和预防措施。
六、患者入院次日晨,收纂血、大小便及专科常规标本送检(急诊例外)。
七、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室整齐、清洁、安静、安全,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做好心理护理和卫生指导。
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疾病诊治的健康教育工作。
分级护理常规(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观察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El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6e2ba7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e.png)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一、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和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尽量避免接触可能的致敏物质,如烟尘、花粉等。
3.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4.饮食要均衡、营养丰富,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过度饱食和暴饮暴食。
5.适量参与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等,有益于增强呼吸肌肉的功能。
6.避免疲劳和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的休息。
7.遵医嘱按时服药,正确使用吸入器和雾化器等器械,如使用激素类药物,要注意规定的使用时间和用量,避免滥用或停药。
8.参与康复训练,如呼吸肌锻炼、深呼吸、咳痰训练等,有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
9.定期进行复查检查,如胸部X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试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的变化。
二、呼吸内科疾病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及家属呼吸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预后等,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和雾化器等器械,如吸入药物的使用方法、清洗消毒等,避免误用或滥用药物。
3.指导患者正确掌握自我监测技能,如测量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
4.教育患者急性发作时的处理方法,如哮喘发作时的紧急治疗措施、用药方法等,以及补充氧气的使用。
5.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咳痰的正确方法,并告知如何合理饮水以增加咳痰效果,避免咳痰过程中干咳或食物误入气道。
6.教育患者避免感染,如及时、规范地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7.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体育锻炼,如适量的有氧运动、呼吸锻炼等,注意健身和呼吸的配合。
8.教育患者及家属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许多有害物质,如二手烟、工业有毒气体等,尽量减轻呼吸器官的负担。
9.指导患者及家属根据病情调整生活方式,如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减少对呼吸器官的不良影响。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aaab8f8eff9aef8951e069e.png)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原发性肝癌护理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1.根据病情观察上腹部、右季肋部、自发痛、压痛的规律性。
2.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
3.如有门静脉高压所致的大出血、肝昏迷,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对症处理。
4.如行动脉造影后应压迫止血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每30-60min测血压与脉搏1次,并观察注意有无血肿与血栓形成,每小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化疗期间应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鼓励患者进食。
[一般护理]1.视病情适当卧床休息以不增加肝脏负荷为宜。
2.保证蛋白质摄入,适量的脂肪,高维生素。
3.有腹水患者,盐的摄入应在每日3~5g;有肝昏迷先兆与肝昏迷者,要暂时停止蛋白质的摄入,以糖为主。
【对症护理]1.腹部胀满伴有腹水,应采取半卧位,保持床单位平整,定时翻身防止褥疮。
2.对伴有疼痛者,根据不同的疼痛程度可给予适量镇静剂或镇痛药,并进行心理疏导。
3.对患者及家属给予精神安慰,说明病情有突然变化的可能性,应事先与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急剧变化时的联络方法。
【健康指导】1.注意饮食卫生。
2.保持心情愉快,护士应采用鼓励语言与理解的态度,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注意休息与营养。
二、消化系统一般护理[病情观察]1.及时了解有无呕吐、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
2.呕吐、呕血、便血、严重腹泻时,应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并详细记录次数、量、性质。
3.腹痛时,注意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与饮食的关系,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一般护理]1.危重及进行特殊治疗的患者,如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晚期、肝昏迷、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等,应绝对卧床休息。
轻症及重症恢复期患者可适当活动。
2.饮食护理对溃疡病、肝硬化腹水、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指导食用易消化、高蛋白、低盐或无盐、低脂肪无渣的治疗膳食。
3.当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术、肝脾穿刺活检、纤维内镜、经皮肤肝穿刺介入疗法等检查时,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工作。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51e6634580216fc700afdab.png)
第一篇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章呼吸系统护理常规第一节呼吸系统护理常规【疾病概述】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组织器官及调节呼吸功能的神经体液组成。
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气候突变和季节交替时期。
常见病因以病毒感染为主。
常继发细菌感染,病变部位为肺泡和支气管。
呼吸系统疾病有共性的五大症状是: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
【一般护理】(一)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病室温度及湿度适宜。
定期行空气消毒,做空气细菌培养检测。
(二)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戒烟酒,避免接触花粉。
中度和重度患者应提供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以减轻因咀嚼与吞咽带来的呼吸困难加重。
(三)心理护理呼吸困难的患者心情多比较紧张,甚至出现焦虑与恐惧。
护士应给予精神上的安慰,重症患者则更应该守护在床旁,根据呼吸困难程度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及时了解病情。
(四)注意口腔卫生,既可防止呼吸道感染,又可去除口腔异味。
(五)危重患者安静卧床休息,胸痛者取患侧卧仿(气胸患者除外),大咯血者取平卧,头偏向一侧,呼吸困难者半卧位,并给氧气吸人。
(六)严密观察病情,随时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观察咳痰,咯血的量、性质,呼吸困难的类型,胸闷气短的程度。
(七)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咳痰和深呼吸锻炼(气胸者除外),必要时按医嘱雾化吸人、拍背排痰、吸痰。
(八)准确留取各种痰标本并按要求送检。
(九)准确观察病情及做好护理记录。
(十)根据病情需要做好各种生活护理.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
【专科护理】(一)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二)观察咳嗽的性质、出现时间及音色;痰液的性质、颜色、量和气味。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患者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有利于膈肌上升。
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然后缩唇(噘嘴),缓慢地通过尽可能呼气(降低肋弓、腹部往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洁 2014.2
1、按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 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 度适宜。
3、休息与体位:危重病人和特殊检 查、特殊治疗病人,应卧床休息。 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卧位。
4、饮食指导:按医嘱给予饮食。并 向病人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和康复 中的作用。协助危重病人喂饭和鼻 饲。
5、心理护理:对急性期危重病人,应以 熟练的护理技术解除病人痛苦。对慢性 病病人,给予精神鼓励,增强其对康复 的信心。对康复期病人,给予卫生宣教, 使其对疾病有所认识。老年病人,尤应 注意维护其自尊。
6、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 临床表现,同时注意分泌物、排泄 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观察 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等,一旦 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
7、备齐抢救药品、物品。 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