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一、常规护理按内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二、测量脉搏和呼吸必须准确计数1分钟,并注意脉率、脉律、脉搏的强弱及呼吸次数,如脉搏不规律,应数同1分钟内的脉搏与心率。
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其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以及氧饱和度的变化,有无心率过快、脉搏缓慢、咯血、呼吸困难、胸闷、憋气、腹痛、咽喉部疼痛、肢体疼痛等不适症状,记录病情变化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四、呼吸困难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给予氧气吸入,一般用氧每分钟2~4升。
对于严重缺氧者,使用面罩吸氧,氧流量每分钟6~8升;对于急性肺水肿者,可在湿化瓶内盛入20%~30%乙醇吸氧,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通气功能。
五、饮食给予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饮食,忌烟、酒、咖啡、浓茶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每餐进食不宜过饱。
对于水肿和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低盐饮食,限制入水量,准确记录其出入量,每日清晨测量体重,观察水肿程度和治疗效果。
六、注意保持排便通畅切忌排便时用力过度,增加心脏负担。
七、药物使用的观察护理(一)服用抗凝血药阿司匹林和波立维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部刺激,如有胃部不适感觉,可增加胃黏膜保护药,同时留取粪常规,密切观察排便性质,检查隐血结果。
(二)服用华法林药物抗凝血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2.5,同时观察有无出血,如皮肤出血点、淤斑,牙龈出血、鼻出血。
(三)使用洋地黄1.严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脉搏缓慢、复视、黄绿视等中毒现象。
2.服药前,数脉搏,如脉搏<60次/分或发现不规律,或脉搏骤然增快的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做心电图,观察有无心律失常。
(四)使用利尿药1.长期服用利尿药通常在上午服用,应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
2.静脉注射利尿药后,通常在15~30分钟内排尿,准确记录尿量,观察用药效果。
(五)使用降压药1.观察患者的血压,有无头晕、头痛症状。
2.服用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时观察有无牙龈肿胀、下肢踝部的水肿。
心血管内科护理知识
心血管内科护理知识心血管内科护理是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旨在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以下将介绍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相关知识。
一、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重要性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目的是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减轻疾病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的康复。
二、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1. 疾病监测: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
2. 病情评估: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疼痛程度、心功能、体力活动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3. 心理支持: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4. 饮食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营养饮食指导,合理安排饮食结构,控制摄入的盐分和脂肪,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
5. 运动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运动计划,帮助他们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体力活动能力。
6. 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包括用药时间、剂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7. 定期复诊: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定期复诊,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三、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常见技术1. 心电监护:护理人员要掌握心电监护的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的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2. 血压测量:护理人员要熟悉血压测量的方法,准确测量患者的血压水平,及时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
3. 静脉置管:护理人员要掌握静脉置管的技术,合理选择静脉通道,确保血管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药物注射:护理人员要掌握药物注射的技术,准确计算药物剂量,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药物渗漏和注射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
心内科基本护理知识
心内科基本护理知识引言心内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专门研究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疾病。
在心内科护理中,护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负责病人的监护、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等工作。
本文将介绍心内科基本护理知识,包括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血管病,常见症状有:•胸闷:病人感到胸口压迫、憋闷,有时伴随胸痛。
•呼吸困难:病人呼吸急促、气短,不能平卧。
•心悸:病人感到心跳加快、不规则,有时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
•脚肿:病人下肢出现水肿,尤其是脚踝部位。
•疲劳:病人容易疲劳,精力不济。
心内科护理的基本方法心内科护理包括对病人的监护、护理措施的执行和心理支持,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护理方法。
监护和观察护士需要不断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同时,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如胸闷、呼吸困难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给药和静脉输液根据医嘱给病人服药,并密切关注病人的反应。
在必要时,给病人进行静脉输液,维持病人的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
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和医嘱,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低盐、低脂饮食是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基本要求,同时还需要注意病人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导管护理心血管疾病病人可能会有导管植入,如心导管、动脉导管等。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性和位置,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支持心血管疾病不仅对病人身体造成影响,还给病人的心理带来负担。
护士需要给予病人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减少盐、脂肪和糖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
合理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血管健康。
每天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同时注意避免过度运动。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心内科护理常规
目录第二章专科护理常规第三节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史:患病及诊治经过、目前状况、相关病史、心理社会状况及生活史。
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包括生命体征、面容及表情、体位、营养状况等)、皮肤黏膜、肺部检查、心脏血管检查、腹部检查。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动态血压监测、心脏影像学检查、心导管术和血管造影。
■修订【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所致能量消耗增加和机体缺氧状态有关。
3.心排出量减少:与心脏前负荷改变,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动过速有关。
4.疼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5.焦虑:与健康状况和角色功能改变,损伤性检查有关。
【护理措施】1.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和洋地黄制剂的副作用,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扩血管药物严格调节用量,监测血压变化。
抗凝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
2.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次数、异常脉搏应测一分钟。
3.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发生的原因选择正确的给氧方式。
4.按照医嘱要求,指导患者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过饱,少食多餐。
5.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与家属一起鼓励病人,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病人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轻呼吸困难。
6.制定病人活动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在活动耐力可及的范围内,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
【健康指导】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根据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患者应该按时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
二、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评估和观察要点】1.一般状态:评估呼吸状况,脉搏快慢、节律,意识与精神状况以及是否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2.心肺:两肺是否有湿罗音或哮鸣音,心脏是否扩大,心率是否加快。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1.重点观察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要进行密切监测,以及相关的体征和症状,如胸闷、胸痛、气短等。
-观察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征象。
-监测血液检查结果,包括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等。
-注意尿量的监测,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
-观察眼结膜、皮肤黏膜的颜色和湿度,以评估患者的循环状况。
2.保持患者安静:-在心内科疾病急性发作或恶化期间,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防止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控制患者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患者过度激动或情绪波动,以免诱发心血管事件。
3.保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应经常改变体位,防止分泌物积聚导致呼吸困难。
-鼓励患者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根据医嘱给予吸氧治疗,维持良好的氧合状态。
4.严密观察药物的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给药,避免漏服或重复用药。
-监测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内毒素反应等。
-密切关注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避免使用过敏原和禁用药物。
5.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态给予适当的饮食,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
-鼓励患者多饮水,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饱餐和暴饮暴食。
-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密切关注营养不良和水肿等情况。
6.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表示关心和体谅。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态度。
-鼓励患者参加心理疗法和康复训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总之,在心内科疾病的护理中,重点是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给予及时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
此外,合理安排休息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心内科护理常规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
3、活动: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5、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及时准确的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治疗、护理。
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8、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9、保证抢救器械、药物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二、CCU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
3、遵医嘱给予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1-2条。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5、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6、保持病室安静,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坠床及压疮的发生。
7、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8、保证急救器械及急救药品处于完好齐全的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三、高血压护理常规【概念】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压的波动范围。
3、询问患者有无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用药史及对用药的依从性。
【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血压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充足睡眠。
用药后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严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
4、遵医嘱给予降压治疗,观察降压药的疗效和副作用。
5、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大便。
6、并发心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者按相关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患者病情变化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预防肺炎、压疮。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忌吸烟、饮酒,同时注意保持患者大便通畅。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根据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
4.用药护理: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合理控制输液速度。
观察用药效果,并进行用药指导。
5.基础护理:依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生活自理缺陷的患者进行生活照顾。
1)依据评估结果,协助或指导患者完成自理活动。
2)将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易拿取之处,方便患者取用。
3)将呼叫器放在患者床边,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按铃。
4)卧床期间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
6.专科护理:对缺氧、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合理氧疗。
7.安全护理:对昏迷、偏瘫、躁动患者加用床挡以防坠床。
8.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激动,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
【健康教育】1.活动:心脏病患者活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首先应评估心脏病的性质、程度,心功能状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帮助患者选择适宜的活动,并进行必要的告知。
2.饮食:嘱患者宜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不饮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体重超过正常者要减少进食高热量食物。
戒烟、戒酒。
3.用药:住院期间,能够了解所用药物,配合护士安全用药,切勿随意调节滴速,以防意外发生。
保持大便通畅,不要用力排便。
遵医嘱可用缓泻剂。
4.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知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诱发因素,嘱其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诱发因素。
5.出院指导:出院后定期复诊,遵医嘱用药,保持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预防感冒等诱发因素,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及家庭联系卡,病情有变化及时就医。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活动: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5、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6、及时准确的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治疗、护理;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8、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9、保证抢救器械、药物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二、CCU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1-2条;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5、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6、保持病室安静,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坠床及压疮的发生;7、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8、保证急救器械及急救药品处于完好齐全的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三、高血压护理常规概念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压的波动范围;3、询问患者有无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用药史及对用药的依从性;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血压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充足睡眠;用药后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严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4、遵医嘱给予降压治疗,观察降压药的疗效和副作用;5、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大便;6、并发心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者按相关疾病护理常规护理;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等;2、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测量血压;如出现血压急剧上升、头痛、胸闷、恶心等不适,需立即就地休息,尽快到医院就诊;四、心绞痛护理常规概念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2、监测生命体征;3、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患者胸痛时给予吸氧;4、心绞痛严重时,遵医嘱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用药时注意滴速和血压的变化;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心绞痛的因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和沐浴等;2、告诉患者疼痛发作时的处理方法,随身携带“保健盒”,学会正确服药和疗效观察;3、指导患者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护送就医;五、心肌梗死护理常规概念心肌梗死是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疼痛发作时有无大汗或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3、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心肌缺血程度、有无心律失常;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7天,严格限制探视,落实患者的生活护理;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4、控制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6、溶栓治疗时应观察有无出血倾向;7、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者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护理;8、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和沐浴等;2、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指导患者自我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就医;4、无并发症的患者,心肌梗死6-8周后无胸痛等不适,可恢复性生活,并注意适度;六、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概念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2、评估血压、呼吸、心率、脉搏及脉压的变化;3、评估有无恶心、呕吐、水肿、尿少、体重增加等症状;4、评估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3、给予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4、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静脉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监测血压的变化;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观察有无毒性反应,如出现心率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等,应暂停用药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5、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6、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如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劳累、饮食过咸等;2、合理安排休息,恢复期活动以不引起心慌、气促为宜;3、嘱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4、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七、心律失常护理常规概念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有无类似发作病史;2、评估患者血压、心率、心律、神志等,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类型,了解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3、评估心律失常发作时有无伴随症状;注意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心搏骤停;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心律失常的程度和特点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吸氧;4、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等变化;5、急性心律失常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对于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6、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避免易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诱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戒烟酒,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2、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观察脉搏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八、心肌病护理常规概念心肌病是由遗传、感染等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心肌结构及功能异常为主的一组心肌疾病;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他疾病;2、评估患者有无心衰、心律失常;3、评估患者对活动的耐受程度;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注意休息,限制体力活动;并发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气促、呼吸困难、水肿、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防猝死的发生;4、遵医嘱给药,注意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5、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活动;戒烟酒;2、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3、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九、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概念病毒性心肌炎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1-3周内是否有病毒感染的病史;2、评估患者有无心脏受累的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隐痛等;评估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3、评估患者活动耐受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受限;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探视;病情恢复后3~6个月逐渐恢复轻体力劳动;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饮食,促进心肌细胞的恢复;3、严密监测心律、心率,急性期给予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4、协助做好生活护理;5、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以免加重病情;2、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脉搏,心率,心律等,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十、心脏介入护理常规概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组治疗技术;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是否做好术前准备,以及饮食、休息和睡眠情况;2、评估术区皮肤情况;3、了解术前常规检查是否完成,了解脏器功能;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术前简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训练病人深呼吸、憋气、咳嗽,便于术中配合;2、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必要时遵医嘱给药;3、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抢救器械;4、左侧肢体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5、术前禁食或食少量流食,排空尿液,术前30分钟肌注10毫克安定;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术后护理:1、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尿潴留、出血、冠脉急性闭塞、心包填塞等并发症;2、注意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出血;经桡动脉穿刺应注意观察术侧手部皮温及颜色;经股动脉穿刺应注意观察术侧肢体皮温及颜色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3、经桡动脉穿刺者:需静腕12小时,为避免其他并发症及便于观察病情,建议患者卧床休息;4、经股动脉穿刺者:动脉鞘管撤除后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后方可下地活动,避免承重或用力;5、术后即可进食,但勿过饱;鼓励病人多饮水,术后4-6小时尿量达1000~2000毫升,以减轻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健康指导1、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2、告知患者如感觉肢体疼痛难忍或发现伤口渗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3、嘱术后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4、服抗血小板药物者,观察有无出血征象;5、出院后定期复查;。
心内科护士应知应会知识点
心内科护士应知应会知识点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要是你成为了一名心内科的护士,那可得掌
握不少重要的知识点呢。
先来说说心内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吧。
就像冠心病,病人可能
会突然感到胸口像被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
这时候你得敏锐地察觉到,赶紧采取措施。
这不就跟你在路上走着,突然看到前面有个大坑,得赶紧避开一个道理嘛!
还有心律失常,那心跳就像调皮的孩子,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要是
房颤,心跳就乱得像一群没头的苍蝇,这能不让人担心吗?作为护士,你得能通过心电图的曲线变化,像侦探一样找出问题所在。
再讲讲用药护理。
那些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可都得小心翼翼地用。
比如降压药,用多了血压降得太低,病人头晕眼花;用少了又控制不
住血压,这就好比给车加油,加少了跑不动,加多了又容易出故障。
然后是病情观察。
病人的脸色、呼吸、脉搏,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
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信号。
这就像天气的变化,有时候一片云彩飘过,
可能就意味着要下雨啦。
还有急救知识,那可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心肺复苏,就像是给一
个熄火的发动机重新打火,每一个动作都要准确有力。
说到心理护理,病人心里的害怕和担忧,你得像知心姐姐一样去倾听和安慰。
他们的心就像在狂风中飘摇的小船,你得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港湾。
心内科的护理操作也不能马虎。
比如静脉穿刺,得像狙击手一样准确,一针见血,减少病人的痛苦。
总之,心内科护士要掌握的知识就像满天繁星,数也数不清。
但只要你用心去学,用心去做,就能成为病人心中的守护天使。
难道不是吗?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内科专科护理是针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涉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心内科专科护理中,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协助医生进行治疗,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介绍心内科专科护理的要点,帮助护士提高护理质量。
一、了解患者病情在进行心内科专科护理时,护士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
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二、监测生命体征心内科患者多伴有心脏疾病,生命体征的监测至关重要。
护士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特别要注意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保持患者的卧床安静对于心内科患者,特别是心脏病患者,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该帮助患者正确躺姿,保持卧床安静,防止身体过度活动。
特别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保持心理平衡,减轻心脏负担。
四、监测心电图和心音心内科护理中,监测心电图和心音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要定期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和心音,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音异常等情况。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处理呼吸困难等情况。
五、合理饮食和用药心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饮食和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饮食,控制摄入盐分、脂肪和糖分的量,保证患者营养的均衡。
同时要按时按量地给患者服药,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六、心理护理和交流心内科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心理护理和关怀。
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和困扰,给予安慰和支持。
通过有效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七、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在心内科专科护理中,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要保持病房的整洁卫生,保持空气流通,控制噪音和光线。
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疗养环境。
心脏内科护理知识
心脏内科护理知识1. 引言心脏内科护理是一门专门针对心脏疾病患者的护理学科。
心脏内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提供全面且有效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介绍心脏内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2. 心脏内科常见疾病心脏内科涵盖了一系列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护理要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脏内科疾病及其护理措施:2.1 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的疾病。
护理措施包括:•确保患者在发作期间保持安静,并提供氧气吸入;•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及时发现异常;•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断剂等;•帮助患者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
2.2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疾病。
护理措施包括:•确保患者病情稳定,提供恰当的静息与缓慢活动的平衡;•监测患者的EKG变化,及时发现心肌梗死的病情变化;•管理疼痛和不适,使用镇痛药物并配合心肌再灌注治疗;•协助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如冠脉造影等。
2.3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无法提供足够血液和氧气供应给身体的疾病。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如水肿、呼吸困难等;•管理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限制盐摄入等;•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心力衰竭引起的压力和焦虑;•教育患者关于心力衰竭的自我管理,如合理用药、监测体重变化等。
2.4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律的心脏节律异常。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处理和管理心律失常的急性症状,如使用心律调整药物或电复律等;•教育患者关于心律失常的触发因素,如注意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等;•帮助患者建立并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等。
3. 心脏内科护理技巧除了针对特定疾病的护理要点外,心脏内科护理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护理技巧。
心内科护士护理知识
心内科护士护理知识引言心内科护理是一项关键的医疗工作,涉及到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心内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介绍心内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助于心内科护士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1. 心脏病概述心脏病是一类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心内科护士应了解心脏病的病因、症状和诊断方法,以便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护理。
2. 心内科护理常用工具心内科护士需要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如心电图机、血压计、静脉注射设备等。
本节将介绍这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1 心电图机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心脏电生理检测方法,能够显示心脏的电活动。
心内科护士需要学会正确接线、操作心电图机,并对心电图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2.2 血压计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心内科护士需要掌握准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本节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血压计、选择合适的袖带大小,并解读血压的常见异常结果。
2.3 静脉注射设备心内科患者常需接受药物治疗,静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
心内科护士需要熟悉静脉注射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针头、准确定位静脉等。
3. 心内科患者护理要点心内科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在此过程中,心内科护士要注意以下要点:3.1 健康教育心内科护士要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调整、药物管理、运动指导等。
通过合理的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2 病情观察心内科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的监测。
及早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3.3 危险因素评估心脏病患者常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心内科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进行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制定。
3.4 心理支持心脏病患者常受到心理上的压力,心内科护士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
心内科护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心内科护理常考知识点总结心内科护理是护理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涉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护理、康复等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心血管患者提供全面、科学、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下面将重点总结心内科护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心血管疾病的护理1. 心绞痛护理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病症,患者常表现为胸痛或胸闷,甚至出现心绞痛发作。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变化,定期测量血压、脉搏和心电图,协助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提供心理支持,教育患者控制饮食、戒烟戒酒,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
2. 心肌梗死护理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护理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保护患者心肌,减轻症状,避免并发症。
在急性期,应将患者细心照料,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协助患者进行血栓溶解治疗或介入手术,提供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恢复自信。
3. 心力衰竭护理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病症,患者心脏功能减退,心排血量下降。
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呼吸情况,促进患者体液平衡,协助患者进行心脏康复锻炼,进行心理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应教育患者注意休息,调整饮食结构,规律服药,避免情绪激动等。
二、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技术1. 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是心内科护理的重要技术之一,用于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情况。
护理人员应熟练操作心电监护仪器,正确安装导联,保持导联良好的电极贴合,时刻关注波形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发现异常情况。
2. 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心内科护理中常用的治疗手段,用于给予患者药物、液体等治疗。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输液的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保持输液管路通畅,避免感染交叉传播,密切观察患者输液反应。
3. 心脏按摩和除颤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心脏按摩和除颤,挽救患者生命。
正确的心脏按摩和除颤操作是关键,护理人员应经常进行模拟训练,熟悉操作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
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康复1. 心脏康复护理心脏康复是心内科病人重要的康复阶段,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和饮食方案,监测患者康复效果。
心内科护理笔记
心内科护理笔记以下是关于心内科护理的一些基本笔记。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概述,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有所不同。
任何护理措施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 心脏病患者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呼吸率和体温,以监测患者的生理状况。
•心电监测:对于心脏病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以检测心律失常或心脏功能异常。
•液体平衡:确保患者的液体平衡,监测输入和输出,以及检查水肿的迹象。
2. 抗凝治疗•抗凝药物管理:监测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的用药,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维持在合适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范围内。
•出血风险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包括观察瘀斑、黏膜出血等迹象。
3. 疼痛管理•疼痛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水平,使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
•药物管理:管理合适的镇痛药物,例如吗啡、阿片类药物等。
4. 动脉导管•监测动脉导管: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插入动脉导管以监测血压和动脉氧合。
5. 心衰患者的护理•呼吸监测:监测呼吸状况,注意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液体管理:严格控制液体摄入,监测水肿和体重变化。
6. 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心律监测:定期监测心律,注意任何异常的心脏节律。
•药物管理:根据医嘱管理抗心律失常药物。
7. 教育与支持•患者教育:提供关于疾病管理、药物使用、饮食和生活方式的信息。
•心理支持:提供患者和家属心理支持,了解他们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方法。
以上只是心内科护理的一些基本点,具体的护理策略和计划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医疗团队的建议而定。
任何护理措施都应该在专业医疗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续数分钟,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制剂后可缓解 • 三、护理措施 • (一)常规护理。 • 1、心理护理 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
过分悲伤或高兴。 • 2、饮食 应给低热量、低胆固醇饮食,进食不宜过饱。 • 3、戒烟酒。 • 4、活动 运动量以不引起心绞痛为准,必要时可事先含
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 一、概念
•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 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可引起动脉、脑、 心、肾等器官的病变。
• 二、临床特点
• 动脉血压增高,后期可伴有血管、心 脏、脑和肾脏等脏器损害。
三、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心理护理 关心病人,了解病人思想、生活及工作情况, 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协助病人寻找引起 高血压的可能因素,以便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2、活动指导 根据高血压分期决定病人的活动量。但必须 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为原则。 第一期 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必须避免重体力活动。 第二期 适当休息,避免比较强的活动。 第三期 卧床休息。 3、饮食 低盐,清淡,低胆固醇和低动物脂肪食物为主。 (二)头痛、头晕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减少探视。 2、抬高床头,使病人体位舒适。 3、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降压药和镇静剂。 4、用药期间应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太猛, 防止头晕加重。 5、做各种操作时动作要轻巧,以免加重病人头痛。
• 2、告知患者用药应因人而异,应在医生指导下服 用。
• 3、服用排钠利尿药时,应避免进食钾高的食物。 • 4、应在降压药物过程中,从坐位起立或从卧位起
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 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 外。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一)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2、潜在并发症:心梗: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3、知识缺乏:与特定信息来源受限有关4、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限制活动或长期输液有关5、焦虑:与心绞痛频繁发作有关(二)护理措施1、休息:疼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视环境而采用坐位或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直到胸痛消除。
2、有憋喘或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2-3L/min),以改善心肌缺氧,缓解疼痛。
3、密切检测血压、脉搏及心电图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心绞痛发作时病人多感到紧张、焦虑,故在护理病人时赢态度镇静、和蔼,并及时听取病人主诉,积极处理以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必要时可遵医嘱予镇静剂。
5、发作时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胡篇外用贴剂或静点。
但在使用中应注意三硝的副作用,并应告知病人,如头痛、低血压、面色潮红、眩晕等。
同时贴剂应每日一换,静点三硝速度不可过快。
6、心脏病人长期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如肠溶阿司匹林、抵克力得)应随时观察有无牙龈出血、血尿、皮下出血等出血倾向,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7、饮食宜为低盐低脂,减少动物性脂肪(猪油、肥肉、牛油等)及高胆固醇(如蛋黄,动物内脏、坚果类食品等)食物的摄取,多摄取高纤维食物(日青菜、水果等),以减少诱发因素,同时应少食多餐,切记暴饮暴食。
8、积极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减少患冠心病的可能。
9、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
必要时遵医嘱予缓泻剂(如开塞露、通便灵、麻仁润肠丸等)甚至便前可预防性含服硝酸甘油,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10、完善各项检查: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Holter等,已明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措施】
1、患者入院,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入院告知。
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安排有序,以保证患者休息和睡眠。
3、氧疗护理 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予以氧疗;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酒精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6、遵医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7、遵医嘱采取各种标本,做好各项检查的相应准备。
8、休息与卧位 防止褥疮。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遵医嘱给氧。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9、遵遗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10、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若服用中药,按中药服药护,不能擅自增减药量,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随访。
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胸痛发作的特征,剧烈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有无伴随症状。
2、生命体征、心律、心率、心音变化及心电图、心肌酶学、心功能、血氧及大小便情况。
11、备齐及定期检查抢救物品及药品,必要时行胸外心脏按压术,人工呼吸,电击除颤等。
12、做好出院指导:嘱病人出院后按时服药,注意饮食,避免过劳,预防感冒,定期门诊复查等。
【专科护理】
1、活动原则:心功能І级:避免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心功能Ⅱ级:避免较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适当限制:心功能Ⅲ级: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心功能Ⅳ:绝对卧床休息。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活动量,以活动后不出现症状为宜。
8、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做好皮肤护理,以防压疮。
9、心导管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穿刺点、伤口、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桡动脉加压包扎定时松解,注意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
10、外科术后护理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伤口情况,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阻塞,注意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和量,做好记录。
6、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观察有无并发症出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1)严密观察心电图变化,持续心电监护,如频发室早、室速,立即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继以1-3mg/min的速度静滴维持。发生室颤时,尽快配合医师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心率低于50次/min时,可用阿托品治疗。当高度AVB药物治疗无效时,应配合医师安装临时起搏器。
3、饮食:饮食以低盐、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开始流质,逐渐到半流质,切忌饱餐。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便秘可给予腹部按摩或通便药物。
4、缓解疼痛:及早用药解除疼痛。按医嘱给予度冷丁、可待因、吗啡、硝酸甘油等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5、溶栓治疗的护理:发病6小时内进行,建立静脉通道,评估有无溶栓禁忌症,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配血备用;准确、迅速配置并输注溶栓药物,观察用药后反应包括出血、过敏等副作用;定期描记心电图,查心肌酶,询问胸痛有无缓解,持续心电监护有无再灌注心律失常。
心内科护理常识护理常规知识点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病人主诉 如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是否有咳嗽、咳痰、乏力等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
2、病人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皮肤粘膜有无发绀。水肿出现的部位、程度、范围。
4、排泄护理 鼓励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便秘者可予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5、生活护理 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遗嘱分别采取平卧位、坐位、半坐位、头低足高4位、侧卧位元等,病情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
2、身体状况: 测量脉律、脉率,并注意观察心律(率),合并房颤者应测短绌脉、心音的改变,有无奔马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皮肤黏膜有无发绀;检查水肿的部位、范围、程度,压之是否凹陷,水肿部位皮肤完整情况。观察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体重等等。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评估心电图;SaO2、血气分析、胸片;有无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失衡等等,
3、性格及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担忧、紧张、恐惧心理。
【护理问题】
1、疼痛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潜在并发症 猝死、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3、自理能力缺陷 与医源性限制有关
4、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5、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创伤排便有关
6、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一般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流通,病情较重者应减少探视。
2、做好心理护理,避免病人激动和烦躁,保证足够的睡眠。
3、生活护理 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的患者,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4、休息及卧位 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鼓励床上活动乃至下床活动,长期卧床者每两小时更换体位,心功能不全者半卧位或端坐卧位,下肢水肿患者应抬高下肢,伴胸腹水的病人宜采取半卧位。
6、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胺碘酮等,应严格遵照医嘱,要注意胃肠道反应及心律的变化,静脉滴注胺碘酮时注意观察有否静脉炎发生,并做好交接班。
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硝普钠等,应严密观察血压,严格控制滴速,有条件应用输液泵或微量泵控制滴速,并做好记录。
7、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的变化;测量脉搏、心率时应计数1分钟;如脉搏短绌,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脉搏与心率,并记录。
11、按等级护理要求实施分级护理。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水肿、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压疮;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按留置导尿管护理操作规范,会阴清洁消毒每日1-2次,定期更换集尿袋,注意引流通畅。
12、危重患者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遵遗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并做好记录。
【护理措施】
1、入住CCU,予重症监护、吸氧、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备除颤仪等抢救设备及药物。
2、休息及活动原则:绝对卧床休息1周,取舒适卧位,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解除焦虑。第2周可在床上、逐步床边活动。第3周可病房内缓步走动,第4周可在走廊活动(活动耐力训练在严密监测下进行),病情稳定可择日出院。病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卧床时间可延长。
10、心梗病人行冠脉造影及冠脉内介入治疗者,执行介入术前术后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正确服药,随身常备保健药盒,预防复发。
2、做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诱因,定期复查。
3、饮食宜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素饮食,防止便秘,戒烟酒,肥胖者控制体重。
4、坚持按医嘱服药,自我监测药物作用、副作用。
3)严密观察HR、R、肺部罗音变化。如有心衰(主要是急性左心衰)发生,立即安慰病人,使其安静,取端坐体位,双腿下垂,按医嘱给氧、予吗啡或度冷丁、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无低血压、呼吸困难病人可选用半卧位。
7、协助生活护理。
8、避免诱因,如过度活动、精神紧张、饱餐、寒冷、饮酒、狂欢、生气、大便干燥等。
9、心理护理:环境安静,安慰病人,缓解紧张、焦虑、疑虑、抑郁等反应。
【护理问题】
1、疼痛 胸痛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淤血、肺血肿、肺部感染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4、体液过多 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所致组织细胞营养不良、局部长时间受压有关
6、有受伤的危险 与头晕、晕厥发作有关
7、焦虑 与担心疾病预后、工作、生活与前途有关
【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掌握劳逸结合的原则,保证足够的睡眠并避免任何精神刺激。
4、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5、对冠心病患者应随身备好急救药物,对安装起搏器患者应避免做MR检查,随身携带好保健卡和起搏器担保卡;行金属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出旅游经过海关时,需带备疾病诊断证明书,供有关人员查看。
2)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表情、面色、出汗、心率、心律、尿量、末梢循环等。如有休克发生,每10~15分钟测P、R、BP一次,记录尿量。取休克卧位,注意保暖。根据休克原因,按医嘱采取不同处理,如补充血容量,给升压药、血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纠正酸中毒等。有条件者可采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辅助循环等。如用升压药时应防止液体外渗,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疾病概述】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机制组成。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血管病,主要症状和体征:胸痛、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心悸、心源性晕厥。
【护理评估】
1、病史:如胸痛,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呼吸困难发生的急缓、时间、特点严重程度;水肿出现的部位、时间、特点、程度,水肿与饮食、体位及活动的关系;心悸;心源性晕厥;是否影响睡眠,对日常生活和活动耐力的影响,病人是否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悲观情绪。
5、饮食护理 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钠盐食物。
6、排泄护理 鼓励长期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解便习惯。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或低压温水灌肠。
7、药疗护理 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浓度、作用及副作用,注意用药前后的情况,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浓度与使用速度。
【护理措施】
1、执行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入住CCU,予重症监护。
2、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采取休克卧位。头抬高10—20度,下肢抬高20—3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