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1课时: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积累与运用”16分一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
1、注音------ 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课时配题检测)
2、形式字一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
3、修改错别字-------- 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

(教材中)
4、词语的运用-------- (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5、填空题(新加题型)一一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

6、综合能力考察------ 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

7、文学常识---------- 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一句话,考察出处。

“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分--------- 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5、10、20课。

文言文阅读一一精读课文篇目,5、10、20课。

一一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
—翻译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一课外2篇20分一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概括中心
——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
--- 概括情节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
—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写作50分一一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一一写人写事均可
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一地位一籍贯等一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2个:第1课16个1、确凿2、长吟
3、轻捷
4、攒
5、机关
6、敛
7、鉴赏
8、人迹罕
至9、秋谷10、书塾11、方正12、消释13、宿儒
14、同窗15、人声鼎沸16、拗
第2课17、骊歌第3课18、木屐
目标册第6页4个:19、讪笑20、沮丧21、简陋22、来势汹汹
3、形似字归纳
(1)辩辨辫瓣(2)蓬篷逢缝
(3)肿仲钟种冲(4)惧沮俱狙阻组
五、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1、词语积累31个
2、词类活用6个异书奇宾客利日
3、通假字1个扳
4、“之”的用法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借旁近与之(代词,指方仲永)邑人奇之(代词,他)
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做的诗)
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
5、翻译
6、理解(目标)
文言文练习1
家庭作业:解释词语22个,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词30个,词类活用6个,通假字1个。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二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阅读背诵《木兰诗》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

复习重点:二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基础。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2——40个3—6课
二、默写《木兰诗》1—-3段
三、复习二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一地位一籍贯等一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
2、解释词语12个:第7课1、征发2、哽
第9课3、炽痛4、标直5、嗥鸣6、澜语7、亘古8、污秽
目标册: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
3、目标册重点
四、《木兰诗》
1、词语解释22个
2、通假字2个1、帖2、火
3、翻译、理解
4、默写
见文言文练习2
五、家庭作业:注音40个,解释词语12,每个一遍,文学常识一遍。

文言文解释词语22个,通假字2个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三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三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概括、理解。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3——53个7—10课
二、默写《木兰诗》4—-7段
三、复习三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一地位一籍贯等一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
2、解释词语15个:书上14个1、马革裹尸2、弥高
3、锲而不舍
4、兀兀穷年
5、沥
6、群蚁排衙
7、迥乎不同
8、
气冲斗牛9、杂乱无章10、含蓄11、踌躇12、
巴望
13、磐石14、义愤填膺
目标册上1个:12课:救济3

目标册重点练习4
、形似字归纳:
(1)筹踌畴稠惆绸(2)慕墓暮幕募

愧魂魄魁傀(4)契楔摸(5)迭选跌(7)籍藉四、现代文阅读《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完成练习,进行概括训练,理解文意。

作业:注音53个解词15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阅读《笨男孩和钮扣》,完成练习。

课后反思:
第4课时
四单元基础、文言文阅读《口技》
复习目标: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阅读文言文《口技》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四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词语积累、翻译、理解。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4——46个11—12课
二、默写《口技》1—3段
三、复习四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一地位一籍贯等一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36个:
书上34个:
1、归省
2、乐土
3、行辈
4、犯上
5、惮
6、絮叨
7、礼数
8、摧掇
9、荔;10,M11、僵希12、宛转,悠扬13、船14、弓微15、漂渺(缥
缈)
16

旺相]7、渴睡18、向午19、棹20、楫21、亢奋22、晦音23、帝24

蓦然25、冗杂26、吹为观止27、戛然而止28、本色当行29、颦蹙30、粲然31

嗔视
32、叱咤风

33、尽态极妍34、惊鸿
目标册上2个:16课:纠葛怠慢
3

目标册重点练习4
、形似字归纳:躁燥噪澡藻
四、口技
词语积累39个
一词多义5个乳妙绝呼指
通假1个坐
翻译课文
理解文意
作业:解词36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文言文词语
课后反思:
第5课时
五单兀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五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五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综合1
二、默写《口技》4—5段
三、复习五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一一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1个:
书上15个:1、拽2、毛骨悚然3、怏怏不乐4、毋宁5、吞噬6、语无伦次7、羸弱8、告罄9、虞10、斫11、泅12、破骨13、履践14、崔巍
15、阴霾目标册上5个:闻所未闻海市蜃楼踉踉跄跄声情并茂孜孜不倦
3、目标册重点练习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真正的奥运健儿》
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
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作业:解词21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阅读《五把钥匙的秘密》,完成练习。

课后反思:
第6课时
六单元基础、现代文阅读一篇
复习目标:复习六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

复习重点:六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自己体会、收获。

复习用具:多媒体。

一、常规字词复习5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
三、复习六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一一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2个:
书上21个:
目标册上1个:不动声色
3、目标册重点练习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信任的境界》
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
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作业:解词22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阅读《给自己树一面旗帜》,完成练习。

课后反思:
第7课时
文言文《伤仲永》
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伤仲永》,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具体步骤:
一、常规字词复习6
默写未过关《木兰诗》《口技》段落
二、做《伤仲永》检测20分钟
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
三、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课后反思:
第8课时
文学常识复习
复习目标:复习文学常识
复习方式:学生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熟练掌握每课出处、作家、评价、代表作品等。

一、常规字词复习综合1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或词条
三、文学常识复习
利用自习课做文学常识练习2页,活动课内的内容可以参考教科书
课内师生共同订正答案,边订正,边复习记忆。

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四、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课后反思:
第9课时
现代文阅读2篇
复习目标:阅读现代文2篇
复习方式:利用自习课做练习,课内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

复习重点:现代文理解,根据训练要点、让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层次结构,然后完成练习。

依文答题,谈自己体会、收获要思想态度端正。

一、常规字词复习7
二、默写未过关段落
三、课内阅读《真正的奥运健儿》《五把钥匙的秘密》
学生阅读20分钟,要求:
1、把握作者思路
2、把握内容和层次
学生阅读后教师重点从思路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文本对话。

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结构。

然后完成练习。

家庭作业:复习《口技》,翻译课文。

课后反思:
第10课时
文言文《口技》
复习目标:复习文言文《口技》,文学常识、注音、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方式:做练习、师生讲评。

复习重点:解释词义、翻译、理解文意
复习具体步骤:
一、常规字词复习8
默写未过关字词
二、利用自习课,做《口技》检测一节课
同学交换试卷,师生共同讲解,互相评判25分钟
三、利用自习课,做文言文专项训练20分钟
学生讲评为主15分钟
四、自己记忆有问题,未掌握好的地方。

家庭作业
继续熟记,请家长协助考察,签字。

课后反思:
作文复习2课时
第1课时:
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练习写开头和结尾。

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

复习重点:明确开头结尾的写法,会修改,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

复习具体步骤:
一、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
1、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
2、同学评议优点,总结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3、评议不足之处,加以修改。

二、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开头方式归纳:1、开门见山式
2、引用名言式
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
4、对比等写法
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开头,最重要的是点题。

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结尾方式归纳:1、画龙点睛式
2、引用名言式
3、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式
4、对比等写法
重点提示:无论是用何种方式结尾,最重要的是扣题。

在开头的基础上,要有所延伸和升华。

写事的文章要写出事件的意
义或影响,写人的文章要写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三、朗读范文
写事一一1班张爱旌的《难忘的一次家长会》
写人一2班杜小娟的《我的好朋友》
四、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
五、家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复习目标:讲评开头和结尾,学生修改开头和结尾。

复习方式:教师讲评,学生练习。

复习重点:修改开头结尾,能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

复习具体步骤:
一、复习作文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及特色
二、教师讲评开头和结尾
1、多媒体展示优秀的开头和结尾,强化范例的作用
2、同学评议优点,找出自己开头结尾的不足
三、范例展示,强调首尾及过度语段
写事一一1班张爱旌的《难忘的一次家长会》
写人一2班杜小娟的《我的好朋友》
四、学生“根据中心”修改自己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根据要求修改开头和结尾
五、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评议、修改。

家庭作业:练习写人和写事的开头和结尾
七年级语文下复习重点内容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菜畦qi 皂荚归树班mao臃肿yong zhong 攒cu9n成秋bi谷
系jl 一条长绳拗Wo过去锡箔b6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n)甚收(liAn)敛脑(sui)髓人声(ding)鼎沸(kuT)盔甲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1. 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 动作描写:P5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重点字词
鸡毛dan子咻xi。

咻玉簪zan花骊li歌花圃pU 懒惰dub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选自《城南旧
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1. 线索——(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
2. 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
3. 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第4课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萋qT 怀恋lidn 幽寂ji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 《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第5课伤仲永文言文
一、重点字词
仲zhong 谒ye 称chen前时之闻泯min然
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6)或以钱币乞之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3.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解释为:牵,弓I。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旦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鲤,,等词。

3. 泯然众人矣。

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

然,......的样子。

4.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1. 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
(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2. 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第7课最后一课小说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6步赚zhu^n钱哽g©ng住祈qi祷d^o 气氛佰n
机杼zhu 可ke 汗han 鞍翰jian 辔pei 头
i n J 语 o
(1)木兰当户织 (3)愿为市鞍马 (5)出郭相扶将 (7)双兔傍地走
(9)万里赴戎机 溅jian 溅 啾jiU 啾 柝tud2.解释下面加点的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当:对着。

(2)惟闻女叹息 市:买。

(4)赏赐百千强 郭:外城。

(6)著我旧时裳
傍:靠近,贴近。

(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

戎机:战争。

(10)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惟: 强: 著只。

有余。

穿。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 社会环境(普法战争)3.第20段: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 4.第21段:讽刺 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5.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第26-27段)、外貌、神 态、心理6.主题:爱国主义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崎qi 岖qU 阻抑yi 一泻xi©万里
2. 用恰当词语填空。

(1)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 两岸丛山叠
岭,绝壁断崖。

(2) 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的作者是李大钊,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

1.
比喻说理2.“趣味”:勇往直前的精神(P57 3-4段);“雄健的精神”:民族精神3.标题:因果关系,不能
调换位置
第9课土地的誓言散文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chi 痛 嗥hao 鸣 澜Ian 语 镐gao 头 污秽hui 默契ql
2. 解释下列词语。

(1)炽痛:热烈而深切。

(2)标直:笔直。

(3)调语:没有根据的话。

(4)亘古:远古。

(5)污秽:肮脏的东西。

1. 呼告: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P61)
2. 修辞:排比、反复
3. 贬词褒用: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P59) “泛滥”表达激愤狂放的心情不可遏抑。

4.
人称变换:由第一段的“她”变成第二段的“你”,表达情感的变化;将“土地”比作“母亲”,更加亲切。

第10课木兰诗乐府民歌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通假字:"帖"通"贴","火"通"伙"
◊修辞手法:顶针、互文、对偶、反复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本单元重点积累:成语、人物描写方法
第11课《邓稼先》人物传记
1. 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得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 对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神)
3. 小中见大:选取平凡小事表现人物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彷p^ng徨huang 鲜xi5n为人知选聘pin 挚zhl友
点拨:注意“彷徨”不要误读为“Mng huang;鲜”是多音字,这里是“少”的意思,应读xi9n。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ai)宰割(chou)筹划鞠躬尽(cul)瘁
3. 解释下列词语。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

(3)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二、重点句子知识单
他(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点拨: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邓稼先的高贵品格。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 选材典型:三本书(学者),三件事(革命家)
3. 修辞比喻(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比拟(望闻问切:把民族比作病人)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锲qi。

而不舍sh© 兀wCi兀穷年潜qWn心贯注迥ji6ng乎不同群蚁排衙胎
解释下列词语。

(1)锲而不舍:雕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⑵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4)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槛屈n 重荷h© 深邃sul磐p9n石下亥页词
2. 解释下列词语。

(1)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2)踌躇:犹豫。

1. 人物描写:神态、外貌、语言(具体文段)
2. 记叙线索: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
参观(侧面描写:女佣)——观看(外貌描写:陌生人)——交谈(语言描写:贝多芬)
第15课孙权劝学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i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Q 即更gG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2)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见:了解。

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过:至U。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 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

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意思是:刮目相待。

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益”等词语。

3.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
1.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
1.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第16课社戏散文
一、重点字词
归省xing 惮dM 欺侮wU cuan掇duo 凫怕水篙羽。

橹IU 撮cu6棹zhM
楫H 行Eng辈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

委实:实在。

(2)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依稀:隐隐约约。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社戏》选自《呐喊》,体裁是短篇小说。

(1)环境描写:具体描写的景物
2)描写角度: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具体景物)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但我确还以为船慢。

(第11 段)①比喻、拟人;②写出了划船之快和“我”看戏心情的急切。

(4)“我”的心理变化:轻松一急切一陶醉
2. 人物性格:双喜(聪明机灵、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六一公公(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第17课安塞腰鼓散文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亢k^ng奋晦hul暗羁ji绊蓦m6然冗r6ng杂戛jW然而止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吃yl 语
曳ye 屋许hu 许声 几jT 欲先走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I ) 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3)少顷:一会儿。

(5)妇抚儿乳抚:抚摸,安慰。

乳:喂奶。

(7)未几:不久。

(8)意少舒 夹杂。

(10)虽人有百手虽:即使。

(II )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

(12)奋袖出hou 声 中间jian 力拉崩倒之
声 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

(2)施八尺屏障施:设置,安放。

(4)既而:不久,紧接着。

(6)众妙毕备 少:稍微。

舒:
毕:全、都。

伸展、松弛。

(9)中间力拉崩倒畅起、举
2. 解释下列词语。

(1)亢奋:极度兴奋。

(2)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3)蓦然:突然,猛然。

(4)冗杂:繁杂。

(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6)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3. 用恰当词语填空。

(1)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2)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 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 的风姿。

文学(文体)常识《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

1. 修辞:比喻、排比(增强语势)、反复(强调)P127练习三
3. 全文结构:打鼓前(安静)一打鼓中(舞动)一打鼓后(寂静)
4. 主题思想:借安塞腰鼓表达生命、力量之美
第18课竹影散文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惬qi©意 水门汀ting 徘涎i 徊hu 苴 参c^n 差cT
点拨:注意多音字参""差"的读音。

(1)竹子难画在哪里?(第5段)(2)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比喻)说明:中国画重写意(神 似),西洋画重写实(形似)。

2. 记叙线索:孩子兴趣转移(看人影一画竹影)
3. 爸爸的角色:艺术领路人,寓教于乐
第19课观舞记散文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褶zh©裙 颦pE 蹙cCi 粲cM 然 嗔chGn 视 叱ch ]咤zhd 点拨:"嗔"不要误读成zh^n 。

2. 解释下列词语。

(1)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2)嗔视:生气地看。

(3)叱咤:形容威力极大。

(4)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文学(文体)常识 《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选自《冰心全集》。

1. 修辞:排比(2-5段)、比喻、引用(白居易的诗句)
2. 五个角度描写舞蹈美:神态、舞姿、服饰、外貌、动作(飞动的美)
3. 侧面描写(P136第17段从“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铮铮的弦响”)
第20课口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