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熔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资讯
焊接熔渣
来源:本站编辑发布日期:2010-9-17 阅读次数:71 次
焊接冶金过程是包括金属、熔渣、气体三者在内的一个体系,熔渣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一节主要介绍熔渣的作用和熔渣的物理化学性质两方面。
1 熔渣的作用
熔渣在焊接冶金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
⑴机械保护作用
⑵改善焊接工艺性能的作用
⑶冶金处理作用
2 熔渣的组成
钢焊条的熔渣是由各种氧化物及其盐类组成的,碱性焊条和焊剂形成的渣中还含有氟化物。
焊接熔渣中的氧化物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氧化物——按酸性由强变弱的顺序有SiO2、TiO2、P2O5等;
②碱性氧化物——按碱性由强变弱的顺序有K2O、Na2O、CaO、 MgO、BaO、MnO、FeO 等;
③中性氧化物——Al2O3、Fe2O3、Cr2O3等。
这些氧化物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决定于熔渣的性质。
在强酸性渣中它呈弱碱性,在强碱性渣中它呈弱酸性。
3 熔渣的物化性质
3.1 熔渣的碱度
碱度是衡量熔渣酸碱性的指标,是熔渣的重要化学性质,其它物化性质都与碱度由密切关系,它可以反映熔渣的冶金反应能力和物理性质。
熔渣的碱度的定义可以表示为:
为计算方便,氧化物含量也可以改为质量百分比:
根据B值就可以将熔渣分为酸性渣和碱性渣。
当B>1.3时为碱性渣;当B<1.3时为酸性渣。
酸性渣的焊条我们称为酸性焊条,碱性渣的焊条我们称为碱性焊条。
它们的冶金性能、焊接工艺性能以及焊缝的成分和性能都有显著不同。
但利用上面的计算公式实际计算出来的B值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既没有考虑到氧化物酸性和碱性的强弱程度,也没有考虑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形成复合物的情况。
比较精确的计算公式是:
式中的氧化物以质量百分比计算。
当B1大于1时为碱性渣,小于1时为酸性渣,等于1时为中性渣。
这个公式计算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清华大学的陈伯蠡教授建议采用下列修正式:
当B1大于1.5时为碱性渣,小于1.0时为酸性渣,1~1.5时为中性渣。
3.2 熔渣的粘度
熔渣粘度是指液态渣内部相对运动时各层之间产生的内摩擦力(在单位速度梯度下,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它的单位是帕秒(Pa·S),用η表示。
粘度的倒数φ=1/η叫流动性,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大。
粘度是焊接熔渣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对渣的保护效果、飞溅、焊接操作性、焊缝成型、熔池中气体的外逸、合金元素在渣中的残留损失、化学反应的活泼性等都有显著的影响。
粘度过大,渣冶金反应能力降低,焊缝成形不良且易产生气孔等缺陷;粘度过小,渣覆盖性差,降低保护效果,焊缝成形差且不能全位置焊。
粘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熔渣的粘度决定于温度和渣的成分。
(1)温度的影响
温度与粘度的关系为,其中:A为取决于熔渣本性的常数;E为质点移动所需要的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2)熔渣成分的影响
焊钢用熔渣的粘度在1500℃左右时为0.1~0.2 Pa·S比较合适。
3.3 表面张力
熔渣的表面张力实际上是熔渣与气相接触时的比表面能,而熔渣和金属间的比表面能称为界面张力。
它们对熔滴过渡、焊缝成型、脱渣性及冶金反应等都有很大影响。
比如,熔渣的表面张力大的话会阻碍熔滴过渡,因为熔滴大。
3.4 密度ρ
熔渣的密度影响熔渣在熔池金属中的浮出速度。
密度越小,渣轻越容易浮出,不易产生夹渣。
3.5 线膨胀系数
它主要是影响脱渣性。
渣的线膨胀系数与焊缝金属的相差越大,越容易脱渣。
3.6 熔化性(熔点、凝固温度范围)
一般:焊芯的熔点>药皮的熔点>熔渣的熔点
温度差值:△T=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