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57例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57例临床分析作者单位: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
通讯作者:周文魁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方法对笔者所在科以股骨粗隆间骨折收住入院的57例老年患者采取DHS内固定治疗,并在治疗后随访6~12个月,记录其疗效。
结果57例患者中,1例并发感染,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余54例患者均显示骨折骨性愈合,总有效率为87.7%,并发症发生率5.3%。
结论采用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研究及推广。
标签:动力髋螺钉;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骨折在大腿根部,该处肌肉丰富,很易移位,用手法复位,局部外固定,往往失败。
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用牵引治疗或手术治疗,否则会畸形愈合,影响功能,或长期卧床引起褥疮等并发症[1]。
笔者所在科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57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笔者所在科自2002年6月~2010年6月采用DHS手术内固定治疗的5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观察。
其中男36例,女21例;最小56岁,最大89岁,平均76岁;按照骨折原因分:车祸24例,跌伤17例,其他原因16例;按照Evans根据骨折线方向分为稳定型41例和不稳定性16例。
受伤到手术间隔时间最短为4 d,最长为9 d,平均为5.6 d。
1.2 治疗方法本研究57例患者入院后行骨牵引或皮牵引,患肢制动。
在DHS内固定术前,要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及治疗内科相关疾病。
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后,在牵引床上取仰卧位,X线机透视下作手法复位,使骨折端良好复位。
复位后维持牵引状态,利用DHS 135°股骨颈干角定位器引导,在大粗隆下2 cm 左右位置,确认无误后打入直径
2.0 mm导针,再沿导针扩孔,并旋入相应长度的拉力螺钉,放入钢板以螺钉固定。
DHS内固定术完成后,被动活动患肢,观察髋关节活动度,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确认手术成功后逐层关闭伤口。
整个DHS内固定手术时间1.5~3 h,平均2.5 h。
术后应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病情稳定后,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开展适当的康复训练。
1.3 注意事项术前仔细阅片,了解骨折分型;复位时不可过牵引,过牵使本来稳定的骨折变得不稳定,插入主钉时骨折端容易移位;如何选择进针点:DHS导针入点在大粗隆顶点下方2~
2.5 cm,股骨干外侧皮质与大粗隆移行处为一转折,此处皮质开始变粗糙,界限清楚,是股外侧肌的止点,恰好又是股骨颈
上缘延长线与股外侧皮质的交汇点,此点斜向内上即为股骨颈上缘,此解剖标志下3 cm 即为股骨颈纵轴范围,导针入点在该范围中心。
另外,术者对股骨颈解剖头脑中应有一轮廓:股骨颈颈中部纵径(上下径)平均32.9 mm,横径(前后径)平均25.8 mm。
1.4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髋关节功能正常,无疼痛,自理能力强,各项指标显示正常;有效:髋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无疼痛或轻微疼痛,轻度跛行,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无效:髋关节活动受限,持续疼痛,无法行走,内固定失败。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后7~12个月内随访,结果显示:57例患者中,1例并发肺部感染,经治疗痊愈;2例发生患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经溶栓、抗凝等治疗后痊愈。
无明显髋内、外翻以及旋转畸形。
其余54例患者均显示骨折骨性愈合。
依据疗效评价标准:显效39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7%,并发症发生率5.3%。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发生于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2],虽多为低能量损伤所致,但若未及时有效地治疗,极易留下髋内翻、肢体短缩等后遗症。
传统的临床治疗手段常导致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有条件的患者应当尽早实施手术治疗,以获得稳定的复位、牢固的内固定,使患者早日恢复功能。
因此,尽早实施手术治疗和减少并发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关键。
动力髋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降低手术风险,具有减少并发症的优势。
有研究表明,动力髋内固定稳定,抗弯曲能力强,适合于各种类型的粗隆间骨折的固定[3]。
DHS内固定是通过向股骨颈方向植入一根较粗的螺丝钉,近端为粗螺纹,远端有滑动槽,侧方为套筒钢板,套筒可以滑动,使钉具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
螺钉可沿钉尾后退,避免了骨折断端压缩时钉尖穿出股骨头的并发症。
同时,套筒钢板使股骨颈段与骨折远端连接牢固,有效防止髋内翻,有利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愈合。
DHS本身材料采用钛合金,其性能非常坚固,具有加压和滑动的双重功能,其设计符合股骨上段生物力学特点,具有力臂短和弯矩小的特点,作用在骨折端的压应力和张应力减少,可局部加压及抗旋转等优点。
综上所述,采用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研究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文良元.骨质疏松与老年髋部骨折.中华骨科杂志,2002,22(9):542-545.
[2]顾国庆,喻仁,张玉发,等.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18例.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6):419-420.
[3]荣国威,翟桂华,刘沂,等.骨科内固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