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运盐古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滇·运盐古道
作者:李小波
来源:《户外探险》2009年第10期
盐路沧桑
罗马帝国时期,从意大利通往地中海周边的交通网络畅通了军队调集和商品流通,也成就了一个帝国的辉煌,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但很少会有人想到,罗马大道的第一条就被称为“盐路”(Via Salaria),军队的报酬也用“Salt”(盐)来发放,Soldier(士兵)和Salary(薪水)两个词汇便源于此。

在罗马帝国的扩张中,总是伴随着对周边盐业资源的占有和流通。

在中国,盐的利用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生活中盐被称为“食肴之将”,不可一日无盐,国家中盐被称为“国之大宝”,盐业税收是历代官府的重要经济来源。

无论海盐,湖盐,岩盐,井盐,盐的采集和利用都以盐的运输为纽带,古老的盐道早在不经意间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盐的朴实也使人们常常淡忘,它没有茶叶的芬芳,没有丝绸的华丽,所以,人们记住了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却少有古老盐道的记忆。

文明的路引
逐盐而居是认识人类活动的新视野,盐道中铭记了多少华夏文明的精彩历程。

《史记》中记载黄帝战炎帝于阪泉,败蚩尤于逐鹿,阪泉、逐鹿在山西解州盐池附近,战争目的实为争夺食盐,一座盐池,沉淀着中华民族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因元素。

羌族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起源于羌塘盐湖地区的羌族就是最早的食盐贸易者,不断迁移奉献。

三峡地区的古巴国逐盐而居,占领巴东盐泉而成为地方的部落领主。

这些以盐为中心的文明源头至今留下了对外的盐路引领。

虞坂古盐道
从山西河东盐池的运城盐湖东郭镇磨河村东南至平陆县张店镇,盐道的终点在黄河岸边的茅津渡口。

现存古盐道的青石槽呈凹陷状,便于中条山的行盐安全。

盐道上留下了猗顿因盐而富和伯乐相马的传说,同时也成为晋商的传奇之路。

大宁河—神农架古盐道
川鄂一带,三峡地区的盐泉以宁厂最为著名,从宁厂到大昌,连接神农架的盐路至今保存完整:一是从保康的马桥沿南河水路上溯,到阳日,再经过山路从松柏到宋洛、徐家庄,黑水河、板仓,最后穿过大九湖进入四川。

二是从房县的范家垭经神农架的赶集沟,九里十三湾,弯腰树,玛瑙池,三道沟,天池垭,苦桃园,老爷崖,莲坪,红花塘、七里扁,板仓坪,东溪。

大九湖的自生桥进入四川。

这条盐道最独特的景观是宁厂的天然岩泉,运盐水道上的栈道和森林中的盐道遗迹。

繁荣的纽带
西汉帝国因盐而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依靠盐铁专卖积聚起空前的财富,盐的流通和军事扩张几乎同步延展。

在经略西南和征服南越(广东、广西)的过程中,开辟了川滇并联系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和川黔之间的“夜郎古道”。

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几乎由盐产地串连而成,而川黔之间的交通则是以“盐都”自贡为中心的行盐大道。

川滇古盐道
南方丝绸之路西线从成都出发,经双流,新津,邛崃,名山,雅安,荥经,汉源,越西,喜德,冕宁,西昌,会理,盐边,大姚,到达大理。

东线从成都出发,经彭山,乐山,宜宾,筠连,盐津,昭通,昆明,到达大理。

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盐业的聚合功能尤为突出。

从成都开始,灵关道上的临邛(邛崃)、定笮(盐源),临泽池,青蛉(大姚县),比苏(云龙县),五尺道上的南安,临利(长宁,高县,珙县,兴文。

筠连、盐津),连然,定远,广通(禄丰)均为盐产地。

也许,在汉王朝开辟通道以前,盐邑间早已行进着人们交往的足迹。

川黔古盐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