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班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找问题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委班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找问题清单
一、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及表现
(一)理论学习不够,学习形式单一。
在班子学习、召开干部培训、辅导大会时,把
更多精力放在对上级会议、文件精神的传达和贯彻省市重要决策部署上,很少结合班子成
员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地交流、讨论,学习形式比较单一。
有的班子成员对学习不够重视,自觉性、主动性较差,未形成良好学习风气,对于开会传达、学习上级会议文件精神,还存在学过之后就算完成任务的心理,“只入耳,不入脑”,不能进一步思考和指导实际
工作。
对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学习、研究不够深入、全面、透彻,没有坚持理
论实际有机结合,学一套、做一套,涉及到具体工作还是凭老经验、老办法处理,达不到
学以致用。
(二)工作创新力度不够,缺乏常抓不懈的韧劲。
对一些事关全局事关民生的重点工
作难点工作,创新力度不够,推进力度不够,导致效果不够明显。
例如:花园水库水利枢
纽工程自2002年就开始筹建,经过近12年的努力,仍然没有开工建设,除国家政策等客
观原因外,主要原因还是汇报争取不够、紧盯落实不够,存在把希望寄托于下一届班子的
思想。
再如:龙湾河改造项目计划多年,群众期待较高,但由于基础资金投入较大,至今
仍没有得到开发,致使铁道南北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部分群众颇有怨言。
(三)深入基层不够,调查研究效果不明显。
每年都会下发文件安排县委班子成员到
所包乡镇开展集中调研活动,虽然大家都能够按照要求保证时间和次数,但都是进行面上
调研,蹲点调研少,没有真正挖清基层存在的问题,没有深入群众了解百姓生产生活存在
的实际困难,有的下基层调研甚至存在“被安排”的现象。
(四)制度条框制定较多,贯彻执行不到位。
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制定相应制度,但这些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执行,有时原有的一些制度还没落实落靠,又开始制定新
的制度,把制定规章制度、推进方案作为落实工作的举措。
对制度执行落实情况监管不力,执行不严,导致一些制度“形同虚设、似有实无”,难以发挥实效。
(五)会议文件精简不够,导致基层疲于应付。
精简会议不到位,大会小会都要求主
要领导参加,有时一个领导需要同时参加多个会议,使我们一些干部沉溺于繁文缛节,难
以沉下身子入基层、抓实事、促发展,未能达到完全务实。
此外,不注重会议效果和文件
执行结果,没有建立有效地督办落实跟踪机制,导致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二、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及表现
(一)工作急功近利,面上工作较多。
推进工作过于重视打造典型,人力、物力、财
力上都向典型倾斜,特别是在项目上都一窝蜂的给了典型,造成项目重复交叉投入,没有
发挥项目的最大作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二)唯上倾向明显,有时政绩观存在偏差。
对省市确定的重点工作举全县之力进行
强力推进,对一些非重点工作关注度和重视度较弱;有时也存在唯GDP论,发展速度和质
量没有很好统一。
在推进合作社建设上,为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指标,有一段时间过分注
重合作社数量提升,而忽视了合作社质量建设,造成一些规模小的合作社运行较为困难。
在秋整地工作上,明知道不符合龙江实际,为迎接上级检查,还是硬着头皮给基层下达任
务指标,甚至有时常委包乡负责公路沿线整地,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在
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群众意识不强,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够。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工作职能,层
层交办给分管领导、分管部门进行办理,从县委班子开始,虽然层层提要求,但跟踪落实
不够,最终导致没有解决,甚至导致越级访和集体访的发生。
(四)工作有求稳观望思想,缺少敢为人先的气魄。
面对发展的症结问题,工作的推
进落实力度不够,不敢担当,闯劲不足。
在招商引资上,有时候碍于一些产业政策瓶颈无
法突破,而放弃了一些项目的洽谈,敢于碰硬和解决棘手问题的勇气和韧劲还不够;在每
年组织的各类座谈会上,都会有群众反映一些上一年已经讲到但因为操作难度大尚未解决
的问题。
三、享乐主义的突出问题及表现
(一)工作有养尊处优心态,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班子成员虽然都是从基层摸爬滚打
走出的干部,但随着职位的变化,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意识有所淡化。
如:对一些重点
招商引资企业进行蹲点招商,由于条件较为艰苦,常以分管战线工作较多为由,安排副职
或分管部门领导坚守。
又如:在调研工作中,愿意深入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宁愿坐在办
公室“听汇报”,也不愿去基础差、发展慢的乡镇。
(二)讲求舒适安逸,存在享乐主义倾向。
对于出行用车及部分办公设备、设施配置
习惯于“随大流”,倾向于高标准。
原来配备的越野车超出规定标准,但抱着“其他县区
都在坐”的态度,都没有提出更换,直到中央出台明确规定之后才按标准更换。
因公出差
或外出学习,有希望食宿条件好、档次高一点的思想,有时候存在能坐飞机就不坐火车、
能坐卧铺就不坐硬座的现象。
(三)过于小心谨慎,有求稳怕乱思想。
个别班子成员惮于直面问题,不愿接触矛盾,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对工作推进过程中碰到的困难、问题及矛盾,不主动寻求解决
之道,满足于当“太平官”。
四、奢靡之风的突出问题及表现
(一)勤俭节约不够,存在追求奢华现象。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对物质追求也
有所提高。
班子成员工作中存在请吃和吃请现象,衣食住行高于普通干部的标准。
(二)节俭意识不强,热衷于高标准。
对于“三公”经费管理不够严谨、细致,不注
重“开源节流”,没有全面树立起“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的思想理念。
个别在
组织活动、争取政策、汇报工作时要面子、要形象,有时迎接检查、接待上级客人,存在招待要“上档次”的思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