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错台整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错台整改措施
篇一:混凝土质量整改措施质量整改措施为确保主体结构验收顺利通过,对主体砼结构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整改,达到建筑工程砼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特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需进行整改的范围二、整改措施
1、砼表面错台:砼表面错台处用剁斧剁平,将凸出部分找平、顺齐,剁出的砼表面要求方正、整齐,剁迹一致,如剁斧石一般,经过剁斧修整后的砼表面不准再抹灰。
对于已抹灰修补的必须剔除。
2、墙柱根部烂根:将烂根处松散的砼和软弱颗粒凿去,洗刷干净,用比原砼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填补,并捣实。
3、砼表面缺角掉棱、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较小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用钢丝刷刷干净,清水冲洗并充分湿润后,用 1: 1 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整并认真养护
对较大的缺棱掉角,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凸出的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比原砼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砼填灌捣实,并认真养护。
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
根据构件几何尺寸弹出轮廓线用剁斧细剁除多余部分。
4、砼表面麻面,墙柱、梁砼接茬处出现的水泥浆流坠。
砼表面麻面的:应在麻面部分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砼配合比(去石子)的半干硬性砂浆,将麻坑、孔洞砸实抹平压光,使颜色一致,修补完后用麻布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护。
墙柱、梁砼接茬处出现的水泥浆流坠:用刨刀将流坠物铲去,坚硬物用剁斧剁去,用水湿润后再用水砂纸轻磨到和原来部位的砼颜色一致。
5、砼表面的蜂窝、夹渣。
砼表面的蜂窝处理方法,将蜂窝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水冲洗干净,支设模板,洒水冲分湿润后,用1: 1 半干硬性细砂浆砸实抹平,并加强养护。
砼缝隙夹渣:
缝隙夹渣层不深时,可将松散砼凿去,洗刷干净后,用半干硬 1: 2 水泥砂浆砸实抹平压光,并认真养护。
缝隙夹层较深大于钢筋保护层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比原砼高一强度等级的半硬性细砼。
6、砼表面出现的露筋
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水充分湿润后,再用半干硬性1: 2 水泥砂浆砸实抹压平整,
并认真养护。
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7、楼板面出现的脚窝
较浅的脚窝:将脚窝处表面凿毛,用水润湿,清理干净,用干硬性的与原砼强度(去石子)等级相同的砂浆砸实抹平,并认真养护。
较深的脚窝:将脚窝表面凿毛,边缘多余部分剔除,清理干净用水润湿,用比原砼强度高一级半干硬性细石砼砸实抹平,并认真养护。
8、楼板裂缝处理:
(1 )对所有的拆除模板的楼层进行全面检查,出现裂纹及时处理;(2 )将出现有裂纹的板面、底用钢丝刷清理干净;
(3 )将环氧树脂胶从砼表面灌入或用铁抹子抹入裂缝内,将板底裂纹封严,避免裂纹暴露的时间过长,造成板内钢筋锈蚀;
(4 )环氧树脂胶的配合比如下: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甲苯:乙二胺
=100 : 10: 30 60 : 810
三、注意事项:
1、砼表面蜂窝、麻面、漏筋质量缺陷整改前,应做好隐蔽纪录。
2、需修补的砼必须做好基层处理,掌握干硬性砂浆及细石砼初终凝时间,认真进行有效养护。
3、砼用水泥砂浆修补后要求颜色与周围基本一致,模板印通顺,表面观察基本看不出修补为止,且无空鼓、起粉等现象。
篇二:混凝土质量整改报告
一、编制依据
2
二、混凝土缺陷及处理方
法 .
2
2.1
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
因 .
2
2.1
柱根部错台、烂
根 .
2
2.2
涨模、混凝土表面错
台 .
3
2.3
露
筋 .
3
2.4
墙柱棱角漏
浆 .
4
2.5
夹
渣 .
4
2.6 梁柱节点几何尺寸不规
则
5
一、编制依据
2022.11 初接到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就结构问题检查并作出处理措施,经过近几天本单位质量技术人员对已完结构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经过整理、统计结果质量问题主要为墙体涨模,现对混凝土质量问题做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p 。
二、混凝土缺陷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柱根部错台、烂根
墙柱根部错台、烂根较多,错台的原因是局部根部混凝土面突出柱面,甚至夹木方子。
烂根是墙柱根部夹渣、小孔洞、漏浆、不密实等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 (1) 局部根部楼板面不平整,导致柱模地步缝隙过大,密封不严,导致漏浆;
(2) 模板根部浇筑混凝土前封堵清扫口,浇筑混凝土时封堵清扫口的木方子留置在根部混凝土内; (3) 柱内底部清理不到位,导致夹渣烂根; (4) 浇筑混凝土前个别柱子没有先铺同强度的砂浆; (5) 振捣棒未插到柱底部,导致柱子底部可能漏振。
处理及预防措施:对已经发现的此类问题逐个剔凿至混凝土实处,即剔除掉松散的混凝土,以及清理干净,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后再修补。
修补办法是先润湿,然后水泥浆拉毛,再用高一级的混凝土塞实,或者用灌浆料给予封堵。
为了此类问题不再发生,重点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在浇筑顶板时,要求墙柱根部用铁抹子找平,保证根部在一个标高,支模板时柱模底部用海绵条密封,保证不漏浆。
坚持留设清扫口,混凝土浇筑前柱内清理干净,之后封堵时木板、木方不得塞入柱内。
浇筑墙柱混凝土前必须先铺 5cm 厚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保证混凝土根部密实。
最后振捣时注意墙柱底部混凝土的振捣到位。
2.2 涨模、混凝土表面错台
混凝土平整度较差,墙柱混凝土在模板未加固到位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压力把模板挤压变形,导致混凝土面平整度较差。
错台是模板板缝处出现高低差。
其主要原因是: (1) 穿墙丝杆不均匀,或者紧固不紧;
(2) 次龙骨间距不均匀; (3) 支撑加固不到位,模板校正时未拉通线;( 4)混凝土未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一次浇筑太厚。
处理及预防措施:首先加强过程控制,加强交底、检查力度,验收时集中检查其模板的几何尺寸,重点检查模板的加
固情况,丝杆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并且拧紧,木龙骨均匀甚至加密,保证龙骨到位,支撑均匀、到位,保证期刚度、强度、稳定性。
模板校正时必须拉通线,严格以水平 50 线为依据, 100% 的吊线坠检查验收。
控制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浇筑方法,每层混凝土控制在 500 以内,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观感合格。
此问题作为本次检查结果的主要问题,主要处理办法即对涨模部位进行剔凿,剔凿前对涨模范围进行检测弹线,找准涨模范围,然后对高出设计部分进行剔凿。
剔凿时严格以水平控制线为准,随时用线坠、盒尺检测剔凿是否合格。
剔凿要求用较细的錾子剔凿,预防剔凿过深造成露筋。
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其主要原因是: (1) 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垫块位移 , 或垫块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 (2)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
(3)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 使钢筋位移 , 造成露
筋; (4) 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5) 骨料粒径偏大,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于钢筋处架空造成钢筋与模板间无混凝土。
处理、
预防措施:避免表面露筋的有效措施是使用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操作工人,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监控力度,保证钢筋布位准确、绑扎牢靠,保护层垫块安置稳固,在混凝土振捣中操作细致。
如果出现表面露筋,首先应分析^p 露筋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再考虑修补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修补后不得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正常使用。
露筋的修补一般都是先用锯切槽,划定需要处理的范围,形成整齐而规则的边缘,再用冲击工具对处理范围内的疏松混凝土进行清除。
(1) 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 , 并认真养护。
(2) 如露筋较深 , 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 , 洗刷干净后 , 用比原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 或采用喷射混凝土工艺或压力灌浆技术进行修补,并认真养护。
预防措施:模板板缝要求密封,保证不漏浆,振捣到位,不得发生漏振现象,要求搅拌站做好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
墙柱棱角漏浆墙柱混凝土棱角出现疏松、少砂浆的情况。
其主要原因是: (1) 模板板缝不密实,导致漏浆; (2) 过振;( 3 )混凝土坍落度较小,混凝土离析;预防措施:模板棱角接缝的部位使用海绵条密封,确保水泥浆不再漏掉,混凝土振捣手把握振捣成度,不得过振,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随到随用,不得现场停滞时间过长而发生和易性差。
(2) 墙夹渣模板未拆除干净,局部留置于顶板与墙体之间的阴角处(夹在混凝土内)。
其主要原因是:(1)
(2) 墙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顶板模板的几何尺寸,做好模板验收工作,质检员、施工员等管理人员现场检查时注重检查此类问题,严格要求操作人员。
加固好竖向构件的模板上口,保证其刚度满足要求。
梁柱节点几何尺寸不规则对梁柱节点部位的阴阳角控制作为模板质量控制的主要部位,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几何尺寸支设模板尺寸,做好节点部位的加固工作。
通过此次检查,总结问题的类型,重点是处理、预防、杜绝类似质量问题持续发生。
进一步给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严格过程控制,尤其对模板质量要求高度重视,对操作班
组进行集中交底,并在现场指导操作方法,做好过程把控工作。
同时混凝土工也做出相应的改进工作,再次对混凝土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混凝土与其他班组之间密切配合,浇筑混凝土时木工、钢筋工、水电班组必须有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夏天施工气温较高,混凝土养护工作不得放松,保证混凝土质量。
通过这次检查,对现场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对混凝土质量进一步改变、提高。
篇三:混凝土质量整改措施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范
围
概
三述
2
2
四、
混凝土缺
陷 .
4.1
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
2
4.1
1
麻
面 .
2
蜂
窝 .
2
露
筋 .
3
孔
洞 .
4.1.5 裂
缝
3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
3
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5
麻面的处理措
施
5
蜂窝的处理措
施
5
露筋的处理措
施
6
孔洞的处理措
施
混凝土表面裂
缝
7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处理措施
.. 8
4.4 混凝土缺陷的预防措施
8
通过控制钢筋施工质量预防
8
通过控制模板制作安装质量预防
.. 8
通过控制混凝土工艺质量预防
8
一、编制依据
2022.4.30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检查了
4# 楼首层混凝土外观质量,针对此
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二、编制范围
本方案的表编制范围是昌平绿地中央广场 b-07 地块混凝土的缺陷处理及混凝土质量整改措施。
三、概述
本项目部施工的 1#、2#、3#、4# 楼结构及初装修工程,当前施工部位为:1# 楼地下一层局
部结构, 2#、4# 楼为五层结构, 3#楼未开工。
混凝土施工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混凝土的缺陷问题,为保证混凝土成品的质量和外观,必须在混凝土浇筑过程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
四、混凝土缺陷
混凝土缺陷的分类及产生缺陷的原因
麻面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小凹坑、麻点、气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 (1)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 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 模板隔离刑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 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蜂窝蜂窝就是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
其主要原因是: (1) 混凝土
拌和不均,骨料与砂浆分离; (2)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
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3) 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边骨料集中而少砂浆,未作好平仓; (4) 模板破损或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漏浆; (5) 混凝土未分层
下料,振捣不充分,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未达到返浆
的程度。
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
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其主要原因是: (1) 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垫块位移 , 或垫块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 (2)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3)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
击钢筋或踩踏钢筋, 使钢筋位移 , 造成露
筋; (4) 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
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5) 骨料粒径偏大,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于钢筋处架空造成钢筋与模板间无混凝土。
孔洞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或蜂窝较大,钢
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其主要原因是: (1) 振捣不充分或未振捣而使混凝土架空,特别是在构件的边角和窗墙丝杆、钢筋筋较密的部位容
易发生; (2) 模板拼缝不严密,造成漏浆。
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包括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和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
其主要原因是: (1) 混凝土温控措施不力; (2) 所浇混凝土养护不善; (3) 有外力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如所浇混凝土过早承荷或受到剔凿或设备震动,混凝土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陷等,顶板上料过早。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施工中想要混凝土表面颜色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因素都会引起混凝土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比如原材料的种类、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脱模剂的使用情况、模板的表面结构、模板的吸附性能、拆模时人为造成的颜色变化等等。
墙柱烂根墙柱根部错台、烂根较多,错台的原因是局部根部混凝土面突出柱面,甚至夹木方子。
烂根是墙柱根部夹渣、小孔洞、漏浆、不密实等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 (1) 局部根部楼板面不平整,导致柱模地步缝隙过大,密封不严,导致漏浆; (2) 模板根部浇筑混凝土前封堵清扫口,浇筑混凝土时封堵清扫口的木方子留置在根部混凝土内; (3) 柱内底部清理不到位,导致夹渣烂根;
(4) 浇筑混凝土前个别柱子没有先铺同强度的砂浆; (5) 振捣棒未插到柱底部,导致柱子底部可能漏振。
处理及预防措施:对已经发现的此类问题逐个剔凿至混凝土实处,即剔除掉松散的混凝土,以及清理干净,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后再修补。
修补办法是先润湿,然后水泥浆拉毛,再用高一级的混凝土塞实,或者用灌浆料给予封堵。
为了此类问题不再发生,重点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在浇筑顶板时,要求墙柱根部用铁抹子找平,保证根部在一个标高,支模板时柱模底部用海绵条密封,保证不漏浆。
坚持留设清扫口,混凝土浇筑前柱内清理干净,之后封堵时木板、木方不得塞入柱内。
浇筑墙柱混凝土前必须先铺 5cm 厚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保证混凝土根部密实。
最后振捣时注意墙柱底部混凝土的振捣到位。
涨模、混凝土表面错台混凝土平整度较差,墙柱混凝土在模板未加固到位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压力把模板挤压变形,导致混凝土面平整度较差。
错台是模板板缝处出现高低差。
其主要原因是: (1) 穿墙丝杆不均匀,或者紧固不紧;
(2) 次龙骨间距不均匀; (3) 支撑加固不到位,模板校正时未拉通线;( 4)混凝土未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一次浇筑太厚。
处理及预防措施:首先加强过程控制,加强交底、检查力度,验收时集中检查其模板的几何尺寸,重点检查模板的加固情况,丝杆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并且拧紧,木龙骨均匀甚至
加密,保证龙骨到位,支撑均匀、到位,保证期刚度、强度、稳定性。
模板校正时必须拉通线,严格以水平 50 线为依据, 100% 的吊线坠检查验收。
控制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浇筑方法,每层混凝土控制在 500 以内,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观感合格。
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4.2.1 麻面的处理措施先将麻面处凿除到密实处,用清水清理干净,再用喷壶向混凝土表面喷水直至吸水饱和,将配置好的水泥干灰均匀涂抹在表面,此过程应反复进行,直至有缺陷的地方全部被水泥灰覆盖。
待 24 h 凝固后用镘刀将凸出于衬砌面的水泥灰清除,然后按照涂抹水泥灰方法进行细部的修复,保证混凝土表面平顺、密实。
用水泥灰修复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① 首先是调配水泥灰。
一般情况下,黑、白水泥的配比采用 5:2 的比例。
用喷壶对调制好配比的水泥灰进行层层洒水,保证握在手里成团,放手后能松散开。
② 用水把需要修补的部分充分湿润,待两个小时后即可修复。
戴好橡胶手套,将水泥灰握于掌心,对着麻面进行涂抹填充。
填充时要保证一定的力度,先是顺时针方向,后转换为逆时针方向对同一处麻面进行揉搓,反复进行,直至麻面
内填充密实。
密实的概念是用手指对着缺陷处按压时,不出现深度的凹陷。
③ 处理完一处面积后,用手背 ( 不能用手指 ) 对修
复过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拂扫,抚平应按从上而下的方向进行,其目的一是清除粘在混凝土表面多余的水泥灰,二是可以消除因涂抹形成的不均匀的痕迹,使颜色和线条一致。
④ 另外,对于局部凸出混凝土面的湿润水泥灰应该用刮板铲平。
蜂窝的处理措施
(1 )对于小蜂窝:用腻子刀将调好的砂浆压入蜂窝面,同时刮掉多余的砂浆;注意养护,待修补的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角磨机打磨一遍;对于要求较高的地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