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2-01-10T02:43:52.56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5期作者:翁发清
[导读] 新时代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或实践当中
翁发清
福鼎市龙安中学 355208
摘要:新时代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或实践当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尊重学生,并让其在实践与快乐中学习。
初中数学比较枯燥难懂,实践中的学习运用不好把握。
新时期“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教授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现在的学生通过电子媒体等方式获取着大量的社会信息,学生性格和兴趣爱好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学生的差异性,科学创新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把教材题目在不改变原文立意的基础上改编学生身边的物和事,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觉自己正在做这件事。
这是把实践渗入到数学题目中的一种实践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借助综合实践的数学教学模式开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学习中对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等的理解与题目不能很好地进行结合。
数学概念其实际就是直接关系到实践当中、或者是某个领域或现象的定义。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要努力将数学概念数学知识具体到某事物身上、或者题目具体到某事物身上,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现象原来处处离不开我们身边的事物,这样就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等。
教学中融入综合与实践,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现象形象地表现在生活中,更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等,加强了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继而会有效促进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1.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应用意义
有效培养学生兴趣,丰富教学活动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引领学生的行动,决定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数学教学模式上创新是有难度的,数学不像语文那样用文字表述就可以,数学事物要表现一种数学现象,这就要求老师更要积极努力学习,创新教学思维和方法,亲身实践,备好课题,将一个数学题目转换为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和交流。
增强学习信心,进一步开拓课堂实践形式。
这样学生就会跟着老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2.1设置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摆脱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模式,依据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物或者学生生活中的情景为素材准备课程设置。
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启发发现法
教学手段:情景结合、让学生当题目中的参与者。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重点的设置,数学模型到现实问题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设计好教学过程,下面举例说明:相似三角形在视图与投影中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之一可以设计为: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无处不和我们的生活有联系。
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发现生事物的乐趣,用辩证法的观念投入到学习当中,切实提高综合与实践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课题1:假如我们班的小明同学和小强同学回家时,经过一盏路灯,能否用影子的长度计算路灯D的高度,如下图,当小明同学在A处点,小强测量得到小明的身高AM与他的影子AE长度刚好相等;接着小明明沿向路灯方向继续走,走到点B处时,小明身高BN的影子恰好是线段AB长度,小强测量得AB=1.25 m.小明身高为1.75 m,请问,路灯D的高度?(精确到0.1m)
实践活动安排:(1)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熟悉图中关系。
.......
(2)利用晚托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园的路灯进行题目的场景模拟实践活动。
(3)各小组组长汇报题目分析、实践活动安排、解决题目的思路。
.......
老师归纳小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加强知识理解及应用。
这种实践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2自主交流,学生设计实践
教学情景设计,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题中要求的分配角色与问题解决,学生根据题意自主设计课堂实践活动。
这种综合实践课堂互动模式,有利于激发学习探索热情和组织能力,激发取得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在课堂设置的时候可以按照书本知识联系到生活中,以具体的事物现象来设置讨论题目,再加以引导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下面举例说明:
课题2:果农张师傅计划将种植的草莓以每千克15元的单价对外批发销售,由于部分果农盲目扩大种植,造成该草莓滞销。
为了加快销售,减少损失,张师傅对价格进行两次下调后,以每千克9.6元的单价对外批发销售。
提问:①假如,张师傅内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问他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多少?
②郭经理打算到购买张师傅的草莓,确定购买3吨。
张师傅以为买家购买的多,多以想给郭经理优惠,他给出了两种优惠方式,分别是优惠
方案一:这3吨草莓打九折销售;优惠方案方案二:不打折,每吨减400元现金,共减掉1200元,那么郭经理会选择哪种方式购买草莓,并称述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销售场景,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买与卖者身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计算与讨论的全过程,加强一元二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加学习兴趣和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3注重教学实践模式多样化
新的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模式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发展。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结合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实现教学综合和实践模式多样化,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参与和自主设计模式更多的实践活动中,加强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习课标的知识,而且还要补充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能力。
下面举例说明:
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除了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时,同时设计课外数据收集与整理综合与实践活动:调查当地工厂的工人受教育情况和工资收入的关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并结合主题开展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等,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形成调查报告。
3.小结
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就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综合与实践就可以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只有学生参与综合实践,将数学问题与数学现象带到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新时代教育发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基本要求。
所以老师要注重教学设计的实践创新与孩子的互动交流重要性,尤其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设计实践教学中来,从上到下改变教学与学习的思想,助力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晓丹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综合与实践”[J].课程教学研究,2017(12):63-66.
[2]赵东金.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指向数学核心素养[J]. 江苏教育,2017(09):8.
[3]袁幸玲“. 综合与实践”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小学教育参考,2018(09):24-25.
[4]龚美玉.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旬),2017,(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