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师预测物理试题知识点10热学光学原子物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预测专题10:热学、光学、原子物理
高考预测
高考中对热、光、原部分的考查形式一般为三个选择题。

分值均为6分。

热学部分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求分子的直径、分子的质量、估算分子个数以及布朗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内能及其变化是高考常考知识点,多以难度中等或中等偏下的选择题形式出现。

几何光学研究的是光线传播的规律,主要包括原理有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光路的可逆原理;物理光学主要包括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电效应现象等知识点规律。

一、选择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中分子热运动加剧,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都一定增大 B .对气体加热,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 .物质内部分子间吸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排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
D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换悬浮颗粒碰撞作用不平衡而造成的 答案:D
2.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等,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 ) A 、氧气的内能较大 B 、氢气的内能较大
C 、两者的分子平均速率和两者的内能一样大
D 、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 答案:B
3. 如图13-5
有一束细光束,垂直射到AO 面上,经玻璃砖反射、折射后,经OB 面平行返回,角AOB 为135º,圆半径为r 。

则入射点P 距圆心O 的距离为
A .rsin15º
B .rsin7.5º
C .12
r
D .14
r
答案:B
4.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原子核
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 答案:ACD 5. 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

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
A.t 1始终大于t 2
B.t 1始终小于t 2
图1
C.t 1先大于后小于t 2
D.t 1先小于后大于t 2
答案:B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在一房间内,打开一台冰箱的门,再接通电源,过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就会降低
B .从目前的理论看来,只要实验设备足够高级,可以使温度降低到-274℃
C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制造出来的,尽管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它 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机械能可以自发地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 引起其他变化 答案:ABD
7.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B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
C .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D .气体温度每升高1 K 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E .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答案:ADE
8. 如图2所示,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壁是导热的,缸外环境保持恒温,活塞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但不漏气。

现将活塞杆与外界连接并缓慢地向右移动,这样气体将等温膨胀并通过杆对外做功。

知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因此此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但并未全用来对外做功,所以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但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A 、B 、C 三种说法都不对
答案:C
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等的两块铁,其内能一定相等
B.温度不等的两物体,其内能一定不等
C.两物体的内能相等,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等
D.两块相同物质组成的固态物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内能一样大 答案:D
10. 光子的能量为νh ,动量为
c
h ν
,如果一个静止的放射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γ辐射时只发生一个光子,则辐射后的原子核( ) A .仍然静止
B .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C .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
D .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答案:C
二、填空题(本题2小题,共2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 (1)激光具有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面关于激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光是纵波
(B )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相同 (C )两束频率不同的激光能产生干涉现象
(D )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2)如图甲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710-m,屏上P 点距双缝1s 和2s 的路程差为7.95×710-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 (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

现改用波长为6.30×710-m 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3)如图乙所示,一束激光从O 点由空气射入厚度均匀的介质,经下表面反射后,从上面的A 点射出。

已知入射角为i ,A 与O 相距l,介质的折射率为n,试求介质的厚度d.
答案:
12. 如图,当用激光照射直径小于激光束的不透明圆盘时,在圆盘后屏上的阴影中心出现了一个亮斑。

这是光的 (填“干涉”、“衍射”或“直线传播”)现象,这一实验支持了光的 (填“波动说"、“微粒说"或“光子说")。

答案:衍射,波动说
13. 在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波波长的实验中,首先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和双缝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若经粗调后透过测量头上的目镜观察,看不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只看到一片亮区,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若调至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去测量,转动手轮,移动分划板,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 条纹中心时,如图5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7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 B 条纹中心时如图6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8所示.已知双缝的间距为0.5mm ,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m ,则图7中游标卡尺的示数是 mm 。

图8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 ,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 ,所测光波的波长为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72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4. (18分)
U 235
92
受中子轰击时会发生裂变,产生Ba 13956和Kr 94
36,同时放出能量,已知每
个铀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为MeV 200,则(1)写出核反应方程;(2)现在要建设发电功率
为kW 5
105⨯的核电站,用铀235做为核燃料,假设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一半转化为电能,那么该核电站一天消耗铀235多少千克?(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
23100.6-⨯mol ) 14.解析:(1)核反应方程为:
MeV n Kr Ba n U 20031
094361395610235
92
+++→+①
(2)电站一天发出的电能Pt E =1 ②
设每天消耗
U 235
92
为mkg ,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为:
235/106.110200100.6101962332-⨯⨯⨯⨯⨯⨯⨯=m E ③
由能量转化得:21E E η= ④ 由②③④式得:kg m 06.1=
15. (18分)已知地球半径R=6.4×106
m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 2
,大气压P 0=1.0
×105Pa ,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2.9×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 mol -1
,在下列问题的计算中还可以查用其他数据。

(1)试估算地球周围大气层的空气分子数?
(2)假如把地球大气全部变为液体而分布在地球表面,地球的半径将增大多少? 15. 解析:(1) 因为大气压是由大气重力产生的,故大气的总质量
21804 5.210G R m P kg g g
π===⨯
故地球周围大气层的空气分子数为441.010A m
N N M
=
=⨯个。

(2)虽然各种液体的密度不同,但数量级均为103
kg/m 3
,现以水的密度来代替液化空气的密度,则液化空气的体积1535.210m
V m ρ
=
=⨯, 设大气为液体分布在地球表面时地球半径
增加y ,则有3344
()33
V R y R ππ=+-,考虑到y 远小于R ,忽略y 的二次项和三次项,即得2
104V
y m R π=
=。

16. (20分)大原子反应堆中,用石墨(碳)做减速剂使快中子变为慢中子,已知碳核的质量是中子质量的12倍,假设中子与碳核的碰撞是弹性的(即碰撞中不计能量损失),而且碰撞前碳核是静止的,试求:(1)设碰撞前中子的动能为0E ,问经过一次碰撞后,中子的动能损失多少?(2)至少经过多少次碰撞,中子的动能才能少于06
10
E -(114.113lg =,
041.111lg =)?
16.解析:(1)设中子的质量为m ,速度为0v ,碳核的质量为0M ,二者碰撞后的速度分别
13.
为:1v 、v ,则Mv mv mv +=10 ①
221202
1
2121Mv mv mv += ② 由①②可得:0113
11
v v -=
碰撞一次,中子的动能损失为:022********
48
])1311(1[212121E mv mv mv E =-=-=∆
(2)中子与碳核第一次碰撞后剩余的动能为:
0220211)13
11
(])1311(2121E v m mv E =-==
同理经过第二次碰撞后,中子剩余的动能为:02221222)13
11
()1311(2121E v m mv E ⨯=== ……
第n 次碰撞后中子剩余的动能为:060221210)13
11
()1311(2121E E v m mv E n n n n --==== 有060210)1311(
E E n -=,即6210)13
11
(-=n 两边取对数可得:6)13lg 11(lg 2-=-n 得:421.41≈=n 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