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巴金激流三部曲读后感
盼望着,年假悄然而至。
花开花落又是一个秋。
收拾一下行装,梳理一下心情,踏着愉快的脚步,望着灵动的浮云,到师傅家拜年。
一年不见,友人重聚,心情轻松愉悦。
似乎已是固定的模式,被让进书房,曾经是正襟危坐,现在是随意坐,寒暄几句,开始给我讲授一些生活的道理,虽朴实,却充满文人的气息,如沐春风。
之后,便是送我几本书,叮嘱我好好看看。
最后,伴着天边的火烧云和师傅那渐行渐老的笑脸和回荡在耳边的教诲,我抱着书踏上返家的路。
这次从师傅手中接过来的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一口气读完,感慨良多。
这套书讲的是一个封建没落大家庭高家走向毁灭,同时新思想萌发,新的社会出现曙光的事情。
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大师刀斧。
读到了一个大家庭中的种种丑态,一种制度下对人的残酷摧残。
勾心斗角,物欲横流,黄赌享乐,靠祖上产业过活,丑态毕现;一个个年轻的活泼的生命被压制而亡,鲜血淋漓
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的。
时代在变迁,在进步,封建社会该完结了,这不是凭借某个封建家长的意志就能阻止的。
顺势者昌自然那套旧的东西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随之而来的就是觉慧,觉民和琴这些年轻人的新思想,新作为,以及他们传播给更多的人的那种冲破旧束缚迎接新生活的希望!
那希望一种顽强生命力的体现,为了自己和更多人的解放而奋斗!
那么,现在的社会开放多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们年轻人是不是应该走走风雨路,走出个海阔天空呢?
篇四:巴金激流三部曲读后感任沛宇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把自己的幸福争回来。
这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一句话。
老大高觉新
觉新有着与弟弟妹妹不同的地方,他是长子,也是长孙。
是长辈中的好孩子。
他处处打理家中事务,来回奔波,不敢顶撞父母和老太爷。
但是却断送了许多人的生命。
他是站在旧社会与新思想的中间,他也有他的苦恼,他表面上对家长的安排毫不反抗,其实,他也很不服气那些腐朽的害人的封建制度,内心也有许多思想斗争。
弟弟们惹了祸,却要他承担,但他还得被祖父骂,同样还得被弟弟们说窝囊。
不听祖父的话,会背上不孝的罪名,而若不反抗,则会被弟兄们视为作缉主义或无抵抗主义。
觉新也有他的新思想,他也希望社会变得更好,但是他一直在怀念过去,而没有想到将来,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
老三高觉慧
觉慧这边可以说是一个极端,他从小就反抗封建的制度,心里就一直有这么一个念头我要开辟一条新道路来。
觉慧是一个勇敢的男子汉,他从不怕长辈的斥责,也很少听长辈的话,。
在大家看来可能有些一意孤行,但他其实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他不是一个心肠软的人,但他也有自己的爱恨情仇。
他同情大哥,但也恨大哥。
他恨大哥在觉民困难时不帮助他;恨大哥亲手埋葬了两个大哥最亲的人;恨大哥是那样的懦弱
家里的种种事情不能够激起觉慧的怜悯之心,反而使他心中的怒火燃起他要反抗!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被迫投湖自杀;他亲眼看见自己的兄弟觉民被逼着要和一个自己素不知相识的人结婚;他亲眼看见大嫂瑞珏葬身于家庭政策之下
多多少少的人都一一倒在自己脚下他望着眼前那条洒满鲜血的路,依然的选择走下去。
是的,他曾经说过:即使前面有万人尸体,我也要踩着尸体过去!于是他把这句话当作路标,经过朋友们的帮助,躲开了自己的家庭,到了上海,加入了革命党,终于走上了新的一条路。
不只是这个家庭,还有许多家庭像他们一样,还有许多人被蹂躏,有许多颗心被敲碎。
但是我相信,如果此时正在下雨,那么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出现彩虹阳光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篇五:巴金激流三部曲读后感张晓燕
终于断断续续的读完了《秋》,看完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从《家》一路走来,到《春》再到《秋》,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封建大家族的衰败和灭亡。
本来表面上看似庞大的坚固的一个大家庭,却在转眼间土崩瓦解支离破碎,一切成为泡影
而这又是因为什么,是那万恶的源头封建制度,是那封建的体制戕害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生灵。
鸣凤的死,源于它,瑞钰的死,源于它,梅的死,也是源于它。
它吞噬了那一张张可爱、平静、忧伤的脸,夺走了她们年轻的像花一样的生命。
然而它仍不满足,接着又带走了蕙,带走了枚,带走了淑贞,它将这个大家庭中的人一个又一个的带走。
它就像一只野兽,贪婪的吮吸着他们年轻的生命,不知疲惫,没有满足。
这一条条美丽的生命,在旧制度的逼迫下死去,虽然可惜,但却也是必然的。
要建立新的制度,必需要有牺牲。
正是这一条条生命的逝去,才激发起人们的愤怒,使人们意识到这万恶的旧制度,然后去打破它,建立新的制度。
要建立新的制度,就要有新的思想。
觉慧、觉民、琴、淑英、淑华便充当了这样的角色。
在这万恶的制度之下,他们勇敢的进行反抗,争取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先是觉民的抗婚,接着是觉慧的出走,然后是觉英的出走,淑华进学堂,最后是琴和觉民的成功订婚。
正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这万恶的旧制度下,连事事逢迎,实行作揖主义的觉新也最终承受不住了,那是因为他的上进心并未死去。
他实在受够了,最后迸出哭声,终于将他的不满表现出来我赔了你们的存款,赔了你们的股票,我给你们的丫头买棺材,我出钱在井里头捞你们女儿的尸首,你们害得我家破人亡,你们害死我的妻子,赶走我的兄弟,难道你们还不够吗?我不怕你们,我迟早也是死,我横竖只有这条命,我就拿来跟你们拼掉也好。
你们开家庭会议,我不怕你们,就是要打官司上法庭,我也不怕说到这里便不再理会,调转身子一个人往阶上跑。
觉新的这一做法,很让我出乎意料。
想不到处处逢迎,实行作揖主义的他也会爆发,勇敢的说出他自己的想法。
可见这制度是那么腐朽,这也预示着封建制度的必然灭亡。
从《家》到《春》再到《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庞大的封建家族是如何由兴盛走向衰败的的全过程。
这也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的真理,昭示着新制度必然取代旧制度,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