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中静电的成因及火灾防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罐静电产生的原因及防火
对国内石油炼油厂—油罐火灾进行调查的结果,在所有油罐火灾中,原油储罐占40%,汽油罐(包括轻污油罐)占32%,柴油罐占3%,重质油占20%。

发生火灾的原因小,明火引起占64%,静电引起占12%,自然起火占8%,雷击引起占12%,其它原因占4%。

静电火灾不容忽视。

美国在对1500次油罐火灾的调查中,原油罐占50%,其它油品罐占50%,大部分更是因静电而引起。

1997年10月8日.国内某炼油厂内的碱渣罐爆炸,顶盖飞出离罐体达114米。

该罐直径8米、高1l米,容积500立方米。

在爆炸
前.罐内已装厂碱渣5米深.碱渣上面浮有一层汽油,油层厚200—
300亳米。

事后分析原因认为是喷洒而下的汽油激起油水碱渣等混合物的泡沫,这些泡沫和其他漂浮物会收集更多由喷射含有杂质的汽油产
生的静电,进而与罐壁等接地体发生放电,引爆了罐内达到爆炸浓度
的油蒸汽。

根据固—液相界面双电层形成的理论,当液体在管线中流动时,
因正负离子的转移引起正负极性电荷间的电位差,使液体介质带电。

电介质偶极子发生取向作用时,偶极子两端产生电位差,使电介质带电。

通过实验发现,液体介质的分裂及液体—气体界面存在着双电层,在—定条件下,能使液体电介质带电。

而纯净的非极性液体不容易带电,电导率过高或过低,越不容易带电,电导率居中的介质有积聚电
荷的能力,比较容易带电;管线材质及管壁粗糙度,含有水分、流动
的状态也是影响流体介质流动带电的因素。

液体中的杂质是影响液体
介质流动带电的主要因素。

静电放电的形式有电晕放电、刷形放电。

火花放电等。

静电放电
的能量和带电体的性质及放电形式有关。

电晕放电能量小,危险性小;刷形放电有一定的危险,有时也能引燃;火花放电能量较大,危险性
最大。

静电放电的形成会造成危害,静电场必须具有足够的电场强度,且这个电场强度能形成静电放电,放电达到能够点燃的能量,放电场
所的爆炸混合物的浓度必须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

油罐内静电荷大部分产生于进罐前的输送系统,积聚和火灾危险
主要发生在可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储罐和油轮中。

炼油厂炼制
出的成品油,首先要通过泵,管线送往各种储罐,然后再通过装油栈
台或码头装车装船送到用户手中。

油品在管线输送过程中,虽然有静
电荷的产牛,但由于管线内允满油品而没有足够的空气,不具备爆炸
着火的条件。

如果把已带有电荷的油品装入储罐,则电荷不能迅速排
泄掉并积聚起来,使油面具有一个较高的电位。

此时若油面上部空间
有达到爆炸极限条件的混合气体,那就十分危险。

油品在装罐时也产生部分静电。

装油方式大体分为两种:—种是
底邮装油又称潜流装油,另一种是上部装油又称喷溅装油。

前·种比
较合理安全,后一种容易产生静电。

因为当油品从鹤管内高速喷出时,将囚发生液体分离而产生电荷。

当油品撞击罐壁时,会产生飞溅的液
滴和静电.
对同一种油品,电荷产生的多少与装油鹤管直径、油品流速、管
端距油面高度以及管口形式等有关。

通常油品流速越高,距油卤落差
越大产生的静电荷越多。

下部装油除因喷溅产生静电外,还产生油雾,形成油汽—空气爆炸性混合物。

此外,还会使油面局郎电荷积聚,容
易发生放电。

当储罐底部有沉淀时,也会产生高静电电位,这是由于
进油时油品搅起沉降水而产生的。

用蒸汽清洗油罐时也能产生很高的静电电位。

这种静电的起因是
由于油和水混合所致。

另外,不同油品相混也有产生静电的危险,油
品相混一般出现在调合、切换或同时向油箱注入不同油品的两条管道。

那么.如何防止静电引起的火灾?
I.油罐采取金属罐,罐体对地有可靠的接地。

选择安全的油罐形式,一般选用浮顶罐,浮顶和储罐应采用储罐和储罐上部件的有效静
电传导设施。

2.避免上部喷溅装油方式,采取底部装油。

加大伸入油小注油管
的口径,以使流速减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置缓和器。

进入油
罐的管口要向上呈30度锐角,注油管要尽可能地接近底部,并水平放置,以减少底部水和沉淀物的搅拌。

油罐注油时罐顶应避免上人,因
人体能产生静电。

注油前清除罐底,不允许有不接地的浮动导体和其
他杂物,并控制装油流速,油注入油罐的通过过滤器时应控制在1米
/秒以下,宜设有自动控制装油设施,以防装油冒顶。

3.不允许使用喷气搅拌器,不要与空气或气体混合。

4.测试和取样应在测量井中进行。

若未装设专用的测量井,必须在装油延迟时间后进行。

检测用卷
尺上需装端子或专用夹,并与接地线联接后使用。

5.大型油罐应配备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在罐体上装设必要的灭火、冷却设施,灭火设施宜采取地下式。

油泵及输油管也应有可靠的接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