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血糖代谢的干预效果

合集下载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 关键词 】 护理干预 ; 糖尿病 ; 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5 ) 3 3 — 0 1 0 5 — 0 2
d o i :1 0 . 1 4 0 3 3  ̄ . e n k i . c f mr . 2 0 1 5 . 3 3 . 0 5 0
以步行 、慢跑 、游泳 、舞蹈、骑 自行车、打太极拳为佳 , 持续 的时间也不宜过 长 [ 3 ] ,运 动时应 防止低血糖 发生 ,
的7 8 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提高了糖尿病患者 自
我管理水平 ,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7 8例糖 尿病 患者 中男 3 8 例 ,女 4 0例 ,年 龄最 小
运动后要注意休息。( 4 ) 实施 心理 护理 。根据患者性格、
家庭、经济、工作等背景 ,在护理过程 中耐心听取患者
的倾诉 ,与患者进行有效 的交流沟通 ,详细回答患者提
出的 问题 ,有 针对 性 地对 患者 进行 心 理护 理 和心 理指 导 ,
4 7岁 ,最大 8 4 岁 ,平 均 ( 6 4 . 6 9 - I . - 1 1 . 2 9 ) 岁 ,糖 尿病病程 让患者了解 只要能够及 时控制和合理用药 ,生活质量是 最低 2 年 ,最 长 2 3 年 ,平均 ( 1 1 . 9 8 ± 4 . 0 4 ) 年 ;研究者均 可 以保证的,克服心理障碍 ;告知患者家属多与其交流 , 无精神疾病 ,记忆力 良好 ,语言表达清楚,愿意参 与此 尽量避免患者出现不 良情绪。( 5 ) 进行饮食护理。根据病
者基本健康档案 ,实施 护理干预措施 ,包括糖尿病教育、指导降糖 药物应用 、干预运动方式 、实施心理护理 、进行饮食护理 、指导 自 我监测 。 对 比分析 干预前后患者 的 自我管理评 分及血糖水平 。结果 :对 7 8 例糖 尿病患者 随访 1 年,干预后 自我管理评 分 ( 2 1 . 0 8 ± 3 . 9 8 ) 分、护 理满意 9 8 . 7 1 %,均高于干预前的 ( 1 5 . 9 7 ± 4 . 1 4 ) 分 、8 5 . 9 0 %,干预前后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干预后空腹血糖 ( 6 . 6 8 ± 0 . 8 7 ) m m o I l L 、餐 后血 糖( 8 . 7 6 ± O . 9 0 ) m m o l / L ,明显 低于干 预前的 ( 8 . O 1 ±1 . 0 2 ) m m o l / L 、( 9 . 5 6 ±1 . 6 5 ) r n m o l / L ,干预前后 比较差异均 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结 论 : 对 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能够提高患者 自 我管理水平 ,降低血糖水平 , 协调 护患关 系 , 值得 临床应 用。

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2-06-28T03:26:05.35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9期作者:吴霞[导读] 目的分析对糖尿不足高危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吴霞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500摘要目的分析对糖尿不足高危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高危患者6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1例的参照组以及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全程护理,并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

结果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研究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价值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全程护理;糖尿病足;自我管理;生存质量;血糖水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群体多见并发症之一,近几年因糖尿病群体的增多,进一步提升了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由于该疾病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足,伴有溃疡和感染等情况,使得该疾病伴有较高的致残率,如不及时干预,则会增加截肢风险,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研究指出[1],全程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可以帮助患者于治疗期间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抑制病情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则开展对全程护理的研究,分析其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干预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入选对象共计62例,均为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一组参照组,一组研究组。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

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护理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HBAIc、2hPG和FPG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近年来,老龄化不断加剧,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

对于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诱发神经、肾脏、心血管等多种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

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70.28±6.25)岁;病程8-16年,平均病程(12.55±2.36)年。

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3-82岁,平均年龄(70.42±6.14)岁;病程7-17年,平均病程(12.32±2.49)年。

两组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主要措施:①健康指导: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以及自理能力之间的不同,全面对患者进行评估,采取正确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对疾病有充分了解,并告知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促使患者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对血糖水平加以控制。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 / /
医学 理论 与蕻
2 0 1 5 年第 2 8 卷第 1 6期
V o 1 . 2 8 , N o . 1 6 1 垒u g盐是 高血压病 发病 的重要因素之 一 , 嘱 日常饮食 应
严格控制食盐摄入 量 , 做 到低盐 饮食 , 同时要控 制脂 质摄 入 量, 合理搭配膳食 ; ( 4 ) 根 据患者 年龄 、 爱 好等指 导其 选择 太 极拳 、 慢跑等适宜的运动项 目, 此外还应参 加体力 劳动 , 一 般 以活动后不 出现疲 劳为宜 , 适 当控制体 重 ; ( 5 ) 让 患者全 面了 解 自己的病情 , 使其充分认识到控制血 压的重要 性和终 身服 用降压药 物的必要 性 , 指 导患 者小剂 量联 合用 药 , 尽 量选 用
志, 2 0 1 2 , 1 0 ( 2 2 ) : 6 0 — 6 1 .
[ 4 ] 贾云. 重视《 指南》 在基层 高血压 患者管理 中的应用 [ J ] . 中 国心 血管病研究 , 2 0 0 7 , 5 ( 1 O ) : 7 9 4 — 7 9 5 . 收稿 日期 2 0 1 4 — 1 2 — 0 3
文通过对 4 9 例社 区高 血压病 患者 实施 定期 随访 教育 , 结 果
( 编辑
杨 阳)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 遵医行为 及血糖控制效 果的影 响
黄亚萍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人 民医院 2 1 5 5 3 1 摘要 目的 : 探讨综合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 DM) 患者遵 医行 为和血糖 控制效果 的影 响。方法 : 将 9 8例 2型糖 尿病患 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 一4 9 ) 和观察 组 ( :4 9 ) , 对 照组采 用 常规护理 模式 , 观察组 在此 基础 上给予 综合 护理 干预措 施, 6个月后对照分析 2 组 患者 的遵 医行 为及 空腹血糖 ( F B G) 、 餐后 2 h血糖 ( 2 h P B G) 及糖化血红蛋 白( Hb Al c ) 等各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提升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监测后血糖控制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内科糖尿病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不予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疾病的认知、饮食疗法、运动、用药、心理、自我监测等综合措施予以护理干预。

比较干预前后对血糖的影响。

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及餐后血糖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护理干预的方式决定血糖控制的效果和患者自我调理的方法,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明显得到控制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标签:糖尿病;血糖;控制;综合护理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在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糖尿病健康教育已经被国际糖尿病联盟列为糖尿病的5项基本治疗措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和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具有非常的重要作用。

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初次住院的糖尿病患者50例。

纳入标准:病程为半年以上、无其它身体疾病、年龄41~77岁的糖尿病患者。

分为实验组25例,其中女12例,男13例,年龄为41~71岁,平均年龄(57.2±6.7)岁。

对照组25例,其中女13例,男12例,年龄为41~77岁,平均年龄(57.2±5.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在“以人的健康为护理目的”的今天,我们护理服务的对象不再单纯是患者,而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护理服务对象的多元化使糖尿病的护理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糖尿病患者,还包括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从而达到控制疾病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另外糖尿病又有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类型等方面的区别,并且护理对象又存在着知识水平的差距,因此我们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要因人制宜。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疗效的观察对于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多学科合作的模式,通过综合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和干预措施。

本文将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研究方法:本次观察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100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另外10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

观察时间为6个月,每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等方面。

观察结果:1.血糖控制情况:干预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干预组的平均血糖水平更接近目标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与此相应的,干预组的低血糖事件少于对照组。

2.生活质量: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他们在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和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3.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干预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肾脏疾病发生率显著降低。

4.医疗费用:干预组患者的医疗费用相对较低。

由于血糖控制较好,减少了住院次数和药物使用量,降低了医疗费用的开支。

讨论与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通过综合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全面、个体化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改善血糖控制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综合护理干预还能够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减轻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然而,本研究存在着一些限制。

首先,观察期较短,未能观察到长期的疗效。

其次,观察样本较小,不足以全面反映综合护理干预对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在介绍综合护理干预的定义与特点后,文章着重分析了该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研究方法。

通过对相关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本文总结了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积极影响,包括改善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

文章给出了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展望,强调了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为其未来的治疗带来更好的前景。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疗效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定义与特点,应用,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风险因素多样,病情复杂多变。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只能部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无法全面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深入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在改善患者糖尿病管理情况、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本研究也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动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2. 正文2.1 综合护理干预的定义与特点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综合性的健康管理策略,通过整合医疗、护理、心理、社会支持等多种资源,为疾病患者提供全面的关怀和服务。

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相较 于 对 照 组 , 观 察 组 的血 糖 控 制 率 更 优 , 差异显著 , P <0 .
O 5 。 见表 1 。
2 8 例; 年龄瘸 4 0岁 一7 3 岁之 间 , 平均年龄为 ( 5 1 . 5 士6 . 6 ) 岁。两 组患者基线资 料 均无统计学差异 ( P >0 . 0 5 ) , 存在 可比性 。
S P S S 2 2 . 0处 理 数 据 , 过 程 中计 量 资 料 由 t 检验 , 计 数资料 由 卡方 检 验 , 若P <O . 0 5 , 则 提 示 数 据 对 比存 在 统 计 学 意 义 。
2结 果
例) 和观察组 ( 6 8例 ) , 其中, 对 照组 男 3 9例 , 女 2 9例 ; 年龄在 4 O 岁 一7 2岁 之 间 , 平 均年龄为( 5 1 . 3 4 - 6 . 8 ) 岁。观察组 男 4 O例 , 女
进行统计和对 比。 血糖控制标准 : 空 腹血糖 低 于 7 . 0 mmo l / L, 餐后 3 h血 糖 低 于 1 0 . 0 mmo l / LE 。 1 . 4统 计 学 分 析
目前 大 部 分 的 糖 尿 病 患 者 都 需 要 通 过 胰 岛 素 治 疗 来 控 制 自 身的血糖水平 , 但 是有研 究调 查发 现 , 胰岛素 注射 使用 不规 范、 患 者 依 从 性 差 对 于患 者 血 糖 水 平 的 控 制 造 成 了 极 大 影 响 _ 1 ] 。尤 其 是 胰 岛 素 基 础 量 注射 以 及 三 餐 前 的 追 加 注 射 都 会 给 患 者 造 成 较 大的痛苦和不适 , 使其 出现焦 虑 、 恐惧 等负 性情 绪 , 并 对 治 疗
王亚( 山 东省 菏 泽 市 中 医 医 院输 液 室 研 究 并 分 析 对 门诊 初 始 胰 岛素 治 疗糖 尿 病 患 者 使 用 综 合 护 理 干 预 的 效 果 。方 法 : 收 集 门诊 初 始 胰 岛素 治 疗 糖 尿 病 患者 共 1 3 6 例, 按 照 随 机 数 字表 将 其 分 为 对 照 组 ( 6 8例 ) 和观察组 ( 6 8例 ) , 对 照 组 接 受常 规 护 理 , 观 察 组联 合 综合 护理 干 预 , 将 两 组 血 糖 控 制 率进 行 观 察 和 对 比 。结 果 : 相较于对照组 , 观 察 组 的 血 糖 控 制 率 更优 , 差异显著 , P <0 . 0 5 。结 论 : 在 门诊 初 始 胰 岛 素 治 疗 糖 尿 病 患者 的 护 理 过 程 中 , 综合 护 理 干 预 能 够 使 患 者 的 血 糖 得 到 良好 控 制 , 值得推广应 用。 【 关键词】 门诊 初 始 胰 岛素 治 疗 ; 糖尿病 ; 综 合 护 理 干预 ; 护 理 效 果 【 中图分类号] R 4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3 6 1 X( 2 o 1 7 ) 0 8 —0 0 4 7 —0 2 者心理状态 的曲 目, 同 时 让 患 者 明 确 音 乐 干 预 的 目的 、 方 法 。在 患 者 同意 知 情 的前 提 下 再 指 导 他 们 进 行 情 景 联 想 , 逐 渐 放 松 全 身, 并 保 持 情 绪稳 定 , 提 高 对 治 疗 的依 从 性 。 1 . 3评 价 指 标 将血糖控制率作为本 次研究 的评 价指标 , 对 两 组 相 关 数 据

浅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浅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5278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监护·浅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朱丽菜(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 兴义 562400)0 引言糖尿病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控制是否成功的关键[1]。

对于在我院门诊诊治新发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8%者,根据医嘱启用初始胰岛素治疗,这部分患者需要学习大量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还要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

因此,如何有效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胰岛素注射技术,使患者血糖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在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上尤为关键。

我院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

其中,观察组60例,男女比例为31:19,年龄45-71岁,平均(58.5±2.4)岁;对照组60例,男女比例为30:20,年龄43-75岁,平均(57.1±2.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其中主要有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讲解和指导患者的饮食与运动方面等。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①医院要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

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的疑惑进行解答,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糖尿病门诊小课堂讲解,嘱咐患者定期进行复诊,最好每周1次,告知患者若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进行解决;同时指导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方法,可通过现场演练的方法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并且制作糖尿病管理知识手册和胰岛素治疗操作方法手册发放给患者学习。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鹿瑞谭淑静(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山东威海264200)慢性胃溃疡的原因较为复杂,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该病的最主要原因,饮食不科学、吸烟、生活作息不规律、酗酒、不良心理等均是较为常见的发病原因。

因此,临床需对慢性胃溃疡疾病实施长期治疗,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使复发率降低[5,6]。

目前,临床对慢性胃溃疡还没有一种完全有效的、统一的治疗策略,通常情况均是根据患者的具体致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多数患者均会忽视日常生活规律、生活习惯对疾病造成的负面影响,只在发病时使用药物,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或消失后便不再重视,由此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病情程度也会逐渐加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治疗的时候,还需加强患者的日常护理[7]。

针对性护理一方面能够帮助患者掌握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使其对于疾病的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积极面对疾病的治疗,为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针对性护理能够利用生活护理干预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保障,鼓励患者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同时,本研究还重点关注了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并采取干预措施,心理干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慢性胃溃疡多需接受长期治疗,且部分患者还可能反复发作,治疗难度较大,势必给患者增加了心理负担,此时必要的心理疏导就显示出了其重要性。

本文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0%,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

综上所述,慢性胃溃疡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1]赵娟.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15,2(4):1517-1518.[2]杨瑛,郑阿娟.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527-2528.[3]麦倩婷.慢性胃溃疡188例针对性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8):339-340.[4]罗凤云.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367[5]郑莉.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24-325.[6]陈银霞.针对性护理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1(19):221-223.[7]黄玲,黄丽霞,邱小雅,等.慢性胃溃疡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81-82.(收稿日期:2018-08-14)【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糖、遵医行为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常规被动护理,实验组6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在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FBG)、甘油三酯(TG)、餐后2h血糖值(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c)以及总胆固醇(TC)与治疗前相比均有良好的改变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护理;疗效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近几年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因为糖尿病而引发的肾功能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衰竭的患者也逐年增加。

随着老龄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探究。

我院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1999年WHO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的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上,餐后2h血糖或随机血糖在11.1mmo//L以上。

全部患者均排除肝、心、肾等脏器的严重功能性疾病以及急性炎症、器质性梗阻疾病、消化道溃疡、特异性炎症或良恶性肿瘤等疾病。

综合性护理服务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价值评析

综合性护理服务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价值评析

综合性护理服务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价值评析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服务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价值。

方法20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100例。

常规组患者行糖尿病门诊常规护理,综合组患者行综合性护理服务。

对比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知识掌握度、护理依从性、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综合组患者FBG、2 h PBG和HbA1c、糖尿病知识掌握度、护理依从性、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服务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价值高,有助于改善血糖,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也促进了其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服务;门诊糖尿病患者;干预价值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为常见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糖、电解质、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在中老年群体中多发,但随着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糖尿病发病也有年轻化趋势。

门诊作为医院重要窗口,为医疗服务重要场所,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糖尿病患者需终身服药控制血糖,但多数患者依从性差,因而良好的护理干预尤为关键[1]。

本研究观察了综合性护理服务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100例。

常规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56.23±8.59)岁。

综合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56.68±8.1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常规组行糖尿病门诊常规护理,说明降糖药服用规范、日常饮食注意事项等。

综合组行综合性护理服务,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

受疾病、年龄和合并疾病等因素影响,门诊糖尿病患者多数表现为情绪低落,一方面担心病情恶化,另一方面担心疾病治疗费用,应及时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个体化疏导,在健康教育方面做好宣教工作,解释糖尿病可通过药物服用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来控制,并告知患者只要充分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可加速康复,也可大大减轻医疗负担。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目的主要分析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程度。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各105例,每名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性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通过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6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以及三酰甘油(TG)等指标相比对照组而言,均有明显的改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如:控制饮食、规律服药、自我检测、坚持运动等也均比对照组的改善明显,两组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标签: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效果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的代谢异常综合症,其病程长,属于终身性疾病,同时引发其他的各种并发症,而且它还能造成患者抑郁、焦虑、悲观等情绪的产生。

目前,对于该病还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使患者的血糖维持平稳就能有效的避免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这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对患者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并住院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

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BG)≥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口服降糖药物的效果不佳,而且排除了肝胆疾病、急性炎症、心肾等功能不全、肠胃功能性疾病和肿瘤患者。

男性共112例,女性共98例,病程6个月~15年,平均病程(11.1±1.6)年,年龄区间:47~71,平均年龄(58.1±5.1)岁,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药物治疗方式、生活方式、血糖、血脂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黑龙江绥芬河 157399【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住院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模式。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及治疗依从性。

结果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护理后FPG、2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研究组护理后FBG、2hPG及HbAlc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的控制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diabetic patients【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diabetic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86 diabetic in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July 2019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cases: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3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od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implemented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mode.Blood glucose level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nursing, FPG, 2hPG and HbAlc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nursing,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FBG, 2hPG and HbAlc levels in the study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after nursing (P<0.05).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5.3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9.0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improve their treatment compliance.【key words 】: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Diabetes;Therapeutic effect;Treatment compliance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并积极配合适当的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其治疗效果密切相关[1]。

门诊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门诊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门诊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在当前医院临床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由于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增加了患者出现各类疾病的几率,其中慢性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糖尿病、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其中糖尿病属于常见代谢性疾病,主要与患者年龄较大,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分泌异常等因素有直接联系。

目前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常采用药物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目前临床常用注射用胰岛素以及降糖药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胰岛水平,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

而在实际患者治疗过程中,通常由于治疗时间长等因素,造成患者出现程度不一治疗依从性下降情况,对于患者疾病治疗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介入相应的门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价值。

护理措施糖尿病患者门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指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依据患者糖尿病严重程度,相应的为患者饮食、心理、运动、用药等方面,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饮食护理,提高日常饮食关注度,避免饮食不当造成糖尿病症加重。

具体来说,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相应的为患这开展日常饮食护理指导,首先患者需要降低高糖分、高蛋白质、高脂肪类食物摄入量,避免造成血糖异常升高,造成疾病加重。

同时在患者日常饮食中,需要由护理人员依据患者体重、身高等数据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食谱,其中重点在于提高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摄入量,例如青菜、粗粮等,同时在患者日常用餐后出现饥饿情况时,可通过食用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缓解。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建立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采用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情况发生。

2.心理护理。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当前仍无法彻底治愈。

在这一背景下,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使用胰岛素等药物,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疾病发展的目的。

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的影响
FirstPeople’sHospitalofTongxiang,Tongxiang3145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ofnursinginterventionontheselfmanagementabilityandthebloodglucose levelofdiabetesoutpatientsbeingsubjectedtoinitialinsulintherapy.MethodsFirstly,140diabetesoutpatientsbeing subjectedtoinitialinsulintherapywererandomlydividedintoanexperimentalgroup(n=70)andacontrolgroup(n=70). Next,thecontrolgroupwasadministeredwithcurrentnursingwhiletheexperimentalgroupwastreatedwithoptimized nursingintervention.TheSelfmanagementBehaviorScaleforgeneraldiabetespatientswasthenusedtoevaluatethe acceptablerateofselfmanagementabilityandexaminethebloodglucoseindexandincidenceofhypoglycemia.Results Afterthreemonthsofintervention,thecompliancerateoftheselfmanagementabilityoftheexperimentalgroupwas 10000%,whichwashigherthanthat(8429%)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χ2= 9866,P<005).Duringthethreemonthsofintervention,thetotalrateofincidenceofhypoglycemiaintheexperimental groupwas1143%,which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2714%).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P<005).Afterthreemonthsofintervention,thelevelsofHbA1c,FBGand2hBGasobservedintheexperimentalgroup werelowerthanthoseofthecontrol.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Optimizednursing interventioncanmoreeffectivelyenhancetheleveloftheselfmanagementabilityandcontrolthelevelofbloodglucoseof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我院医护人员从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在血糖控制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比常规组患者低,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指标评分差异较大,P<0.05。

结论:在治疗糖尿病患者期间,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增强治疗效果,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生活质量;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410-01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迅速发展,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发生巨大的变化,全身性疾病发生率随之上升,尤其是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且逐渐趋于年轻化[1]。

目前临床尚无治疗糖尿病的绝对有效的措施,医护人员多用药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有医学专家指出[2],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稳定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抽取我院9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临床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将我院收治的符合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并发有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精神障碍或者语言障碍的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例数为58例,女性患者例数为3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6-73岁,平均(60.2±8.4)岁。

医护人员按照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相似性,P>0.05,满足深入研究的条件。

1.2 方法常规组:医护人员严格遵照医嘱给予患者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等常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评价

糖尿病足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评价

糖尿病足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评价【摘要】目的:评估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对于患者血糖、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

方法:选择医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诊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0例/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血糖、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饮食控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血糖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综合性护理干预;血糖;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疾病是因为血液粘稠度增加、细菌感染等导致的下肢血供障碍[1-2]。

疾病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足部疼痛、溃疡和麻木等。

为保障糖尿病足患者预后,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纳入医院就诊的糖尿病组患者60例,患者入组时间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使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0)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0)行综合性护理干预。

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59岁~79岁,年龄均值(71.63±5.63)岁;糖尿病病史在3年~21年,平均(10.54±4.12)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56岁~80岁,年龄均值(71.12±5.50)岁;糖尿病病史在4年~20年,平均(10.58±4.21)年。

两组糖尿病足患者的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1)饮食护理,多食用芹菜、蘑菇、苹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禁止使用高蛋白和辛辣的食物。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高燕【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用药规律、饮食控制、运动情况、自我管理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1),且观察组遵医行为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PG、2h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情况.【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20)018【总页数】3页(P58-60)【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遵医行为;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作者】高燕【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陕西西安,71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近年来,中国居民疾病谱和死因谱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了较大变化,超过60%的病死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1]。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血糖水平逐渐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表现为糖、水、蛋白质及电解质等代谢紊乱[2]。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进行长期的综合性自主治疗,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良好的遵医行为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3]。

但绝大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加之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可导致血糖控制不当,甚至引起多种并发症,进而影响生活质量[4]。

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其负面情绪,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均符合201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的糖尿病医学诊治标准[5],并排除有严重并发症者、合并有躯体性疾病者、有语言沟通障碍或精神异常者。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每组6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组间血糖血脂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FBG、2hPBG、HbAlc、TC、TG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81.7%)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合理干预可以有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疗效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属于终身性疾病,血糖水平逐渐升高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1]。

糖尿病患者多需要长期的综合性自主治疗,而由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较低,再加上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所以疗效不算十分理想,甚至还引发多种并发症。

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疗效,就必须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本研究就以60例患者为例,分析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5-78(64.1±3.1)岁。

观察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4-78(64.2±3.2)岁。

120例患者均符合201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的糖尿病医学诊治标准。

排除对本次研究不配合以及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等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指导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给予患者正确的引导,对于患者的疑问和担忧给予耐心的解释,指导患者合理宣泄,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水平和血糖代谢的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水平和血糖代谢的干预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
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
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

结果:研究组护理后自我管理水平、血
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
自我管理水平和血糖代谢,可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胰岛素;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血糖代谢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初始治疗多选用的是胰岛素,但
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到位,初期治疗时的抵触心理较大,最终导致治疗的效果
不太理想,无法控制患者血糖。

本文主要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初始胰岛素治
疗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血糖代谢的影响,并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
选择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
36例为对照组,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36-66岁,平均(41±1.36)岁。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36例为研究组,本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为35-65岁,平均(40±1.26)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对比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运动指导、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等;研究组则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选择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并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糖尿病发病机制、护理知识、运动方法、饮食方法等;培训结束以后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
格以后方可上岗。

1.2.2针对性地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并认真回答患者的疑问;同时,护
理人员还应每月开展门诊课堂,鼓励患者每周进行复诊;并告知患者低血糖发生
情况,向其讲述处理的策略。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根据相关糖尿病管理规范、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等制作自我管理的宣传册、光碟等,以供患者学习。

1.2.3建立个人档案,开展个案管理
(1)拟定初始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教育路径:首先,对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评估患者自理的能力;并询问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看法;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
向患者讲解胰岛素注射部分、消毒方法、注射前后应注意的思想等等,以提升患
者胰岛素治疗的效果。

最后,护理人员还应定期考核患者自我注射的技能和自我
管理的能力,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认知。

(2)做好对患者的随访工作:护理人员应在初始治疗的第二日进行电话回访,回访的内容包括患者注射的情况、血糖波动的情况等;重点是询问患者有无出现
低血糖,以此来评估患者自我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开展小组教育:护理人员还应每月进行两次小组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
分别为胰岛素注射方法、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内容等,教育结束后,可由自我管理
较好的患者向其他患者分享自身经验。

1.3效果评定
采用自行设计和拟定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对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水平进行
评定,具体包括:规范注射、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血糖监测以及按
期复诊等六个方面,总分为105分,评分越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好[1]。

同时,根据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结果和患者的主诉等,记录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
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使用(n)、(%)表示,计量
数据使用( ±s)表示,检验后若P<0.05,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自我管理水平
研究组护理前自我管理水平为(65.63±2.54)分,对照组护理前自我管理水平(66.39±1.46)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自我管
理水平为(92.36±2.57)分,对照组护理后自我管理水平(79.69±5.34)分,两组护理后自我管理水平均明显上升,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
自我管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两组血糖水平
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
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且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对比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
研究组护理后发生低血糖2例,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护理后发生低血糖7例,发生
率为19.44%;组间对比P<0.05。

3.讨论
初始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多存在抵触心理,加之,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不了解,
极易降低患者治疗的疗效,加重患者病情。

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临床常用的综合性护理模式,
其能够确保护理的综合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将其用于初始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进而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2]。

本次研究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其护理后自我管理水平、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3]。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门诊初始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
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振华.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
坛,2016,20(9):1287-1288.
[2]张颖.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74-175.
[3]刘芬,原永惠.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140-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