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石化产业 建设特色园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h e N a t i o n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 P a r
k
立足石化产业
□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技园依托中国石油大学的优势学科、胜利油田的科研机构和东营市优良的创业环境,以油气勘探、开发和加工利用及相关产业为核心,重点发展与石油石化相关的技术、工艺、产品、软件和设备,涉及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环保节能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
自2001年10月建设以来,按照"政府引导支持,依托大学人才与智力,胜利油田积极参与,突出石油石化特色,实行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经营"的建设发展思路,科技园已初具规模,孵化设施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170家,毕
业企业达到67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66亿元,利税2.36亿元。
建设特色园区
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是由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大学和胜利石油管理局三方共同创建,由东营区人民政府具体承建、山东石大科技园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集科研开发、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技园区。
科技园依托中国石油大学的优势学科、胜利油田的科研机构和东营市优良的创业环境,以油气勘探、开发和加工利用及相关产业为核心,重点发展与石油石化相关的技术、工艺、产品、软件和设备,涉及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环保
节能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
自2001年10月建设以来,按照"政府引导支持,依托大学人才与智力,胜利油田积极参与,突出石油石化特色,实行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经营"的建设发展思路,科技园已初具规模,孵化设施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170家,毕业企业达到67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66亿元,利税2.36亿元。
科技园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和山东省首家专利园区,2005年12月,被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唯一一家以石
油石化为主转化科技成果的专业型科技园。
一、坚持三方共建,构筑创新
创业平台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油田和东营市同处一地,三方发展同系石油。
科技园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中国石油大学的人才、智力优势以及胜利油田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和东营市的政策优势,三方共建,形成了东营市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油田经济、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三赢”态势。
国
家
大
学
科
技
园
专
刊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中国石油大学一直十分重视科技园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引导学校人员、成果和技术设施等科技要素参与科技企业的创建与经营管理,从资源共享、鼓励创业、项目孵化、技术服务、学生创业等方面给予科技园智力上的重点支持,是科技园的智力支柱。
东营市政府把科技园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连续三年立项重点督查,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优惠政策》等政策,将科技园土地出让金的市级以下部分全部返还,用于科技园建设,并免收城建配套费。
同时,还从项目用地、科技立项、科技奖励、鼓励创业、政策落实等方面对科技园给予大力支持。
东营区政府出台了《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暂行管理办法》、《大学科技园发展优惠政策》等政策,在用地、基建、通讯、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把软件创业园纳入科技园整体规划,享受科技园的同一政策,增加了孵化面积,壮大了科技园的整体孵化能
力。
胜利油田积极参与科技园建
设,在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给
予大力支持,出台了《关于支持中
国石油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暂行规
定》、《关于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市
场准入和科研设施共享的规定》,
鼓励和支持油田科研单位、科技人
员到科技园创业,并从科研设施共
享、资金援助、技术服务、项目产
业化等方面对科技园给予倾斜支
持;山东石大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
统一办理在孵企业油田市场准入手
续,为在孵企业研发的新技术、新
产品在油田的应用推广进而促进企
业成长奠定了基础。
二、突出产业特色,深化产学
研结合
坚持突出石油石化特色,围绕油
气开发、化工及相关产业,以石油化
工、石油资源深加工利用等方面的
技术、工艺、产品、软件和设备为重
点,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清华大学
等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
的科技合作关系。
充分发挥大学科
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龙头作
用,内引外联、加强协作,通过委托
开发、联合攻关、联办项目、自主创
业等形式,鼓励引导中国石油大学
等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到园区创业,
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目前,科技园已吸引400余名高
层次人才到科技园创立了130家科技
型企业,成为石油大学、清华大学等
21所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验基地和项
目转化基地。
围绕油气开发和化工
T
h e N a t i o n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i e n c e P a r
k
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及相关产业,按照“突出专业、多点启动”的原则,全力做好石油石化产品的升级换代。
围绕精细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机电一体化和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看好的高新技术产品58项,已申请专利110项,授权专利72项,企业孵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其中,在精细化工领域,开发出了1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油田化学品,如高效钻井液降滤防塌剂等,孵化了石大创新科技发展公司等33家精细化工企业;在新材料领域,开发出了RC-X 型碳纤维抽油杆等6项自主创新产品,孵化了天正化工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在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实施了油田综合业务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系统、B 级潜油电泵测试系统等油田专用软件项目,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8项,孵化了石大东创软件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在环保节能领域,以
废水处理药剂研发、油泥砂处理、污水回用技术为重点,开发出了5项应用于油田用环保节能的技术和产品,孵化了兴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在生物工程领域,围绕生物技术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应用,实施了生物催化脱硫、生物水处理剂等项目,孵化了腾飞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企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3项;在石油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实施了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震洋Ⅰ型光纤检波器、内置S R 电动滚筒智能抽油机、在线式原油含水分析仪等项目,孵化了海森密封、中信石油等31家企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0项。
三、强化产
业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产业选择上,科技园坚持把为胜利油田和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生产配套服务作为重要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为油地校发展服
务,与油地校需求相衔接,突出发展石油石化特色产业,优先引进石油石化加工服务企业,打造产业优势,培植主导产业,建设产业聚集区。
几年来,大学科技园围绕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化工及相关产业,加大研究开发力度,转化了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孵化了一批以石化产品为主的企业。
截至目前,大学科技园中70%以上的企业围绕石油、石化进行了专业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研制的产品中,80%以上应用于油田的勘探开发。
为激励在孵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胜利油田为在孵企业优先办理油田市场准入手续,为企业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现场试验条件。
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科技园采取种子资金运作、科技项目立项、财税政策扶持和公共技术服务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创新活动、应用科技成果,进一步发挥了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4年来,科技园在孵企业累计投入科研开发经费3630万元,转化实施科技成果185项,成功孵化了胜利软件、石大创新等一批科技型企业,成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
其中,胜利软件公司开发了12
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田专用软件,实现年技工贸收入1.7亿元,成长为中石化系统内最大的石油专业软件开发基地。
在科技园的带动下,油地校科技活动日益频繁,联合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立足产业特点,强化服务功能
为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科技园在充分整合区域科技资源、提供优良环境的基础上,注重以改善环境、健全体制、发展产业等创新活力为引力,形成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几年来,科技园始终将服务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断提升孵化服务功能,逐步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
1.行政服务
依托东营区行政服务中心,由科技园统一代理,为入孵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机构代码、科技立项、科技奖励、税费减免、环境检测等各项行政审批事项。
2.中介服务
围绕入孵企业对中介服务的需求,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与山东城合律师事务所、东营生产力促进中心等20余家中介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设立了中介服务办公室,为入孵企
国
家大学科技园专刊
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业提供人才交流、专利申请、法律咨询、资产审计、科技评估、检索查新、项目策划、技术交易、产品展览、市场推广、商务代理、物业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建立完善了卫星远程网络培训系统,为在孵企业提供各项培训服务。
到目前为止,科技园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个,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250多人,工程技术人
员1500余人。
3.信息服务
建立了项目、产品、技术信息发布制度,围绕胜利油田及企业需求,及时向入孵企业提供最新政策和研发导向、科研课题;统一组织项目推介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召开就业洽谈会,为企业聘用人才建立了便捷通道;建立科技企业协会,为入孵
企业相互沟通、合作牵线搭桥;建立了科技园网站(w w w .c u p s p.c o m .cn ),与大学、科研机构、科技部门和企业链接,实现了信息共享。
目前,科技园网站已发布
科技信息1000余条、政策信息400余条,推介产品600余个、科技项目200余项。
4.技术服务
按照“产权多元化、运作公司化、经营规范化”的模式,建立了胶体与界面、石油化学品等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专业实验室,为在孵企业就近提供科研设施、技术开发、产品
检测和技术服务,提高了科研开发效率,缩短了创业周期,降低了孵化成本。
截至目前,各领域的工程技术中心已承担科研课题30项,成功开发了8项新产品和配套
技术,提供技术和产品检测20项。
5.资金服务
设立了1000万元的科技园种子资金,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在孵企业和科技项目进行扶持,目前已为12家企业注入种子资金400多万元,资金周转率达到60%;联合市商业银
行等金融机构,帮助企业争取金融
资金的支持,积极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有资历的企业进行联保,2006年以来,已为7家企业融资贷款300余万元。
五、坚持开拓创新,促进产业
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将是科技园实现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全力加快各项工作进程,实现科技园建设的全面”加速”。
一是加快产业聚合。
强化石油石化特色,不断加大在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化工、石油资源深加工利用等领域的科技投入。
利用现有的环境优势,吸引国内外的资本和人才,形成特色产业的资源洼地,最大程度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加快产业创新。
以自主拥有的关键技术平台为核心,依靠市场机制,加强纵横向的竞争与联合,形成若干产业技术进步与辐射基地,通过技术的聚集和产品的配套,形成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链,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开发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发展能起到显著推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并拥有世界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
三是加快设施配套。
在现有孵化设施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科技大厦二期工程、科技展览中心及孵化设施,到2010年,使孵化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
四是提升运营水平。
明晰油地校各方的产权,完善科技园资产手续,调动各方积极性,逐步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引进外资、参股经营、招商合作等多种营运手段,增强自我运营能力,建立起科技园自我发展的
健康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