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3内能与热传递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 内能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内能2.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3.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A.太阳照射B.相互摩擦C.浸入热水D.炉火加热4.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5.如图所示,70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N/kg)()A. 70N 热传递B. 70N 做功C. 700N 热传递D. 700N 做功6.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A. 密度B. 内能C. 比热容D. 质量7.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 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D. 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8.2018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9.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 内能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内能2.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3.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A.太阳照射B.相互摩擦C.浸入热水D.炉火加热4.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5.如图所示,70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N/kg)()A. 70N 热传递B. 70N 做功C. 700N 热传递D. 700N 做功6.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A. 密度B. 内能C. 比热容D. 质量7.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 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D. 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8.2018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9.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3 内能与热传递(含解析)

专题23 内能与热传递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18•临沂)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B.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C.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燃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
(3)温度对内能的影响;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4)根据水的沸腾特点分析。
【解答】解: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故C正确;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C。
2.(2018•宁波)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柴火烧水B.压缩空气发热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A、柴火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CD、压缩空气发热、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显然A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A。
3.(2018•荆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常说摩擦生热,那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B.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C.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D.在绕地球飞行的神舟飞船内,物体的质量消失了,所以天平不能使用了【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水在温度低于4℃时,会热缩冷涨;(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二)题号一、未分类二、实验,探究题三、计算题总分得分一、未分类(每空? 分,共?分)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B。
乙图中的漫反射不避循光的反射定律C。
丙图中的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D。
丁图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过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会造成危害D.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汽车是一种运输工具, 关于汽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汽油只有在高温时才会蒸发C. 选择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小的特点D. 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4、在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
经过分析。
综合等符合逻惧的科学推理得出规律,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下列规律采用此方法得出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杠杆平衡原理C。
牛顿第一定律D。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
电热水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C。
飞机起飞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小D.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6、如图所示,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头体积时,小石头在水里下沉的过程中,下列判正确的是A. 水的密度变大评卷人得分B。
水对小石头的压强不变C. 小石头受到的浮力不变D。
量筒对桌面的压力变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导体横截面积越大阻值越大C。
大功率用电器可以使用两孔插座D。
用超导体做导线可以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8、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
变阳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小车开始向左运动。
则下列变阳器接入电路的方式正确的是A。
a接e、d接fB。
a接e、b接fC. c接e、d接fD. c接e、b接f9、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笑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______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来辨别出声音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专题24_热量与热值(有解析)

专题24 热量与热值一.填空题(共12小题)1.(2018•泰安)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放出4.2×104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20 ℃[c水=4.2×103J/(kg•℃)]。
【分析】知道水的质量、放出的热量、比热容,利用Q放=cm△t求水温度降低值。
【解答】解:由Q放=c水m△t可得,水降低的温度:△t===20℃。
故答案为:20。
2.(2018•福建)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变凌为宝。
在一定条件下,1吨垃圾能”榨”出170kg燃料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4.0×107J/kg,则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 6.8×109J,燃烧时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1)利用Q放=mq求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2)燃料在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1)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Q放=mq=170kg×4.0×107J/kg=6.8×109J;(2)燃料油燃烧过程中,将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6.8×109;内。
3.(2018•哈尔滨)如图是“研究水沸腾规律”的实验,试管中水的质量为0.2kg,这些水由20℃升高到70℃吸收的热量是 4.2×104J;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将不变。
【c水=4.2×103J/(kg•℃)】【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2)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4.2×103J/(kg•℃)×0.2kg×(70℃﹣20℃)=4.2×104J;(2)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温度计示数将不变。
故答案为:4.2×104;不变。
中考物理《内能与热传递》主题训练、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内能与热传递》主题训练、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18•临沂)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B.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C.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燃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
(3)温度对内能的影响;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4)根据水的沸腾特点分析。
【解答】解: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故C正确;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C。
2.(2018•宁波)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柴火烧水B.压缩空气发热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A、柴火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CD、压缩空气发热、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显然A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A。
3.(2018•荆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常说摩擦生热,那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B.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C.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D.在绕地球飞行的神舟飞船内,物体的质量消失了,所以天平不能使用了【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水在温度低于4℃时,会热缩冷涨;(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含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 内能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内能2.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与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3.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A.太阳照射B.相互摩擦C.浸入热水D.炉火加热4.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5.如图所示,70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N/kg)()A. 70N 热传递B. 70N 做功C. 700N 热传递D. 700N 做功6.XX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A. 密度B. 内能C. 比热容D. 质量7.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 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D. 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8.2018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9.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 热量与热值(含解析)

专题24 热量与热值一.填空题(共12小题)1.(2018•泰安)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放出4.2×104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20 ℃[c水=4.2×103J/(kg•℃)]。
【分析】知道水的质量、放出的热量、比热容,利用Q放=cm△t求水温度降低值。
【解答】解:由Q放=c水m△t可得,水降低的温度:△t===20℃。
故答案为:20。
2.(2018•福建)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变凌为宝。
在一定条件下,1吨垃圾能”榨”出170kg燃料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 4.0×107J/kg,则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6.8×109J,燃烧时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1)利用Q放=mq求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2)燃料在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1)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Q放=mq=170kg×4.0×107J/kg=6.8×109J;(2)燃料油燃烧过程中,将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6.8×109;内。
3.(2018•哈尔滨)如图是“研究水沸腾规律”的实验,试管中水的质量为0.2kg,这些水由20℃升高到70℃吸收的热量是 4.2×104J;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将不变。
【c水=4.2×103J/(kg•℃)】【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2)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4.2×103J/(kg•℃)×0.2kg×(70℃﹣20℃)=4.2×104J;(2)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温度计示数将不变。
故答案为:4.2×104;不变。
2018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3内能与热传递(含解析)

专题23 内能与热传递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18•临沂)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B.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C.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燃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
(3)温度对内能的影响;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4)根据水的沸腾特点分析。
【解答】解: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故C正确;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C。
2.(2018•宁波)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柴火烧水B.压缩空气发热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A、柴火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CD、压缩空气发热、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显然A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A。
3.(2018•荆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常说摩擦生热,那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B.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C.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D.在绕地球飞行的神舟飞船内,物体的质量消失了,所以天平不能使用了【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水在温度低于4℃时,会热缩冷涨;(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专题23内能与热传递含解析 (38)

专题29 磁体与磁场一.选择题(共14小题)1.(2018•湘西州)下列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A.橡皮擦B.塑料三角板C.木炭 D.铁钉【分析】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的物体叫磁体。
【解答】解:磁铁是具有磁性的物体,只能吸引铁、钴、镍等金属材料,不能吸引其它金属及橡皮、塑料和木材。
故选:D。
2.(2018•桂林)小关在探究磁现象的活动中能够实现的是()A.用小磁针吸起铜块或铝块B.用放大镜能看到磁铁周围的磁感线C.用磁铁吸起铜导线制成的通有电流的轻质螺线管D.把小磁针放在磁铁周围的任何位置,静止后小磁针的北极都指向地理北极【分析】①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对放入磁场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为了描述磁场的性质而引入了有方向的曲线,称为磁感线;②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解答】解:A、小磁针具有磁性,只能吸引铁、钴、镍等金属,不能吸引铜或铝。
故A不可能实现;B、磁感线实际不存在,所以用放大镜也不能看到磁铁周围的磁感线。
故B不可能实现;C、铜导线制成的轻质螺线管通过电流时,周围会产生磁场。
所以用磁铁能够吸起铜导线制成的通有电流的轻质螺线管。
故C可能实现;D、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把小磁针放在磁铁周围的任何位置,静止后小磁针的北极都指向此磁铁的S极。
故D不可能实现。
故选:C。
3.(2018•自贡)自贡一学生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同名磁极互吸引B.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C.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D.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没有相互作用了1。
专题23内能与热传递含解析 (34)

专题25 比热容和热机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18•长春)我国北方冬天取暖用的“暖气”,通常用水作为输运能量的介质,这是因为水的()A.密度大B.密度小C.比热容大 D.比热容小【分析】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分析。
【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取暖效果好,所以暖气装置中用水来供热。
故选:C。
2.(2018•烟台)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榜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分析】水的比热容大,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热量时,与同质量的其他物质相比,其温度变化小。
【解答】解: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低,放出相同热量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高,故D正确。
故选:D。
3.(2018•福建)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A.密度 B.内能 C.比热容D.质量【分析】沿海地区,水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泥土沙石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
【解答】解: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故选:C。
4.(2018•眉山)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1。
2019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23 内能与热传递(含解析)

专题23 内能与热传递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19•临沂)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B.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C.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燃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
(3)温度对内能的影响;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4)根据水的沸腾特点分析。
【解答】解: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故C正确;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C。
2.(2019•宁波)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柴火烧水B.压缩空气发热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A、柴火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CD、压缩空气发热、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显然A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A。
3.(2019•荆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常说摩擦生热,那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B.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C.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D.在绕地球飞行的神舟飞船内,物体的质量消失了,所以天平不能使用了【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水在温度低于4℃时,会热缩冷涨;(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人教版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23 内能与热传递(含解析)

专题23 内能与热传递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19•临沂)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B.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C.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燃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
(3)温度对内能的影响;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4)根据水的沸腾特点分析。
【解答】解: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故C正确;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C。
2.(2019•宁波)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柴火烧水B.压缩空气发热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A、柴火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CD、压缩空气发热、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显然A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A。
3.(2019•荆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常说摩擦生热,那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B.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C.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D.在绕地球飞行的神舟飞船内,物体的质量消失了,所以天平不能使用了【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水在温度低于4℃时,会热缩冷涨;(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物理)中考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内能的利用含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内能的利用含解析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C. 热传递一定发生在两个不同物体间D. 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热机效率越大【答案】A【解析】【解答】解:A、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故A 正确;B、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故B错误;C、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一定存在温度差,此时内能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故C错误;D、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由于不知道消耗的燃料的多少,故热机效率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故选A.【分析】(1)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2)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3)热传递时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向低温物体的;(4)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2.关于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止确的是()A. 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B. 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属性C. 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D. 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答案】 B【解析】【解答】A、天然气的热值不变,故A错;B、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属性,故B正确;C、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故C错;D、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错。
故选B。
【分析】(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其燃烧的程度无关;(2)根据Q吸=cm△t知在m、△t相同时c越大Q吸就越大,水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练习含解析新版苏科版20180713214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二内能热传递练习含解析新版苏科版20180713214则甲杯是________水.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2-2-1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荷花飘香B.柳枝摇曳C.落叶飞舞D.瑞雪飘飘知识点 3 热传递6.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__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________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至________相同.7.两物体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则它们具有相同的( )A.形状B.温度C.内能D.质量8.热传递的实质是( )A.内能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B.温度高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C.高温物体把温度传递给低温物体D.热量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知识点 4 热量9.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热水比冷水含的热量多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同温度的水含的热量多C.一个物体内能越大,它具有的热量越多D.热量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10.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质量比较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C.热量总是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1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是0 ℃,其内能也是零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升高(降低),内能增大(减小)b.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内能不变,温度一定不变d.物体内能增大(减小),温度一定升高(降低)e.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多A.acB.aceC.abcdD.ae13.如图12-2-2所示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时刻物体的内能为零B.t2、t3时刻物体的内能相等C.t2时刻物体的内能比t3时刻小D.t1时刻物体的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图12-2-214.如图12-2-3甲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2-2-3A.Ⅰ是牛奶温度变化图像B.热水将温度传给牛奶C.牛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D.水和牛奶的最终温度相同15.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模型法”等,如图12-2-4所示的两个例子都运用了________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图12-2-416.如图12-2-5所示,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丁中的水量相同.要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图12-2-5(1)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__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状态等”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示例: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1)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分子动能与分子运动速度有关,分子势能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而分子间作用力又受分子间距离影响.夏天,当汽车车胎在阳光下暴晒时,车胎中气体内能中的哪部分会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至少说一个)18.[2019·巴中]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C.0 ℃的物体没有内能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不会发生热传递19.[2019·杭州]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相接触达到相同的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教师详解详析1.分子动能分子势能温度2.D [解析] 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运动得快,其动能大,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物体被举得越高,其重力势能越大,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温度为-40 ℃的冰块,其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也有内能,故C错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所以内能为零的物体不存在,故D正确.3.D [解析] 足球静止时,组成足球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所以分子动能不为零,故A错误;足球的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不为零,故B错误;足球运动,物体的动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所以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错误;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状态不变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正确.4.冷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点评] 本题中的图片取材于教材P41图12-20,主要考查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扩散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现象,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5.A6.温度差内能温度7.B 8.B 9.D 10.D11. D [解析]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A错.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达,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修饰,B错.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C错.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D正确.12.A13. D [解析] 当温度为0 ℃时,物体的内能不为零,A错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不断放出热量,t3时刻物体的内能比t2时刻小,B、C错误.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动能越大,t1时刻物体的温度比t2时刻的温度高,则分子动能大,D正确.14.D [解析] 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最后热平衡时二者的温度相同;而该过程是对凉牛奶加热,因此牛奶的温度应该逐渐升高,由图像可知,Ⅱ是牛奶温度变化的图像,故A错误、D 正确;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发生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故B错误;由图可知,凉牛奶(Ⅱ图)的升温过程是先快后慢,故C 错误.15.类比16.(1)丁丁杯中水的质量最大,温度最高(2)甲、乙甲中水的质量小,但温度高,乙中水的质量大,但温度低17.(1)质量一个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的总和就越大(答案合理即可)(2)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变大.车胎在阳光下暴晒,温度变高,分子运动更剧烈,分子动能变大.温度升高使车胎内空气中的分子间隔增大,分子势能变大.18.A [解析] 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正确;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还取决于质量和体积,故B错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故C错误;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内能相同的物体温度可能不同,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故D错误.19.B [解析] 物体间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故A错误、B正确.由于不知道两个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种类的关系,不能判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故C、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3 内能与热传递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18•临沂)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B.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C.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燃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
(3)温度对内能的影响;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4)根据水的沸腾特点分析。
【解答】解: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故C正确;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C。
2.(2018•宁波)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柴火烧水B.压缩空气发热C.冬天搓手取暖D.钻木取火【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A、柴火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CD、压缩空气发热、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显然A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A。
3.(2018•荆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常说摩擦生热,那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B.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C.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D.在绕地球飞行的神舟飞船内,物体的质量消失了,所以天平不能使用了【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水在温度低于4℃时,会热缩冷涨;(4)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解答】解:A、摩擦生热,克服摩擦做功,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B错误;C、水在温度低于4℃时,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会变小,故B错误;D、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质量不会消失,故D错误。
故选:A。
4.(2018•绵阳)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后返回地球。
8.5t重的天宫一号,在100km左右的高空以约22倍音速再入大气层。
其中部分器件在大气层中与大气层摩擦烧蚀销毁。
最后大约1.5t残骸坠入南太平洋。
在这个过程中,天宫一号的部分机械能()A.通过热传递转化为大气的内能B.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C.通过摩擦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D.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残骸的内能【分析】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据此分析。
【解答】解:天宫一号在100km左右的高空以约22倍音速再入大气层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克服与大气的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C正确。
故选:C。
5.(2018•潍坊)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分析】(1)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2)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过程量;(3)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4)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C、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即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C正确;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6.(2018•成都)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分析】(1)任何物体都有内能;(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3)分子间存在间隙;(4)根据水沸腾的条件分析。
【解答】解: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吸收热量来实现的,属于热传递,故B正确;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了,故C错误;D、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水不吸收热量,水要想沸腾必须要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7.(2018•聊城)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分析】(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2)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4)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解答】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故C正确;D、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C。
8.(2018•黄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当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就停止了B.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或原子之间只有引力C.快速压缩气体,可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D.冬天人们用热水袋取暖,内能从热水袋传递给人体【分析】(1)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3)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变大;(4)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
【解答】解:A、当水凝固成冰后,由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水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故A错误;B、分子或原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B错误;C、快速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可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C正确;D、冬天人们用热水袋取暖,热量从热水袋传递给人,故D错误。
故选:C。
9.(2018•宜昌)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B.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C.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D.医生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分析】(1)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2)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变了,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A、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 错误;B、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是对铁丝做功增加了铁丝的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C、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医生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10.(2018•南京)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图中四个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相同的是()A.钻木取火B.金属勺放在热汤中C.食品放入冰箱内D.物体放在取暖器旁【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能的转移。
【解答】解: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克服摩擦做功,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A、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A正确;B、金属勺放在热汤中,金属勺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B错误;C、食品放入冰箱内,食品放出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C错误;D、物体放在取暖器旁边,会吸收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D错误;故选:A。
11.(2018•连云港)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增加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分析】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温度影响物体的内能,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解答】解: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等,因为物体的质量、体积不确定。
故A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故B错误;C、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故C错误;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12.(2018•扬州)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A.太阳照射 B.相互摩擦 C.浸入热水 D.炉火加热【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太阳辐射、浸入热水、炉火加热,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的;相互摩擦时克服摩擦做功,使冰的内能变大,故B正确。
故选:B。
13.(2018•北京)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B.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C.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分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小。
【解答】解:A、锯木头时,锯条和木头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故A正确;B、加入冰块的饮料会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B错误;C、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C错误;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14.(2018•枣庄)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分析】(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答】解: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因此,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之间发生,故A错误;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B正确;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