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博物馆公共服务职能中的文化产品开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博物馆公共服务职能中的文化产品开发
摘要:
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服务行业,具体点的讲就是一个文化服务行业。

其中博物馆有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文化产品。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今国内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的现状,学习国外较优秀文化产品的开发案例,总结出了几种解决博物馆内文化产品开发出现的问题的办法,并结合地方博物馆的现实情况,给出了几点发展文化产品的建议。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服务文化产品
博物馆是代表公众利益并为公众服务的文化机构,博物馆内文化产品的开发可以作为辅助办法来满足社会公众对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的需求。

不断满足公众对于历史文化知识的探求和兴趣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工作重心,而开发有价值、有意义、有内涵的文化产品,对于服务社会公众精神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博物馆公共服务职能的地位
关于博物馆社会职能的探究早在国际上的博物馆协会中已有认识。

例如1974年举行的第11届国际博协会员大会上,博物馆就曾被定义为“非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陈列有关人类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物证。

”又如美国博物馆协会在1990年解释博物馆定义时,将“为公众服务”作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之一。

现今,
博物馆核心价值和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就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而为社会公众服务办法之一就是开发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

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培养公众的文化素养,提升公众的欣赏品味。

这样做的初衷是使博物馆内的文化知识深入浅出的体现在文化产品上,通过公众对文化产品的购买、收藏和欣赏,使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广泛的传播到社会公众当中,成为发展公共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文化产品对博物馆公共服务的推动作用
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具有四大特性,分别是多样性、均等性、公共性和公益性。

其中多样性是指博物馆是一个集收藏、研究和展示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它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应该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

具体实施文化服务的办法是充分利用文物资源举办相应的文物陈列,而大力开发与文物资源相配套的文化产品,是辅助文物陈列将文化产品作为历史知识传播的载体。

博物馆公共服务职能特性中的公共性和均等性,都强调社会大众和社会的各阶层都有权参与,都有权共享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博物馆要提供机会均等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博物馆不同于城市中的一般建筑物,而是一座城市中的文化地标。

它代表城市的文化形象,同时也是具有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品。

推出具有博物馆特色或城市特点的文化产品,对于传播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开发具有博物馆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功能的延伸。

三、国内开发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现状
根据一座城市文化建设的需要,博物馆内可以增设开发经营文化产品的项目。

一个博物馆的运营不单需要依靠一个城市政府的资金扶持,也必须拥有自己的经营项目来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

国内成功的私立博物馆或公立博物馆,在自己经营的项目上都有着本博物馆的独特优势和特点,甚至有些博物馆是单纯依靠开发和销售文化产品来获得博物馆的运营资金。

通过广泛调查国内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开发现状,认为文化产品的设计与销售领域存在着一些相同的问题。

在文化产品设计方面,首先是文化产品没有地方特点,并且缺少创新意识。

博物馆文化产品的文化性和独特性在其身上没有体现出来,大量的文物复制品毫无新意。

其次,文化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脱节,销售与开发脱节。

很多文化产品的成品不是设计图纸上的样子,设计、生产与销售是一条产业链,每个环节得互相沟通。

另外,国内博物馆文化产品的销售也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是价格不合理,有的博物馆内销售的文化产品质量很差,价格却较高。

再者,质量没有保障。

某些博物馆内销售的文化产品没有售后服务或服务做的不够。

最后,宣传力度不够。

很多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不知道馆内有文化产品销售,销售的信息和内容也无从得知。

四、开发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办法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博物馆具有文化推广和商业发展的双重责任。

具体表现为推出临时性的展览并开发出相应的文化产
品。

博物馆文化产品既称之为“产品”,言外之意就是博物馆文化产品具有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

其中,“文化内涵”是指从藏品中获取灵感,使文化产品具有博物馆文化元素,秉着尊重历史、文化的开发原则。

“经济价值”是以坚持社会效益为第一的原则,带动博物馆在文化产业中具有竞争力。

具体操作办法分别从文化产品设计和文化产品销售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解决文化产品内涵缺失、品种单一的办法
联系馆内文物和城市文化特色,设计有丰富历史内涵、造型和色彩的工艺品。

可以从历史建筑或馆内藏品中选择一二,抽象出文化艺术元素或工艺技术,赋予文化产品艺术的特性,使文化产品包含着藏品的历史信息、科学信息、工艺信息等信息。

具体的讲是文化产品与藏品间的融合。

分别是文化产品的共性与藏品独特性的融合;文化产品的模仿性与藏品创造性的融合;文化产品的实用性和藏品鉴赏性的融合。

总之,开发设计出的文化产品力求做到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时尚的审美情趣。

博物馆的文化产品设计围绕着博物馆建筑、文物展示及馆内藏品三个方面,都可以深化设计内容,完善设计形式。

另外,也可以联系文化艺术方面的杂志社,开发馆内的文物刊物或介绍地方文化艺术的刊物。

博物馆文化产品设计的领域也应有所拓展,例如开发文具系列、茶具系列、工艺饰品、土特产、本地各景区的特色纪念品、实用品等。

在这些领域都可以渗透本地区、本博物馆的文化艺术特点,设计出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文化产品。

(二)解决文化产品成本和销售方面问题的办法
提高制造、生产文化产品的质量,降低文化产品生产成本的办法,可以是采用环保可持续利用的材质,减少材料的成本,降低生产工艺的难度,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可以节约生产的时间,文化产品本身及其外包装也力求做到轻便、实用、物美价廉。

另外,文化产品的开发档次也应有所区分,分为大众和高档两个档次。

大众档次的文化产品成本较低,高档文化产品的开发中文化和艺术附加值较高,值得收藏。

具体的配置文化产品生产资源的做法可以分为三大块。

首先,多一半的生产资源可以作为大众档次文化产品开发的基础。

这些产品价格低廉、体积较小,可以批量生产,形成博物馆文化产品品种繁多的主体。

其次,较少部分的生产资源可以开发用材讲究、制作复杂、有一定收藏价值的文化产品。

这部分的文化产品可以划分在高档文化产品开发的范畴。

最后,极少数的生产资源可以制作大型的文物复制品。

例如作为装饰摆件运用在高档酒店、会议大厅等大型公共或私家场所中。

在销售博物馆文化产品方面,博物馆可以和旅游部门合作,随旅行团在博物馆内进行文化产品的销售。

也可以同博物馆艺术品公司合作,在商场或其他商业场所内开设分店来进行文化产品的销售。

此外,在馆外销售文化产品的方式也可以结合一些馆内的文化宣传活动来推出。

例如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推出纪念版或限量版的文化产品来销售。

五、开发博物馆文化产品的意义
开发出优秀的博物馆文化产品对于馆方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遇。

这可以大大激发博物馆的内部活力,较为稳定地进入文化产
业市场竞争的洪流之中,做大做强博物馆的文化产业。

博物馆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出的文化产品拓展了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范畴,使历史文化知识作为具象的产品形态来服务于广大的社会公众。

这使得社会公众能更全面的体味博物馆的文化特色、能更深刻的了解博物馆的个性特征。

实体产品传播地方博物馆文化,成为越来越多博物馆弘扬民族精神的首选方式。

相信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逐渐成熟,开发博物馆文化产品可以成为一条渗透力强、影响力广的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M] .2001年
(2)李文儒《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文物出版社[M] .2002年
(3)曹兵武《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与实施》,学苑出版社[M] .2005年(4)曾红玲《试论对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大众文艺》[J].2009年(5)李金亮《博物馆商品店的经营策略》,《中国文物报》[N].2002年
(6)冯庚武《关于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中国文物报》[N].2006年(7)李林娜《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与原则》,《中国博物馆》[J].2003年(8)王际欧《浅析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特征、结构与开发策略》,《中国博物馆》[J].200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