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艳诵读中气息的运用解析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气息的控制要求及注意事项:
(1)吸的深,气沉肺底,容量大; (2)呼的匀,稳劲持久;气息均
匀的流动,语流才可流畅。否则 会造成语句不清或出现蹦字儿的 现象。
(3)通畅无阻,行走自如;小腹 的坚挺才能保证气息不僵不挤 。
(4)灵活而变第化13页/共的43页流动; (5)集中有力;吸气一大片,呼
二、诵读中的气息 1、情声气之间的关系
情是内涵、主 导 声是形式、载体
气是基础、动力
第11页/共43页
气随情动 声随情出 气生于情 而融于声
“气随情动”
就是说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理 解认识准确了,还要使思想感 情随之运动起来,只有真正的 动起来了,才可能气随情动, 才能动得自如。所以,调动思 想感情的运动至关重要,只有 思想感情动起来了,有了强烈 的播讲愿望,第12呼页/共4吸3页 才能自如地 变化,语言也会富有色彩。
第32页/共43页
慢吸快呼方式——保持慢吸的 正确状态吸气之后,可以一口 气尽可量的说又多又快的话, 比如简单的重复说绕口令等 。
练习:
静坐3秒钟;用5秒钟吸气;控 制1—2秒,似箭在弦上、引而 不发的感觉;然后分别用3秒、 2秒、1秒钟将气呼出。各重复3
第33页/共43页
次。
快吸快呼方式——快吸时仍应 保持慢吸时的两肋打开、气沉 肺底、腹壁站定的基本状态。 只是张嘴的一瞬即吸气到位。 就像看见熟人准备喊他那一瞬 间吸气的状态。
②明确所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 按计划加以训练。
③结合语音规律,以字带声进行 训练。 ④持之以恒。第1三5页/共天43页打鱼两天晒网, 训练不会有效果。
(2)呼吸控制训练
具体要求是:吸气时要吸得多, 吸得快;呼气时要呼得省、呼 得匀、呼得慢。
呼吸是全身运动的一部分,经 常跑跑步、做做操,进行游泳、 太极拳等体育运动项目的锻练 对呼吸肌肉群力量的增长都是 有益的,尤其是仰卧起坐的练 习对增强腹部第16肌页/共4力3页 更为有效。
第25页/共43页
喊人练习——假设远处有个熟人,用发音 响亮的音节组成该人的名字,如“老张— —”、“小兰——”、“阿毛——”等。试图 喊住他。站在山顶,面对空寂的山谷做这 种练习,回声可帮助你找到这种感觉,并 可使之得以强化。
第26页/共43页
单纯音的呼吸训练 有了纯呼吸练习的基础,可快速将气吸好,控制
熊艳诵读中气息的运用解析
会计学
1
气息——声音的“原动力” 气为声之本,音之帅。有什么状态的气息
就产生什么样的声音。
第1页/共43页
一、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1、胸式呼吸——也叫浅呼吸、 肋式呼吸、锁骨式呼吸。
这种呼吸方式是生活中大多 数人常用的呼吸方式,只由 肋骨的动作,使胸腔扩大。 气息只能进入到胸腔的上部 (俗话说嗓子眼儿)。
要领:
“胸腹联合呼吸控制”是一个 复杂的生理课题,很强的意识 控制呼吸方式。比较难以掌握, 必须通过长期锻炼,使吸气与 呼气肌肉群的韧性增强,纵控 自如,逐步成为一种得心应口 的无意识的自然呼吸方法。 即: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 气气自来。 第8页/共43页
①吸气要领:气要吸得深,吸
②呼气要领:稳劲、持久、自 如。
呼气的基本要领:
我们的发声是在呼气过程中实 现的,因此对呼气的控制能力 是胸腹联合呼吸的精髓所在。 呼气的要领可分为三步:
1、掌握呼气的稳劲状态,以快 吸慢呼为训练重点;
2、锻炼呼气的持久力,即一口 气的呼气发声第20时页/共4间3页 要能持续30 到40秒;
呼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呼气发声过程中,除了训练吸气肌肉群和呼气
第22页/共43页
半打哈欠——平时人在打哈欠时胸部和喉 头都是完全松弛的,嘴张得老大。这里的 “半打哈欠”要求只将嘴张得半大,它进 气最后一刻的感觉与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法 吸气最后一刻的感觉相似。
第23页/共43页
抬重物的动作——感觉与“倒拔垂杨柳” 差不多,都必须把气吸得很深,憋着一股 劲儿。后腰膨胀,腰带渐紧才不至于将腰 肌拉伤。此时腰、腹部的感觉与胸腹联合 呼吸法吸气时最后一刻的感觉相似。但这 只是一种物类相似的体验,还代替不了吸 气的专项训练,做“抬重物”训练的目的 只是在于寻找并培养吸气最后一刻的感觉。
第27页/共43页
3、练习呼与吸的配合方式:
慢吸慢呼方式——吸气时有意 识的注意腹壁的状态,即:上 腹外凸,小腹向里向上用力, 两肋后部及腰的两侧自然张开、 撑起,气息吸到肺底、腹壁从 松弛的状态渐渐绷紧站定的感 觉。当吸到比平日自然吸气量 稍多的一瞬间立即慢慢的呼。
第28页/共43页
慢吸慢呼练习:
第40页共43页22在播音发声学的基础上结合在播音发声学的基础上结合朗诵技巧进行适当延展使朗诵技巧进行适当延展使学生了解朗诵语言的特点和语学生了解朗诵语言的特点和语言表达技巧加强学生的语言言表达技巧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做到情声表达能力能够做到情声气相结合结合气相结合结合具体诵读具体诵读作品作品的基调情感意境等进行分的基调情感意境等进行分析同时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轻析同时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轻重缓急情感技巧抑扬顿挫重缓急情感技巧抑扬顿挫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增强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有声语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有声语言的感染力
“小腹收”——是指小肚子的运动。趋向是腹部 表层肌肉上下左右均向脐下三指处(“下丹田”) 聚结,腹壁保持不凸不凹的“站定”状态,即 “气走丹田”,实际上这种“站定”也不是小腹 一点都不动,应当允许它略微往里收缩。
这里要注意所谓“收腹”,不是要收连在胸廓下 面的大腹,而是仅仅收紧小腹,因为大腹在吸气 时的收缩会阻碍横膈肌的下降,把气瘪死。丹田, 它在人的肚脐下二至三指处,是小腹的中心位置, 即气海穴至关元穴的范围。寻找丹田气并不是指 望它产生气息或扩大气息量,而是靠它起“顶气” 的作用,强化丹田这部分肌肉的意识,不让它和 大腹一起鼓起。
吸气的基本要领: 吸气要吸到肺底,两肋打开,
腹壁“站定”也可概括为“气下 沉,两肋开,小腹收”。
“气下沉”——就是导引气息沉 至肺的底部存贮起来,即约在上 衣最下面一个纽扣的位置。 “两肋开”——说的是吸气时肩 胸部在放松的状态下从容不迫地 将肋骨(主要第是17页/共下43页肋)打开。一 般的感觉是左右打开的幅度明显 大于前后,后腰大于腹部,腰部
B、慢吸慢呼数葫芦;或数实物,由于数葫芦 接近说话状态,难度较大。
第30页/共43页
数“数儿”训练 数“数儿”的素材可以自创,也可以变通。提供
几例供参考: 1.以秒为单位,每秒钟数一个数儿,从“1”开始
数起。男声应数满30个,女声也不能少于20个。 吐字要清晰,字音感觉要一致,气息要流贯,中 间最好不换气。 2、数“123—223—323—423—523—623—723— 823—923—1023-923—823—723—623—523— 423—323—223—123”。争取一口气数完。
2、腹式呼吸 —— 也称深呼吸、 膈呼吸。
这种呼吸方式主要靠膈肌的力 量完成吸气动作,肋间外肌是 不起作用的,呼吸时虽然腹肌 在一鼓一憋的运动,但是由于 得不到肋间呼吸肌肉群的支持, 胸腔是停滞在不动的固定状态 上,常常形成齐声不挂构。
第4页/共43页
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
①压肩。吸气时,为使气息快 速下沉,必须夹住两臂使双肩 下压。
第24页/共43页
2、呼气练习: 吹灰、数数、或数葫芦、发 hei音、 喊人,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如(小兰! ) 这种练习就会找到,气息自下而上流动的感觉。
“吹灰”训练——想象桌面上落满灰尘,要把它 们“吹”下去又不至使尘土飞扬,就得用较轻缓、 均匀、有控制的气息去吹。如果用强有力的气猛 地一吹,灰自然是可以吹掉的,但却不是我们呼 吸训练所要求的。 呼气练习要注意:尽量保持两肋张开的支撑感; 着重体会靠腹肌收缩往外送气流的感觉。
1—2秒,然后分别做如下训练: 1.si(丝) 20——40秒 2.yi(衣) 20——40秒 3.wu(乌) 20——40秒 4.a(啊) 20——40秒
训练提示:做这类单纯音的呼吸练习,要求气息 均匀而舒缓地自口鼻流出,呼气的时限应当逐渐 延长。元音a的发音口腔不易控制,气息流失会 多一些,时间标量可以酌情减少。
第31页/共43页
数“葫芦”训练 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二十个葫芦:一个葫芦,
两个葫芦,三个葫芦,四个葫芦,…… (要求一口气至少能数二十个葫芦。) 数“枣儿”训练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杆子去打枣,
青的多,红的少: 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 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 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四个枣,三 个枣,两个枣,一个枣。 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数完才算好。
(7) 正确换气;气息必须在使用 中及时不断的补充,才能持久地发 挥动力作用,才能保证发出悦耳的 声音。
①句首换气,无声到;
②留有余地,随用随吸;
③吸气不要过满;
④气神贯通,补气不露痕迹,把握 一气呵成; 第14页/共43页
(8)情感作用到位;
3、胸腹联合呼吸控制训 练
(1)端正心理状态
①保持稳定的、积极的,迫切要 求训练而兴奋的心理状态。
②扼喉。气流不畅、阻塞,无 持久性。
③音色沉闷、浑浊、空泛、发 憋,听着不舒服。
④不适应高音第5页用/共4声3页 ;当需要高 音共鸣时气流会供应不足。
3、胸腹联合呼吸—— 也叫胸膈 呼吸。(靠肋间肌、膈肌与腹 肌共同的运动完成呼吸动作) 胸腹联合呼吸,不是简单的相 加,而是动用了所有的呼气肌 肉群、吸气肌肉群及呼吸器官 参与了呼吸运动。而且是在两 组肌肉群相互作用下才能完成 的呼吸方式。
(一般女性第多2页/共点: ①抬肩、上胸部上抬是这种呼
吸方式的特点。为了满足所需 要的气流量使胸腔扩大,只有 用抬肩的动作帮助吸气肌肉群 收缩,迫使胸腔扩大。 ②吸气浮浅、吸入及呼出的的 气流量既少又浅而且很弱,不 能持久。 ③吸与呼交换的速度极快,造 就肩胸紧张增加了喉的压力, 负担过重,易第3页疲/共43页劳。时间长了 嗓子发干,咽壁有疼痛感,久 而久之声带受损。
肌肉群之间的相互制衡之外,还要注意结合口腔 控制与喉部控制,使气流能够按使用的需要有控 制地、稳劲得呼出,以充分发挥气流在发声时的 功效。
第21页/共43页
练习:
1、吸气练习:闻花香、半打哈气、象征性的提 起重物、感觉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 的吸气状态;
闻花香——吸气训练中常借用“闻花香”动作来 体验气息的深入、自然、柔和。一股花香飘来, “闻”到后自然就会“兴奋从容两肋开”了。 “闻花香”要真“闻”,首先产生愉悦的感觉, 仿佛要贪婪地将花的全部精髓都吸入肺中。除了 “闻花香”,也还可以“闻”苹果、香蕉一类的 东西,或“闻”饭菜香。
稳劲——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开 始发音时气息出得较多,句头 较重,然后气息越来越弱,这 是对气息缺乏控制的表现。因 此,我们在发声时不要使气息 前强后弱、忽大忽小,而要保 持气息的恒定。
第9页/共43页
持久——稿件中长句较多,为 表达完整的意义,我们常常要
自如——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运 用,并不是丹田时时着力控制, 不是稿件的全篇都要用上丹田 的力量,对丹田的控制是灵活 的,大部分时间只是有微收的 感觉,只有长句的句尾、语句 重音等才会明显感受到丹田控 制的支持力。只有气息运用自 如,才能赋予第10有页/共4声3页 语言丰富的 表现力。
第18页/共43页
在单纯的吸气训练中要注意的是:
1、吸气的三个要领是一次吸气动作 的分解,其实在吸气过程中这三步 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我们要寻找一 种吸气时的综合感觉,吸气量愈大, 这种感觉就愈明显。
2、做吸气练习时,尤其应保持良好 的精神状态和胸肩部的松弛,切忌 双肩较劲,要做到两肩放松,上胸 要保持相对放松的状态。如果吸气 时双肩上提,造成的结果就是吸气 量少,气紧,膈肌上升,气没法下 沉到丹田,且喉第19页部/共4受3页 到挤压,非常 不利于发声,发声也缺少持久性。
第6页/共43页
这种呼吸方式的特点: ①两肩自然放松、气息容量大; 由于 肋间肌、膈肌以及腹肌的
共同运动使胸腔容积充分扩大 而得到所需要的气流量,以保 证用声的需要。
②吸气全面、气沉肺底、饱满、 便于持久使用;
③增强呼吸的稳劲感,有利于 对气息的控制; 第7页/共43页
④气息流动感强、变化自如,
静坐3秒钟;轻松自如地将气息 从口鼻同时吸入肺底;控制两 秒钟后再将气息从容地呼出口 外。
(1)5秒钟吸气,10秒钟呼气。 重复4次。
(2)5秒钟吸气,15秒钟呼气。 重复4次。
(3)5秒钟吸第29气页/共,43页 20秒钟呼气。 重复4次。
A、慢吸慢呼数数;一口气一秒一个数,做到 不挤、不压、不竭基本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