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诉交易制度
辩诉交易制度的思考

辩诉交易制度的思考1. 引言辩诉交易制度是一种用于解决争议的制度,它通过辩论的方式,使双方达成共识并解决问题。
本文将对辩诉交易制度进行思考和分析,探讨其优势、限制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2. 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原则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公正、公平和高效。
在辩诉交易中,双方有平等的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法官或仲裁人员要保持中立,以确保争议能够得到公正的解决。
此外,辩诉交易制度还注重效率,力求在合理的时间内解决争议。
3. 辩诉交易制度的优势3.1 公开透明辩诉交易制度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其公开透明性。
辩论过程通常是公开的,双方当事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士都可以参与观察和了解争议的真实情况。
这种公开透明的特点有助于维护制度的公信力,增加争议解决的公正性。
3.2 双方参与辩诉交易制度注重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他们有机会在辩论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这种参与能帮助当事人理解对方的立场,增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为争议解决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3.3 解决效率高辩诉交易制度的另一个优势是其高效性。
相比于传统的诉讼程序,辩诉交易通常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解决争议。
这主要归功于辩论的特点,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直接的辩论来解决问题,而非通过冗长的法庭程序。
4. 辩诉交易制度的限制4.1 专业水平不均衡辩诉交易制度的一个限制是双方当事人的专业水平可能存在不均衡。
其中一方可能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专业知识,从而在辩论中处于优势地位。
这可能导致争议解决的结果不够公正,需要制度设计方面的改进,以确保双方参与者在争议解决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4.2 依赖当事人的能力辩诉交易制度依赖双方当事人的能力和意愿,他们需要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具备辩论的技巧和能力,这可能导致一方在辩论中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辩诉交易制度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培训,以确保当事人能够充分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4.3 隐私问题辩诉交易制度可能涉及一些敏感的信息和隐私问题。
试论辩诉交易制度

、
体 权 利 和程 序 权利 的处 分 。辩 诉交 易程 序是 指在 刑 事 案 件 中 , 指 被 控 者 通 过他 本 人或 他 的 辩 护 律 师 与 公 诉 人 进 行 协 商 达成 双 方 均 可 接 受 的 协议 的 程序 。在 这 一 程 序 中 , 公诉 方 为 使 被 告 人 认 罪 , 以免 除其 证 明责 任 或减 少 败 诉 的风 险 , 以 减 少 指 控 罪 数 、 轻 指 控 罪 便 减 名 或 提 出从 轻 处罚 的量 刑建 议 为 条 件与 被 告人 在 法庭 外 进 行谈 判 。 辩诉交易产生于 1世 纪的美 国, 着资本 主义经 济的发展 , 9 随 美 国 当时 的 犯 罪 率 出 现 惊人 的增 长 , 事案 件成 倍 上 升 , 多 案 件 刑 许
德 国 , 名 的诉 讼 法 学 家 约 阿 希 姆 ・ 尔 曼 估 计 , 国 有 2 % 到 著 赫 德 0 3 % 的案 件 进 行 了辩 诉 交 易 。 可 以 说 , 司 法 实 践 中 辩 诉 交 易 已 0 在
在适 用 辩 诉 交 易 时 , “ 易 ” 前 提 是 能 够达 到惩 罚 犯 罪 的 目的 , 其 交 的 同 时 既要 保 障被 追 诉 者 的诉 讼权 利 , 要 保 障 被害 人 的合 法 权 利 公 正 相 结 合 的 原 则 。实 体 公 正 是 我 国 实
刑事 诉 讼 法 传 统 上 的最 高 目标 。辩 诉 交 易 制 度 作 为 刑 事诉 讼 制 度
的组 成部 分 , 它无 疑应 该 以 完 成 这 一 任 务 为 己任 。就 程 序 公 正 而
7 10 ) 2 0 7
件压 力 。 同时 , 而且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 利 于 解 决 实践 中普 遍 存 在 的 有
辩诉交易制度及其在我国的借鉴意义

辩 诉 交 易 制 度 及 其在 我 国 的 借 鉴 意 义
张 云玲
( 河南 师 范 大 学 法学 院 , 河南 新 乡 4 30 ) 50 7
摘
要 : 诉 交 易制 度 起 源 于 美 国 , 辩 并为 德 国和 意 大利 等 诸 多发 达 国 家 所 借 鉴 。 建 立 辩 诉 交 易 制 度 有 利 于 保 障
0 在一定 程 诉协 议 , 据美 国 权 威 的 《 根 布莱 克法 律 辞 典》的解 美 国 9 % 以上 的案件能够 得 到及 时处 理 , 释 , 指在法 院开庭审理 之前 , 于控诉一方 的检察 度上解 决 了堆 积如 山的案件 问题 , 是 处 因此 , 已成为一 它 官和代表 被告人 一方 的辩 护 律师 进 行协 商 , 以检察 项重要 的刑事 司法制度 。 ”
优点 , 使得控 方在 证据 不 甚充 分 的情 况 下也 可 获 并
得 对被告 人 的 定 罪 , 诉 交 易 是 法 律 的 理智 选 择 。 辩
辩诉交 易 ( l agiig 亦称 辩 诉 谈 判 或 辩 “ pe b ra n ) a n 由于采用辩 诉交 易 程序操 作 简 易 , 式灵 活 , 得 方 使
ss m sol l e et lh d ad gti poe ,sc ste et l h e to uii ei yt h u as b s b se n e m rvd u h a h s bi m n fjdc lrv w e d o ai a s a e
me h n s ,a d i r v me to h ee e s se c a im n mp o e n ft e d fns y t m.
官撤销指控 、 降格 指控 或 者要 求 法 院从轻 判 处刑 罚
辩诉交易制度

辩诉交易制度辩诉交易制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争议解决机制,是指当事人在仲裁机构或者其他机构的监督下,通过进行辩论和交易来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辩诉交易制度具有灵活性、高效性、经济性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争议解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辩诉交易制度的渊源与基本特征辩诉交易制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传统的仲裁制度中,但是其具有较为明显的新颖特点和灵活性。
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双方进行辩论和交易辩诉交易制度的最核心特点是双方当事人在仲裁机构或者其他机构的监督下进行辩论和交易。
辩论过程旨在让双方表达自己的观点、证据和主张,以便为解决争议提供更充分的信息和理解。
交易过程则旨在让双方贴近事实,尽可能达成妥协或协议。
(二)有仲裁机构或者其他机构的监督辩诉交易制度必须在仲裁机构或者其他机构的监督下进行,以确保整个过程的公正和客观。
仲裁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在辩论和交易过程中发挥监督和协调的作用,监督当事人是否遵守辩论和交易的规则和约定,协助当事人达成协议和妥协。
(三)强调自愿和平等原则辩诉交易制度强调自愿和平等原则,即在辩论和交易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都应自愿参加、自主选择,并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
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尊重对方权利的前提下,达成基于公正和合理原则的协议或妥协。
(四)最终裁决的约束力辩诉交易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争议,达成协议或者妥协。
如果最终无法达成协议或者妥协,仲裁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可以做出最终裁决决定。
最终裁决决定具有约束力,必须得到双方当事人的接受和执行。
二、辩诉交易制度的应用范围和优势辩诉交易制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争议解决,包括商业纠纷、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纠纷等领域。
辩诉交易制度的优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灵活性辩诉交易制度的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辩论和交易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协商;二是辩诉交易制度与其他争议解决机制并存,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不同的争议解决机制进行比较和选择。
“辩诉交易”制度

“辩诉交易”制度
辩诉交易,是指检察官与被告人或其辩护律师在检察官向法庭提出公诉前,私下进行商量,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协议:被告人答辩有罪,检察官则相应地减少控罪或降低控罪幅度或向法院提出对被告人减轻刑罚的建议。
辩诉交易制度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
197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Brady v. U.S.一案的判决中正式确认了辩诉交易的合法性。
1974年则在修订施行的《联邦刑事诉讼规则》中明确将辩诉交易作为一项诉讼制度确立下来。
目前,美国各州约有90%以上的刑事案件是以辩诉交易方式结案的。
辩诉交易对检察官而言,可以减少其工作量和败诉危险,同时可以节省政府诉讼开支和减少司法人员的工作负担。
对被告人而言,可以逃避较重的刑罚和长时间审判所带来的压力和心理折磨。
但也有人对辩诉交易制度提出了批评,认为由于把正义和自由当成了交易的对象,因而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助长了检察官的专权和惰性。
美国司法实践中,辩诉交易一般有三种类型:
A.指控交易:即检察官允诺比以原始指控要轻的罪名对被告人进行指
控,以换取被告人对后一指控作有罪答辩的交易。
B.罪数交易:指被告人犯有数罪时,检察官允诺指控较少的罪名,撤
消其他罪名以换取被告人作有罪答辩的交易。
C.刑罚交易:指检察官允诺向法官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建议,以
换取被告人对某一罪名作有罪答辩的交易。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建立辩诉交易制度之构想发展与协调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建立辩诉交易制度之构想发展与协调我国刑事诉讼建立辩诉交易制度的构想发展与协调是一个重要课题,旨在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提升司法公正和效率。
本文将从制度构想、发展和协调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制度构想方面,辩诉交易制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告人主动认罪、认罚,与检察机关达成交易协议,由检察机关依法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一种制度安排。
辩诉交易制度的建立可以改善我国刑事审判滞后、冤假错案多等问题,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
其次,辩诉交易制度需要在保障公正的前提下,设定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例如,被告人的认罪、认罚应是自愿、真实,需要经过审查和确认,以避免被迫认罪。
同时,交易协议应遵循法律规定,不得违背法律的原则和底线,如对于严重罪行的交易应处以限制刑期、减免刑罚的方式,而不是完全豁免。
其次,在制度发展方面,我国应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际,逐步完善辩诉交易制度。
可以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法律体系进行创新。
例如,可以引入检察机关作为交易的合作对象,由检察官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交易洽谈,而不是仅由二审法庭审理。
此外,应加强法官、检察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辩诉交易制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确保交易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最后,协调方面,建立和完善辩诉交易制度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协调。
首先,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律师等职业人员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确保交易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应建立适当的评估机制,对辩诉交易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此外,还应加强舆论的引导和社会监督,提高人们对辩诉交易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消除对其的误解和质疑,形成共识和支持。
总之,我国刑事诉讼建立辩诉交易制度的构想发展与协调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制度构想、发展和协调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只有在兼顾公正原则和效率要求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逐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为实现司法公正和高效服务。
辩诉交易制度

辩诉交易制度辩诉交易制度是一种有效解决纠纷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
它是指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双方的协商和辩论,达成达成双方互相满意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权利保护、申诉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目的。
辩诉交易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法院审判的负担,同时也能够提高裁判的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增强了当事人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从而更好的实现司法公正、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
同时,它还可以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降低社会成本,促进社会和谐。
辩诉交易制度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自愿和平等。
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自由选择是否采用辩诉交易的方式解决纠纷,不存在任何强制性要求。
二是公开透明。
通过公开、透明、公正的程序,全面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权益。
三是协商达成共识。
通过双方当事人的协商,达成相互满意的解决方案。
四是解决多元化。
在各种情况下,寻找适合各种需求和利益的解决方案。
五是法律制约。
辩诉交易制度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不能触犯法律。
辩诉交易制度的实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怎样加强当事人的参与感。
在辩诉交易安排时,应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心理需求、法律权利和情感诉求。
针对双方当事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满意度和参与感。
二是如何应对辩论时遇到的问题。
双方当事人可能因为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情感因素等而产生争执,因此在处理时,应加强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和调解技巧,以保证程序的公正和结果正确。
三是如何加强程序协调与监督。
为了使辩诉交易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可以设立监督机构和程序协调员,对程序严格监督,从而保证程序的公正和结果的合法性。
总之,辩诉交易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纠纷解决方式,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只有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规范管理、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的不断改进,才能让辩诉交易制度走得更加稳定、更加有效,进一步提高我国司法公正水平。
中国辩诉交易制度的设置

中国辩诉交易制度的设置中国辩诉交易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当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公诉机关、辩护律师之间存在争议时,可以进行辩诉交易,通过协商达成一定的共识和解决方案,从而减少对司法资源的浪费和法律纠纷的解决。
本文将从辩诉交易的背景、目的和实施过程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辩诉交易制度的设置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首先,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犯罪案件数量大,对司法资源的需求和压力巨大。
在传统的刑事诉讼模式下,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审判过程,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而辩诉交易的设置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避免不必要的司法程序,从而有效减轻法院审判的负担。
其次,面对统一的法律体系,不同的案件有着不同的法律救济方式。
重要的是要为案件当事人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渠道,以满足不同案件的需要。
辩诉交易制度作为一种灵活的解决方式,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下,根据不同案件的特点和当事人的意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辩诉交易的目的是解决争议,达成和解以及减少社会冲突。
在传统的诉讼模式下,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的争议解决往往比较困难,往往需要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裁决。
而辩诉交易的设置可以促使当事人主动协商解决争议,通过互相谅解和达成一致意见来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
实施辩诉交易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案件当事人要对自己的权益和意愿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自己的诉求和底线。
然后,他们可以通过律师的协助,进行面对面的协商和对峙,就案件具体事实、证据和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寻求互利的解决方案。
协商的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和讨价还价,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双方同意,可以达成书面或口头协议,并将协议提交给法院进行审核和确认。
如果协商不成功或当事人不同意协商结果,仍可通过传统的刑事诉讼方式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辩诉交易制度虽然在中国刑事诉讼中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由于案件类型的不同,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平衡和公正往往面临困难。
关于刑事和解制度和辩诉交易制度之比较

关于刑事和解制度和辩诉交易制度之比较本协议由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和乙方(以下简称“乙方”)共同签署,经双方协商一致,就刑事和解制度和辩诉交易制度进行比较,并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刑事和解制度1.刑事和解制度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和被告达成和解协议,经法院审查确认后,可以减轻被告的刑事责任。
2.刑事和解制度强调被害人的权益,提倡和解,有利于案件的快速解决。
3.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广泛,但需保障被告的自愿性和真实性。
第二条辩诉交易制度1.辩诉交易制度是指在刑事案件中,检察机关与被告就案件事实、定性和处罚量刑等达成协议,经法院确认后可以减轻被告的刑事责任。
2.辩诉交易制度强调检察机关和被告的协商和谈判,有利于案件的便捷处理。
3.辩诉交易制度的核心是快速化解矛盾,减轻法院的负担,但需避免违法情形的发生。
第三条刑事和解制度和辩诉交易制度之比较1.刑事和解制度强调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强调和解原则,适用范围广泛。
2.辩诉交易制度强调检察机关和被告的协商和谈判,强调快速解决案件,减轻法院负担。
3.刑事和解制度和辩诉交易制度均有其优势和劣势,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案情选择合适的制度。
第四条其他条款1.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至双方完成比较为止。
2.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有争议,应协商解决,若无法协商解决,则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3.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________(签字)乙方:________(签字)日期:________(年月日)附件列表法律名词解释1.刑事和解制度:指被害人和被告在刑事案件中,达成和解协议并经法院确认后,减轻被告刑事责任的制度。
2.辩诉交易制度:指检察机关与被告就案件事实、定性和处罚量刑等达成协议,并经法院确认后,减轻被告刑事责任的制度。
3.被告:指在刑事案件中受到指控的个人或组织。
4.法院:指负责审理和裁决刑事案件的司法机构。
违约行为及认定1.若甲方或乙方未按照本协议约定履行义务,则视为违约行为。
论辩诉交易制度

论辩诉交易制度一、辩诉交易概述(一)辩诉交易的概念辩诉交易在布莱克法律词典中解释为:“刑事被告人做出有罪辩论以换取检察官以较轻的罪名或者数项指控中的一项或几项的某种让步,通常是在获得较轻的判决或者撤销其他指控的情况下,检察官和被告人之间经过协商达成的协议〞。
①按照通常理解的话是指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在法院开庭审判之前,对被告人的定罪和量刑问题进展协商和讨价还价,检察官通过降低指控或者向法官提出减轻量刑的建议来换取被告人作有罪辩论的一种活动。
美国诉讼理论普遍认为辩诉交易是一种经典契约式的合同关系。
从合同原理的角度看,辩诉交易是一种将要履行的刑事契约。
就通常的理解,辩诉交易的当事方是检察官与被告人,法官的作用是对程序性的交易结果给予确认。
在传统的国家中,追诉主义刑事诉讼理念是以检察官为代表国家公共利益的对被告人进展单向追诉的上位主体,两者之间是处在一种不平等地位上的刑事契约。
(二)辩诉交易的原那么辩诉交易从产生以来,一直在不断自我完善,其中有一些根本的原那么对辩诉交易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因素。
主要包括:1)被告人自愿原那么被告人自愿原那么是辩诉交易的合法性源泉,也是辩诉交易的首要具备条件。
法院在认可被告人做出的有罪辩论之前,首先确认被告人是出于自愿,而不是受外界的因素或由于不了解实情而所做出的不适当的承诺。
这个原那么是防辩诉交易中国家滥用权力,也是为公正、平等地进展辩诉交易提供了根底。
关于自愿的标准,美国最高人民法院在1970年就提出:以对身体伤害以及精神胁迫而使被告人做出有罪辩论的不适用辩诉交易;检察官降低指控或者给予这方面的承诺鼓励被告人做出有罪辩论并不违反宪法第5修正案,被告人如果是害怕检察院有证据证明案件或因受到严厉的刑事处分而做出有罪辩论的不违背自愿原那么;被告人对于死刑判决的恐惧而做出有罪辩论的不违背自愿原那么。
①此外,被告人了解自己在辩诉交易过程中的权力与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是非常重要的。
论辩诉交易制度

辩诉 交易包括指控交易 、 罪数 交易和 度 的实施 , 是通过检察官与被告人委托 的
( 上接 第2 7页) 员, 有 提 出批评和 建议 的权 利; 对 于任何 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 的违
法 失职行 为, 有 向有关 国家机 关提 出 申诉 、 控告或者检举 的权利 , 但是 不得捏造或者歪 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
社会事务。 ”
社. 2 0 0 8 : 4 0 2 .
『 8 ] g 3条规定: “ 全 国人 民代表 大会 和地方各级 人 民代表 大会都 由民主选举产 生, 对人 民负
( 作者单位 : 湖 南涉外经济学 院)
[ 7 】 第2 条规定: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的一切权力属
于 人 民。人 民行使 国 家权力 的机关 是全 国
人 民代 表 大会 和地 方各 级人 民代 表 大会 。 人 民依照 法律 规定 , 通过 各种途 径和形 式 ,
检察 机关 都 由人 民代 表 大会产 生, 对它 负
责, 受它监督 。 ”
9 】 沈宗灵, 主编. 法理 学[ M】 . 北京: 北京 大学 出版 管理 国家 事务 , 管理经济 和文 化事业 , 管理 [
法 制经纬
e s 并 i i
论 辩 诉 交 易 制 度
贾颜 如
摘 要: 辩诉 交易制度是美 国刑事诉讼 的 案件 的一 种诉讼方 式 。该 诉讼方 式之所 刑罚 交易 三个 方 面的 内容 。指控交 易是
重要组成部分 , 其蕴含 着刑事诉讼所追 求的效 以称为辩诉交 易 , 是 因检察官和被告在协 指检 察官 以原指控 罪名轻 的罪对被 告人 率与公正两 大价值 。在 我 国, 能否适用辩诉 交 商谈 判过 程中通 常会 通过 讨价还 价的方 进行指控 , 而被告人就此较轻罪名的有罪 易制度 , 一直是 学者们 关注的焦 点。 我国应通 答辩 , 最终双方达成交易协议 。罪数交易
浅析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

浅析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第一篇:浅析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浅析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摘要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是被告人通过委托辩护律师同检察官之间就被告人所触犯的罪名及相应的量刑进行私下的协商,从而达成交易的刑事司法制度。
当前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运用于美国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之中,为高效审理案件,及时完结审判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但辩诉交易制度也存在着固有的弊端,因此我国在借鉴辩诉交易制度的同时,也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适合于“中国特色”的形式予以合理地适用。
关键词:辩诉交易;评价;借鉴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概况(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概念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是指检察官同被告所聘请的辩护律师,就被告人所触犯的刑法罪名,以及相应的量刑幅度和范围,经由控辩双方通过私下协商,进行交易,最终达成定罪和量刑的一致意见,进而快速审结案件的制度。
(二)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运作模式一方面,辩护律师可以与检察官进行协商,对检察官所指控的罪名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被告人认轻罪的前提下,将其中较重的罪名替换成较轻的罪名。
或者就监察官所指控的多项罪名进行协商,就其中指控的某项或者某几项罪名有条件地予以撤销。
另一方面,当辩护律师在分析案情后,对于定罪没有协商的空间时,可以与检察官进行量刑上的交易,通过由被告人直接认罪以此来获得较为宽缓的量刑幅度。
(三)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特点1.交易主体的特殊性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是辩护律师结合检察官所掌握的相关证据,基于其辩护策略,对被告人所提出的建议。
其实质上是被告人行使自己诉讼权利的一种体现,当被告人选择接受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则会向检察官提出要求进行辩诉交易的请求。
从而使得案件无需进入繁琐复杂的审判程序,而直接通过辩护人和检察官之间的私下交易来提前协商定罪罪名或者量刑范围,而后向法官提出,并经由法官向被告人说明和确认,最终完成刑事案件的审判。
2.交易内容的可选择性检察官作为公权力的代表,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其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检察官可以结合特定的案情,提出相应的指控罪名和量刑意见。
辩诉交易制度

辩诉交易制度引言辩诉交易制度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机制。
它旨在通过对犯罪被告人与检察官之间的辩诉交易,以换取被告人认罪从而减轻刑罚的方式来加速司法程序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辩诉交易制度的概念、目的、运行机制以及相关的利弊,从而为读者对这一制度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1. 辩诉交易制度的概念辩诉交易制度是一种简化刑事诉讼程序的方法,双方之间达成交易,以达到有效利用司法资源的目的。
通过辩诉交易,被告人有机会认罪,从而避免了公开审判和更重的刑罚。
这种制度通常适用于一些涉及非常严重的罪行,比如毒品贩卖、抢劫等,以及一些证据确凿、被告人无法否认的案件。
2. 辩诉交易制度的目的辩诉交易制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加快诉讼速度:传统的司法程序通常非常复杂,导致刑事案件审理周期很长。
辩诉交易制度通过简化程序和减少争议,可以大大加快案件的审理进程,缩短司法程序的时间。
•节约司法资源:辩诉交易制度将被告人与检察官之间的辩论过程减少到最低限度,减少了证人出庭作证、律师辩护的需求。
这样可以节约大量司法资源,使法院能够更好地处理其他紧急和重要的案件。
•彻底确保公正:辩诉交易制度在被告人面临不利证据和严厉刑罚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合理化处理案件的方式。
被告人可以选择认罪,以换取较轻的刑罚。
而检察官也可以确保深思熟虑地选择提出辩诉交易,以充分考虑案件的追诉公益以及社会公正的要求。
3. 辩诉交易的运行机制辩诉交易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提出交易建议通常是由检察官提出辩诉交易的建议。
一般来说,检察官会在案件初期就向被告人提出建议,交代被告人可获得的优惠,并要求被告人考虑认罪和接受较轻的刑罚。
3.2 被告人决策被告人需要在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决策,是否接受辩诉交易。
他们可以与律师商讨并评估风险和利益,最终决定是否承认罪行。
3.3 辩诉交易协商如果被告人决定接受辩诉交易,将进入辩诉交易的协商阶段。
中国辩诉交易制度的设置

中国辩诉交易制度的设置摘要当前,我国刑事犯罪率居高不下,辩诉交易制度的引入,对于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和价值,促进庭审方式的改革以及均衡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具有积极作用。
而辩诉交易制度赖以生存的制度环境在我国也已经基本具备。
因此,适用辩诉交易制度以探索新的纠纷解决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辩诉交易相对公正效率价值辩诉交易是起源于美国的一项刑事司法制度,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称,“辩诉交易是指在刑事被告人就较轻的罪名或数项指控中的一项或几项做出有罪答辩,以换取检察官的让步,通常是获得较轻的判决或者在撤销其他指控的情况下,检察官和被告人之间经过协商达成的协议”。
辩诉交易的事项或内容包括罪名交易、罪数交易和刑罚交易。
辩诉交易自产生之日至今,已经广泛运用于西方刑事诉讼的实践中。
当前我国刑事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探索新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构建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我国构建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1.辩诉交易制度有利于刑事诉讼目的与价值的实现。
一般认为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有效结合。
在此过程中,诉讼的公平与效率是其不可或缺的价值目标。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及利益格局调整等复杂原因,我国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刑事案件持续增长,1978年全国法院审判刑事案件15万余件,2008年达76万余件,增长倍。
无疑,随着我国刑事案件数量的逐年上升,公安、司法机关负担将明显加大,在司法资源及其有限的条件下,案件久拖不决的现象十分普遍。
辩诉交易制度的引入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的效率以实现诉讼目的。
辩诉交易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庭审方式的改革。
1996年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刑事庭审过程中的职权化倾向有所减轻,开始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但对我国现有刑事诉讼的真实状况考察可知,这种改革仍然是不彻底的。
辩诉交易引入后,允许公诉人与被告人及被告人的辩护人在开庭前在法院主持下就应判的罪行和刑罚讨论,在原来的审理程序基础上,通过赋予控辩双方尤其是被告人协商的权利,法院是进行程序性审查,即交易内容是否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做出的诉讼权利。
英美辩诉交易制度

英美辩诉交易制度
英美辩诉交易制度是指英国和美国的法律制度中的一种解决纠
纷的方式。
在这种制度下,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进行口头辩论,把自己的观点和证据呈现给法官和陪审团。
法官和陪审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做出最终的裁决。
英美辩诉交易制度是一种公正、透明的解决纠纷方式。
它能够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保护,同时也能够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
在这种制度下,双方当事人会被迫提供足够的证据和事实,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这有助于避免一些无谓的法律纠纷和诉讼。
此外,英美辩诉交易制度还能促进法律的发展,因为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会参考先前的判例和相关法律规定。
尽管英美辩诉交易制度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这种制度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长时间的诉讼过程,使得当事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此外,有些人可能会利用这种制度来滥用诉讼程序,从而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总的来说,英美辩诉交易制度是一种具有优点和不足的解决纠纷方式。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的优点,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缺点和弊端。
- 1 -。
论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适用

论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适用辩诉交易制度于20世纪30年代产生并形成于美国,于70年代在英美法系国家广泛实施。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三次司法改革,在改革中借鉴有益经验,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构建中国式刑事辩诉交易制度,将极大推进我国的刑事审判工作新发展。
标签:辩诉交易;制度构建;可行性;必要性1 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辩诉交易制度又称诉讼交易,协商制度。
是指在法院开庭前,检察官与被告人或其辩护律师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问题进行协商,讨价还价。
检察官通过降低指控或者向法官提出对被告人减轻量刑的良性建议,以换取被告人做有罪答辩的一种活动。
辩诉交易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作为美国刑事司法中最具特色的诉讼制度,几乎成为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
鉴于该制度可以提高诉讼效率,一些采用抗辩式诉讼程序的国家如英,意,德等都纷纷效仿。
而在我国200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在审理孟广虎故意伤害案中则首开辩诉交易之先河。
此案在我国引起很大轰动,关于辩诉交易的引进问题,我国出现了三种观点。
肯定说认为我国引入辩诉交易有积极意义与必要性,我国本身就存在调解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有相通之处,可以更好平衡被害人和加害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解决积压案件、提高效率以及节约司法资源。
否定说认为我国是个传统的职权主义国家,缺乏辩诉交易存在与运转的基本条件。
而且违背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罪行法定”、“罪行相适应”和“无罪推定”原则。
我国更注重追求的是实体正义而不是程序正义,会对我国现有的制度造成冲击,引起司法腐败问题。
缓行说认为从司法改革的总体进程看,我国诉讼模式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但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与刑事诉讼制度尚不具备引入辩诉交易的基础,在我国建立辩诉交易制度为时过早。
2 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辩诉交易制度虽然可能会损害法律实体的公正性和社会正义,会助长检察官的懒惰和擅权。
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随之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犯罪率上升,犯罪多样化。
论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构建

论 皱 国鹈 立 易制 度 的 构 建
周 觅
摘 要 辩诉交易制度是 2 0世纪以来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 我国的一些刑事法律制度及政策都蕴含
辩诉 交 易 可行性 构 建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 90 9 ( 0 )40 80 10 —5 22 90 —5 — 1 0
简化审理方式 。虽然从性质说 ,我 同的简易程序 根本 不同于辩诉交
易, 隐约有辩诉交易影子的存在。 但 ( ) 们 观 念 的 改 变 为辩 诉 交 易制度 的推 行 提 供 了观 念 基 础 二 人
一
交易仃违法情 形, 如当事人并非出于 自愿或该案件 的性质不符合辩诉
交 易 的条 件 等 , 于 不 符合 的 , 立 即裁 定 撤 销 , 据 辩 诉 交 易达 成 的 对 应 根
辩 诉 交 易 的适 用应 由检 察 官提 出 , 法 院确 定 开 庭 审判 前 与 被 告 在 人 、 害 人 协 商 一 致 , 后将 辩 诉 交 易 的结 果 在 提 起 公 讼 时 一 并 移 送 被 然
辩诉交易的需要, 因此, 从制度上保证被 告人和被害人具备进行辩诉
交 易 的 条件 就 是 推 行 辩 诉 交 易所 必 须 。 根据 我 国现 行 法 律 规 定 , 罪 犯 嫌 疑 人 在起 诉阶 段 就 可 以聘 请 律 师 或 者其 他 符 合 条 什 的 公 民 担任 辩
协议, 由检 察 官重 新 起 诉 或 补充 侦 查 。
是资 源 观 念 : 一是 公正 观 念 。就 前 者 而 言 , | “f 国人 口众 多 , 资
( ) 三 建立 辩 诉 交 易的 司 法 审 查机 制 如 果缺 乏 必 要 的审 查 监督 机 制 , 诉交 易 因 为缺 乏 必 要 的制 约 而 辩 很 难 防 止 牺牲 正 义 进 行 交 易 的 情 形 。 各 种 审 查监 督 机 制 可 能都 很 重
论辩诉交易

论辩诉交易文章探讨辩诉交易基本理论,介绍辩诉交易制度在各国的地位和作用,以两大法系中辩诉交易理论的比较为研究方法,分析该理论在两大法系中的共性和差异。
标签:辩诉交易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辩诉交易在美国以立法的形式合法化,成为美国刑事诉讼中重要制度,在美国大量的刑事案件是以这种方式结案。
辩诉交易在我国诉讼法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看法不一。
笔者拟从两大法系比较研究的角度,就辩诉交易制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辩诉交易理论概述辩诉交易(PleaBargaining),是指在刑事案件开庭审理前,公诉机关与被告人或者是辩护人之间进行协商,以公诉方撤销、变更指控或者要求法官从轻处罚与被告人的自愿认罪互为条件,进而促成双方达成均可接受的协议。
辩诉交易实际上是一种在控辩双方间进行的“认罪、定罪及量刑之间的磋商行为”,是一种“允诺”,甚至是一系列的“讨价还价”。
在这一制度中,司法机关可以用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同时罪犯也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相对较轻的刑事处罚,最终实现共赢。
辩诉交易制度是短时间解决案件严重积压问题的良好方式,在司法资源有限的的情况下,可以较为迅速解决了大量的刑事案件,利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公众正义的实现。
辩诉交易作为一种刑事诉讼中的案件处理方式,是正式审判程序积极地补充。
该制度彰显了个人自由和独立的观念,基于意思自治的原则,辩诉交易被看作是自由主义审判模式的雏形。
在诉讼领域,对事实的探求只能以一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法律适用过程也必然伴随着裁量,因而由当事人自己负责使判决逐渐形成正是审判获得正当化机制的关键。
在一定条件下,辩诉交易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效益,从社会的角度看,充分发挥当事人作为程序主体的作用,鼓励被告人以合作换取宽大处理,激发当事人自律地设定自己与社会今后关系的努力,并尽量将这种努力反映在程序及其结果中,可以获得比较正式审判更为积极的社会效益。
2 英美法系的辩诉交易理论实质意义上的辩诉交易在美国已出现近百年,二战后,美国法学界对于辩诉交易理论的论证日趋激烈。
公正与效率下的辩诉交易制度

摘要:辩诉交易制度自在美国产生以来,由于其所带来的高认罪率提供了迅速而低成本地处理大量积压案件的途径,所以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传播。
但即便如此,该制度也还是存在诸多有待于研究的问题,其一就是公正与效率两大基本价值目标问题。
如何认识辩诉交易制度下,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就是本文的重点论述方向。
关键词:辩诉交易公正效率价值2002年4月19日《法制日报》报道“中国辩诉交易第一案”称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运用辩诉交易方式审结一起故意伤害案件,开庭时间仅用25分钟,控、辩、审以及被告人、被害人五方均满意,由此引发国内关于辩诉交易大讨论。
辩诉交易,这一最早产生于美国的法律制度,为何能成为中国司法改革中一个炙手可热的法学焦点,成为法律学者热烈讨论的话题?笔者认为,这与该制度背后所体现的价值衡量有着必然联系。
谈到制度的价值,我们首先应当探寻的是该制度本身的内容。
一、辩诉交易的主要内容辩诉交易(plea bargaining)又称为答辩交易。
根据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辩诉交易是指在刑事被告人就较轻的罪名或数项指控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做出有罪答辩以换取检察官的某种让步。
通常是获得较轻的判决或者撤销其他指控的情况下,检察官和被告人之间经过协商达成的协议。
” [1]作为法律制度的辩诉交易最早产生于美国,“辩诉交易是美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果运用得当,它应受到鼓励。
” [2]当前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统计,在美国约有90?的刑事案件是以辩诉交易的方式来审结的。
简言之,辩诉交易的价值基础就是刑事诉讼中的司法效益观,其中涉及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二、公正与效率的基本关系辨析公正和效率是司法的两大价值目标。
公正是司法的本质属性。
而效率,一方面作为司法的外在价值尺度,是评价司法好坏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有作为公正的内涵之一,通过公正这一中介与司法产生密切的内部联系。
(一)公正是司法的本质属性在西方,司法与公正具有同义的理念。
辩诉交易制度构建

辩诉交易制度构建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商业纠纷和争议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传统的法律诉讼程序通常费用高昂、耗时较长,且并不能满足当前商业纠纷快速解决的需求。
因此,辩诉交易制度作为一种具有相对优势的替代方法,备受瞩目。
本文将深入探讨辩诉交易制度的意义和价值,并结合司法实践分析该制度目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关于辩诉交易制度构建的建议。
意义和价值辩诉交易制度是指在商业纠纷中,通过双方协商,由一名第三方中立人或组织对双方提出的起诉和辩护进行调解和解决争议的一种制度。
辩诉交易制度的意义和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效降低纠纷成本辩诉交易制度是一种同时满足纠纷解决和成本降低的方式。
与传统法律诉讼相比,辩诉交易制度具有更加简便、迅速和经济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大部分商业争议,减少诉讼的时间和成本。
2. 便于解决增多的跨国商业纠纷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跨国商业纠纷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在各国法院间的声誉和诉讼成本成为国际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辩诉交易制度在跨国商业纠纷解决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不同于诉讼程序需按国家之法律进行,轻松应对跨国涉案的情况。
3. 保证纠纷解决的公正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辩诉交易制度的裁判者是一些精通商业领域的第三方专业人士,可以根据商业行业标准和约定,为当事人提供独立、公正的裁决,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面临的挑战尽管辩诉交易制度因其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随之面临一系列挑战:1. 法律规范的不完备尚未有针对辩诉交易制度的统一法律规范,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各不相同,这会影响辩诉交易制度的适用和执行。
2. 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在许多国家中,辩诉交易制度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专业的机构和人员,从而造成了诸多运作障碍。
3. 对于辩诉交易的认知不足由于人们对于辩诉交易的不了解,很多人仍然选择传统的法律诉讼,在推广辩诉交易制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宣传和解释。
辩诉交易制度构建的建议为了解决上述挑战,辩诉交易制度需要在法律环境和实际环境中进行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辩诉交易;诉讼【论文摘要】:辩诉交易制度,是20世纪以来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
仅经历了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该项制度从产生、发展到成为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基石。
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中没有辩诉交易,然而我国的一些刑事法律制度及刑事政策无疑同样蕴含着辩诉交易的精髓。
一、辩诉交易概述辩诉交易(Plea bargainging),又称辩诉谈判(plea negotiation)或者辩诉协议(Plea agreement), 是指控诉方与辩方律师在对抗式审判中对被告人的定罪和量刑问题所进行的协商和交易,由检察官减少或降低起诉书所载的罪状(如将其中一项或几项重罪撤销)或者降低被告人用的刑罚来吸引被告人作出"有罪答辩"。
[1] 辩诉交易是美国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制度之一。
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词,辩诉谈判至少自1804年以来就有某种形式存在于美国,但当时控辩双方都保持审慎而半公开的态度行事。
联邦最高法院对辩诉交易虽然持否定态度,但也没有过多干涉个州法院的类似处理。
直到1970年,辩诉交易的合法行才被确立。
[2]1974年《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将辩诉交易作为一项诉讼制度确立下来,使其法典化、制度化。
二、辩诉交易的社会生态环境辩诉交易制度从实际发展到载入《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并被广泛应用并不是偶然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契约文化、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司法资源的有限等因素息息相关。
(一)直接原因--刑事案件积压和司法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贸度的加剧,犯罪案件也急剧增长。
繁琐的正式诉讼程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造成法院案件堆积如山。
这时,辩诉交易便应运而生,它不仅可以缩短法院处理案件的时间,节约了司法资源,[3]而且大大提高了结案效率,大大缓解了法院的负担。
司法界人士在评价辩诉交易制度时普遍认为,如果没有这一制度,没坏整个刑事司法体系将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二)法律基础--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在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中,控辩双方均为平等的当事人, 从检察官的心理来讲, 没有大陆法系检察官对被告人和被告人的辩护律师所具有的心理优势, 这是检察官从事辩诉交易的心理基础。
法律制度对检察官的法律定位, 决定了检察官的心理定位。
当事人主义所具有的高度对抗性, 对控辩双方来讲, 都是高投入、高风险。
基于无罪推定原则, 检察官要承担举证责任, 并且证明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 检察官还要尊重被告人的沉默权, 还要防止违反程序法而承担非法证据被排除的可能。
但即使如此, 鹿死谁手还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为了减少这种高投入以及不确定的高风险, 检察官乐于进行辩诉交易。
律师在对抗中如果处于不利地位, 既会减少收入, 还会失去潜在的客户, 影响未来的收入, 辩诉交易对律师来讲, 不是最好, 但是要比法官按照检察官指控的罪名及要求进行判决要好。
辩诉交易对控辩双方来讲, 就成为了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这是辩诉交易在美国较为普遍的法律制度基础之一。
在美国,检察官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样检察官就有了同被告人进行交易的资本。
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 被告人是诉讼的主体, 被赋予了沉默权, 为了抗衡与抵消沉默权的影响, 以减少指控、量刑减让、降格指控为诱饵, 使被告人志愿作出有罪答辩。
对大多数没有赋予被告人沉默权的国家来讲, 特别程序是比辩诉交易更好的一种选择, 如德国、荷兰、中国等。
美国师制度较为完善,嫌疑人、被告人在某些主要的诉讼环节有免费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 警察在讯问嫌疑人时, 律师有讯问在场权, 律师在侦查阶段就有调查取证权, 律师在庭审之前有通过证据开示获得检察官有关指控证据的权利, 正是完善的辩护制度, 形成了辩诉交易的又一个基础。
没有发达的辩护制度, 被告人一方就无法掌握诉讼信息, 无就可能的判决的结果进行合理与科学的预测, 就不存在进行辩诉交易的信息基础与判断的合理前提。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对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作用进行了一些限制, 如没有确立讯问嫌疑人时律师的在场权, 在侦查阶段律师的作用受到限制,没有也不需要证据开示制度, 因为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中检察官把起诉材料会随案移送给法官, 辩护人可以在法院查阅到起诉的有关证据。
总而言之,以当事人主义为核心的诉讼模式, 发达的律师辩护制度, 检察官高度的自由裁量权, 被告人的沉默权等一系列相互影响、完整的诉讼制度构成了辩诉交易的法律制度前提。
[!--empirenews.page--] (三)心理基础--契约文化契约自由观念所包含的自愿、平等、合意、互利、互约等原则能够使交易的过程处于相对稳定和确定的状态,增加交易结果的理性和效益,克服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摆脱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
辩诉交易制度的出现正是这种契约自由观念在刑事司法领域中的重要反映。
这一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克服了正规刑事审判和由此而产生的刑事判决的非合意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避免了两败俱伤的结果,满足了人们追求未来生活确定性#避免冲突的欲望。
这些充分阐释了合意和互利这两个契约理论的基本原则,同时为了保证交易的自愿性规则要求法庭在接受有罪答辩前要在公开法庭亲自询问被告,确认答辩是自愿的。
同时还应当让其充分了解认罪答辩的后果,否则不能接受被告人的有罪答辩。
[4]为了保证交易的平等性,规则要求被告人的有罪答辩一定要在其律师的帮助下才能作出,而且要求辩护律师必须从被告人利益出发。
无疑,只有律师的帮助才能使被告人在交易过程中获得与控方的检察官相同的手段上的平等武装。
为了保证交易的互约性,防止出现类似合同中的"毁约"行为,规则规定如果被告人的有罪答辩是在经宣誓或者公开记录在案或其律师在场的情况下作出,而随后又撤回答辩的,在因伪证或虚伪陈述所进行的刑事诉讼中,这一陈述将被用来作为反对他的证据。
而如果控方的检察官只是通过辩诉交易引诱被告作有罪供认却并不兑现其所作出的承诺,那么被告有权撤回先前的有罪答辩,而且明确规定已被撤回的答辩不得作为不利于该被告的证据。
可见,契约自由的文化与精神是辩诉交易得以产生的观念前提,也只有在强调契约自由的文化环境中辩诉交易才能获得合法性基础。
[1][2]下一页 (四)实用主义哲学按照美国哲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杜威的观点:思想、概念和理论只不过是人为了达到目的的工具,只要它们对机体适应环境有用,它们就是真理。
[5]在这种实用主义哲学的支配下,司法的目的在于解决纠纷,而不是追求绝对的理想的公正,绝对的理想正是不存在的。
只有在现实中能够实现的公正才是有价值的。
辩诉交易正是美国人崇尚实用主义哲学的必然结果对检察官来说,选择辩诉交易可以在对其他更严重罪犯的起诉中获得该交易对象的证言或其它合作,也可以在有罪证据不够充分的情况下避免在法庭上败诉的风险。
对被告方来说,可以使被告人避开较重的刑罚,同时免遭长时间等待审判和经历审判的心理压力与精神折磨。
对于被害人而言,辩诉交易能够避免判决的不确定性,使被害人避免不愉快的作证经历,并且使得被告人尽早得到惩处。
因此,对被告人深恶痛绝的被害人出于上述考虑,也会倾向于选择辩诉交易的方式来处理案件。
对上述各方而言,通过辩诉交易均能获得利益,这正是他们乐于接受这项制度的内在原动力,正是鉴于辩诉交易的这种实用性。
虽然有很多人反对,但是美国公众仍然认可了辩诉交易的合理性,进而接纳了辩诉交易的合法性。
三、我国是否应引入辩诉交易制度[!--empirenews.page--] 2002 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第一次正式公开适用辩诉交易审结了一起刑事案件,该案庭审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当事人对审判结果也未提出异议。
此案的处理方式引起了人们对辩诉交易的广泛关注,出现了赞成说、反对说和折中说三种立场。
赞成说, 认为辩诉交易具备现实合理性,有利于节约诉讼成本并实现多方满意。
我国立法虽未确立辩诉交易,但类似的"妥协正义"仍可在制度及司法实践中找到生存的空间,因此支持辩诉交易的制度化。
[6]折中说认为辩诉交易确乎存在多项优点而值得借鉴,但其侵蚀程序正当化、导致罪刑失衡等弊端亦不容小视。
我国在移植辩诉交易时须保持理性态度,并建议进行制度试点以稳妥考察制度效益。
[7]否定说认为辩诉交易有悖于我国立法规定及法律精神,且极易滋生"暗箱操作"、"钱权交易"等司法腐败行为,据此呼吁拒斥辩诉交易。
[8] 如同辩诉交易在美国产生的直接原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刑事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司法机关力不从心,负担明显增大。
与改革前的1997年相比,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数上升了60.4%,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数上升了63.8%,批捕率从85.9%上升到89.9%,起诉率从82.2%上升到97.6%。
[9]。
1998年至2002年来,人民检察院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3,601,357人,提起公诉3,666,142人,比前5年分别上24.5%、30.6%。
[10]在案件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公检法机关即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仍存在人员短缺,办案经费不足的窘境,其负面效应就是案件久拖不决,大量积压,以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羁押。
所以,确立一个便捷的诉讼程序和审判模式处理案件无疑是有益的,符合资源合理配置的价值观念。
辩诉交易是案件提起公诉后法官对控辩双方已达成协议的形式确认,无需按审判环节逐一进行操作。
针对实务部门来讲,检察官对案件的审查只是工作精力投入的一部份,而大部分精力则要投入在案件提起公诉后按正规庭审程序审判前的充分准备和庭审中开展举证、质证与辩护人交锋辨论之中。
对于审判人员则需要投入到庭前程序审查,庭审组织、庭后合议等繁琐工作。
如果采用庭前形式确认,就可以大大减少检察官、法官精力,节省资源,提高效力。
然而,中国目前尚不具备移植辩诉交易的法律条件。
虽然1996 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吸收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一些特点, 但并没有摆脱职权主义的模式, 中国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有限, 辩护制度尚不完善, 被告人没有被赋予沉默权,被害人是当事人一方, 并且中国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是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每一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专门机关各不相同, 前一阶段对后一阶段的影响有限,我国司法的公信力也决定了我们不宜引进辩诉交易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74 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的简易程序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的若干意见(试行) 》中规定的普通程序简易审是现阶段我国简易程序的较好选择。